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三月十八,西安秦王府。
李徵看着面前這兩位陝西最高統治者,洪承疇與秦王都沒有被綁,只是洪承疇一臉的平靜,而秦王則是有些站都站不穩,一副隨時都會跪下求饒的模樣。
這些大明宗室被軟禁兩百餘年,就如同被圈養的肥豬,什麼雄心壯志和骨氣尊嚴都給磨滅的差不多了。
人生唯一的樂趣,也許就是坐在府中,迎妻納妾,每日努力的耕耘着,讓自己子孫後代更加的多一些。
另外還算是樂趣的,也許就是在保有原本土地的前提下,不斷的蠶食着地方上的田畝,讓自己的財富更加的龐大一些。
他們的子孫不能做官,更不能帶兵,甚至三教九流,都不能去參合,人生唯一的意義就是等着朝廷給俸祿吃飯養家,順便將家族變得更加龐大一些。
“洪督師,可願降否?”
李徵掃了一眼秦王,便將目光挪了開去,緊盯着洪承疇問道。
“李將軍說笑了,本官乃朝廷命官,豈有降賊之理?”
洪承疇微微一笑,將胸膛挺的更直了一些,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但李徵卻笑了,只從他這回答這般禮貌和溫和,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這洪承疇並不是一心求死。
不過眼下他卻沒有投降的打算,這倒是真的。這老狐狸雖然稱不上對大明忠心耿耿,但在沒有完全看清天下形勢走向之前,他還是不願意揹着二臣的名聲的。
“將軍,小王願降!只求放小王一條生路!”
李徵還未想好如何安置洪承疇,一旁的秦王卻是噗通一聲跪倒於地,急切的說道。
“秦王殿下放心,本將不會拿你及你家如何。念在你的錢糧、田產貢獻良多,本將會派要員負責你及你家人的安全。”
李徵看着這位爭搶着投降的秦王朱存極,並沒有殺他的打算,反而笑眯眯的說道。
朱存極連連稱謝,家產保不住了他心中早有準備,能保存一家老小的性命,已經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
畢竟改朝換代,對於前進餘孽是從來寧殺錯,無放過的,李徵能放過他一馬,委實是難能可貴。
事實上,李徵根本就不怕有人打着秦王的名義造反,只要他讓下面的百姓人人能夠吃飽穿暖,不再出現人禍,那根本就不用太在乎前朝的餘孽,沒有人支持的餘孽,敢鬧事分分鐘就會被人扒皮拆骨。
另外,秦王這一次也確實給李徵幫了大忙,雖然陝西連年災荒,更是經過無數兵禍,但是一直處於明軍核心保護圈內的秦王,積蓄是極爲豐厚的。
只是秦王交代出來的錢糧,就已經足夠李徵在陝西組建十萬大軍數年所需,看在這些錢糧的份上,李徵並不打算把事作絕。
不過不殺人,廢掉他的王爵卻是必須之事,一來可以給下面追隨的官兵一個交代,第二也是表明了他與大明徹底的翻臉的態度,給所有人一個明確的姿態。
洪承疇李徵也沒有斬殺,而是令人將之軟禁起來。
雖然這傢伙在歷史上是漢奸中的大佬,滿清能夠快速的滅亡南明,他在其中起的作用起碼超過七成。
不過如今的他還沒有去做這些事情,李徵也早過了義氣用事的年齡段,這種老狐狸是足夠聰明的,可以說如今在潞州府內還無人可以及的上他。
若是將來形勢分明,李徵也不愁他不爲自己效力,畢竟漢奸都敢做的人,做一個新朝元老還有什麼心理障礙可言的?
唯一令李徵覺得遺憾的是,哪怕是全城搜捕,也沒有拿到孫傳庭。這個大明的死忠份子,就如同盧象升一般,一日不見到他的屍體,李徵就得一日爲之憂心。
西安城的收尾工作很是繁雜,那些入城的降兵所造成的破壞委實太大了,城中縉紳富戶十不存一,作爲整體家族存在的,更是一個也找不到。
好在血淋淋的人頭,讓這些降兵知道什麼叫做軍紀,殺人時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縱火,否則的話,這西安城只怕就會成爲一片廢墟。
亂世之中,與後世的虹收效應一樣,省會城市駐紮着最多,最精銳的軍隊,也將全省的富戶,大縉紳大地主全部吸收而來,西安城一破,得到的東西完全是出乎李徵的預料。
甚至李徵都想不到,已經殘破成這般模樣的陝西,居然還聚斂着如此衆多的財富。
上千萬兩的銀子就不好了,單單亂世之中價比黃金的糧食,就有近百萬石,其他古玩字畫玉器之類更是多的數不清楚,其中一些肯定會被沒有眼力的亂兵給禍禍了,但是聚攏在一起之時,還是令李徵都有些爲之眼花。
三日的搶劫,除了官府衙門與秦王府外,整個西安城北城基本上成了一片廢墟外加蜂窩。
無數勤勤懇懇搜刮錢糧的降兵,直接將整個北城地面刨的如同蜂窩煤一般,大地上處處都是被挖掘的地面,無數的地窖與秘室也被一個個的掀開,西安權貴們數百年來的積蓄,完全成了降兵們的盛宴!
李徵算是開了眼界,明白爲何民間有言,賊過如梳,兵過如銻的言語了。
作爲國家暴力機器,一旦失去控制,造成的危害絕對要比賊寇在更大。
因爲賊寇搶劫時還擔心有官兵前來圍剿,因此並不敢用最浪費時間的地毯式的搜索。但官兵他們是合法的名義去搶劫的,根本不擔心被人收拾的後果,這種情況下,自然是努力將最後一個銅板也抄入口袋!
不過李徵並不眼紅,因爲他早就定也三七分成的協議,這些降兵無論抄到多少,他都會拿大頭,三成收穫給他們看似不少,但是他們既出命又出力之時,這點錢糧並不算多。
三天後,戀戀不捨的降兵們也不得不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北城權貴區,因爲李徵給他們的時間已經到了。
這三天內,李徵也沒有閒着,西安城下,他便直接傳繳全陝,要求他們獻城歸順。
三天後,李悅率領五千潞州軍步軍,降兵一萬,向南攻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