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三月十九,李徵接到了京城來的天使的聖旨。
不出意料,李徵被任命爲新任山西總兵,鎮守山西,並且加封李徵爲奮武伯。
對於出任山西總兵一職,李徵沒有覺得任何意外。
畢竟如今山西虎大威元氣大傷,又被調往大同鎮守邊,山西內幾無可戰之兵,讓李徵鎮守山西已經成爲必然。
但是這一道加封伯爵的詔書,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所謂無功不受祿,這段時間他寸功未立,卻突然被加官進爵,怎麼看怎麼有一股子不懷好意撲面而來。
李徵當然不會給那些文臣們什麼把柄,對於加封自己伯爵的中旨,立即表示不敢拜領,並且當場寫就一封奏章自陳。
中旨這東西,是皇帝賞賜的,並不加用內閣附屬,拒絕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而且這種明顯是文臣們憋着壞主意的中旨,李徵當然不可能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請辭雖然似乎是得罪了皇帝,但總好過把柄落於文臣之手,他可是深切知道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文臣們的厲害。
若非如今的平陽府已經一片廢墟,當地縉紳十不存一,他甚至連平陽府都不想去理會。
那個地方平原寬廣,沒有任何險要之地可供扼守,更兼是流寇流竄河南,陝西的必經這地,完全就是珍上燙手山芋。
在來回的公文糾纏之時,李徵也是得到了一個令他嘆息的消息。
崇禎九年,後金天聰十年三月初六日,後金改文館爲內三院: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
這個消息並沒有引起大明上下什麼重視,但李徵卻是知道這是皇太極開始集權稱帝的試探。
接着不斷的消息傳來,後金開始陸續建立六部,設立前鋒營,擴編烏真超哈營,收攏後金八旗各旗手中漢民,擴大漢八旗,並將漢八旗的指揮權掛在兵部名下的舉措後,李徵就明白,該來的還是註定要來的。
崇禎九年(1636)四月十一日,後金國汗皇太極稱帝,改元崇德,以是年爲崇德元年;改國號金爲“大清“;改族名爲“滿洲“;定都瀋陽。上尊號“寬溫仁聖皇帝。“
次日,清太宗率百官祭太廟,尊奉父努爾哈赤爲“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祖父到始祖都尊奉爲王。
十天後,清太宗大封其臣屬。其諸兄弟子侄、諸外藩蒙古貝勒,及明降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封爲王。
這一日起,在大明的土地上,已經出現了兩位皇帝,一南一北,滿清正式成立集團公司,開始與龐大的明帝國集團公司完全撕破臉,不死不休。
唯一與歷史上不一樣的是,皇太極比歷史上的威信卻是差了不少,崇禎七年在山西的一戰大戰看似不勝不敗,但對於滿清來說,沒有擄掠到大批錢糧的戰爭,就是失敗。
這一仗雖然令皇太極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但並沒有對他的威信造成多大的動搖。
只從他在代善與多爾袞聯手抵制的情況下,依舊十分乾脆利索的辦了莽古爾泰就可以看出來,他在滿清內部已經是一家獨大,無可抗手。
盧象升如今並沒有出任宣大總督一職,他還遠在安徽、河南到處追擊着張獻忠。
令李徵意外的是,洪承疇竟然再一次率領陝西官兵出陝壓向河南,更奇怪的是,陝西兵竟然與之前在山西時作戰的態度完全不同,軍心士氣都極爲高昂,行軍速度更是遠遠超過去年的最高水準。
原本還覺得是洪承疇帶兵真有一手,但仔細一想,李徵也是明白過來。
在殘破的山西打仗,打贏了也沒有任何的好處可拿,這一次出兵雖然遠了一些。
但作戰區域都是南方富庶的土地,在這些地方刮地皮,可要遠遠強過在山西搜那仨核桃兩棗的。
不過這些與李徵無關,李徵可以想象的到,當洪承疇的奸詐與盧象升的勇猛結合在一起之時,所產生的威力將是何等之大。
相信這股力量,絕對會給正在興頭上的流寇一次終身難忘的教訓的。
李徵並沒有收到調令,只是行文他固守山西,嚴禁流寇再次竄入山西。這個任務說輕不輕,說重不重。
對於李徵來說,並不存在什麼問題,好處更大於壞處。
在接到自己出任一鎮總兵的旨意後,李徵便沒有顧忌的開始了爆兵模式。
大軍數量直接從五六千的人數,一次性擴充一倍,數量高至一萬三千左右。
隨着李徵的高升,他麾下的將領也個個水漲船高。
不僅僅參將多了四五個,首席大將李悅也喜氣洋洋的升遷爲副將,至於遊擊將軍,更是多出來一大堆。
李徵沒有興趣去安徽和張獻忠捉迷藏,他的目光已經鎖定在了平陽府那無數的良田之上。
尤其是解州,臨晉,聞喜這塊地方的連纖大田,更是令得垂涎三尺。
這些地方可是流寇肆虐的重災區,這幾年城破的次數已經數都數不過來,田地中更是荒蕪一片,估計想找到原主人都難。
不過當李徵委派吳雄才找上第一座城聞喜城,來到縣衙找主薄商議圈定田畝之時,卻是遭到了斷然拒絕,令吳雄才意外的是,無論他如何塞錢還是明裡暗裡威脅,都是完全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無奈之下,吳雄才只能報告李徵,等待着他來處理。
對於這種不愛財的文官,李徵也覺得來了興趣,這年頭竟然還有不愛財的文官,簡直比大熊貓還要珍稀啊!
就爲了這份爲官的清廉,李徵二話不說就派人抄了他的家,在這位主薄聲嘶力竭的咆哮聲中,李徵只是淡定的坐於縣令大位上,翻閱着田畝黃冊。
當看到田畝黃冊上,無數田地地契名字上都寫着黃貫映的大名後,李徵也是明白過來,爲何自己找他圈地,他卻擺出一副完全公事公辦的嘴臉了。
敢情這裡的田產,這麼多都在他的名下,自己來這裡,是搶了這傢伙的肥肉了。
不過對付這種人,李徵向來十分有心得。
二話不說,便有專門的人士觀摩了片刻黃主薄的墨寶,然後便直接開始幫他書寫通寇的文書。
寫完之後,更是給黃冠映仔細打量了一番,看着他的臉色從驚訝變爲憤怒,再到破口大罵。
李徵沒有任何阻攔,氣定神閒的掉頭專業人士開始做舊,磨邊,將一封封書信整理歸類,半個時辰不到,十數封與流寇來往的信件便新鮮出爐。
在黃貫映破口大罵再到苦苦哀求聲中,一家十餘口全部被拉出城外,以通寇罪全部處斬!
消息很快便傳至其他各縣,吳雄才頓時發現,根本無需他上門,各縣便紛紛送上無數良田幫助潞州軍安置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