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瑾軒哼唧着瞪她一眼,一瘸一拐的走到桌前坐下,順勢還將房裡的燭火點燃了。
暗暗的燭光下,兩人折射到地面的影子微微搖曳着,納蘭瑾軒撇了一眼,脣角的弧度往外括了些許,嘴上卻說道,“真是個粗魯的女人。”
“你腳又沒受傷,幹嘛要這樣走路?”
權若雪輕嗤一聲。
納蘭瑾軒嘻嘻一笑,“這不是爲了證明,本少確實被你打傷的比較嚴重嗎。”
權若雪一怔,眸光裡映上那廝慢條斯理的拿起茶壺往杯裡倒水,送到嘴邊,剛喝了一口,又皺了眉吐回了茶杯裡,還一邊埋怨着這冷掉的茶水難喝。
脣角抖了抖,權若雪眯起眸子,敢情他還拿這當自己家了?
“都什麼時辰了,你還不滾回你的將軍府去。”
終於,在納蘭瑾軒頗爲嫌棄的目光裡,權若雪幾步上前,一把搶過他手裡的茶杯,惡聲道。
“嘖嘖,剛說你粗魯,你還真是一點溫柔都不會。”納蘭瑾軒有些抱怨的掏了掏耳朵。
權若雪氣得冷冷一笑,“你說什麼?”
納蘭瑾軒卻已將注意力轉到了房裡的其他地方,他看着燭臺淺黯的光芒,又道,“你這裡都沒有夜明珠嗎?這燈光也太小了。”
握着茶杯的手猛地收緊,就在權若雪氣得要將手裡的茶水盡數的倒在納蘭瑾軒的身上時,“你沒聽到我讓你滾嗎?”
手上一鬆,納蘭瑾軒笑兮兮的接過她手中的杯中,弱弱的說,“其實冷掉的茶水還是沒那麼難喝的。”
說着,他湊到杯沿邊,輕抿了一口,儘管還是那一臉嫌棄的表情,但是喝完後,他立刻衝着權若雪露出了個燦爛的笑容。
權若雪頓時有些苦笑不得。
誰能想到,這個表面嬉皮笑臉實則詭譎莫測的三少竟然還有這麼......呃,讓人無法形容的一面。
納蘭瑾軒吁了口氣,這時他的眸光不知轉到何處,忽然輕咦了一聲,隨後,他幾步走到軟榻處,伸手上前。
嘩啦一聲,布料被掀開的聲音靜靜響起,緊接着,一陣炫白色耀眼的光芒盈了一室。
只見,他的身前,幾顆渾圓碩大的夜明珠正散發着瑩潤的光澤。
“有夜明珠,你怎麼不早說。”
淡淡的看權若雪一眼,納蘭瑾軒又忍不住埋怨起來。
權若雪又是一聲冷笑,她走到納蘭瑾軒跟前,手指扯過輕攥在他掌心的絹帛,低吼一聲,“你到底要做什麼?”
納蘭瑾軒卻白了她一眼,“我今晚就睡在這兒了。”
邊說他還邊往牀榻的方向走去。
停頓了是一秒還是兩秒,權若雪愣了一愣後,臉上有羞惱的怒意閃過。
片刻後,房間裡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音響起,然後就看到納蘭瑾軒左跳右跳的被砸出了屋子,緊隨而來的還有權若雪的一聲壓抑到極致的吼聲。
“給我滾回你的將軍府去。”
納蘭瑾軒一邊旋轉着身子躲避着,一邊用手掏了掏耳朵埋怨道,“哎呀,你就不會溫柔一點,太粗魯了,若沒有本少,你以後可怎麼嫁得出去。”
屋子裡頓時默了一秒,納蘭瑾軒正爲他的一番大義的言辭自得不已之時,一個青花色的茶壺凌空朝他擲來。
壺身輕晃,有淺碧色的茶水壺嘴裡溢出。
納蘭瑾軒半挑了眉,身子一掠,那茶壺頓時穩穩的落在他的手心,連茶水都不曾灑下半滴。
“看來本少的輕功又見長了。”他看着手心的茶壺一臉自得的笑。
然而這笑還未多持續一秒,只見半空忽然響起利器飛射的輕響,然後,一枚細小的薄刃穩穩的沒入茶壺。
噼裡,噼裡。
輕響聲響起時,納蘭瑾軒手中的茶壺頃刻間四分五裂,那一壺冰涼的茶水頓時濺了他滿身。
納蘭瑾軒的身子一僵,耳窩邊,房門閉合的聲音砰的響起。
茶葉水漬弄的他滿臉都是,鼻樑與脣瓣處還歪歪斜斜的掛上了好片茶葉。
納蘭瑾軒撇了下嘴,用力一吹,茶葉緩緩落下,水滴溢入脣瓣,他咂了咂舌,“這茶的味道好像還不錯。”
他似乎忘了,剛纔是誰一臉嫌棄的喝着茶。
落地的聲音輕輕響起。
連玉默默的走到納蘭瑾軒的身後,看着他一身的狼狽,脣角一抽,“三少,其實你可以躲開的。”
“她開心嗎不是。”
納蘭瑾軒收起了剛纔嬉哈的臉色,脣角的弧度淡淡,他剪手在後,墨眸幽沉的凝向那緊閉的房門,輕聲道。
連玉頓時一怔,那句三少你其實不必如此費盡心思討好於四小姐的話在看到納蘭瑾軒微揚的眉眼裡硬生生的吞回了肚裡。
她跟在三少身邊數年,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他這些年來的不容易,他苦,他真的苦。
表面上,他是肆意不羈的納蘭三少,但背地裡卻沒有人知道他爲了維持這表面的虛像,吃了多少苦,吞了多少委屈。
太后這些年來的明裡試探,暗裡刺殺,甚至於當面羞辱從不間斷。
說到底,還是忌憚於三少這個先太子遺孤的身份。
當年,原本繼位的並不是先帝,而是當年的暮王爺,暮王爺在太祖皇帝后期被立爲太子,不知道明裡暗裡的惹來了多少皇子妃嬪的紅眼。
在太祖皇帝生病期間,太祖皇帝曾立下遺旨,命暮王爺在他死後繼位,可是有一日,忽然便傳來了暮王爺遇刺身亡的消息,暮王妃不堪受此打擊,隨之殉情。
太祖皇帝聽後,悲痛欲絕後氣絕身亡。
而後,先帝繼位,卻只口不提暮王爺遇害一事,當時的三少還尚在襁褓。
暮王爺雖死,可在朝中卻還有一半隸屬於他的勢力存在,何況自先帝繼位,關於暮王爺的死因一時竟流言四起。
爲了堵天下悠悠之口,先帝便將三少收到膝下養着,一來是讓流言不攻自破,二來還可以震懾暮王爺遺留下來的勢力,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可是到三少七歲那年,當時身爲皇后的太后卻坐不住了,因爲在朝中已經有人提出希望在先帝百年後,由暮王爺之子繼位。
明刺暗殺,三少的日子開始提心吊膽。以至於在後來要派皇子出使敵國爲質的時候,太后第一個就推了三少出來。
本來朝中過半官員反對,可先帝一句,這是對三少能否成就大業的磨礪,百官們無可奈何,只得住了口。
當時,太后已下定決心,派了殺手在半路,要將三少沿途殺死,所幸,三少逃了出來,據說是在邊疆被一個小姑娘所救,後來又在邊疆遇到了她們姐妹兩。
彼時,納蘭鴻已得到消息趕了過來,救下三少,甚至不顧武將無昭不得擅自回金陵的旨意,隻身回到金陵,並在殿前跪求數個日夜。
最後,帝后妥協,讓納蘭鴻收養了三少,一直到現在。
只是,連玉擡頭又看了納蘭瑾軒一眼,二十年來三少能笑得這樣舒心的時候屈指可數,是動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