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不共戴天

遼東方面,向來是大明一個黑洞般的存在。

多少錢糧投進來,都不會濺起丁點浪花。要說這幫子大爺們完全是無用的廢物,也不盡數,至少無論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但確實在前線擋住了滿清前進的腳步。

要說真是國之利器吧,他們又從來沒有打過一次大捷,甚至連象樣的捷報都沒有一個。

不過在鎮壓國內流寇方面,遼東軍確實算是比較出彩的,往往只是來數千騎,就可以左右一場大戰的走向,稱的上是戰力強大。

因此,他們也往往是大明朝廷的一隻雞肋,那麼多的錢糧堆出來這麼一個不倫不類,介乎於有用與無用之間的集團,而且遼東上層的武將還不是那麼聽話,因此如何用便成了一個大難題。

這次漕運被斷,大明朝廷在沒有任何辦法之餘,也只能將希望寄託於這些遼東半藩鎮的軍閥身上,一個月前便一紙調令北上,準備集結遼東強軍,真正的與李自成扳扳手腕!

遼東方面這一次一如既往的讓人捉摸不透,雖然拿到調令之後,立即便開始集結軍馬,籌備糧沫,但是卻遲遲不給京城迴應,不知道他們到底何時才能出兵。

崇禎十二年八月,在漕運斷絕已近兩月。

對於遷都的呼聲越來越高,朝廷文武百官都是人,而且還不是普通人。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更是比普通人要高上一截,在物資短缺,百特騰貴之下,他們也終於坐不住了。

不再有人一聽到遷都便即破口大罵提議者偏安誤國,而是開始含含糊糊表示任憑皇帝安排。

託李徵的福,這一次並非是李自成有席捲天下的聲勢威逼大明,因此文武百官還沒有決絕到開始選邊,爲了保住自己在京畿的無數家業,需要一個投名狀讓李順政治接受自己,而選擇阻止皇帝南遷的程度。

在各自生活質量受到極大損害之下,反對遷都的人已經少了許多。大多數人雖然心中百般情願,但是卻又不願意背上南逃罵名,索性不反對也不支持,既不用背責任,又可以撈到實際的好處。

京城方面已經開始討論遷都事宜,已經開始向外吹風此事。

不過這個時候遼東軍南下的消息卻是將這個進程給打斷了,八月十七,遼東軍出兵五萬南下,頓時令所有人都爲之側目。

遼東軍在與農民作戰時,戰力之強悍大明朝廷上下都人所共知,所有人都盼望着這支數萬人規模的大軍,能夠在山東擊敗李闖,重新打通漕運。

雖然南遷已經沒有多大阻力,但是若是能不南遷,大家都還是不願意南下的,畢竟大家在京城這裡,可是有着無數的不動產,就此全部放棄,任誰也不會甘心。

而崇禎皇帝則是另外的顧慮,那便是南遷勢必會讓他威嚴掃地,隱隱會給人一種大明朝大勢已去,自己要去江南做一個偏安小朝廷一般的感覺。

哪怕有一絲機會,崇禎皇帝也不願意這般灰溜溜的南下避難,這不僅僅是面子問題,還會造成將北方徹底拱手送人的局面。

遼東軍來的極快,十七日從山海關出發,二十九便到達北京城下。

不過令大明朝廷上下不滿的是,這幫子丘八不僅沒有繼續向南擊退李闖,反而在城下開始索要糧餉,從開拔銀到戰地半年的雙餉,足足提出了百萬的數額出來!

對於這種要求,別說大明朝廷根本拿不出來,就算拿的出來,他們也絕對不會這般便宜這些藉機獅子大開口的丘八們。

不過內閣卻是對此有些憂慮,擔心這是遼東軍想要鬧事的藉口,在他們的不斷勸說下,崇禎皇帝忍痛拿出了五萬體己銀子和數千石糧草,算是給這些大兵們一個交代。

但是崇禎皇帝完全低估了這幫子人的尿性,這些人在遼東欺軟怕硬慣了,若是大明朝廷一口回絕,並且嚴厲訓斥他們一番,說不定還能鎮的住他們一時,但是大明朝廷服軟給了銀子,那就立即變成了大爺。

這些銀子出城之後便少了一大半,送到軍營之後更是隻剩下買水錢,在軍官們刻意的煽動之下,遼東軍羣起鬧事,不僅將京城外駐紮的一營京營打的落花流水,更是在京城外面縱兵搶擄,田地裡牧馬放羊,將城外的一切都破壞的乾乾淨淨。

這一下,朝廷百官全都不樂意了。

城外的那些田地裡的莊稼,還有那些沒跑的百姓,大部分可都是他們的財產,這般任由這些丘八這般遭踐,那叔能忍,嬸子也不能忍啊!

在羣情洶涌的彈劾下,崇禎皇帝也是勃然大怒,派人出城訓誡,但是在朝廷軟弱的嘴臉已經被看的一清二楚之下,根本就沒有人鳥這個傳旨的太監。

甚至有些遼東軍官兵還十分惡趣味將太監扒了個精光,瞧瞧到底和正常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太監光着屁股回城哭訴之後,崇禎皇帝差點的氣的背過氣去。這種戲弄傳旨太監的事情已經不是跋扈,而已經是赤果果的打臉羞辱了!

但崇禎皇帝大怒大砸一通之後,卻是驚愕的發現,自己竟然無力對這些遼東軍做什麼,也根本無法約束他們!

九月初三,崇禎皇帝再次下嚴旨訓斥,要求遼東軍立即回駐地防禦建奴,並限期他們十天之間撤兵回去,否則便以謀逆同罪!

這道措詞強硬的聖旨,立即將城外正瀟灑快活的遼東軍全部激怒了,老子是來勤王的,你卻一點賞賜也無,便直接打發人回去?不回去還要給按個罪名?

崇禎皇帝當場便定了這使者一個腡刑,並且直接在德勝門上執行,同樣下旨全城戒嚴,誓言與遼東逆賊不共戴天!

第219章 落幕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464章 崩潰第四十六章 真是個瘋子第270章 有點迫不及待了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六章 死中求生第351章 潰敗第270章 有點迫不及待了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449章 皇城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315章 一頭紮了進去第一六九章 有自己的孩子了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412章 洛陽城破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381章 招降第372章 穩妥之計第415章 盟好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十八章 崔標第220章 安置第一百章 知府相邀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401章 激戰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504章 完全不一樣了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278章 歸於平靜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497章 登城第221章 回家第450章 救朕,還是殺朕第349章 破敵第309章 那就有勞將軍了第二百章 遠竄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265章 敗退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295章 更加完美一些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一三三章 高闖入晉第239章 誓師出征第288章 忠臣楷模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292章 敗中求勝第一百零一章 深夜召訪第308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九十二章 出征準備第499章 紛亂第五十章 官兵來了第329章 闖王的抉擇第324章 時刻準備着第369章 集結第470章 突圍第367章 強勢第一五一章 老子要定了第一四九章 謝文舉第360章 敲詐第十六章 遊擊府第一二九章 不回頭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269章 大軍壓境第347章 如影隨形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一七九章 拿下李徵第一六一章 哪有這樣的好事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447章 入城第478章 迫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二十一章 禍害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七章 激戰第326章 崇禎九年第298章 靜待朝廷傳召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530章 南京第475章 佈局第330章 渡河入晉第四十五章 跋扈第281章 偷襲第266章 退回雁門關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259章 玩一把大的第二十八章 被坑了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二十七章 流民第232章 戰局變化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391章 決議一戰第305章 罪己詔第322章 山西總兵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
第219章 落幕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464章 崩潰第四十六章 真是個瘋子第270章 有點迫不及待了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六章 死中求生第351章 潰敗第270章 有點迫不及待了第291章 盤中的菜而已第449章 皇城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315章 一頭紮了進去第一六九章 有自己的孩子了第八十四章 炸了第412章 洛陽城破第一二八章 洗城第381章 招降第372章 穩妥之計第415章 盟好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十八章 崔標第220章 安置第一百章 知府相邀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三十四章 眼光高了第426章 亂世用重典第500章 盛京城下第401章 激戰第一九二章 騎兵戰第318章 將軍百戰死(中)第504章 完全不一樣了第一百零三章 騎兵來了(第一更)第278章 歸於平靜第423章 大同有警第497章 登城第221章 回家第450章 救朕,還是殺朕第349章 破敵第309章 那就有勞將軍了第二百章 遠竄第484章 舉止望遼東第265章 敗退第八十八章 禍水東引第295章 更加完美一些第312章 尚不能量產第一三三章 高闖入晉第239章 誓師出征第288章 忠臣楷模第297章 進退兩難第292章 敗中求勝第一百零一章 深夜召訪第308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九十二章 出征準備第499章 紛亂第五十章 官兵來了第329章 闖王的抉擇第324章 時刻準備着第369章 集結第470章 突圍第367章 強勢第一五一章 老子要定了第一四九章 謝文舉第360章 敲詐第十六章 遊擊府第一二九章 不回頭第一九九章 劫營第269章 大軍壓境第347章 如影隨形第445章 錦衣衛復出第一七九章 拿下李徵第一六一章 哪有這樣的好事第十二章 過小年第447章 入城第478章 迫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耗第502章 盛京城下三第二十一章 禍害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七章 激戰第326章 崇禎九年第298章 靜待朝廷傳召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530章 南京第475章 佈局第330章 渡河入晉第四十五章 跋扈第281章 偷襲第266章 退回雁門關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259章 玩一把大的第二十八章 被坑了第一八七章 試驗第二十七章 流民第232章 戰局變化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391章 決議一戰第305章 罪己詔第322章 山西總兵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