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揚州夢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

揚州城,一座擁有十里青石長街繁華如畫的江南古城,一個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所迷醉的地方。

由於地處平原,土地肥沃,水系資源豐富,故而這裡自古都是比較重要的糧食產區,但最讓人稱道的還是品質冠絕全國的淮鹽,致使揚州府成爲華夏最大的食鹽生產基地。

雖然揚州的手工業已經遠遠不如蘇鬆,但憑藉着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坐落在這裡,天下最富的鹽商雲集於此,可以說這裡纔是東南第一繁華之所。

即便這裡沒有南京城的秦淮河畔,但這裡的青樓林立,更是擁有十里青磚長街,處處彰顯着江南繁華都市的風貌。

“論煙花之地當屬揚州!”

“到了這裡,真可謂是天天做新郎!”

只需要花費區區一兩三錢便能得到一張兩淮鹽引,而他們跟兩淮都轉運司提鹽的關係早已經打好,又有着壟斷的市場,這簡直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現如今,朝廷每年都有“積鹽”以折銀的方式售出,亦讓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多了一條生財大道。

亦是這個原因,他登基後並不熱衷於所謂的改革,而是要將矛頭直指揚州,讓這幫蛀蟲付出血的代價。

只是最難防的還是人心,隨着這個口子一開,兩淮的鹽商當即看到了商機,更是看到一舉超越山西鹽商的契機。

一大幫相熟的鹽商們匯聚於青樓的大廳中,由於朝廷大概在這個時候放引,所以都準備從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購引。

事實證明,江湖人的嘴只能信一半。

“新帝登基用銀頗多,肯定不能比去年差吧?”

憲宗朱見深是一個有膽識的君主,卻是沒有采納兵部尚書餘子俊和重臣們的意見,而是下詔由汪直監軍,王越提督前往討伐亦思馬因。

“呵呵……你從湖廣大老遠跟來,就要這麼點嗎?”李師爺瞥了一眼旁邊的朱老六,便是對王越失望地道。

遠在京城的朱祐樘雖然早已經聽說過揚州的繁華,但他前世是一個優秀的行業研究員,自然能夠看出揚州是一種虛假的繁榮。

……

歷史或許遏制不住“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但即便是捨棄弘治中興,他亦要支持王越清洗這裡。

王越心裡亦是沒有底,便試探性地詢問道:“兩千引,有嗎?”

朱老六一點都不尷尬,反倒理所當然地反問道:“瞧你說的,李大人能跟你親自見面嗎?”

位於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的不遠處,有着一座名爲“揚州夢”的青樓,這裡雲聚從南直隸各地而來的鹽商。

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

王越似乎早已經猜到這一點,卻是故作擔憂地道:“呃,倒是這個理,但我要的鹽引怎麼辦呢?”

王越將茶杯放下,又是微笑地道:“你且將銀兩收好了,老夫此次能不能如願見上李大人便看你了!”

華夏的經濟想要真正騰飛,需要的是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產業,而不是依靠竊取鹽利所滋生的富人娛樂區。

王越深知不可操之過急的道理,當即便端起茶杯故意懷疑地道:“你不會是訛人吧?雖然鄙人從湖廣第一次到揚州涉足鹽業,但亦不會病急亂投醫!”

朱老六對這位師爺很是敬畏的模樣,向王越鄭重地介紹道:“胡員外,這位便是李大人的錢穀師爺李師爺!”

王越和汪直不負重望,率軍主動出塞襲擊亦思馬因的老巢威寧海,致對方傷亡數千人,取得一場大捷。

其實跟着錢多錢少無關,李之清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這種事情從來都不會親自出面,甚至李師爺都不一定親自出面。

“胡員外,不知你此次要多少引呢?”李師爺一眼就看到王越的氣質不凡,便是直接開門見山地道。

爲了徹底摸清兩淮都轉運使的深淺,特別那晚所搬運的船銀證實鹽官的貪墨數額遠比想象中還要大,故而他冒充是一個從湖廣過來的新鹽商。

隨後的發展大家都已經清楚,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之下,朝廷開啓了“鹽引”的印鈔機,進而致使鹽引還不得不下調價格。

由於大明兵餉分口糧和行糧,九邊安定反倒讓軍費開支減少,而九邊大量的商屯緩解軍糧問題,致使成化十六年兩淮存積鹽十萬引。

“你且放一萬個心,沒有我們給不了的!”李師爺看到王越比自己還要謹慎,便是放下心來道。

“別吹了,柳煙姑娘已經將你的事抖出來了!”

次日在這間揚州夢青樓的雅間中,朱老六領過來的並不是兩淮都轉運使李之清,而是他的錢穀師爺,一個留着八字鬍的精明中年男子。

戶部決定以一兩三錢的價格出售積鹽,算是九邊安定的一個福利。

由於娛樂產業的興盛,以致很多百姓依靠着種花爲生,更是有着一些百姓從小便教導女兒彈曲,自然不乏很多來自於全國各地的“養女”。

……

“管他放多少,反正老子的引已經提前定好了!”

“今年朝廷究竟放多少引?”

王越知道對方可能是試探自己,顯得十分淡定地道:“我怕要多了,你這沒有嘛!何況,本員外初涉鹽業,亦不可能一下子便壓上全部身家!”

一個大光頭掮客盯上一個氣度不凡的鹽商,得知對方是從湖廣過來的初入者,在瞭解一番底細後,便是拍着胸膛道:“給小的五十兩,小的便能安排你跟兩淮都轉運使在這裡見上面!”

王越喝了一口茶,便是輕輕地點頭道:“倒是有幾分道理,那老夫便信你一回!”說着,扭頭望了一眼旁邊的張採,張採當即便是痛快地掏出一大錠銀子。

雖然“十年一覺揚州夢”的詩句很美好,但文官集團所誇耀的盛世終究只是少數人的盛世,而揚州便是這其中的代表之一。

“你不是要替我們引見李大人嗎?”張採看到並非李之清本人,當即便是質疑地道。

揚州城的百姓對此早已經是見慣不怪,哪個鹽商爲哪個青樓姑娘一擲千金,又哪個花魁給哪裡來的鹽商多少金抱走,這些都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單以威寧海之戰爲例,韃靼亦思馬因將進攻延綏,由文官集團所擁護的兵部尚書餘子俊強烈反對出兵,但王越則力勸太監汪直出兵。

……

“瞧伱說的,你隨便在場找人打聽打聽,誰人不識我朱老六?再說了,你既然是要做大買賣,在乎這點碎銀嗎?”朱老六向着胸口一拍,而後又是質疑地道。

只是繁華歷來僅屬於上層人士,而底層百姓的生活現狀其實並沒有很多人所想的那般美好,甚至透着一絲的無奈。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雖然大明朝廷的鹽法仍舊推行開中法,但在成化年間鹽引折銀便已經出現。

自春節結束後,南直隸一帶的鹽商紛紛匯聚於揚州城之中,故而每年此時都是揚州城最爲熱鬧的時段。

王越自從那晚在碼頭逃離後,便直接脫掉那一身破棉襖,而是穿上了一身綾羅綢緞,腰間掛着一塊美玉,毅然是一個富家翁的形象。

開中法是爲解決邊軍軍需而設,只是軍需亦不是一個無休止的無底洞,何況成化朝的大明邊軍重現大明鐵騎的風采。

王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便是試探地道:“一萬引亦有?”

“本師爺可以替大人作主給你五千引的上限!”李師爺看到對方確實是有些來頭,當即便直接許諾道。

王越將茶杯放下,便是問出最關心地問題道:“好,但價錢怎麼說?”

“今課銀按朝廷所定八錢四分,但提鹽費……四兩一引!”李師爺盯着王越的眼睛,便是說出價碼道。

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60章 血災降臨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08章 小驚喜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
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60章 血災降臨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08章 小驚喜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