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接觸的一瞬間,骨髓碎裂的聲音不絕於耳。
山西騎兵的戰馬發出一連串的悲鳴聲,最外圍的戰馬幾乎被直接一掃而空。
流寇也不好受,最先前鋒至的流寇騎兵,幾乎全部被慣性狠狠的甩出十數米遠。
這些人一瞬間便被山西營的騎兵斬殺一空,但後續的騎兵因爲他們的犧牲,得到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連綿不斷的騎兵不斷涌入,雖然速度明顯降了下來,但人數卻是不斷增多。
反應過來的山西兵,面對撲上前來的騎兵,絲毫沒有退讓,槍捅刀砍,死戰不退。
不是他們不想退,而是他們明白後退的後果。
在山西與北虜打了這麼多年,他們十分明白這個時候退讓會有什麼後果!用人命不斷向前堆,前赴後繼!
寸步不讓的抵抗,終於取得了極大的成果。
流寇第一波衝擊無果後,騎兵便成了靶子兵。每一個衝近但無法高速移動的騎兵,都要面臨數人甚至十數人的圍攻。
這一刻流寇騎兵的損失立即翻番的向上增加,而山西兵的損失卻是斷崖式的銳減下來。
當明白無法一鼓作氣沖垮山西兵之後,流寇明智的選擇暫時撤兵重整。
趁着流寇後退重整之際,山西兵終於有工夫重新佈置戰馬,形成環形防禦圈。
缺乏盔甲與重武器的流寇騎兵,是清一色的輕騎兵,衝擊力極爲有限。
隨後雖然悍不畏死的連續衝擊數次,但在立穩了腳的山西兵面前,他們的成果卻是有限的緊。
若是時間充裕,流寇騎兵可以拿出十多種辦法將這夥明軍完全殲滅。
但對方大援就在旁邊不遠,短時間內流寇根本沒任何辦法快速擊潰這些已經結成陣形的明軍。
這一次突襲總體來說,流寇與山西兵之間的交換差不多一比一。
雙方一時間沒有辦法奈何對方,也只能不斷的用弓箭相互招呼,但流寇勝在機動,來去如風,官軍則是有戰馬作爲掩護,更兼盔甲齊備,這種馬上輕弓,殺傷作用都十分有限。
不同於狗咬刺蝟無法下口的山西兵,遼西騎兵卻是遭了大難。
由於將後背扔給了對方,這邊追擊的流寇傷亡十分有限,但收穫卻是難得的大。
就在遼西騎兵奔回大軍掩護的這短短數裡之地,他們損失的人馬已經超過了一千!
更可怕的是,剩下的騎兵完全一副驚弓之鳥的模樣,之前毫不容易積累起來的氣勢,蕩然無存,完全一副脫毛鳳凰不如雞的模樣。
比起在中軍旗下暴跳如雷的盧象升,李徵倒是一副很淡定的模樣。
甚至覺得這個時候的遼西鐵騎才符合自己的認知,這個歷史上將能打的道友全部坑了個遍的存在,不做出這種事才令人奇怪。
雖然這個世界與自己知道的那個時代,已經改變的太多,但有些根本還是無法改變的。
比如高闖如今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李徵的認知。唯一令李徵安心的是,關寧軍還是那個關寧軍,依舊那麼的上不得檯面。
空有全大明最豪華的裝備和最充足的糧餉,卻依舊猥瑣的可以,一樣的欺軟怕硬。
反觀山西兵雖然糧餉基本靠攔路打劫,但是士兵們的敢戰之心卻遠強於這些關寧兵。
儘管被流寇騎兵圍的水泄不通,但一番頑強抵抗下來,傷亡竟然還沒有逃跑的關寧騎兵多。
突然遭遇到流寇騎兵,盧象升儘管對關寧騎兵的表現十分憤怒,但還至於讓他亂了心神。
戰鼓敲響中,官軍開始迅速變陣,由鋒矢陣快速轉換爲攻守皆備的鶴翼陣。
看着官軍緩緩壓上,已經失去了速度的流寇騎兵不得不後退重整。
這一次山西總兵虎大威率軍頂在最前,無論於公於私,他都必須要打這個頭陣。
數千人蝟集一團,刀盾手頂前,長兵器居後,最後方弓箭手搭箭掩護,緩慢但卻極爲堅定的向着前方不斷推進着。
在騎兵面前,步兵沒有原地固守而選擇攻擊前進,這種行動的危險性可想而知。
流寇騎兵當然不可能這般放任官軍解圍,萬餘騎兵不斷分進合擊,雖然能夠在奔馳的戰馬上拉弓射箭的人並不多,但倏忽來去的騎兵卻更爲可怕。
因爲你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化虛爲實,直接衝鋒而來。每當騎兵衝近,官軍就不得不停步防禦,這種情況下山西軍的行動完全慢如蝸牛。
混亂的戰場上,箭矢一刻不停的落下,雙方都時不時有人中箭倒地。不過這點傷亡還無法動搖兩軍,他們仍然在堅持着,尋覓着對方的破綻之處。
好在流寇騎兵也不敢真的大舉進攻,因爲山西兵並不是孤軍作戰,一旦不能迅速突破官軍陣勢,陷入膠着狀態之路,那隨後而來的官軍主力就能一口將他們給吞了進去。
在盧象升的指揮下,各部官軍你停我進,你防我攻,相互之間配合良好,流寇騎兵始終找不到太大的疏漏進攻。
這個過程中,流寇騎兵不斷的騷擾攻擊,也令打前鋒的山西兵吃足了苦頭。
在山西兵艱難前行之時,此時祖寬已經灰溜溜的來到盧象升身邊,正被盧象升劈頭蓋臉的痛罵着。
“祖寬,本督給你最後一個機會!立即整軍再戰,若是再有戰場逃遁,三尺軍法爲你而設!”
好在盧象升明白如今事情緊急,忍住小爆脾氣,沒有當場斬了祖寬,勒令他立即重整隊伍,配合大軍求援被圍的山西騎兵。
此時大明進行的戴罪立功,可不是數年後那完全如同場面話一般的,尤其是說這話的人是盧象升,那還真是戴罪立功!
也就是說,這次祖寬拿不出來象樣的成績,還真的會被拿下並一刀兩斷。
“此戰有死無生!一人退殺隊正,一隊退殺全隊!老子把話撂這了,誰不給老子玩命,老子回去就玩他全家的命!”
被盧象升逼上絕路的祖寬,自然也將這股戾氣發泄在自己麾下身上,不僅百餘家丁齊齊上陣,更是發下狠話。
看着殺氣騰騰的祖寬,遼西騎兵都忍不住打了個寒噤,這種連坐委實令人恐懼。
被逼上絕路的祖寬,帶着被他逼上絕路的遼西騎兵,再一次踏入了戰場。
有了騎兵的配合,山西兵的進度立即快了不少。
事實證明,遼西騎兵戰力不低,裝備精良的他們,攻擊力十分犀利,唯一欠缺的也許只有勇氣和韌性。
在死亡的逼迫下,遼西騎兵的戰鬥力直線上升。
流寇騎兵顯然沒有料到,遼西騎兵竟然還敢捲土重來。一個照面便被祖寬殺的人仰馬翻。
後面的山西兵頓時加快腳步,沿着遼西騎兵打開的通道,快速與自家騎兵匯合一起。
“嗚嗚嗚……”
號角聲不斷響起,流寇騎兵們聞號便快速擺脫官軍騎兵的糾纏,如潮水一般的退卻而去。
等到騎兵揚起的滿天煙塵漸漸消散後,無數的步兵黑壓壓的鋪天蓋地而來。
高闖的主力軍,終於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