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

公主殿下看薛朗似乎想起來了,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道:“幼陽可知,我大唐的兵士,多是府兵,半農半兵,閒時爲農,戰時爲兵,以軍戶的形式,分駐各地。要打仗時再集結成軍,在目前的局面下,這是相當適合的政策,可是,府兵制有一個很大的缺點。”

平陽公主頓住不語。

薛朗平日只關注了一下冷兵器,倒是沒關注過冷兵器戰爭時代哪個軍種、軍制更厲害,不過他曾在某論壇上看過一篇文章,那位樓主從夏王啓的作戰誓詞《甘誓》,商湯王的誓詞《湯誓》,周武王的《牧誓》開始,到春秋的《尉繚子》,再到岳家軍、戚家軍,關於軍紀的重視都排在第一位。特別是岳家軍、戚家軍的軍紀,看了簡直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殺氣。

於是,薛朗試探的問:“軍紀問題?”

平陽公主點點頭:“然也!”

薛朗道:“屬下雖然不懂,不過也曾看過一些著作,據說但凡是強大的軍隊,背後都有一部嚴酷的軍法。”

平陽公主讚賞道:“這是哪位大家之言?真真切中治軍所要。一支軍隊,但凡能做到令行禁止,可說已成七分。”

雖然公主殿下這麼讚賞,但不可能告訴她這是論壇某位大神的傑作。薛朗只好道:“當初也是胡亂掃了一眼,具體是誰所作,想不起來了。我曾經聽說過一隻名叫戚家軍的軍隊的軍紀,那麼嚴酷的軍法,如果放在半農半兵的府兵身上,感覺不太適用。”

平陽公主看薛朗的目光十分滿意,道:“幼陽說中要點矣!府兵雖好,然歸家過後,再次集結之時,對於軍令卻重新需要時間來適應,故而,戰鬥力比不上邊軍,邊軍纔是對抗突厥等部的主力。”

薛朗表示懂了,於是問道:“所以,殿下才會關心馬元良手下的府兵,爲何精神樣貌變得與別的府兵不同?”

公主殿下頷首:“然也。”

薛朗正要說話,外面的人來通傳,馬元良來了。

這小子進來依舊是恭敬地行禮:“下僕見過娘子,給娘子請安。”

做人能不忘本是一項非常可貴的品質。馬元良父子見到公主殿下以僕人自居,別人只會讚賞他們可貴的品質,而不會看不起他們。這就是古代,品德比才幹更重要的時代。

“四郎坐罷。”

“謝娘子。”

馬元良跪坐下來,抱拳恭敬地請問道:“不知娘子喚下僕前來,有何指示?”

平陽公主道:“我今日觀你帶之府兵,與平常的府兵多有不同,想來其中必有幼陽的緣故,故而把你二人叫來問問。”

馬元良連忙道:“原是此事。前些時日,薛叔看下僕帶的兵,隊形散亂,不成氣候,便傳了下僕一門名叫隊列訓練的法門。”

“隊列訓練?顧名思義,只是訓練軍士列隊的訓練?幼陽,是否如此?”

平陽公主問道。薛朗道:“是的。通過高強度的,大量的隊列訓練,加強軍士對服從的慣性,以達到令行禁止的目的。”

平陽公主感興趣的問馬元良:“四郎訓練之後,效果如何?”

馬元良連忙道:“稟娘子,下僕按照薛叔教導的方法訓練後,三天便有成效!只三天,基本能做到聽令行事,十天之後,令行禁止已然成形,如今將近一月,行走坐臥均有改變!”

平陽公主不說話了,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沉吟之態,轉首問薛朗:“幼陽可願對我細說這隊列訓練之法?”

薛朗爽快的道:“這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只是依靠大量的重複訓練,對內既能加強軍士的紀律性,又能鍛鍊軍士的意志力,對外則是能向普通百姓展現良好的軍容軍姿,在異國是人人皆知的東西。”

然後,薛朗就把教給馬元良的隊列訓練方法闡述了一遍。其實隊列訓練別看簡單,還真是非常有用的東西,再散漫的兵,經過部隊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精神面貌也會變一個人。

以前鄰居家有個孩子就是這樣,入伍前那是能坐着絕對不站着,能躺着絕對不坐着。坐着的時候永遠是癱着的,站姿永遠都是不丁不八,不是抖腳尖就是抖屁股,肩膀永遠是一高一低

送去參軍後,某次探親假回來,簡直就是變了一個人,腰背挺得筆直,整個人精氣神都大大的不同。軍隊就是個大熔爐,就是一塊廢鐵,進去了也能給你鍛造成鋼。

薛朗先是把隊列訓練的方法說了一遍,突然想起看過的許多軍旅電視劇,便繼續道:“其實,除了隊列之法,種花家的軍隊還有一些特別的法門,我也不知是否適用,不如我說出來,殿下衡量一下?”

平陽公主先是點頭,緊接着突然舉手阻止,眼睛望向一副豎着耳朵聽的馬元良,道:“四郎,幼陽已傳你隊列訓練之法,無有師徒名分,餘者可不能再聽矣,你可明白?”

馬元良臉上表情一呆,旋即臉孔爆紅,滿臉羞愧之色:“薛叔之恩,小侄銘記在心。娘子,下僕告退。”

馬元良居然羞愧而走。薛朗知道這是公主殿下對他的維護,感激的朝公主殿下拱拱手,嘴裡調侃道:“馬四郎就是老實,如果來個靈活的人,這時候應該打蛇隨棍上,趕緊拜師纔對,結果他居然跑了。不知道回去會不會被他爹打一頓!這麼大了還被打,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公主殿下“噗嗤”一笑,笑完提醒薛朗:“幼陽,這裡已不是種花家,這裡是大唐,你之學問,乃是珍寶。聖人說,三思而後行。你可借鑑一二。”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笑:“多謝殿下提醒,我記住了!不過是看馬元良訓練軍士,心血來潮教他一下,應該沒什麼事吧?”

平陽公主道:“四郎此人,忠厚有餘,機變不足,非是將才,只懂聽命行事。你這練兵之法,如若傳給善於領兵之輩,便是利器,傳與四郎,卻是浪費矣。”

公主殿下看人還真準!

馬元良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公主殿下才選他作爲薛朗的搭檔,配合薛朗去做培育紅薯苗兒的卻是最適合的人選。

所以,其實公主殿下是支持“每個人都有優點和自己獨特的才能”這個觀點的?

惜乎公主殿下是古人!如果生在現代,成功女性名錄裡肯定有她的一席之地。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
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