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

升龍城,寶光宮正殿。

洪武三十年,陳朝將首都由升龍城遷往清化,只是後黎太祖黎利定都升龍,致使升龍又稱東京,而清化則稱西京。

後黎現在的皇帝黎思誠是黎利的孫子,在位已經將近三十年,一直努力推動各項改革。

沿用陳朝的左右相國,中央的官制保留六部六科,地方則從五道變成了十三處,設守禦經略使一職。

跟重武輕文的大明有所不同,後黎的武將地位一直很高,像地方的守禦經略使便是武將出身。

黎思誠在位期間南征占城,西吞盆蠻,雖然跟老撾的交戰中吃了虧,但中南半島的大大小小的勢力已經俯首稱臣,成爲中南半島的霸主。

即便面對強大的大明王朝,他亦敢於縱兵在西南邊境不斷騷擾,甚至很早之前便打算圖謀大明的廣西。

本月初一,大明王朝突然宣戰,原本古井無波的帝王生活泛起了一絲漣漪,致使黎思誠亦擔心了好幾天。

雖然他沒有親眼見證過大明的強盛,但總歸是一直以來公認的第一強國。

黎思誠在擔心幾天後,反而慢慢安定了下來,大明王朝終究只是一個紙老虎。大明光嚷嚷要開戰,結果遲遲沒有派出一兵一卒。

從最新反饋的情況來看,大明皇帝是擔心“西南糜爛”,所以已經選擇止戰了。

由於今天是重要的節慶,此次重要的官員幾乎全部到場,所有人員分東西兩側列席而坐,效仿周禮盤坐於矮案前。

“此次大明遲遲沒有興兵,大明皇帝肯定是怕咱們黎朝大軍了!”

“當年大明被太祖打得跪地求和,而今咱們黎朝兵強馬壯,反倒他們大明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不說早前他們大明皇帝被北邊一個小部落擄走,今年他們皇帝擔憂部落酋長來犯,竟然被迫同意娶一個部落首領的女兒!”

……

兩位相國和五位大將軍都到場,面對遲遲沒有動靜的大明軍隊,或許早前他們所有人都有過緊張,但此時不免狂妄起來。

黎朝重臣學習的是漢字,又跟大明方面一直保持聯繫,故而對大明朝廷的一些舉動“十分清楚”。

事情便是如此的古怪,明明朱樘納伊克錫爲北妃是制衡滿都海,結果到他們這裡卻成爲“大明皇帝被迫娶部落妻”,更是被他們當作了一個笑談。

或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正是由於他們心底的這一份偏見,以致對事情壓根看不到全貌。就像後世某臺專家茶葉蛋爲寶的論調,竟然能夠在當地得到廣泛的認可。

正是如此,在場的文官和武將充斥着一種強烈的優越感,卻是打心裡瞧不起突然對他們進行宣戰的大明王朝。

左相國阮烈清楚地意識到大明王朝即便腐化亦是一個龐然大物,並沒有完全喪失警覺地安排:“咱們務必在兩廣邊境保護警戒,利用地形優勢阻攔他們南下!”

“只要大明從廣東過來,本將軍定要他們有來無回!”黎壽域負責廣東邊境的防禦,顯得自信滿滿的模樣。

鄭公路發現黎壽域挑釁地望了自己一眼,卻是十分平靜地表態:“廣西和雲南已經重兵部署,定能將明軍打回去!”

經過這麼多年的相處,他亦將大明邊軍的腐化看在眼裡。

雖然自己這邊軍隊人數處於劣勢,但相信憑着黎朝的精兵強將,哪怕不能將明軍全部殲滅,亦能讓明軍退回大明邊境。

左相國阮烈的嘴角微微抽搐幾下,臉上露出了苦澀之色。

原本他是想要他們這幫武將能夠提高警惕,但不想這兩位前方的大將壓根沒將自己的告誡聽進去,仍舊是那般的狂妄自大。

“你們兩個儘可放心,只要你們來信,我必定率部馳援你們!只是咱們可是說好了,功勞要分我一半!”黎弄用手拇指掏着耳屎,顯得大大咧咧地提出條件。

黎思誠雖然已經被皇宮奢靡的生活所腐化,但壯志未改地道:“不管明軍是不是要做縮頭烏龜,你們現在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頓了頓,卻是突然拍了拍手掌。

一個宮女從裡面走出來,竟然是一個檀木盒子。

在檀木盒子打開的那麼一瞬間,在場的文臣和武將都瞪直了眼睛,只見那裡竟然是一顆鴿子蛋大小的珍珠,顯得是那般的美輪美奐。

咕……

左相國阮烈等人嚥了咽吐沫,卻是沒有想到一直被黎思誠視爲珍寶的南珠王竟然在這裡進行展示。

黎思誠將大家貪婪的反應看在眼裡,當即便進行允諾:“黎廣度被大明皇帝凌遲處死,此事打的不是朕的臉,亦是打了咱們黎朝千萬子民的臉。若你們誰能趁明軍潰敗之時將鎮南關拿下,這顆南珠王便贈予他,封鎮南大將軍總兵官!”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大半年,但黎廣度是他的心腹大將,更是黎氏宗族的重要成員,結果奉命出使大明竟然被大明皇帝凌遲處死。

原本大明已經衰弱,而今又是他們主動來犯,如果趁機能將將鎮南關拿下,便可以一舉吞併整個廣西。

正是如此,不管爲了自己的臉面,還是爲了給自己族人一個交代,亦或者是爲了利益,他都有理由藉此機會反擊進犯的大明。

這……

鄭公路等將軍面面相覷,隱隱感覺到了皇帝的如意算盤。

此次擊退大明王朝的軍隊竟然不是最終目的,他們的陛下暴露出了更大的野心,卻是想要趁機奪下鎮南關,從而打通進犯大明的門戶。

雖然吞併偌大的大明王朝不現實,但趁機奪取廣西和雲貴等地,亦算是將黎朝的版圖再度擴張開來。

由於廣西和雲貴等地易守難攻,只要他們順利將地盤奪下,便能夠以地形優勢跟大明王朝分庭抗禮,從而跟大明王朝真正平起平坐。

“呵呵……我堂兄不能白死,南珠王本將軍勢在必得!”黎壽域被南珠王和官職所吸引,當即進行表態道。

徐弄亦是垂涎着這顆寶珠和官職,只是此次坐鎮後方,卻是知曉前方便不出變故的話,恐怕這種好事是輪不到他。

“只要拿下鎮南關,人人有賞!”黎思誠早已經清楚自己底下的將士是什麼心理,當即進行許諾。

此話一出,黎弄等人紛紛拍手叫好。

禮部尚書黎銘嚮往大明的文化和體制,故而對大明有着更深的瞭解,此刻看到他們的陛下竟然想要跟大明全面開戰,不由得藉着占城的事情進行提醒:“陛下,占城那邊的戰事不知如何了?咱們黎朝不宜兩線作戰啊!”

其實黎朝近期還發現了一件大事,原本被他們趕到最南邊的占城趁他們集兵北上的時候,占城國王古來突然率部“造反”。

“呵呵……黎尚書不提,朕差點忘記了!剛剛朕收到黎仁孝送回來的捷報,占城國王古來率部死傷慘重,已經退了回去,根本就是一幫跳樑小醜!”黎思誠的嘴角微微上揚,便得意地公佈喜訊道。

“恭賀陛下!”鄭公路等將軍對這個戰果沒有絲毫意外,但還是進行道賀。

對他們而言,現在哪怕滅了占城都不值得慶賀,而今唯有大明王朝才配得上做他們的對手。

升龍城地處肥沃的平原地帶,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離東京灣並不遠,可以說是物產豐盛。

現在佳餚和美酒在桌,大家憧憬着趁機殺入鎮南關擴大黎朝版圖,致使這場酒會的氣氛很是融洽。

正當黎朝的君臣在憧憬反攻大明的時候,一艘艘小海船正悄悄從湖面駛來,從一片潔白的淺灘登陸。

中南半島的東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長山山脈,這裡離海岸線很近,致使這裡的地形比較狹窄,中段更是受到一座東西走向的橫山所阻。

橫山以南原本是占人的地盤,但受到黎朝這麼多年的蠶食,現在包括橫山在內的大片南邊區域都已經淪爲黎朝的地盤,黎朝更是在這裡設立了廣南處。

雖然橫山的軍事戰略地位下降,但這裡是南北相連的重要要塞,故而橫山關隘保留至今。

九月底的中南半島暑氣尚餘,駐紮在關隘中的黎朝士兵顯得無所事事。

雖然大明王朝在北邊宣戰,占城的餘孽在南邊試圖捲土重來,但兩邊的戰事都燒不到他們這裡,甚至很多士兵有一種跟他們完全沒有關係的感覺。

“你們都警惕點,現在咱們黎朝正面臨雙線作戰呢!”

“咱們橫山關隘易守難攻,誰會跑到咱們這裡來啊?”

“世事難料!咱們現在謹慎一點,總歸不會有壞處!”

……

雖然關隘內的士兵明顯已經鬆懈,但他們的頭領鄭春並沒有被和平的環境所迷惑,卻是不斷地督促大家。

其實在這個時候,這座關隘已經被盯上了。

神電衛指揮使康承恩通過小船登陸,藉着地圖的指引很快便確定橫山關隘所在,顯得悄無聲息地率部來到關隘之外。

由於關隘是居高臨下,且周圍還有很多山石,致使這裡根本無法潛近關隘,只能躲在這下面的小樹林裡面偷偷觀察。

周圍都是山體,而今只有一條小道通向橫山關隘,這裡簡直就是一處天險。

“指揮使大人,這個關隘易守難攻,咱們現在只有八百人,恐怕得從長計議了!”

“指揮使大人,卑職已經拷問清楚,裡面能戰的大概二百五十人,爲首的叫鄭春,據說此次十分謹慎!”

“指揮使大人,南邊離我們不足一里有一支幾十人的押糧小隊朝我們這邊過來,現在我們怎麼辦?”

……

大明終究是文明古國,軍隊無論再如何腐化,但亦有着一套成熟的作戰部署。在他們從海邊潛到這裡的時候,便已經派出斥候探查周圍的情況。

斥候捕獲從關隘出來砍柴的兩個底層士兵套取情報,又是斥候在南邊進行偵查的時候,發現一支幾十人的小隊押着軍糧從南邊而來。

其實不僅大明需要調配糧草,由於大明隨時可能前來進犯,故而廣南處這邊陸續有軍糧需要運往京師。

噗!噗!噗!

黎朝的運糧小隊完全不知道危險臨近,就在他們剛剛進入小樹林的時候,兩邊突然飛來無數的箭矢。

幾乎就在眨眼間,這支運糧小隊就已經被殲滅大半,其他押糧兵當即跪地求饒。有幾個押糧兵想要逃往橫山隘,結果被直接截了去路。

噗!噗!噗!

此次神電衛出戰都是精兵強將,在手起刀落間,這幾個押糧兵便已經是人頭落地。

康承恩從小熟讀兵書,便進行鼓勵士氣:“上次咱們的採珠船屢次被燒,此事是咱們有負於陛下,陛下沒有追究是陛下寬仁!現在你們通通換上他們的衣服,跟本指揮使潛入橫山關隘,其他人員隨時策應,咱們是時候該向陛下盡忠了!”

在場的將士知道當今陛下確實是難得的明君,當即紛紛進行響應。

康承恩決定身先士卒,扒下一個黎朝押糧兵的衣服換上。

雖然他們人數佔優,但橫山關比想象中要險要。若採用強攻的方式,即便最終能夠拿下,亦需要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現在他決定效仿狀元王華的方法,通過身穿黎軍運糧兵的衣服,喬裝成“自己人”混進橫山關隘。

橫山關隘易守難攻,這裡的道路崎嶇,上面的城牆更是有士兵嚴守。

“你們是何人?”

“怎麼不說吧,送糧的吧,動作麻利點!”

“是!”

康承恩等人推着糧車順利來到關隘前,原本還不知該向關隘上的頭目如何解釋,結果人家竟然已經放行了。

隨着關隘的城門緩緩打開,喬裝的神電衛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事情似乎比他們想得要順利很多。

正是這時,鄭春突然從關隘城門後面的街道走來,卻是注意到押糧兵的面容,當即倒喝止道:“等一下。”

“你們聾了嗎?讓你們停下!”守門的頭領看到運糧兵竟然沒有停止腳步,當即憤怒上前一把將走在最前面的千戶楊勇踹倒在地。

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120章 揚州夢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75章 餘波7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393章 妥協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71章 餘波3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
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120章 揚州夢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75章 餘波7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393章 妥協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71章 餘波3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