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

薛朗的馬車剛出內城城門,距離城門口的位置並不遠。在這樣的地方……坐在馬車裡的薛朗皺起眉頭,掀開布簾看了一眼——

車外,一隊軍士團團把他的馬車圍住,齊王騎在馬上,一馬當先,高聲道:“阿姐藏了我的王妃,我便把阿姐的駙馬帶走,以人換人,薛侍郎,請跟我走一趟罷!”

薛朗掀開門簾,從馬車上跳下來,沒有半分畏懼,只是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着齊王:“大王,薛某乃是朝廷命官,大王即便是皇子,行事也需三思而後行方好。”

這裡距離內城門口很近,可以說就在城門的範圍內,朝廷各部大臣上下班都要從這裡過,在這個地方對他動手,齊王這是腦殘了吧?

薛朗非常無語的看着齊王:“有句話不知大王是否聽過?士可殺不可辱!薛朗雖出身卑微,然則也不是任由大王喊打喊殺的奴才!”

齊王雖然驕橫,腹內也不全是莽草,一聽便知道不好,不僅沒嚇住薛朗,現在反而被他詞鋒所制,然而事已至此……齊王咬牙道:“早就聽說薛侍郎詞鋒犀利,今日總算見識到矣,不過,就算你再如何巧舌如簧,今日,我也要拿了你換我的王妃!來人,帶走!”

竟是打算把事情往耍渾的方向引導!

“放肆!我看誰敢!”

薛朗一聲暴喝,面容嚴肅,腳下不動分毫,就那麼站立着,目光逼視着欲圍上來的軍士,大聲道:“吾薛朗,御封開國郡公,尚書省民部右侍郎,聖人御筆親封,朝廷命官,無罪無憑,我倒要看看,何人敢動我?”

軍士們被嚇住,面面相覷,互相看看,又看向主事的齊王。齊王暴怒,手中馬鞭劈頭蓋臉、不管不顧的就往手下頭臉身上抽去,罵道:“我往日如何教你們的?令行禁止,我有下令住手嗎?啊?”

軍士們齊齊一陣瑟縮,臉上露出畏懼的表情來,連忙應道:“喏!”

薛朗上下班時候,除了長儉和趕車的萬福,一般不帶護衛。大家都這樣,上班只帶貼身服侍的小廝,沒有人

會帶着護衛一塊兒出行,畢竟,他們上班的地方是在內城裡,這裡只有國家公務員,作爲朝廷命官,在內城裡,除了聖人,沒有人能危及到他們的安全,也就沒人想起要帶護衛。

薛朗也一樣,入鄉隨俗,壓根兒就沒想起要帶護衛。加上長儉、萬福三個人就被齊王帶來的一隊人馬團團圍住,薛朗沒動,連眉頭都沒皺一下,就那麼看着齊王,不言不語,不避不讓。

長儉和萬福兩個對望一眼,二話不說就往薛朗身前擋,萬福手裡拿着馬鞭,長儉把背上的書箱當成武器,擋在身前:“大郎請放心,小的一定會拼死保護好大郎的!”

長儉一邊咽口水一邊說着,如果腿肚子不發抖,那說服力會更強。萬福倒是沒抖,只是緊張的聲音都有些僵:“大郎,小的也是。”

薛朗拍拍他倆:“着什麼急!我的安危你倆兒負責不了,閃開!”

“恕小的礙難從命!”

雖然害怕,但長儉和萬福並沒有後退一步。薛朗默默地嘆息,看着漸漸圍攏的軍士,心頭夷然不懼,只是眼帶深意的看着齊王,嘆道:“每個人都要爲自己的選擇和行爲負責,即便是大王你也無法例外!”

齊王冷哼一聲,正待說話,遠處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的傳來,隨着蹄聲,一道薛朗頗爲熟悉的聲音怒道:“爾等想對我兄長作甚!”

是江臨!他居然來了!

薛朗的緊張立即就消散了,揮舞着左手,大聲道:“阿臨快來,這些人要綁架我!”

“誰敢!”

江臨騎着馬疾馳而來,駿馬奔跑着靠近,也不見江臨減速,只見他馬鞭連連抽着馬屁股,馬匹受痛,急嘶一聲,四蹄邁得飛快——

“啊!快避開!”

飛奔而來的快馬驚得圍住薛朗的人馬一陣陣的亂,人羣慌亂的避讓着,再無法保持包圍的陣型!

也不見江臨減速,就見他手撐着馬鞍,憑藉着武藝和極其出色的身體素質,在馬上把雙腿一收,一個迴旋便身手矯健、身輕如燕般從

馬上躍下,右掌順手拍了馬匹脖頸一下,奔跑的馬匹在他一掌之下,竟然被這一掌拍得直接痛嘶一聲,四蹄狀似倉惶的摔倒在地!

這身手,這力氣,看得齊王眼泛異彩,看得包圍薛朗的軍士齊齊變了臉色,看怪物一樣的眼神看着江臨,又畏又怕,竟不敢再近前來。

江臨就像突降的天神一般,強大無匹,威風天生,一字一句的道:“若想帶走我的兄長,須得先過江某這一關!”

說着,江臨環視一圈,目光所及之處,竟無一人敢與他對視,紛紛避讓着,最後,江臨的目光定在齊王身上,靜靜地看着他,目光犀利直接,不見畏懼,不見威脅,似乎就像在看空氣一般,齊王在他眼裡與別人無有半分不同!

齊王在這樣平靜的目光注視下,臉上的神色,頗有幾分色厲內荏的意味,狀似高傲的問道:“你便是江臨?那個與盧靖爭媳婦兒的小子?”

江臨肅然道:“大王此言差矣,內子與下臣青梅竹馬,自幼定親,何來爭搶之說?還請大王明鑑,下臣乃魯男子,名聲於我無所謂,然內子乃是女子,女子之聲名,貴若千金,輕易不敢傷損,望大王慎重!”

齊王嗤笑一聲,道:“想不到你倒是個憐香惜玉的人,就如本王往日想不到薛侍郎的義弟江臨竟是這般勇猛之大力士!好,極好!本王欣賞你,可願到本王府中效力?”

江臨抱拳道:“多謝大王賞識,然則聖人已下詔令,敕命下臣爲歧州司馬,統管歧州兵事,大王的厚愛,下臣只能辜負!”

齊王似是對江臨十分欣賞,聞言勸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司馬,做來有甚趣味可言!還不如做我王府之司馬,本王所有的人馬皆交由你統帥,不比那小小的歧州司馬來得有趣?”

江臨不爲所動:“多謝大王厚愛,只是下臣志不在此,大王的厚愛只能辜負矣!”

齊王還待再勸說兩句,城門內一陣雜亂的馬蹄聲傳來,隨着馬蹄聲一起的,還有馬車的聲音,人未到聲先到:“元吉,你在作甚?”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
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