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

京城,已經大雪紛飛。

即便再冷的冰雪天氣,亦擋不住那些無孔不入的流言飛語,京城百姓更有一顆熊熊燃燒的八卦之心。

“東方神仙真的這麼說?”

“此話千真萬確,陛下南巡有血光之災!”

“若真是如此的話,陛下當初便不該南巡啊!”

……

有關東方道對朱祐樘南巡的兇吉預測,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這個消息竟然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導致京城百姓亦是議論紛紛。

特別是一些算卜的老道,似乎是想要蹭東方道的熱度,高低都是整上兩句,都認爲天子此次不該南巡。

寒風在外,但受懸掛門口的簾子阻擋,但簾子掀開便有寒風鑽了出來。

毛澄從裡面鑽了進來,因是南方人的緣故,對這種天氣頗不適應。在拍掉身上積雪後,便跟着同伴一起上樓。

原本他在成化二十二年於應天鄉試高中,但因生病而未能到京城赴考。

在弘治元年恩科之時,因父親過世而丁憂三年,弘治三年因不願給人話柄而選擇繼續在家丁憂守孝,而今是他第一次參加會試。

他今年已經三十出頭,雖然對很多士子是不可超越的存在,但他七歲便能寫詩傳誦鄉里,而今這個歲數才第一次參加會試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ωwш✿ttКan✿¢ ○

跟其他性情活躍的舉子不同,他天性明粹,容止端清,行步未嘗左右環顧。

“毛兄,陳兄,就等你們了,快過來一敘!”一個徐姓的舉子看到兩人出現,當即便十分熱情地招呼道。

由於明年春天便舉行會試,不論是今年的新科舉人,還是往屆的老舉人,此時都已經紛紛雲集京城。

毛澄並不喜這種熱鬧的氛圍,反倒將鄰桌的對話聽到耳中,卻突然打破沉默道:“此事過於古怪!”

“何事?”在場的舉子有近十人之多,而今亦是紛紛望向言行舉止十分沉重的毛澄道。

毛澄迎着衆人的目光,卻是拋出一個問題道:“天子南巡的兇吉預測一事,這個話題突然變得火熱,豈不怪哉?”

“確實是,最近的酒樓都在說此事!”

“確實不合常理,此事上個月便已經開始傳了!”

“何止是上個月,我十月剛剛進京時便已經聽說了!”

……

在場的舉子都是聰明之人,而今得到毛澄的提醒,特別最近每間酒樓都在談論這則舊聞,讓他們亦是意識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毛澄默默地放下酒杯,卻是突然間站起身子:“諸位兄臺,此事讓鄙人心中頗不安寧,我還是前去面見泰山大人,告辭了!”

正當京城暗流涌動的時候,江南仍舊繁華如夢。

在西湖之行結束,皇帝的儀仗隊便返回杭州的行宮。

朱祐樘從韓幼英家中的茶園帶來了龍井茶,心情很好地來到靜妃的庭院,亦是準備陪着這位小腹微微隆起的貴妃享受這一個閒暇時光。

冬日的陽光透過樹梢灑在蘇允兒的身上,蘇允兒的一隻手放在小腹上,斑駁的光影爲這寧靜的午後增添了幾分詩意。

朱祐樘原本是不想驚擾靜妃,但旁邊的宮女已經先一步稟告靜妃。

“陛下,西湖之行感覺如何?”蘇允兒見了禮後,亦是好奇地詢問道。

朱祐樘想到早前釣起的鯉魚王,臉上浮起笑意道:“西湖之行,朕甚爲滿意,倒是愛妃不該偷閒在行宮中!”

“臣妾這般小心,還不是爲了龍種?陛下,既然西湖之行已經結束,咱們可是明日回京呢?”由於懷孕的緣故,蘇允兒如今期待結束此次南巡。

朱祐樘坐下來看到桌面擺放一盤新鮮的梨子,便伸手拿起一把精緻的銀製小刀,然後小心翼翼地替一隻梨削皮。

他的動作輕盈而優雅,彷彿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匠人在雕琢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嘴角噙着一絲微笑道:“不錯,明日便啓程返京!呵呵……離京之時,東方道曾告誡朕南巡必有血光之災,想不到他亦是預言失靈之時!”

“陛下,臣妾倒覺得陛下對東方道該賞!幸得他如此提醒,咱們此行才如此小心翼翼,而您這一路亦是平平安安!”靜妃倒是滿意現在的結果,亦是主動替東方道說話。

在他看來,東方道能不能算準並不重要,重要是他們這一路沒有出事。特別是運河有反賊在潛水鐘藏雷,未嘗不是他們小心翼翼才能洞察賊人的陰謀詭計。

朱祐樘卻不是這般認爲,雖然東方道確實能窺得一絲天機,但如今有失算之時,自然是要藉機奚落一番。

正想要說什麼的時候,他手中的刀刃突然一滑,便感到一陣銳痛從指間傳來。

朱祐樘心裡暗自一驚,低頭一看,只見自己的手指上已經出現了一道深深的傷口,鮮血正緩緩滲出。

“啊……陛下!”

“陛下,流血了!”

“快……快傳太醫!”

……

周圍的宮女和太監見狀,頓時驚慌失措起來,紛紛上前來查看皇帝的傷勢,亦有人忙着去傳召隨行的太醫。

蘇允兒嚇得花容失色,只是出身於商賈之家,倒是迅速替朱祐樘處理起傷口。

朱祐樘雖然感到疼痛,但並未失態,示意衆人不要驚慌,任由緊張的靜妃用隨時的絲巾替自己包紮止血。

雖然傷口確實有點疼痛,但作爲一國之君,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自己的威嚴和風度,便保持着淡定自若的模樣。

本以爲東方道再一次占卜錯誤,但眼看都要回京了,結果還真給東方道說中了,竟然真的出現了血光之災。

只是這便是人生!哪怕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哪怕他輕鬆解決江南官紳集團的阻力,但完全無法阻止意外的發生。

“既然這血光之災靈驗了,那麼京城怕是如同東方道所料了吧?”

朱祐樘突然間想到了京城,卻是知曉北京城此時恐怕同樣不平靜,眼睛不由得閃過了一抹淡淡的憂愁。

正是這時,一個太監接到北京方面傳來的消息,顯得滿臉焦急地跑進來彙報道:“陛下,不好了,皇后傳來急件!”

朱祐樘接過京城傳過來的消息,眼睛閃過一抹戾氣:“呵呵……他們終究還是按捺不住想要謀朕的江山了啊!”

此次之所以南巡,既是解決禁銀令無法在江南推行的頑疾,亦是想要主動離京,這樣家裡的老鼠纔會鑽出來。

他終究沒有上帝視角,即便對某些臣子是有所懷疑,但亦很難掌握到確切的證據。僅僅因爲懷疑便大開殺戒,這種事不是他處理事情的方式。 此次南巡自然是時刻關注京城方面的動靜,這眼看都已經回程結果還沒有大動靜,以致朱祐樘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那些人終究是憋不住了,這大明江山的吸引力終究是太大了。

敢情他們是收到寧王造反的消息,亦或者他們一直在等着寧王造反的消息,所以直到現在纔開始他們的真正行動。

靜妃得到京城出了事,頓時十分慌張地詢問道:“陛下,現在該怎麼辦?”

“朕如今已經是鞭長莫及,此次恐怕得看朕的皇后了!”朱祐樘的眼睛閃過一抹無奈,卻是帶着一絲期許地道。

京城,這時像一個棋盤,而京城的芸芸衆生像是棋子。

在東方道爲皇帝南巡占卜有血光之災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之時,又一則重磅消息傳來,寧王竟然造反了。

“寧王是瘋了嗎?”

“他敢造反,那就是找死!”

“咱們陛下英明神武,彈指可滅!”

……

同樣是寧王造反的消息,但傳到京城這裡壓根沒有被當一回事,甚至紛紛對這個不自量力的王爺進行了嘲諷。

自弘治登基以來,一直在走強軍路線,對外的戰績更是無比輝煌。

北拒蒙古,南征黎朝,收復建州,佔海西衛,今年不僅將日本的大內氏打得送女兒,而今大明的版圖平添了一座九州島。

在軍事人才上,既重用了王越和鐵象山這種軍事奇才,亦是通過武科和京衛武學來培養了大量的中低層武將。

寧王現在造反,且不說大明王朝的軍事實力已經達到恐怖的狀態,而今的弘治皇帝受到天下萬民的擁戴。

正是如此,在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整個京城的百姓都沒有將寧王造反的消息放在心裡,只當是一個跳樑小醜王爺的作死行徑。

“陛下南巡之劫不在寧王,那該在何處呢?”

京城早已經是暗波涌動,就在大家都沒有將寧王造反的消息當一回事的時候,京城突然出現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是啊!

如果寧王造反不是劫數的話,那麼天子的劫數又在哪裡呢?

京城的百姓似乎是受到刻意引導般,原本是毫無相關的事情,卻是開始引人思索。只是偏偏地,竟然還給出了答案。

僅是一日,更加重磅的消息傳來。

天子弘治在回程的路途中,由於過於乏味,便是邀請花魁爾香演奏。

原本每次演奏完畢,蘭香都安排離開,但此次天子卻是來了興致。卻不顧蘭香的苦苦哀求,硬生生將人拖上了龍牀。

事情到這裡應該就結束了,但誰曉得天子弘治在跟蘭香在龍牀翻滾的時候,天子竟然被爾香挾持了。

爾香將天子挾持到船頭,卻是突然推着天子一起落水,正當大家紛紛跳進河裡拯救天子的時候,竟然天子連帶爾香都不知所蹤。

原本秩序井然、各司其職的六部官員,突然亂作一團。

各個衙門的官員面色凝重,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一些忠誠耿直的老臣,眼中含淚,痛心疾首地嘆息着國家的不幸。

一些心思活絡的官員,則已經暗中揣摩着這場變故可能帶來的政治格局變化,心中盤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京城的大街小巷也充滿了緊張和不安的氣氛。百姓們紛紛聚集在茶館、酒樓等公共場所,談論着皇帝的安危和國家的未來。

與此同時,京城的軍隊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卻是提防着隨時可能出現地動亂。

正是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整個京城和朝廷都陷入了一片混亂和不安之中。

京城的百姓都在等待着進一步的消息,希望皇帝能夠平安歸來,恢復這個國家的穩定和繁榮。然而,等待他們的始終是未知數。

眼看着時間一天天過去,南邊竟然遲遲沒有消息傳來。

“請皇后出席早朝,講明陛下無恙,以安天下民心!”在十二月初八來臨前,內閣首輔劉吉進行請求道。

常皇后看着自己半歲大的海霄公主,這陣子亦是心力交瘁。

只是她知曉事情一旦到了最糟糕的狀況,那麼她亦得爲天子爭下該屬於的東西,卻是不能真被興王奪走了。

面對這位首輔的請求,她還是選擇了同意,同時將自己的弟弟常鳳叫到皇宮傳遞消息,同時要求加強皇宮的巡邏。

十二月初八這一日,風雪初晴,天剛矇矇亮。

在寒冬上早朝,這是最爲折磨人的事情,但今日的早朝卻不得不來。

天際泛起一抹淡淡的蒼白,皇宮的金碧輝煌在薄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

文武百官紛紛從溫暖的府邸來到空曠的午門前廣場,在他們踏出轎門的時候,便感受到寒風吹過帶起一陣陣刺骨的寒意。

“吏部尚書李裕昨晚中毒?”

“何止吏部尚書,還有兵部尚書!”

“這個事情是不是有些過於巧合了?”

……

文武百官聚到一起的時候,一些消息便是紛紛傳了過來,而兩位重量級的朝廷大佬出事,亦是讓這個氛圍突然變得緊張起來。

“肅靜!”

站在最前面的內閣首輔劉吉身穿着皮裘,卻是滿臉不快地道。

在場的官員交換了一下眼色,卻是默默地閉上了嘴巴。由於皇帝南巡,所以內閣的權柄越來越多,而今劉吉的權勢是水漲船高。

這亦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皇帝在的時候,自然不需要這位首輔率領百官,但現在皇帝是離京南巡了。

偏偏地,新近還傳來了皇帝落水的消息,讓這些首輔說話更具分量了。

咚咚……

隨着午樓上的鐘鼓聲響起,宮門便是緩緩打開,不少官員已經嗅到了硝煙的味道。

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71章 餘波3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74章 餘波6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27章 刺駕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564章 五年後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
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71章 餘波3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74章 餘波6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27章 刺駕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564章 五年後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