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

薛朗疾走幾步上前,當先行禮:

“臣薛朗見過安國平陽公主殿下,屬下奉命代殿下進京進獻祥瑞,幸不辱命,向殿下覆命。“

平陽公主眼神不動聲色的在薛朗身上巡睃一遍,上前三步,扶起薛朗,道:“幼陽免禮,此行你做的很好,我很滿意!”

薛朗臉上露出大大的笑容,有種“小學生被老師誇獎”後的感同身受的激動心情,好想捂臉說夠了,簡直不忍直視。不過,很開心就是了!

平陽公主脣邊綻出個淡淡的笑容,道:“幼陽完美完成任務,榮歸故里,我心甚喜,辛苦幼陽!”

薛朗笑着搖頭:“不辛苦!”

怎麼說也有了一個郡公的爵位,擠進大唐貴族的隊伍,再不是平民老百姓了。這對薛朗來說是質的飛躍。

平陽公主似是看穿了他的想法,臉上的表情雖然沒變,眼中的笑意卻深了幾分,道:“大家也與我一起來迎接幼陽,祝幼陽榮升郡公。”

薛朗連忙抱拳道:“多謝諸位來迎接薛朗,諸位之盛情,薛朗記住了!”

衆人笑着抱拳回禮。薛朗在迎接的人羣中,看到柳女官,看到葉卿,還看到蘇寒……這小子仗着身高努力的往他身後看,這是在尋找秀娘?!

臥槽!要跟他友盡!天天在他家吃喝,回來不說跟他道句辛苦,居然就忙着找秀娘——

論吃貨的人性!

友盡!必須友盡!

薛朗在心裡吐着槽,臉上忙着向給他道賀的官員致謝。依舊讓人稱他薛諮議,郡公身份卻不讓人提。一如既往的謙虛謹慎。

平陽公主道:“幼陽一路旅途辛苦,且先回府,我已在府中備下飲宴,一是爲幼陽接風洗塵,二是慶賀幼陽榮歸。請!”

“殿下,請!”

平陽公主率先轉身,當先上她的車輦,打道回府。柳女官陪着公主一起,上車前,特意看了薛朗一眼,輕輕一哼。

平陽公主看得好笑,問道:“阿柳爲何氣憤?”

柳女官嘆道:“屬下並非生氣,而是嘆氣,怒其不爭。怎麼這薛諮議兼薛郡公,在長安轉了一圈,猶未長進呢?”

平陽公主笑出來,道:“這豈不是說明幼陽並非善變之人,即便榮升郡公,也不改

本色,不忘本,豈不是優點嗎?”

柳女官一噎,嘆氣:“殿下言之有理。”

十里地,仍舊是軍屯的範圍,附近軍屯村莊的民衆,站滿路邊,臉上帶着笑,圍觀隊伍行進。有那膽大的,知道薛朗脾性和藹的,還大聲喊着:“恭喜薛諮議榮歸!歡迎薛諮議回來了!”

薛朗笑吟吟的掀開馬車的布簾,抱拳向圍觀的人表示感謝。惹來圍觀民衆更大聲的致賀,薛朗只得一直抱拳致謝。

平陽公主自然聽到了外面的喧鬧,想起秦王着人送來的書信,開口道:“我以前也勸過幼陽,幼陽才德兼備,雖不擅交際,然爲人謙遜和藹。然則君子畏德,小人畏威。世間並非盡是君子,我怕幼陽德有餘,而威不足,與君子自然無礙,與小人卻恐被小人相欺。”

柳女官贊同道:“殿下已給薛朗說過了?屬下看薛朗並未聽進去,真真是榆木疙瘩!”

平陽公主莞爾,道:“那是我以前之想法。如今,我想法已然改變。”

“殿下爲何改變?”

柳女官訝然問道。平陽公主道:“幼陽進長安前,我曾修書秦王,讓他代爲照拂一二,幼陽乃是異國歸化之人,長安城內,有人眼高於頂,以幼陽之出身,怕有人欺侮他。前幾日,我收到秦王傳書,信中說了一事,才讓我改變想法。”

“何事?”

平陽公主便把薛朗與盧靖的衝突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

平陽公主道:“經此一事,我才曉得薛幼陽並非有德無威,而是他爲人寬和,不愛與人斤斤計較,如若真惹到他之底線,反擊必然猛烈犀利。真真不出手則矣,出手必中!此事一出,盧氏一門雖不至於傷到根本,然必傷筋動骨,名聲有損。世家世宦,名望爲重。數代人之積累,方有如今之家世。幼陽不出手則矣,出手就是要害之處。這般手段、智慧,還需要擔心嗎?無須矣!”

柳女官直接聽呆了,平陽公主道:“此事即便是我出手,也不見得有幼陽之手段。幼陽或許是因爲成長環境、經歷、閱歷與我等不同,看待事物之眼光,也與常人不同。對待非常之人,必用非常之法。不擅長交際便不擅長罷,又何須執着於去改變他?”

柳女官一嘆,道:“殿下胸襟廣闊,自然能容得下非常之

人。然則阿柳不過是小女子,見薛朗之才,愛惜其才,薛朗已然極好,可忍不住總想讓他變得更好。大概是人心不足之故?”

平陽公主深深看她一眼,突然轉換話題:“說來,阿柳已然二九年華,如今小郎已長成,韶華易逝,阿柳也該招個夫婿纔是。”

柳女官粉臉通紅:“殿下如何突然說這些?在阿紀成年,殿下招駙馬之前,奴家不會考慮婚姻之事。”

平陽公主問道:“即便對象是薛幼陽這般男子也不考慮?”

柳女官一愣,覺得臉上火燒火燎的,忍不住捂住臉:“不考慮!”

平陽公主道:“阿柳可要好好考慮。我很瞭解我的聖人阿耶,薛幼陽如今已然入聖人眼內,上無父母,下無親朋,孤苦伶仃,婚配之事,聖人定會爲他參詳。幼陽不喜年幼之女,然京中淑女衆多,找到與幼陽匹配之淑女不難。以薛幼陽之人品相貌,阿柳,如若不趁早下手,錯過了可就是別人家之夫婿了!”

柳女官羞惱道:“薛朗既然如此之好,殿下何不招他爲駙馬,何苦來調笑奴家?”

這話有些冒犯,但平陽公主並未生氣,而是淡然道:“就是太好,故而不能招爲駙馬。”

柳女官一驚,猛然擡頭,去看平陽公主的表情。平陽公主面上一派平靜安然之色,並無女子說及親事的羞澀。

柳女官只覺得喉頭艱澀:“殿下……”

平陽公主轉首,眼神平靜的望着她:“阿柳可細細考慮之,如若有意,本宮替你做媒。”

“殿下呢?”

平陽公主道:“我嘛,有聖人在,可安心據守葦澤關。如若無聖人……回長安安居公主府,深入簡出,緊閉門戶便是。以我之功,何人敢薄待於我?”

柳女官堅決道:“那阿柳便陪着殿下。”

平陽公主不由一笑,輕聲斥道:“傻瓜!你尚是青春年華,何故陪我蹉跎?”

說完,臉上浮現個戲謔的笑:“本宮即便不招駙馬,養上二三美貌面首,愉悅身心,也是當得的,當不至寂寞,阿柳則不同,以你之家教,如若豢養面首,柳公泉下有知,只怕會大罵不肖子孫來着。”

柳女官羞惱嬌嗔:“殿下!”

馬車裡響起平陽公主的笑聲。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請假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
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六卷_請假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