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

秦王怒斥道:“元吉!薛郡公乃是有功於國家社稷之功臣,何以如此冒犯?道歉!”

秦王罵完,李淵面上掠過恍然之色,厲聲道:“元吉,向薛郡公致歉!”

太子後知後覺的跟上:“元吉!”

薛朗心裡默默嘆氣,主動道:“請聖人、太子、秦王息怒,此等小事,不值一提,何用齊王致歉!何況,此事確有發生,既然齊王動問,微臣就說說原因也好。”

這個問題本不該問出來的!

問出來就是挑撥太子與秦王的關係,陷薛朗於不義。別的且不說,薛朗是剛封的功臣,雖然不是軍功那樣的功績,可是進獻高產糧種這等功勞,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於家國社稷也是實打實的功勞,如若李淵有魄力,怎能容許兒子這麼責問薛朗!

這個行爲,往輕了說叫侮辱功臣,往重了說就是陷害忠良,這麼做叫其餘大臣們怎麼想?合着辛辛苦苦立功,爲你李唐王朝做貢獻,就這麼個待遇?豈不是叫人寒心!說嚴重點,大唐可是剛立國,這麼做是會動搖國本的!

再一個,利用剛封的功臣,挑撥太子與秦王的關係,且不說太子與秦王皆是齊王一母同胞的兄弟,你做弟弟的,這麼挑撥兩個哥哥的關係,這叫什麼行爲?

侮辱功臣,陷害忠良,動搖國本,視爲不忠;皇帝是他爹,動搖了大唐的國本,就是動搖了他爹的寶座,實打實的坑爹,視爲不孝;挑撥兩個親兄的關係,視爲不義!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麼個驚天動地的罪名,可就只差一個不仁了!

要把這個不仁找齊也十分簡單,聽說這位齊王最喜歡的遊戲就是把手下的士卒分爲兩方,互相攻伐,做打仗遊戲,直至一方出現傷殘甚至死亡爲止。還有他在幷州做都督時,還喜歡朝人羣射箭,觀賞人羣躲避的樣子取樂等等,不仁的行爲簡直勝不勝數。

薛朗要是跟他計較,簡直不要太容易!只是,齊王是聖人李淵的親

子,嫡子之一,薛朗要是這麼做,李淵今日迫於形勢會治李元吉的罪行,但是,今後呢?

跟一個活不長久的人計較,是很沒意思的事情。薛朗願意寬宏大量的不與他計較,但不代表他認同李元吉今日這般輕慢的做法。

於是,薛朗道:“微臣爲何待秦王與太子之態度不同,乃是因爲太子與秦王與我談話的內容不同。太子問微臣的,乃是公事,自當公事公辦,嚴肅以對;秦王與微臣說的,乃是私下的趣聞,自然不用整肅以待。薛朗爲人笨拙,沒有八面玲瓏、長袖善舞之才,能做的唯有堅持原則,公私分明。箇中緣由,不過僅此而已,不知齊王是否滿意?”

李元吉嗤笑一聲,還待說什麼,擡頭髮現不僅秦王,連聖人也是目光冷然的看着他,看太子隱晦的搖頭示意,心頭一凜然,悻悻然道:“多謝薛郡公解惑。”

薛朗客氣:“不敢!”

李淵哼了一聲,道:“齊王放肆,言行無禮,罰俸三年,以作警戒。且先回府,今日飲宴無須參加。”

李元吉兀自不服:“阿耶!”

李淵厲喝一聲:“退下!”

李元吉這才行禮告退,告退前,還看了薛朗一眼。薛朗老神在在,夷然不懼。

聖人把掃興的李元吉趕走,轉向薛朗,讚道:“薛朗爲人忠懇正直,人品貴重,殊爲難得,特獎勵絹帛千匹,以茲鼓勵!”

“謝聖人。”

這是一言不合就撒錢啊!有個土豪的爹就是爽,犯了錯都不用擔責,用錢打發就完事了!最討厭土豪這種屬性了!薛朗在心裡默默吐槽,這還是個不能拒絕的土豪!心塞!

經過齊王李元吉鬧了這麼一出,氣氛自然趕不上開始時的熱烈與興致,只是,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不會把心裡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大家依舊是言笑晏晏,低聲交談,似乎很是熱鬧的樣子,可聰明人都看出來了,其實氣氛已經大不如前。

薛朗在自己

位子上跪坐着,神態自然的品嚐宮廷菜式,比之公主府的菜色,口味與做法都差不多,就是菜色多些,還上了酒。

在李淵舉杯後,衆臣也跟着舉杯,之後,太子、秦王紛紛向聖人恭賀今日之盛事,然後就是羣臣。輪到薛朗的時候,薛朗道:“微臣恭賀聖人,微臣嘴拙,不會說話,唯有美酒三杯,致敬聖人,恭賀聖人!”

說完,咣咣咣直接三杯喝下肚,臉不紅,氣不喘,眉毛都沒動一下。實在是這宮中的酒比之外面的還淡許多。

李淵笑着連稱三聲好,十分給面子的跟着喝了一杯。秦王戲虐道:“稟聖人,薛郡公這是已然施展神功,請聖人當心,莫要酒醉纔好。”

薛朗一窒,李淵一陣大笑,湊趣道:“世民提醒的是,薛卿家,萬望杯下留情。”

之後,不管是敬薛朗酒的還是薛朗回敬,都會被打趣幾句,老有人調侃他,讓他不要亂用神通。

笑得薛朗十分無語,他想灌酒的人已經被聖人趕回去了,留下的這些,皆是頗有節制之人,根本就灌不成。如果齊王留下來,以齊王的心高氣傲與年輕氣盛,薛朗還是很有把握灌醉他的,遺憾的是,他被聖人趕回去了。聖人這到底是保護兒子還是安撫功臣呢?感覺完全不貼心啊。

開玩笑是開玩笑,宮中飲宴,又有幾人會真的喝醉,大家心裡都有留意,當然,也架不住有那陰溝裡翻船,不小心喝醉的,不過,不用擔心,身旁有內侍,上朝的時候家裡的小廝也跟着,自會有人送出去。想發生電視劇裡經常演的,酒醉衝撞妃嬪,調戲宮女之類的事情,基本不可能,你當禁衛軍是死人啊!

最後,薛朗一個人喝了一罈酒,除了覺得想上廁所外,沒有半分醉意,十分清醒的出宮,此時已經是彎月如鉤,宵禁時分。

李淵特意下了手令給參加飲宴的大臣們,薛朗被特許住在內城招待外賓的賓館裡,待明日朝議之後,聖人會派人帶他去賜給他的宅邸。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
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