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嘯,刮面如刀。
今日是崇禎七年臘月二十八,除夕的前一天。
原本應該是官衙封筆印,準備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一家子其樂融融的團圓之日,但京城今日卻是氣氛有些肅穆。
因爲今日,崇禎皇帝正式準備袷祭與告祭。
袷祭是一年中最大規模的祭祀儀式。在每年的除夕的前一天,歷代帝后神主都將恭請到大殿合祭,這叫袷祭。
每遇到國家重大事情,皇帝登基或者皇帝的大婚以及冊立皇后的時候都要去太廟的寢殿進行祭祀叫告祭。
而如今這兩樣事正好湊在一起,索性一起辦了,既可以顯得孝順,又可以誇耀功勞。
從辰時起,李徵便與虎大威二人,全身披掛騎在馬上,於得勝門前等候着。
這個儀式李徵並不明白該如何進行,但只聽太廟那邊不斷有着激昂的祭文響着,不過那文筆實在晦澀難懂,李徵這種文言文半吊子的選手,根本聽不明白任何一句。
不過聽不懂不重要,這東西也不是讀給李徵聽的,甚至也不是讀給人聽的,越是深奧,越是顯得祭文的牛X之處。
直立於馬上已經過了小半個時辰,卻依舊沒有收到任何傳喚的旨意,李徵只能滿腹怨氣的挺直自己早就痠痛不堪的腰桿,心中愎誹着。
朱元璋當年可是最恨這種故弄玄虛的錦秀文章,爲此甚至殺過人,眼下這幫人這般在太廟念這玩意,難道故意欺負老朱骨頭都碎了,在這埋汰人麼?
寒風呼嘯之中,保持着身體一動不動,這委實太考驗人的耐心。
又是半個時辰過後,這篇又臭又長如同老太太裹腳布一般的祭文終於唸完,聽着遠處那山呼海嘯一般的萬歲聲,李徵長出了一口氣,終於結束了。
但李徵還是太年紀了,祭文唸完了,還有祭祀用的祭品還在慢悠悠的向上擡着,那高高的臺階,註定這不會是能快速完成的事情。
聽着遠處還在一唱一合,如同在對山歌一般的各類禮儀,李徵卻發現自己開始慢慢習慣了起來。
因爲他看到了他忠心的麾下,這次告祭太廟,三總兵各自被恩准,帶着五百精兵入城,誇功遊街。
此時李徵麾下的隊伍,正整齊的站立於李徵之後,任憑寒風呼嘯,就算身體在寒風中有些哆嗦,鼻涕橫流,但卻沒有人去擦拭,個個腰桿挺的筆直,盡顯強軍本色無異。
虎大威的軍隊就遜色不少,許多士兵都開始小動作不斷,一點都不安分。
曹文詔手下的遼東兵,軍紀已經都快要維持不信,許多人都嘻嘻哈哈的下馬圍在一塊,貼在馬身上抵禦着寒風。
正在李徵饒有興致的看着幾支隊伍之間的差別之時,遠處卻是鼓角齊嗚,震天的爆竹聲不斷的炸響開來。
李徵收回目光,挺直身體,按照這幾日學習的禮儀,這應該就是輪到他們上場的信號。
果然不多時,盧象升拍馬而來,沒有多餘的話語,直接命令大軍向前開動。
激昂的戰鼓聲驟然響起,三隊明軍以虎大威爲首,緩緩策馬而行,在街邊看熱鬧的百姓面前昂首而過。
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不絕於耳,不得不說,京城中可是好久沒有見過這等雄偉的軍隊了,而且還是剛剛打敗建奴的大軍,許多人的歡呼聲可是充滿着真誠的。
李徵吊在三軍最後,他受到的歡迎就少了許多。因爲虎大威二人,都是一色威武的騎兵,只有他是清一色的步軍。
在百姓簡單的想法中,建奴騎兵可是虐了明軍十數年了,騎兵比步軍厲害的觀念可謂是根深蒂固,不可動搖。
而且李徵的麾下,不少人還滿身血污,看着更讓人覺得十分可怖。
李徵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想法,甚至覺得這些百姓沒那麼熱烈,還讓他更舒服一些,他出的風頭已經足夠多了,也該低調一些了。
他現在還不想被調出澤潞二州,更不想被直接調到遼東與一幫豬隊友去硬抗建奴。
踏着腳下特意鋪着厚厚一層的黃土,李徵一行沒有任何失誤的來到太廟之前。
在太廟之前,無數的文武官員與衣甲鮮明的錦衣衛,將太廟將的廣場佔據的滿滿當當。
“獻俘厥下!”
一個蒼老的聲音遠遠傳來,倒是中氣十足。
虎大威一揮手,十數個被五花大綁的建奴被扔在了太廟之前,這些都是李徵生擒的建奴,只不過眼下卻是交予了虎大威。
緊接着,一面鑲着紅邊底白的團龍旗幟被扔在地上,然後便是一面面規格小一些的旗幟不斷的被扔在俘虜之前。
一見到這些旗幟,十數個建奴都是滿臉不甘和憤怒,嘴裡雖然被寨着厚厚的麻核,卻是不斷的發出吱吱唔唔的聲音,身體還在不斷蠕動着,似乎在吶喊着什麼。
百多個騎兵緩緩策騎而過,又是一大堆的首級扔下。
這些首級個個都有名有姓,每扔下一個,必會報出此人的姓名與職務,官職最大的是一個叫赤未拔的後金宗室,另外還有數個甲喇額真,十數個牛錄額真,剩下的大多都是分得拔什庫(小隊長)之類的。
這些旗幟和首級頓時引得圍觀百姓一陣陣的驚訝和歡呼,與建奴戰鬥了這十數年,還是頭一次這般見到這麼多建奴的高級將領腦袋被扔在這裡。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末將不負聖望,斬建奴六千七百又九口,奉吾皇旨意,已在城外築成京觀!末將虎大威,聽憑陛下訓示!”
在萬衆矚目之下,虎大威長笑一聲,縱馬在後金旗幟上反覆踐踏,最後翻身下馬,朗聲奏對道。
這是事前已經交待好的,虎大威已經背了許多天了,並沒有什麼差錯。
“愛卿勞苦功高,且上前聽封!”
高臺之上,傳來一個太監尖利的嗓音。
“吾皇萬歲,臣永服辭訓!”
虎大威躬着身子,上前了十數步,便即停住,跪在地上。
虎大威一跪下,李徵、曹文詔等人也整齊翻身下馬,全部跪倒於地。
不僅他們,麾下的官兵也一個個厥着屁股向天,千多人全部如此,看起來分外滑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祖提三尺劍,波風沐雨十……斬首六千餘,大漲我大明威風,實爲殊功。特擢山西總兵官虎大威大都督府左都督銜,封清武伯,萌一子錦衣衛千戶職!賜銀五百兩!賜大同總兵官曹文詔爲鎮遠男,潞州總兵官李徵爲高平男,各萌一子錦衣衛百戶職,另賜銀三百兩!欽此!”
太監尖利的嗓子最後都有些沙啞,這份聖旨委實太過於長了。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人同時三跪九叩,口中聲音語調都完全一致。
“高平男,神他麼的高平男!”
最後一個頭叩完,李徵心中一片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