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

直到頭七過後,平陽公主方纔告知薛朗,她乃是聖人敕封的台州都督,不過,考慮到她目前身子不變,聖人特許她從權變通,可等誕下孩兒後再去台州,之前可使手下代爲履職。

公主殿下自有考量,她留在越州與薛朗團聚,她的長史韓進,還有新提起來的司馬曾闖已然奔赴臺州,代她接手都督權職。

曾闖這人薛朗知道,出身熊羆軍,以前是葉卿的副將,對練兵十分有心得。而韓進又精於細務,這兩人搭檔,頗有點兒後代軍政結合的那一套。

平陽公主道:“台州非是軍機重地,也非富庶之地,駐軍有限,也無府兵,城防兵不過數千人,我以長公主位任職都督,得聖人敕令,可募兵兩萬,加上你我的部曲、護衛,約莫可得三萬人馬。”

薛朗在民部任職過,對各地的資料皆爛熟於胸,再結合現代對臺州的記載,道:“台州居山面海,受地形限制,人口田地都不算多,更談不上什麼經濟,募兵兩萬……軍餉呢?朝廷負責?”

平陽公主別有深意的看他一眼,道:“頭年朝廷負責糧餉,之後便需自籌。”

臥槽!不用問都知道,這肯定是老丈人給他出難題!薛朗有些蛋疼,有個善於經營的名頭,也是可憐!

薛朗想了想民部對於台州的記載,道:“以台州本地的經濟能力,養三萬人馬,感覺略有些吃力。若不想擾民傷民,這養兵還真只能自己來。”

平陽公主頷首,道:“是故,幼陽可有良策?”

戰時養兵可從權,平時養兵卻不能那麼搞。說白了,還是要錢!

薛朗皺眉沉思,若說經略江南的話,參考後世歷史記載,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在此之前,有個問題要搞清楚!薛朗問道:“建瓴你對臺州是什麼定位?”

“定位?”

平陽公主不解。薛朗解釋道:“就是你心裡對臺州有什麼打算!是打算建個可掌控的根據地呢,還是就是履新的地方,在其位便謀其政,並不打算經營?”

平陽公主聽明白他的意思後,斷然道:“台州乃是我之台州,須得進可攻,退可守,也是你我夫妻一家立足之地,斷不可無有自主之力!”

薛朗懂了,道:“若是這樣的話,倒是有一個辦法!”

平陽公主妙目一轉,笑得情意款款:“請郎君解惑!”

薛朗被公主殿下情意綿綿的目光看得臉熱,這說正事兒呢,公主殿下居然犯規的亂放電!咳嗽一聲,故作嚴肅道:“提請籌建水師!”

“水師?”

平陽公主收起調笑之態,神情若有所思。

薛朗侃侃而談:“對,就是水師。大海之上,財富無窮無盡,別說養活三萬人馬,就是三十萬也不成問題。唯一受限的地方就是船。我大唐應該還沒可以航行到大洋深處的大船吧?所以,目前來看,只能沿着海岸線在近海航行,不過,就算只是在近海 ,也足夠了,讓船隊帶上大唐的瓷器、絲綢,去與沿途海岸線的國家換取黃金、珍珠、香料等等,這些東西,在長安、洛陽定能賣出大價錢來,商人逐利,爲了掙錢,定然會聚集台州,如此一來,台州的人口就會增加,人口增加了,當地的經濟、賦稅就能上漲,帶來諸多好處……”

薛朗細細的向平陽公主講說海洋貿易能帶來的好處,以平陽公主的城府也不禁聽得雙目異彩連連,頗爲心動。

薛朗道:“這次我被流放,但聖人待你,依舊聖寵不絕,從某些方面來說,你就是一面可以倚仗的旗幟,籌建水軍後,開展遠航貿易,有你這面旗幟在,旁的人等閒也不敢伸手。何況,我們並不是要把利潤全部死攥在手中的人,做起來不成問題。況且,搞遠航貿易還有幾樣好處!”

薛朗看看四周,平陽公主會意,朝初雪看了一眼,初雪立即行禮告退,護衛們散開,客廳裡只餘薛朗和平陽公主。

薛朗道:“其一,也是最大的好處,大海之上,各種島嶼星羅棋佈,適宜耕種、居住的也不是沒有。若能擇一二,善加經營……這纔是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

平陽公主微闔的雙目,驀然睜開,雙目掩不住的驚色望着薛朗,薛朗連忙道:“我的意思不是要做什麼大不韙的事情,大唐挺好的……”

平陽公主突然起身,傾身抱住他,在他脣上親了一下,臉上帶笑,柔聲道:“我知!郎君所謀者乃是父親百年之後,

與爲妻心中所慮,不謀而合。”

平陽公主頓了頓,額頭與他相抵,眼神隱見歡喜,續道:“郎君此策極好,若能依計行事,則爲妻心中所憂盡數可解,上上之策也!”

聽到解了平陽公主的煩憂,薛朗挺開心的,笑得像個傻子,嘿嘿直樂。平陽公主輕輕一笑,臉龐略移開了些,一雙妙目情意款款:“爲妻原以爲已知郎君之才,如今方知不過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薛朗被誇得不好意思,摸摸鼻子:“殿下過獎。”

平陽公主輕輕一笑,秀目凝視他一會兒,問道:“其餘好處呢?郎君尚未向爲妻道來。”

薛朗咳嗽一聲,假裝不在意臉上的熱辣,道:“建瓴你知道真臘國嗎?”

平陽公主一怔,道:“似有耳聞,約莫是環王國鄰邦?”

環王國便是占城在五代以前的名稱。薛朗豎起大拇指:“殿下真博學廣聞。”

平陽公主不語,似笑非笑、似嗔非嗔的看着他。薛朗哈哈一笑,道:“真臘就是環王國的鄰邦,聽說真臘國盛產稻米,所種植的稻種,不需精根細作,不需移秧,旱不求水,澇不疏決,耐旱耐澇,適應性強,易於耕種。若是能引進這種稻種到台州,然後再種些紅薯、土豆,則糧食問題可解!”

到時候,有糧又有錢,再加上經營的小島,無論怎樣的情況,都有了進退騰挪的餘地,操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有平陽公主和薛朗在,薛朗都不擔心李唐皇室會對他們的後裔做什麼,兩人皆有功於大唐,即便是爲了堵住天下悠悠衆口,不至寒了功臣的心,朝廷也不會做什麼太過分的事情。

薛朗怕的是——

將來李治當政,再扶持出一個則天大聖皇帝來……那娘們兒殺人可從不手軟。李唐皇室的子弟們,皇親國戚們,不論男女,死在她手上的可不在少數。今日的選擇,不過是給將來的兒孫們一條活路。

當然,這些不能對平陽公主說,但是,公主殿下雖然不知道這些,但想來她也知道權利鬥爭的可怕之處,即便不能預知後事,也能明白這種長遠之計的好處,從而做出恰當的選擇,他的公主殿下眼光、手段可從來不缺。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停電通知
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六卷_停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