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

薛朗居然耿直的過去,跟聖人並肩坐到他那簡陋的牀上,不過,也不敢坐得太近。

聖人不禁一樂,笑道:“吾便是最喜你這耿直性子。是故此次雖則生氣,然也知你一片真心。罷了,這幾日在天牢不好過吧?”

薛朗摸摸頭,道:“確實不好過,特別是不能洗澡,身上都餿了,所以,都不敢坐得距離聖人太近,怕氣味兒薰到聖人。”

聖人笑起來,道:“吾曾聽說過,薛駙馬生性愛潔,不論冬日夏日,每日皆要熱水沐浴。此事曾有御史上疏,說駙馬奢侈,被吾駁了回去。”

薛朗聽得目瞪口呆:“這事兒臣怎麼沒聽說過?這喜歡洗澡就是生活奢侈了?御史連這事兒都管?”

聖人大樂,笑道:“所以,這世上聰明之人太多也不好,連我賢婿喜歡洗澡之事也拿出來說道,看來真真是太閒了,是故,吾把那御史貶去外地做了七品縣令,讓他好生忙上一忙,看他是否還有空管旁人天天沐浴之事。”

薛朗滿臉肅穆:“聖人聖明。”

聖人先是一笑,旋即嘆了口氣,道:“吾哪裡聖明?若是聖明也不會在大郎與二郎之間猶豫不決,以致形成今日難解之局。”

聖人頓了頓,薛朗也不敢貿然插話。聖人續道:“太子嫡長,二郎功高,前有前隋廢楊勇改立楊廣的前車之鑑,吾不得不慎重。”

說到底,立嫡還是立賢是個大問題。想必歷朝歷代的君王都頭疼過這個問題,當然只有一個兒子的除外。

聖人嘆了口氣,道:“吾父早逝,吾七歲便襲唐國公爵位。我與皇后初婚數年皆子嗣艱難,如今還記得大郎初生之時,穩婆把大郎交到吾手中時之感受,大郎、三娘,直至數年之後方纔有二郎、三郎、四郎……罷了,這等爲人父之心情,你尚未有孩兒,又如何能懂!”

薛朗看他神情感傷,忍不住道 :“很快就要有了,不妨提前學習一下。”

這話惹來聖人的一笑,把他的感傷略沖淡了些。薛朗道:“依小婿看,岳父大人應該極爲疼愛極爲舅兄的。爲人父者無有不希望子女成才的,是以,幾位舅兄方纔能像現在這般出色。”

聖人嘆道:“如何會不愛呢?我七歲之時,父親便去世,與母親、妹妹相依爲命。皇后嫁過來後,同安出嫁,母親因早年持家辛苦,晚年疾病纏身。那時,皇后剛嫁我,阿孃因病性情暴躁古怪,族中長輩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託病退出,家中僕婦人人畏懼。唯有皇后,晝夜陪伴在阿孃身側,衣不解帶,小心侍奉,與阿孃相處融洽,阿孃臨終之時,對她也多有誇讚!說來,我的三娘平陽在性情堅忍、懂禮識大體上與皇后幾乎一般無二。”

追憶老妻追憶着追憶着變成了自誇,一副“你小子有福了”的表情。薛朗嘿嘿笑笑,點頭承認:“公主確實很好,多謝岳母大人和岳丈大人教女有方。”

說來,太穆皇后的風采,薛朗雖然無緣得見,只從聖人以及平陽公主口中聽過說,但史書上記載了一件事情,卻也從側面描寫了太穆皇后的風采。

史書上有個小故事,說是太宗陛下的皇后,著名的千古一後文德皇后長孫氏與太宗陛下的親事,是在幼時便定下的。長孫皇后的爹就是名將長孫晟,長孫晟的兄長長孫熾認爲竇氏是一個十分出色的女子,這樣出色的女子所教養出來的子女定然也會十分出色。於是,便勸長孫晟爲尚年幼的長孫氏與唐國公家結成姻親。

後來的事實證明,竇氏真的很擅長教養子女。她的兒子李建成、李世民,她的女兒平陽公主,無一不是出色至極,人中龍鳳。

至於齊王李元吉……太穆皇后在他童年時便去世了,加之不太喜歡這個孩子,幾乎沒教養過,李元吉幾乎是李建成一手養大的。幼時不得父母喜愛,母親又早逝,被兄長養大的,難怪齊王長成現在這般性情。

說來,薛朗倒是懂了他這老岳丈爲何會把局面弄成這樣了。看他的成長經歷,早年喪父,七歲便襲爵,還能長成這般性子,除了元貞太后教子有方,定然也有他陽光開朗的一面。

但是呢,幼年時缺少父愛的經歷,可能會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對着子女時,父愛太充沛。人身上缺少的東西,往往會無意識的在子女身上找補。比如,有些家長沒上過大學或是沒上過好的大學,影射到子女身上就變成心心念念

的培養子女,期盼子女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彌補家長當初的遺憾。

縱觀聖人對他的幾位嫡子女,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齊王元吉,還有他心愛的公主,幾乎都是一個寬容慈和的好爸爸形象,雖然不是無原則的寵溺,但一片慈父心腸確實實實在在的。

即便是最不討他喜歡的齊王,領軍時候幹出不戰而逃,扔下屬下自己一個人逃跑這樣事情來的時候,聖人也只是責罵他,該給權力的時候給權力,該給封賞的時候也沒見苛責。

聖人就是這樣一位心軟的慈父。不用問都知道,若是太穆皇后還在,這家裡定然是嚴母慈父的模式。面對這樣的聖人,薛朗有些不忍心再責備他,嘆了口氣,可惜了聖人的一片慈父之心。

聖人不知薛朗心裡的所思所想,他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薛朗這人,人雖然呆了些,但爲人品性卻十分的踏實可靠。

與他說這些,不虞外泄,也不用擔心他會向大郎或是二郎告密以換取好處,即便他與二郎交好,但聖人就是知道,這人絕不會把他的話泄露給二郎,這便是薛朗的爲人。

聖人又是一嘆,語帶懷念的道:“若是皇后還在,定不會有今日大郎、二郎相爭之局面。哼……二郎定是讓他身邊那些儒生教壞了!讀書人歷來心眼便多,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太信!賢婿切記,今後當引以爲戒!”

這話叫人怎麼接呢?

薛朗有些懵逼,作爲文臣,他自認也是讀書人一掛的,但是,作爲一個連文言文都不會寫,讀書讀得一知半解的人來說,恐怕儒生隊伍也看不上他,最重要的是,聖人這麼說,明顯沒把他當讀書人啊!

嘛,感覺好複雜 。

薛朗的複雜心情,聖人不知,他老人家完全想不到他的好女婿心裡已經波濤洶涌、此起彼伏,聖人只是皺着眉頭,扭頭看他的好女婿:“如今之局,賢婿可有良方?”

薛朗被問住了!

所以,聖人這是因爲當日被他鄙視過後的反擊嗎——

你不是嫌棄我的辦法異想天開嗎?那你拿個辦法出來!?有種被人懟了“you can you up”的微妙感!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
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