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病毒式傳播
一個上午,校內打印社門口的長隊越排越長。
因爲十人以上的合照免費且不計入張數,許多人都帶着合影過來掃描。
這其中不只是畢業照,還有不少同學集體出行、遊玩、踏青的照片,反正只要是夠十個人頭的,都免費掃描。
寢室四人忙的團團轉,掃描儀都快掃冒煙了。
陳程也沒虧待大家,直接跑去給大家買了一堆麥當勞回來,中華煙、冰可樂也都管夠。
到了午飯的時間,排隊的人依舊絡繹不絕,五人便輪流吃飯,繼續幫學生掃描照片、上傳到後臺。
等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校內的激活用戶就已經有將近三百人了,激活率大概在70%左右。
剩下30%雖然還沒激活,但陳程推測他們也只是時間上還不方便,因爲他們的照片被傳到了網站上,所以陳程相信他們一旦有時間去網吧,肯定會第一時間激活。
除了將近三百名激活用戶之外,讓陳程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註冊用戶數量,已經超越了激活用戶數,超過了一千人!
註冊用戶,是激活用戶的三倍還多。
換個方式理解,就是每一個激活用戶,在這一上午的時間裡,平均貢獻了三個註冊用戶。
這主要是掃描照片,尤其是掃描合影的功勞。
這年頭,在線上分享照片很難,校內網剛好給了一個絕佳的好機會。
而且,陳程監控後臺數據,發現只要是上傳了畢業照的用戶,吸引來的新註冊用戶明顯更多,最多的一個用戶,甚至吸引了十六個新增註冊用戶。
以往的畢業照,都是每人一張洗出來的照片,多數人會把照片留在家裡,很少有人會帶着上學。
不過,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照片裡有自己喜歡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這可能是兩人唯一一張合照,也是自己擁有的對方唯一一張照片,所以就帶着來到了大學。
這一個班級好幾十名學生散落全國各地,平時的主要聯繫方式是QQ,但QQ也只能文字聊天,真要說想看看老照片回憶一下,也只能等放假回家。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
某位同學剛好帶了照片來大學,又剛好免費掃描成了電子版,於是便自然而然的把相冊地址分享給了班裡的同學。
甚至還有騷人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空間說說”,那些矯情的騷話開始被他們不斷髮在自己的個人主頁,希望能夠引來新老同學的關注。
比如什麼“你的出現就像是一道光,將我的遍體鱗傷照耀在世人面前。”、“別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涐噯伱,噯菿矢呿洎涐。”
這跟QQ的個性簽名還不一樣,個性簽名永遠只能展示現在,沒有過去的留存,但文字版的校內說說,卻可以隨便發,哪怕一天發一百條,也都會被留在個人主頁裡。
更奇葩的是,陳程爲了節省服務器帶寬、容量,在相冊裡搞了一個一鍵轉存的功能。
你要是看到某個好友的某張照片,比如班級合照,感覺很喜歡,想留一份在自己的相冊裡,直接點一鍵轉存,這照片就出現在你的相冊裡了。
但是從數據層面,調用的,都是同一張圖片的數據,無需額外儲存,也無需額外的上傳。
只是一上午時間,玩了校內網的用戶,都喜歡上了這個專門爲大學生開發的社交平臺。
這種前無古人的個人主頁+個人相冊產品,一下就擊中了大學生們的社交痛點。
隨後,這種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
陳程都驚訝於這飛速攀升的速度,生怕影響用戶體驗,第一時間找服務器託管的商家,臨時又增加兩臺獨立服務器並且提升了帶寬。
新增的這兩臺獨立服務器能撐幾天,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剛好今天是假期最後一天,很多學生都都已經返校,上網非常方便,所以校內網註冊用戶數不斷攀升,兩點鐘的時候,整體用戶數已經突破四千人。
而且,這四千人可不只是註冊、瀏覽那麼簡單,他們中90%的用戶都完善了個人資料,甚至發表了第一條說說。
最離譜的一個用戶,一上午發了十幾條說說。
說說本身互動性很強,能點贊、能評論、還能送小禮物。
不過陳程的小禮物設計的很簡單,就是一朵玫瑰花,用戶送玫瑰花不需要花錢,但是每天只能送出三朵,而每一條說說只能送一個,不能重複送。
如果一條說說能夠得到十朵玫瑰花,那這條說說就會變成紅色字體,而且在標題前面出現一個紅色玫瑰花的標識,有點像微博會員的皇冠,煞是醒目。
於是便有許多用戶爲了得到這個標識,找好友給自己的說說贈送玫瑰花。
無形之中,又提高了用戶之間的互動率。 甚至有的用戶爲了得到玫瑰花,沒有好友創造好友,要麼邀請新用戶註冊,要麼乾脆自己註冊起了馬甲,自己給自己送玫瑰花。
陳程本可以在後臺做IP限制,但仔細一想,任何一個平臺的用戶數都是有水分的,自己沒必要阻攔用戶開發平臺的熱情,他們既然願意爲了得到玫瑰花而註冊新用戶,就證明這個策略本身對他們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眼見大家熱情高漲,陳程在後臺做了第一次全用戶推送。
推送的內容是:限時活動:從即日起到10月10日,粉絲數量突破一百人的用戶,相冊空間將從五張免費升級至十張、單日贈送玫瑰花數量從三朵升級爲六朵,而且可以給一條說說贈送兩朵。
相冊空間擴充,是利好自身,鮮花數量的整體提升,是利好社交。
校內網和微博一樣,有關注自己的粉絲、有自己關注的用戶以及相互關注的好友。
只要關注自己的,無論是否互關,都被計爲粉絲數。
下午,伽洛論壇的灌水區,開始有人發帖討論校內網。
好幾個玩過校內網,對校內網非常上癮,於是他們本着分享和拉粉絲的動機,開始在灌水區裡發帖,有的問大家有沒有開始玩校內網,有的則乾脆直接發出互相關注的邀請,希望能夠提高粉絲量、儘快突破一百。
於是,大家開始在伽羅論壇的灌水區互相交換校內網的ID號,然後去校內網互相關注。
此時的楊思齊,正躺在寢室午休。
他每天的生活特別滋潤,一個月廣告費一多半都進了他自己的口袋,讓他妥妥的實現了月入過萬的門檻。
而且他仗着自己是計算機學院學生會的會長,從學院拿到了很多補貼和扶持,伽洛論壇的服務器和帶寬,是學校提供的;負責技術的同學日常工作的辦公場地,也是學校提供的一間教室,甚至連電腦,也都是學校提供的。
現在的楊思齊,甚至不用自己開發、自己維護,全部交給同學和學弟就能讓伽洛論壇平穩運行,而他要做的,就是推銷廣告、賺廣告費。
當他睡得正香時,伽洛論壇的技術人員忽然發現網站在訪問量沒有增長的情況下,信息發佈量井噴。
數據顯示,今天的灌水區異常熱鬧,下午兩點鐘的發帖和回帖量,就超越了以往單日全天的最高記錄。
於是,技術人員進了前臺看了一眼灌水區,發現灌水區第一頁清一色全是求校內互相關注的帖子。
這讓技術人員有些匪夷所思,他們平時只盯着後端和後臺,不怎麼看前臺的內容,就像一臺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悶在車身裡穩定運轉,但卻不會關注周圍途徑的風景一樣。
眼看評論區被“校內”刷屏,技術人員並沒有點進去看帖子的內容,而是給版主打了個電話,把情況告知對方。
版主說白了就是這個論壇的管理員,基本上都是純人工操作,看看帖子有沒有什麼不健康的東西,有的話就刪除,如果用戶行爲過分的,就禁言或者封號,如果有誰的話題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就會給一個精華。
不過此時的版主並沒有在電腦前,所以還不知道論壇已經被刷屏的消息。
當他接到通知、打開電腦來到論壇查看的時候,整個論壇關於校內網的主題帖子已經超過一百個,回覆更是超了五千條。
這幫人就“校內網”的話題,已經聊瘋了!
對方察覺到異常,趕緊從其中一個帖子找到校內網的地址,進去之後發現要註冊,於是便順手註冊了一個,註冊完之後,他發現這個網站竟然還有免費的電子相冊,驚訝之餘,就順手完善了一下自己的個人資料。
這一完善不要緊,當他填好自己的名字、在讀大學以及入學年限之後,立刻就彈出一堆頭像和人名,旁邊還配了一段描述:“可能認識的人。”
他驚訝的發現,這裡面推薦的人,自己至少有一半都認識。
因爲他們都是跟自己同年級的江大學生,只是有的學院不同,而系統優先給他推送同一年入同一所大學的用戶,所以他就收到很多同級校友的信息。
他本身已經大三了,又是灌水區的版主,在學校的社交圈比較廣泛,所以認識的人也多,一下就看到不少自己認識的人。
就在他震驚疑惑的時候,系統又開始不斷彈出提示,“某某某關注了你、某某某關注了你、某某某關注了你……”
他感到不可思議,因爲這些人都是自己認識的,怎麼自己剛上來這個校內網,他們就知道了?
原來,“可能認識的人”算法是雙向的。
它不但會給新用戶適配可能認識的老用戶,也會給老用戶推送他可能認識的新用戶。
當老用戶看到“某某某加入校內網”的提示之後,發現是自己認識的人,很容易就順手點了關注。
所以,灌水區的版主完善校內網資料的短短几分鐘內,就有七八個認識他的校內用戶收到關於他的推送。
他本身並不是伽洛論壇的創始團隊成員,只是因爲在論壇上比較活躍,所以被楊思齊發展成了版主的免費勞工,讓他沉浸到校內網的時候,他完全沒意識到,校內網是在從伽洛論壇偷用戶。
而當他意識到,粉絲數到一百之後,在校內網會更受歡迎的時候,他第一個念頭,就是以版主的身份在伽羅論壇的灌水區發了一個帖子:
《兄弟們,偶也註冊校內網啦!求關注!求互關啊!》
爲了儘快吸引到一百粉絲,他還順手給自己的帖子加了個精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