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

若是到蠻夷之地就職,不說那裡的生活十分艱苦,跟煙花如畫的江南相比簡直是地獄和天堂之別,而路途的顛簸更是超乎想象。

像前往美洲大陸都要半年,往返都得花費一年的時間,這跟流放又有多少區別?

偏偏地,前往海外任職同樣存在重大的人生機遇。

多少海外歸來的將領得到朝廷的重用,在海外任職的官員更是得到高官厚祿,東海總督徐世英現在掛着軍機閣閣臣的名頭。

他們現在其實所面臨的並不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目,而是一種人生的選擇。

如果他們選擇拒絕前往海外任職,那麼吏部應該不會違揹他們的個人願意,他們仍舊能夠以新科進士的功名進入官場。

只是後果同樣顯而易見。他們固然可以在國內享受優渥的官員生活,但待遇必定要落後於這幫敢於出海闖蕩的同年,將來的仕途亦可能黯然無光。

如今的弘治皇帝是出了名的務實,弘治皇帝當年便打倒紙上治國的清流,而是選擇了在地方敢大開殺戒的王越等人。

若是將來朝堂有什麼好的位置,那麼必定是屬於敢於出海爲大明開拓的人,而不是安於在國內享樂的不思進取者。

正是如此,偌大的考場足足有六百名考生,但面對一道十分簡單的選擇題的時候,卻是久久不能下筆。

唐寅臉上的輕浮不見了,在一番苦苦抉擇後,最終還是在潔白的紙上寫下:學會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雖然他是出了名的輕浮,亦喜歡留連於煙花之地,但其實這些都是表象。

他作爲大明王朝的一員,從小接受純正的華夏教育,自然是想要精忠報國。只是他的詩詞和繪畫天賦太高,自然難免沉淪在煙花柳巷之中。

此次因自己的狂妄而遭到質疑,更是引發了一場重大輿情,讓他見到了人情冷暖,亦是得到了真正的成長。

若不是朝廷清明,天子賢能,那麼事情真不知會朝哪邊發展。現在有着證明自己的機會,他真的要錯過嗎?

正是如此,他選擇同意前往海外就職,既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抉擇,亦是要向世人證明自己並非僅僅只能寫詩繪畫。

“投軀報明主,身死爲國殤!”王守仁至今都想着推動大明開發澳洲的鐵礦,當即洋洋灑灑地寫起文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倫文敘同樣選擇勇於前往海外,在書寫的時候,眼睛中閃過一份大義凜然。

他是貧寒的農家子弟,從小見慣了人間疾苦,亦是親眼見證弘治朝的由衰而盛。

他沒有像其他人那般排斥海外,原本廣東被視爲南夷,但現在廣州城的發展其實一點都不比江南差。

雖然前往海外確實比較辛苦,且存在很多未知的危險,但這未嘗不是一種新的人生體驗,亦將是他成長的一部分。

正是如此,他決定進行一場人生豪賭,亦希望能夠從海外給大明王朝的底層百姓帶回來更多的資源。

六百名考生陸續落筆,作出了自己的人生的一個抉擇。

“父母在,不遠遊!”

“吾欲靜處爲美丈夫而已。”

“吾已衰矣,不復能至海外爲皇上分憂。”

……

雖然有不少人選擇勇於前往海外任職,但大部分的考生並不願意承擔這種風險,而是表達留在國內任職的意願。

人生就像是一個十字路口,其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隨着試卷紛紛上交,一切都已經是蓋棺定論。

跟來時一般,六百名考生排列整齊地走出了午門,從午門離開紫禁城。

“吾與一甲無緣!”

“海外多艱,不去美哉!”

“吾知老時悔恨,然乃不敢往!”

……

很多考生們已經不再抱幻想,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垂頭喪氣。

一個江西考生心存幻想地道:“沒準這第二道題只是例行詢問咱們的任職意向,並不計入殿試成績呢?”

“呵呵……你大概不曉得御書房牆上掛的牌匾寫的是啥吧?”一個年長的考生顯得嗤之以鼻地道。

江西考生涌起不好的預感,於是認真地詢問:“是啥?”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年長的考生給出答案。

此話一出,周圍的考生恍然,但亦是無奈地嘆息。

他們遇上百年難得一遇的明君按說是天大的好事,但對一些懶散的人而言,似乎不見得全都是好事,現在的官場着實是太捲了。

隨着殿試結束,審卷便是開始了。

由內閣首輔尹臺主持,十二位重臣參與其中。

殿試的試卷並不會“譽抄”,僅僅只是糊掉考生的名字,呈到閱卷官手裡的是原卷。在理論上,閱卷官可以通過字跡來判定是某位或幾位考生的考卷。

只不過殿試的工作量比較少,而時間上很充裕,跟鄉試和會試八位同考官瓜分考卷的審閱方式不同,殿試是每個閱卷官都要審閱一遍並評分。

以王守仁爲例,即便某位重臣認出王守仁的試卷給了高分,但其他的考官只要不舞弊,那麼成績還是相對客觀的。

內閣首輔尹臺在開始閱卷之前,直接錘死了某些考生:“咱們的試卷等級分爲五等!按咱們剛纔所商量的那般,不表達出海任職意願的考生最高等級只能是四等!”

此話一出,大部分想要安於現狀的新科進士註定很難拿到高分了。

“一切依照陛下和元輔安排!”在場的重臣鄭重地表態。

雖然第二道考題是皇帝提出的,但他們亦是雙手贊成。

因爲考試成績好,便可以安心地呆在舒服的職位等升遷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大明用人更加實用型人才。

現在這幫沒有勇氣出海的新科進士,只能從更底層做起,而將來大明王朝的國之棟樑將會傾向選用有海外履歷的官員。

大明王朝現在選拔人才的方向正在悄然改變,正越來越重視敢於承擔責任和努力進取的實幹型人才,亦將是大明王朝繼續騰飛的引擎。

僅是一日,殿試的名次出爐。

由於他們無權敲定一甲進士的歸屬,尹直等人在排好其他考生的名次後,便將最優秀的十二份考生試卷捆好交由皇帝定奪。

朱祐樘在看到十二名考生的名字後,注意到竟然有一個出乎意料的名字,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亦按着慣例舉行小傳臚。翌日,陽光明媚。

自從弘治朝開始,小傳臚便在西苑舉行,而地點通常都選在聽潮閣前的空地上。

朱祐樘現在處理政務是越來越得心應手,特別培養大量能幹且敢於扛事的官員後,不再是事無鉅細都送上來了。

由於批閱奏疏的工作量少了,所以他的時間充裕。

朱祐樘亦想見一見後世中的名人,故而擺駕親自前來聽潮閣主持這一場小傳臚考試。

“臣敬問聖安!”王守仁等十二位新科進士見到皇帝親至,亦是壓抑着激動的心情施禮道。

他們都是經歷了弘治朝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大明王朝,即便是狂如唐伯虎這種江南才子,亦是不得不承認而今的帝王是百年難得一世的明君。

唐寅其實在弘治下江南的時候,遠遠見過坐在龍輦上的弘治,但現在如此近距離接觸,讓他的心臟砰砰地狂跳。

倫文敘亦是將頭放得低低的,生怕對朱祐樘有所冒犯。

王守仁終究是王華的兒子,而王華極爲得寵,以致他顯得最爲從容,但心裡更清楚地知曉眼前皇帝開創如今盛世那份大刀闊斧的魄力。

小傳臚其實就是筆試完成後,皇帝親自對新科最優秀的十二名進士面試,這樣更有利於選才。

“朕安,平身吧!”

朱祐樘坐在閣前的龍椅上,亦是審視着這幫天子驕子。

原以爲唐寅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倜儻公子哥,但來到自己面前連頭都不敢擡,整個人壓根沒有外界所傳的輕浮,反倒是一個顯得十分穩重的青年男子。

“今年的小傳臚考了啥?”

“不會像當年那般讓他們十二個養草魚吧?”

“年年的花樣都不同,本屆應該不會重複!”

……

外界得知西苑正在舉行小傳臚的時候,亦是紛紛進行猜測皇帝的考覈內容,亦是想知曉自己能否破解到皇帝的真正心思。

朱祐樘微微一笑,便是宣佈題目道:“朕知你們十二人中有幾人擅於對對子,那麼朕便出下聯,汝等對下聯!”

王守仁等人知道真正的考試已經開始,在很多程度上,已經關聯着他們在金榜上的最終排名,甚至是狀元的歸屬。

劉瑾的手一揮,兩個小太監僅僅扛來一張擺放文房四寶的桌子。

這……

王守仁等人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卻是不敢吱聲。

別說是外界猜測,哪怕他們現在知曉皇帝要考他們對對子,但亦是不曉得皇帝的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

要知道,小傳臚考察通常不在於表象,像當年養魚那般,結果拿到一甲的三位進士現在全都消失在大明的官場中了。

劉瑾面對衆考生的目光,便進行展示道:“陛下出的上聯是:元月北樓杯交歡。”

“臣先來!”話音剛落,倫文敘率先站出來道。

劉瑾示意他上前書寫,而倫文敘有急才之稱,上前抓起一支狼毫笑,捻袖潑墨揮豪一氣呵成:“南房明月鐘聲傷。”

“好句子!”

“對仗工整!”

“不愧是急才才子!”

……

幾個新科進士看到倫文敘在電光火石間便寫出來的下聯,亦是紛紛點頭稱讚。

唐寅覺得這個下聯一般,主要就是一個快字,但突然注意到王守仁的嘴角上揚:“王兄,你因何發笑!”

“倫文敘太不謹慎了,狀元怕是在你我中間產生了!”王守仁瞥了一眼唐寅,顯得語出驚人地道。

啊!

唐寅的嘴角微微張開,卻是不明白爲何一個對仗工整的下聯,竟然能夠將狀元搞沒了。

王守仁宛如朱祐樘肚子裡的蛔蟲一般,只見到朱祐樘看過下聯後:“倫文敘,你的狀元沒有了!”

“啊?”倫文敘正是暗自得意,聽到這話亦是震驚地望向朱祐樘。

朱祐樘望向這新鮮出爐的官場新人,顯得語重心長地道:“進入官場後,這急纔不見得全是好事!”

“陛下,臣不敢妄求狀元,但臣對陛下和大明都是忠貞不貳,不知臣錯在何處?”倫文敘跪了下來,硬着頭皮想要尋求答案。

王守仁發現倫文敘如此不開竅,便進行提醒道:“倫兄,你大概不曉得,這上聯其實是陛下取自原工部尚書杜銘詩作,你的下聯跟杜尚書撞上了!”

“我事前並沒有讀過杜尚書的舊作,絕非抄襲!”倫文敘看到自己有重奪狀元的希望,頓感直呼冤枉道。

唐寅似乎想到了什麼,亦是淡淡地開口道:“此句不僅不能抄,其實亦不能提及,倫兄今後謹思!”

“元月北樓杯交歡,南房明月鐘聲傷?”

身後的九名新科進士默默地複述,而後像是想明白了什麼般,卻是憐憫地望向跪在地上的倫文敘。

王守仁想得更多,而今終於明白當年陛下執意要起用王越之時,在以楊溥爲首的清流攻擊王越作詩怨望之時,時任工部尚書的杜銘突然間向皇帝倒戈。

沒有想到,多年的官場謎團,竟然在這場小傳臚中解開了。

“臣絕無通敵之念,亦無諷明之意,請陛下明察!”倫文敘並不是愚蠢的人,亦是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

朱祐樘看到倫文敘的臉都白了,便是輕輕地擡手:“倫文敘,你不必如此驚慌!朕出此題,本就是故意設下的陷阱,本意是要告誡你們:既是官場中人,今後當謹言謹行,但更要避虛就實!”

“臣謹記陛下教誨!”王守仁等人得知皇帝的良苦用心,亦是恭恭敬敬地施禮道。

倫文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個教訓,更是牢牢地記在了心上,知曉這確實是皇帝對他們的良苦用心,亦感受到眼前這位帝王的那份心胸。

朱祐樘的目光落到站在後面的九位新科進士身上,目光定在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進士身上:“嚴惟中!”。

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93章 妥協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6章 太子入宮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07章 初雪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20章 揚州夢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
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93章 妥協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6章 太子入宮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07章 初雪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20章 揚州夢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