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

秦王請他飲宴?!

看帖子上寫的是家宴。想想聖人已經下詔宣佈他爲平陽公主的駙馬,秦王舉行家宴,確實可以邀請他了!以後就是秦王李世民,未來的太宗陛下二鳳君的姐夫了!

有種不可言說的暗爽!

做了親戚,確實可以參加家宴了!

飲宴的日子在休沐的頭天。這幾日恰逢春耕,多在田間地頭行走,這唐朝也沒搞新農村建設,全是土路,每天回家都灰頭土臉的。爲了赴宴,提前回家洗漱,換了身衣裳鞋襪,方纔過去秦王府。

薛朗特意帶了兩壇酒,一罈果酒,一罈白酒。桃花酒已經喝完了,就等着今年新的桃花出來重新釀,這果酒是青梅酒,給婦女同志們喝挺好的。男同志當然是來白酒,就是不知道秦王殿下能來幾杯。

薛朗暗戳戳的笑笑,莫名的有點期待。到了秦王府,阿莫站在門口迎客:“小的恭迎薛駙馬,快裡面請!”

秦王府比公主府的佔地面積還廣。薛朗在阿莫的引領下進去,穿廊走巷,走了好一會兒纔到達宴客的廳堂。

秦王站在廳堂門口迎他:“幼陽總算來矣,倒叫我好等!”

薛朗抱拳笑道:“勞大王久候,今天到城外田間去了,一身塵土的回來,總要收拾乾淨才能出來見人。”

秦王大笑,熱情的道:“快請進。”

跟着秦王進入廳堂,偌大的廳堂裡,除了滿屋子亂跑的孩子,就是端坐的女眷們,平陽公主坐在上首,在她旁邊還坐着一個氣質溫婉動人的年輕美婦人,想來便是未來的千古一後,現如今的秦王妃長孫氏。

雖然對這位千古一後很好奇,不過,薛朗也不好盯着人看,朝平陽公主笑了笑,還沒說話、見禮,腳邊便多了一隻小正太,胖嘟嘟的,仰頭望着他。

薛朗臉上的笑容一僵,情不自禁的後退兩步,他不擅長打交道的人裡,絕對包括孩子。總覺得孩子軟軟小小的,看着十分脆弱,好像手勁兒使大了便會傷到他們,對於孩子,薛朗的態度一直是敬而遠之。

“青雀,回來。”

大概是看出他的窘迫,秦王妃這時的召喚對薛朗來說簡直就跟仙

音似的,秦王妃朝身旁的侍女低聲說了句,身邊的侍女去把孩子抱回來。

看小胖子被人抱走,薛朗才鬆了口氣,各自見禮坐下。各自落座,僕役如流水般上來,開始傳菜。

秦王笑道:“那是我的四郎青雀。”

在一旁玩耍的承乾見薛朗進來,立即過來行禮:“承乾見過薛……”

話聲突然頓住,爲難的皺起小眉頭,扭頭問他爹:“阿耶,兒該如何稱呼?薛郡公?姑父?”

薛朗當即老臉一紅,悄悄覬眼看看平陽公主,見她眉宇間也有些羞色,卻並未出聲。秦王哈哈笑着摸摸長子的腦袋,道:“稱姑父便好。”

承乾立即規矩的再次行禮:“承乾拜見姑父。”

“乖。有空帶着黑豆來我家玩耍。”

提起黑豆,承乾眼睛一亮,臉上漾出個大大的笑容,響亮的答應:“喏。”

薛朗彎腰輕輕拍拍他肩膀,滿面的微笑,沒再說什麼。

酒卻是薛朗帶來的青梅酒,也不玩什麼酒令,也不上歌舞,就幾個人坐着,吃吃喝喝,敘敘話。

薛朗這些日子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田間地頭行走,本來白皙英俊的人,這會兒也曬得黑了許多,人也清瘦了,只一雙眼睛依舊神采飛揚。

薛朗坐在席上,話不多,不是什麼口若懸河之輩,面上帶着微笑,自有一股穩重誠懇的風姿。秦王妃看看坐在席上的平陽公主,又看看薛朗,心中暗自點頭。

“大王……”

薛朗剛叫了一聲,平陽公主便淡然插言道:“叫他世民便好。”

秦王笑起來,看着薛朗,滿臉贊同的樣子。薛朗撓撓頭,改口:“世民,你莊上的地可準備好了?”

從葦澤關帶來的紅薯藤,上繳了一大半,還剩下一小半,平陽公主和薛朗莊裡種完 ,還剩下些。平陽公主便給了秦王,薛朗做了個技術指導。

秦王道:“已按照幼陽你所說的整理好,只待種子下地也。”

薛朗略作沉吟,道:“明天就是休沐,你派好人手,我明天過去看看。”

說了幾句種植紅薯的事情,秦王忽然問道:“我聽阿姐說

,幼陽自幼成長的異國,距我大唐頗遠,歸來之途,想來頗爲艱辛?”

薛朗心中一動,想起自己穿越到大唐後的日子,因爲有平陽公主的關照,物質上的苦沒吃多少,但心裡的壓力和孤獨,卻只有自己知道,不禁有些唏噓,臉上不用裝都表情複雜:“確實很遠,很遠。如果再讓我走一遍,能不能走通,能不能留得性命在我都不知道,太難了,太難了!”

想起再也回不去的家,想起薛晴,薛朗眼眶不禁有些溼潤。一旁坐着的平陽公主端着酒杯的手頓了頓,看了秦王一眼。

秦王連忙道:“世民並非有意勾起幼陽你的傷心事,我的本意只是想請教幼陽,外面的世界,真如此廣大?”

薛朗振作一下精神,不好意思的道:“倒叫世民你見笑了。若說世界廣大,我只能說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廣大。世界很大,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分爲七大洲四大洋。”

“哦?是哪七大?”

秦王好奇的問着。薛朗道:“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四個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我朝所處之地便是亞洲,我成長之異國便是歐洲。四個大洋,太平洋就是我朝東南沿海開始的範圍;印度洋則是天竺臨海的那一塊範圍。”

薛朗頓了頓,道:“這是從地理位置上分的。這麼廣大的世界,其實連人的膚色也不一樣。除了我們這種黃皮膚、黑眼睛的亞洲人,世界上還有白色皮膚、棕色皮膚、黑色皮膚的人。白皮膚的人多生存在歐洲,棕色皮膚的在美洲,黑色皮膚常居於非洲。”

不止秦王,便連秦王妃也做側耳傾聽狀,在一旁玩耍的孩子們,最大的承乾唯有平陽公主面色安詳,偶爾看薛朗一眼,看不出想什麼。

秦王道:“黑色皮膚的……可是像崑崙奴一般?”

薛朗搖搖頭:“不是。崑崙奴的膚色算不得黑,非洲的黑人,纔是真正的膚如黑炭,晚上要是不點燈,只怕是找不見的。”

這話說的,衆人不禁莞爾。薛朗靈機一動,道:“若是問我具體的路線、航道怎麼走,我是不清楚的,不過,大致的地圖卻是可以畫一下。”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請假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
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請假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