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下。
洛陽攻城戰已經進行了月餘,卻依舊進行着,大批大批的青壯,剛剛扔下鋤頭,便又一次拿起鋼刀,爲了一口吃食,吶喊着向洛陽城衝擊而去。
李自成不比李徵,他有着充足的人手,而且他也不是很心疼這些炮灰們的生命。
說直白點,李自成並沒有那麼遠的戰略眼光,不會去考慮拿下洛陽之後,還有多少百姓能夠爲他種田納糧,他如今唯一的目標便是拿下洛陽,還有其中數之不盡的糧倉和財富。
李巖不比李自成的短視,但是對於這種情況卻也沒有多少可說的。
拿不下洛陽,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他在痛惜之餘,也只能自我安慰,這是成大事前必須的犧牲。
不過李巖也不是什麼事也不做,他的五千杞縣子弟兵,並沒有投入到這種拿人命填城的勾當之中,他一直不斷的對這些子弟兵進行着訓練,就算損耗極大,卻也在所不惜。
通過李徵的起家史,李巖也明白一個道理,兵貴精不貴多。
雜兵太多,除了消耗糧食之外,也只有充當炮灰填溝的作用了。
不過練兵需要的錢糧數目委實太過於大了,李巖本部每日支取的糧食數量,更是令得所有闖營將領都有些坐不住了。
近一個月來,五千人的兵馬,所需的糧食數量已經超過一萬石,平均每人每月兩石上下,每人每天平均三斤向上。
無論怎麼說,這樣的供應也是極爲奢侈的,甚至比之闖軍老營都要奢侈許多了。
這也頓時引起闖營上下的諸多不滿,十數日來前來找李自成抱怨之人,都已經快要將李自成大帳的門簾給掀爛了。
好在李自成卻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僅始終堅定不移的支持着李巖的練兵,還當着所有人的面,將李巖拜爲制將軍,這可是與爲李自成殺妻殺子誓死相隨的劉宗敏等人一個級別的存在,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決心。
這些還不夠,李自成甚至還千方百計的尋到一些山西走私商,從他們的手中買到了衆多的火器,全部送入了李巖的新軍之中,殷切的希望他能夠訓練出一支戰無不勝的火銃營。
這些火銃無一不是貴的令人咋舌,老式的火繩槍,在潞州軍中已經淘汰不用的貨色,在這裡也是二十兩一杆,至於新式燧發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八十兩一杆!
好在李闖手中有的是銀子,而且銀子在他們搶劫的序列中,一向是排在最後,重要性遠遠不及糧食布帛和鐵料!
大明這個時代,基本上所有物資都掌握在官紳手中,流寇就算有銀子,也找不到可以花的地方。
銀子這東西餓不能吃,飢不能喝,打仗更是官軍拼命搶奪的東西,除了佔地方和惹麻煩,完全沒有其他的任何價值。
因此無論走私商定的價位有多高,李自成都是眼睛也不眨一下,全部收購而回。
在與李徵的潞州軍交戰數次之後,李自成對於火銃的威力也是歷歷在目,心中一直對組建一支火銃營念念不忘,千方百計的找尋火銃,一杆都不願意錯過。
至於將火銃營交於李巖統領,除了顯示他的大度和胸襟之外,也是效仿古人千金買馬骨的典故,只要人材肯投誠而來,他就不吝於官職錢財,還有充足的信任!
在李自成這般推心置腹的重用下,李巖也散去了最後一絲猶豫,完全的將全身心投入到造反這個極有前途的職業當中,決心輔佐闖王做出一番事業來。
洛陽戰雖然傷亡慘重,但在百萬人中,挑選出合格的青壯數量卻也極爲驚人,達到了近四十萬人!
畢竟在這個狗孃養的時代,能夠堅持活下來的,無一不是身體康健而且身體素質極高的人,至於老人孩子的存活率,已經低的嚇人。
青壯之中,強壯的男丁存活數量更是遠大於柔弱的婦人孩童,大自然的淘汰法則,在這一時代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
數十萬人不斷的輪番攻城,不僅僅爲自己一口吃的,還有他們的一家妻兒一口活命糧,他們的戰鬥技巧雖然近乎於零,但爲妻兒而戰的他們,戰鬥意志卻遠遠超過明軍守軍。
戰場之上,纔是最殘酷的淘汰機制,除了強壯的身體,還需要有一點腦子,更需要一些運氣,才能比別人堅持的時間更長。
在一個多月的攻城中,四十萬人已經傷亡近三分之一,但是他們的付出並非沒有收穫,月餘時間,差不多鍛煉出來了近六萬的軍隊,這些人已經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敢於正面搏殺,並且已經有了一定戰場存活經驗的士兵。
再配合李自成本部原本鍛煉出來的士兵,還有前來助戰的羅汝才部精兵,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萬上下。
又這般打了半個月,洛陽城內能夠用在守城上的物資已經基本耗盡,如今的情況已經很明白了,洛陽城已經彈盡援絕,甚至官兵士兵已經低至褲襠,只要李自成願意,洛陽城隨時都可以在他鍛煉出來的精兵全軍壓上之後奪下。
但是李自成卻沒有急於拿下城池,他還需要更多的精銳士兵,因此殘酷的淘汰依舊在繼續着,似乎完全不打算讓洛陽城能夠安穩的過上這個新年。
也許是被闖軍有氣無力的攻城所迷惑,也許是拿銀子拿的多了有些肉痛,也許是被拿出錢糧經了官府手之後便少了一半的怒火,福王終於爆發了。
在正月初八這日,福王果斷的拒絕巡撫求他再拿五萬兩銀和兩萬石糧食的請求,緊閉王府大門,誰來也不見。
歷史上的福王並不是要錢不要命的主,只是他的身份敏感,不敢太過插手於官府事務。
現任福王之前可是與崇禎的老爹爭過皇位的存在,向來都是朝廷最重要的監視對象。
別說如今監看自己拿出的錢糧,就算無事出府一步,那都有可能犯下大忌,看似風光無限,實際與劃地爲牢完全沒有任何兩樣。
一座王府便是福王家的全部,只有在規定日期派出管事太監出城收租之時,福王系小輩纔能有機會混入其中出城遊玩,就算如此,還需要城中官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這種情況下,福王系怎麼跟當地官府叫板?
而開封城的周王則完全不同,首任周王與崇禎皇帝的祖宗燕王可是同胞兄弟,但十數代名份定下之後,反而沒了福王這麼的顧忌,在開封城中,官府都得讓周王三分!
每次拿出錢糧,周王府都有管事太監一路監看,直到送入衆將士手中,在這種監管人在旁虎視眈眈之下,周王府出的錢糧,又有哪個不開眼的敢去貪污?
在李自成攻城之時,福王也不止一次拿出錢糧,只是沒有監管之下,哪怕十萬兩銀出了王府,便會直接在官衙中少了一半!
從官衙中運出之時,更是隻剩下不足兩成,這些東西再經過各位將軍之手,更是被扣出自己應得的一份,到了普通官兵手中,也許就只餘下數千兩不等。
這些銀子別說鼓舞士氣了,就算不破壞士氣就已經是官兵們比較忠貞的了。
每出一次錢,城中咒罵福王鐵公雞的聲音便會嘈雜數個時辰之久,甚至一些膽大的讀書人就在王府不遠大罵,偏偏福王府對這些人還完全沒有任何的辦法。
罵的次數多了,福王自然不願意再這般,又出錢又捱罵。
但他這種不顧家國的自私自利,頓時將一干國之幹臣們給惹怒了!他最後一次拒絕給予錢糧頓時被無限放大了,因爲福王不出錢,大家夥兒都沒錢賺,又怎麼可以會讓福王安生。
當福王一毛不撥的消息傳至守軍之中之時,官兵們累月積累的怒氣頓時爆發了。
之前一次給個千把兩,幾千兩,大家平均到手只有幾錢銀子,在這物價飛昇的洛陽,當真連斤糟米都買不到,但時不時有銀子可拿,家人怎麼也能用這銀子吊一口救命糧,但如今啥也沒有,怎麼不令他們憤怒絕望?
我們爲一口吃食,不惜以命相抵,爲你們擋住城外的百萬闖軍,你們卻連我們家小一條活命的機會都不願意給,你不當我是人,那城外的闖營,總會給口吃的吧!
就算闖營也不給,那也不能讓你們這些吸血鬼能夠好過!大不了,要死大家一起死,反正只要闖賊,不,義軍入城,官紳總是第一時間被解決的對象!
前鋒所到之處,守軍要麼跪地投降,要麼便直接倒戈相助,一同殺向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