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科技興邦

西苑,聽潮閣。

午後的波光粼粼,時而有小魚躍出水面,藍天白雲倒影在湖面上。

身穿三品官服的陳政站在御榻旁邊,正緊緊地盯着湖面有了動靜的浮標,此刻大氣不敢粗喘,顯得十分緊張的模樣。

劉瑾將人領過來以後,亦恭敬地跟威揚營掌軍太監韓牛和威振營掌軍太監馮馬站在旁邊,同樣緊張地盯着那個已經被魚兒拉動的浮標。

只是四人都有所不解,並不明白陛下爲何遲遲沒有動手。

一下,一下,一下!

入眼之下,浮標只是不斷輕微地拉扯,正在牽引着四個人的心絃。

魚的信號主要是通過浮標來反饋,不同程度的拉扯證明魚兒不同方式的入口,這種事情其實是所謂釣魚的悟性。

朱祐樘沉迷於這種跟魚兒鬥智鬥勇的遊戲中,看到魚兒只是調戲魚餌,卻是並沒有急於抽竿而起。

由於越來越不滿足於“小魚小蝦”,而今他選用的線明顯更長了。

“來了!”

朱祐樘看到浮標猛地下沉,心裡不由得暗自一喜,這條魚終於上釣,便雙手猛地抓住魚竿準備提起。

只是魚線瞬間繃得筆直,魚兒猛地朝湖中心瘋狂逃竄,一股蠻勁通過魚線傳遞而來,致使朱祐樘的腎上腺素飆升。

朱祐樘一直都是盤坐軟榻悠閒垂釣,在感受到這一股拉力的時候,知道是自己所期待的大魚來了,瞬間穩住身子提緊魚竿,試圖遏制住這條大魚的第一波逃竄。

“大魚?”陳政看到如此筆直的線,當即便是一陣暗喜道。

“陛下,小心!”劉瑾雖然知道是來了大魚,但一直牢牢記住自己神聖的使命,便擔憂地提醒道。

威揚營掌軍太監韓牛和威振營掌軍太監馮馬看到朱祐樘跟魚兒拉扯,此刻想要上前幫忙,但又怕會遭到朱祐樘的責罰,一時間便是進退兩難。

正當所有人都被這條大魚所牽動心絃的時候,意外突然間發生了。

嘣!

朱祐樘緊緊地握着手中金絲楠木魚竿跟水中的大魚角力,只是有魚竿彎曲到極限後,魚線突然間崩斷了。

在魚線崩斷的那一瞬間,由於受到慣性的反作用力,魚竿恢復筆直彈回,差點沒讓朱祐樘向後摔。

朱祐樘在這裡釣魚有一段時間,卻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剛剛彷彿釣到了一頭牛般,既感到一種久違爆竿的親切感,亦是生起一種深深的惋惜。

剛剛的大魚若是能夠釣起來,不僅刷新自己的戰績,恐怕亦將是大明少有能釣起如此大魚的釣魚人了。

“陛下,您無恙吧?”劉瑾看到朱祐樘剛剛險些往後摔倒,顯得十分擔憂地詢問道。

朱祐樘看到自己的金絲楠木魚竿無恙,只是魚線卻是已經被崩斷了,頓時亦是感到一陣失落。

即便自己獨攬七百畝水域,即便這七百畝水域有着數之不盡的大魚,但魚線的承受能力便已經決定釣魚人的上限。

想憑着只能承受一百斤拉力的魚線釣起擁有二百斤拉力的大魚,即便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無疑還是癡人說夢。

朱祐樘顯得失望地將魚竿放下,便淡淡地道:“朕無恙!掃興,今日不釣了,將東西都收起來吧!”

劉謹生怕朱祐樘會將怒火撒在自己身上,急忙上前接過斷了魚線的魚竿,然後張羅着將釣具全部撤掉。

“陛下,臣有罪!”張政看到朱祐樘轉身,當即便跪下認錯道。

朱祐樘的心情正鬱悶,不由得微微一愣地道:“陳卿,你何罪之有?”

“魚線崩斷,定是工部督造不力所致,臣願爲陛下再造不會被崩斷的魚線!”陳政的骨子裡有着忠心,當即便表態道。

朱祐樘古怪地打量跪在地上的小老頭,便認真地詢問道:“陳卿,你可懂釣魚?”

“臣……臣不懂釣魚,但臣懂得‘食君之祿,分君之憂’,故臣願爲陛下親自督造良線,斷不許工匠偷工減料,亦防今日掃興之事再發生!”陳政輕輕地搖頭,仍是忠心耿耿地表態道。

自從朱祐樘徹底掌權後,所收穫到的忠心明顯多了起來。

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若還是文官集團掌權的九卿廷推,誰敢跟皇帝叫板誰就能得到更多的喝彩,自然就會有更多官員敢唱反調。

爲何早前徐溥和馬文升等官員力推王恕,王怒爲官幾十年其實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最大的特點是屢上諫言,搞得最後煩不勝煩的成化帝勒令他致仕。

朱祐樘不清楚眼前這位工部左侍郎的忠心是真心還是假意,但還是伸手拍了拍陳政的主肩膀道:“陛卿,如此便辛苦了!”

“臣能爲陛下效命乃臣的榮幸!”陳政完全不清楚自己攬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活,顯得受寵若驚地表態道。

朱祐樘已經注意到前面的大傢伙,不由得微微一笑地道:“陳卿,咱們過去瞧一瞧你帶來的東西吧?”

“陛下,請!”陳政急忙從地上站了起來,當即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

在那邊的空地上,正擺放着一臺新式的織布機,而兩名工匠已經檢查並沒有損壞,見到朱祐樘當即便是老老實實地跪迎。

由於工部打造的織布機選用較好的木材,所以這臺織布機顯得重一些,但整體造型跟尋常的織布機差不了太多,最大的不同便是多了一個會跳動的梭子。

隨着一個熟練的女織工進行演示,這臺新式的織布機便開始運轉,而那個會跳動的梭子格外引人注目。

“她織得好快!”

“不是她織得快,是這織機不用搗絲線!”

“織機的闊度大了一倍,這樣織成一匹布還能更短了!”

……

圍觀的宮女有不少懂得織布的,而今看到眼前這個女織工在這裡演示,不由得紛紛驚歎地道。

朱祐樘來到飛梭織布機前,注意力放在那個跳動的飛梭上,看到由自己推動而成的成果,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

經他親自設計,由工部左侍郎陳負責督造,特別彈簧的技術難關被攻克,飛梭織布機終於是橫空出世。

飛梭並不算多麼複雜,其實就是梭子裡面多了一個滑槽,滑槽兩端裝上彈簧。

原本經緯交錯需要停頓下來完成,但現在梭子可以極快地完成穿行。由於節省出來一個人手,且不需要中斷擺弄紗線,故而生產效率大大地提高。

一匹棉布,除了需要原材料外,最大的成本其實是織工的時間成本。

大明棉布價格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並不是棉花成本高,而是一個女織工的用工成本太高,優質的棉布更是讓人望價興嘆。

假如一個江南女織工的工價是一兩銀,而一個月只能織二匹布,即便原材料棉花不需要錢,每匹布的售價至少要五錢才能收回成本。

如果有一種織布機能夠讓這個江南女織工效率提高十倍,一個月能讓她織出二十匹布,那麼每匹的售價五分銀便可收回成本,而以五錢銀出售則可以獲得可觀的利潤。

可不要小瞧織機技術的革新,松江府之所以能夠成爲時下大明最大的棉織中心,其實得益於一個人——黃道婆。

黃道婆出身貧寒,年少便流落到廣東瓊州府崖州,從黎族人學到運用工具織崖州被的技術,於元代元貞年間返回故鄉,居於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

她在烏泥涇鎮開始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軋棉機,彈棉弓,紡車和織機等紡織技術,致使烏泥涇被名揚天下。

只是時代終究還要發展,而新技術終將取代老技術。

飛梭織布機自然是要優於黃道婆所推廣的織機和傳統的織機,在生產效率上提高几倍之多,可以說已經是完全是碾壓了。

只要將飛梭織布機在全國推廣開來,那麼棉布的生產效率必定是大大地提升,到時棉布的生產成本必定大幅下降。

當然,這項技術自然不會侷限於棉布,可以直接運用到絲綢的紡織上,同樣可以讓絲綢的紡織成本下降。

只是想讓棉布進入百姓家比較容易,但想要讓絲綢進入百姓家就很難了,這其實是由絲綢的原材料所決定的。

由於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養蠶吐絲是一項十分精細且耗費人工的活。你讓養蠶人養一百斤生絲可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你讓養蠶人將產量提高十倍,這簡直是想要逼死她了。

反觀棉布種植,一畝棉花的產量是幾百斤,種植百畝棉布是幾萬斤,若種植萬畝棉布則是幾十萬斤。

正是生絲需要昂貴的人工成本,且還不能隨意加大生絲的產量,註定絲綢的成本不可能太低,且絲綢的產量亦會受原材料所限。

朱祐樘在前世便是行業研究員,卻是比誰都更懂經濟學。出於整個國家利益的考量,所以棉布纔是華夏最佳的振興之路。

朱祐樘看到飛梭織布機順利面世,便是打算邁出自己打造世界紡織中心的第一步道:“工部即刻增設織機廠,每臺飛梭織布機以二兩一臺對外進行出售,但飛梭一律不許撬開,更不許將飛梭織布機販至國外,若是出現故障由專門人員前去維修!”

雖然飛梭的技術壁壘很高,但爲防止這項技術外泄到朝鮮、安南等地,還是需要設置一定的技術保護期。

“陛下,臣早前按您的吩咐提前生產了兩千臺織機,只需要裝上飛梭便可使用!”陳政領旨,而後進行彙報道。

咦?

劉瑾得知竟然還有這般古怪的事情,不由得朝朱祐樘投去古怪的目光。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揚,便進行迴應道:“三日後,你將飛梭織布機送到城南郊外先農壇旁邊的皇家紡織廠!”

“臣領旨!”陳政沒有想到竟然突然冒出來一個皇家紡織廠,但亦是不敢多嘴詢問,當即恭恭敬敬地道。

朱祐樘滿意地看着飛梭織布機,對工匠和織女便是進行賞賜。

所謂馭人之術,其實是要賞罰分明,而自己要更多人用心替自己辦事,無疑需要自己變得慷慨一些。

工匠和織女萬萬沒有想到得到賞賜,顯得受寵若驚地跪下來領賞。

朱祐樘選擇將這臺飛梭織布機留下,算是給自己的一個警醒。

他原本計劃是由武勳來享受棉布產業的紅利,只是這幫武勳壓根沒有商業頭腦,更是一幫扶不起的阿斗。

既然是自己種的棉花,那麼自然還是由自己紡絲和織布,將這種物美價廉的棉布弄出來,而後趕在參治島開市前送過去。

至於爲何選擇將廠建在南郊而不是在城外,一則是郊外的成本低,二則是推動今後產業向城外發展。

如果作爲居住地,北京城其實是夠用的,起碼自己這座房子住得很舒服,但想要發展產業用地還真只能往城外發展了。

皇家織布廠設在城南效外,便是要起到一個引領的產業,將其他依法設立的紡紗廠、織布廠或染坊通通吸引過去。

至於安全的問題,且不說自己的京軍已經不再是擺設,而今伊克錫公主被自己掌握在手中,京城的安全無疑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次日皇家紡織廠開始招募,開出的工錢竟然是一兩銀。

在這個時代,女人的生計並不容易,或許亦不會有揚州的養女先教曲,而今皇家紡織廠的女職工月錢一兩外包吃住,這種福利在京城亦是不多見。

“皇家?這是什麼來頭?”

“別多問,管事的是太監還有一位剛剛出宮的女官!”

“反正能夠應聘上就是祖上冒青煙,好好表現便是了!”

……

隨着皇家紡織廠招募的消息傳出,整個京城的女人都是蜂擁而至,卻是紛紛想要把握這一個從天而降的好活。

雖然京城亦有幾間作坊招募女工,但通常都是隻招自己人,待遇方面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受到這時間所限,便是隻有皇家纔敢建如此規模的織布作坊,普通的商人壓根沒有這個膽子。

兩日後,工部下轄的織布機廠送來了兩千臺飛梭織布機。

至於管理方面,宮裡的太監和女官其實都有這方面的經驗,而今安排兩千名女織工有序生產,並不算是一件難事。

只是爲了趕在參治島正式開市前生產出一萬匹棉布,這個工作量其實還是有點大,故而皇家紡織廠剛成立便直接進入趕工狀態。

朱祐樘雖然重視棉布產業的發展,但終究是掌握兩京十三省的大明皇帝,結果北邊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妥當,南邊又是狀況頻發。

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126章 箭來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72章 餘波4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564章 五年後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71章 餘波3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93章 妥協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393章 妥協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
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126章 箭來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72章 餘波4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564章 五年後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71章 餘波3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93章 妥協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393章 妥協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