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

旭日東昇,無數道金燦燦的陽光平鋪在整座參治島上。

“大明萬歲!”

“皇帝萬歲!”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

四千將士聚集在大較場上,顯得軍紀十分嚴明,正在整齊地喊着響亮的口號。

霍海等人雖然遠離故土,但心裡反而越來越以自己的國家爲榮,更是以擁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爲傲。

至於這一座大明城,更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之地。

現在這座城遭到濟州島朝鮮駐軍覬覦,濟州島的朝鮮駐軍想要毀掉他們四千將士的好日子,致使歸來的將士顯得十分的憤怒。

此時此刻,一個身穿朝鮮官服的小老頭被押上高臺,樣子顯得十分的狼狽。

“早前找藉口挑事,俺就已經知道這個老貨不是好東西!”

“要是我留守這裡,老子定要當場便結束擠掉這個老東西!”

“幸好你不在,若是你亂來了,今日又怎麼能讓大家親自看着結果這個老貨呢?”

……

霍光明等將士看到濟州牧李準賓被押上來,結合早前李準賓故意挑事的舉動,顯得沒有半點好感地責備起來。

李準賓被猛地一推,結果踉蹌幾步便摔倒在地。

他出身於朝鮮的世族,現在又身居濟州牧這個要職,可以說是朝鮮國的上層人物,結果如今淪爲了階下囚,人生正經歷着大起大落。

自出任以來,他一直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不然亦不會想要清除島上牧蒙等勢力。

偏偏地,牧蒙都沒有解決掉,大明王朝竟然將手伸了過來,更是在參治島的東面開港修築一座新城。

正是如此,在得到李克培的支持後,當看到大明城的兵力突然空虛,便想要趁機將這一座大明城拿下。

誰承想到,自己不僅低估這支喜歡嫖賭大明軍隊的實力,而且高估了自己濟州駐軍的戰力,所率的五千軍隊面對一千主動出戰迎戰的守軍竟然不堪一擊。

“李牧守,咱們又見面了!”徐世英看到罪魁禍首被押上來,顯得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道。

雖然此次沒有遭受到任何損失,但李準賓的行爲不僅觸碰到自己的底線,而且還侵犯了大明王朝的尊嚴。

李準賓渾身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急忙進行強調道:“我是朝鮮的臣子,你……你不能處置本官!”

“你們朝鮮本是大明藩國,早前你們朝鮮不同意出兵相助大明收復建州則罷,而今竟然想要奪取我大明的城池。本督今日便斬了你,斬你這個不忠不義的僞藩臣!”徐世英指着李準賓的鼻子怒斥道。

“殺!”

“殺!”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

霍海等四千將士彰顯華夏男兒的血性,而今李準賓的行爲同樣觸碰到他們想要守衛的東西,亦是進行聲討道。

徐世英很滿意現在這一支軍隊的凝聚力,起碼這支軍隊對捍衛大明尊嚴有着強烈的使命感,便扭頭望向李準賓:“李牧守,你聽到將士們的心聲了吧?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下輩子不要再幹這種蠢事了!”

“總督大人,我……我願意做你的狗,還請恕過我這一回,我今後一定對你唯命是從!”李準賓感受到死亡的恐懼,當即搖尾乞憐地爬過來道。

徐世英一腳將李準賓踢開,顯得無比自信地道:“換其他人來做濟州牧亦會乖乖聽話,亦或許此後便不再需要濟州牧了!”

“不要!總督大人,我錯了,我錯了!”李準賓已經放下名士的僞裝,當即痛哭流涕地繼續哀求道。

事到如今,他確實是真的後悔了。

大明王朝明明是如此的強大,他們朝鮮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藩國,而自己竟然想要試圖大明的城池。

不說自己一個小小的濟州牧,哪怕是那位左議政李克培,在大明王朝的眼裡亦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

李準賓看着那已經高高舉起的大刀,深知後悔已經沒有絲毫作用,心裡默默地希望自己來世別再做跟大明王朝爲敵的蠢事了。

噗!

隨着劊子手揮下手中的大刀,濟州牧李準賓的眼睛流下後悔的淚水,而他的腦袋從高臺滾落到地上。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四千將士看着被斬殺的濟州牧守,而今擁有稱霸整個東海的決心,顯得情緒高昂齊聲喊道。

當日,東海總督府本部大軍集體出動。

南山部落和牧蒙得知消息後,亦是紛紛前來協助清剿試圖奪取大明城的濟州島駐軍殘部。

噗!噗!噗!

大明四千駐軍擁有最先進的弓弩,甚至還有將士得到了雪楓刀,面對裝備落後的濟州駐軍展開了一場沒有差別的屠殺。

“明軍來複仇了!”

“逃,咱們快逃!”

“李準賓,這是跟我們入火坑!”

……

濟州的駐軍根本無力應戰,亦或許壓根不敢應戰,在遭到明軍的第一波攻擊後,便紛紛選擇逃竄。

由於島內的其他勢力都是以大明馬首是瞻,所以大部分將士選擇乘船離開了參治島,只是一小部分將士選擇藏匿或投降。

濟州島的真正掌控力是這一支朝鮮軍隊,現在這一支駐軍已經潰散,幾乎可以宣佈朝鮮已經喪失了這一座島的控制權。

陳山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濟州牧衙門,直接放火將這個朝鮮的統治機構燒了。

兩個縣的官員從來都不敢小瞧大明,甚至一直對大明心生嚮往,卻是向徐世英送上了“歸漢書”。

東海總督徐世英雖然滿意這支軍隊的實力,但心裡亦不敢過於樂觀,當即便一五一十地將事情悉數向皇帝彙報。

他此次算是擅自拔除朝鮮在參治島的統治,但以他對皇帝的瞭解,自己這個應對做法不僅不會遭到處罰,而且很可能得到嘉獎,甚至將來會得到口頭誇獎。

當然,一切都是自己的樂觀猜測,而今只希望皇帝滿意自己這個東海總督的所作所爲,而自己亦盡心盡力報效皇帝的知遇之恩。

時至十月,京城秋高氣爽。

明軍收復建州的消息已經傳回來,河南百萬災民陸續到達建州,帝國似乎正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眼下的弘治二年已經剩下兩個多月,但京城的百姓明顯感受自己身處在一個欣欣向榮的帝國中,即便自己的皇帝確實是文人口中的暴君。只是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爲了百萬災民而興起戰事的暴君,在他們心裡的分量變得更重了。

“朝鮮國王正在前來朝拜的路上!”

“蒙古滿都海向大明追訂三萬件棉衣!”

“南洋藩王使團已經陸續到京,有人長得像鬼!”

……

由於弘治朝採取對外開放的政策,而今跟國外接觸越來越多,所以京城的新鮮事顯得是層出不窮。

只是近期最受人關注的是刑場,秋後處斬的罪犯已經開始排起長龍,幾乎每一日中午都會有人被推上斷頭臺。

十月十四日的上午,又是一個隆重的行刑日。

“來了!”

“砸他!”

……

圍觀的百姓早已經將刑場圍得水泄不通,在看到囚車押解犯人出現的時候,當即便有人紛紛將準備的爛菜葉砸了過去。

弘治二年,可以說是一個權貴和官紳階層血流成河的一年。

除了早前整頓金融而被查出的權貴外,還有導致開封城被淹、大半河南淪爲澤國的河道官員,面,而這個系統的官員幾乎無一倖免。

正是如此,不管是高高在上的權貴,亦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芝麻小官,其實根本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只是今日最受關注的是三個人,分別:駙馬都尉王錛、原戶部左侍郎葉淇和漕運總督兼河運總督周鼐。

皇親、舊臣和犯罪,在今年簡直不值錢一般,今日即將上演三連斬。

“坑爹啊!”

葉淇遭受爛菜葉砸面後,又被押上了刑臺,想到了自己原本繁花似錦的一生,心裡不由悲切地道。

他先祖是南宋宰相,雖然到現在已經榮光不再,但亦算得是名門之後。自己於景泰五年高中進士,而後通過關係得到了御史的好差事。

在他們文官集團要除掉武將石亨之時,他扮演着急先鋒的角色,雖然被貶爲地方知縣,但贏得了最重要的政治資源。

原本他成爲戶部侍郎,將來出任戶部尚書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這個位置亦是得到淮鹽商團體的鼎力支持。

只是奈何,大明竟然迎來了一位暴君。不僅自己將開中法變成折色法的政治主張沒有得以實施,而且還被迫得辭官歸田。

面對如此無道的暴君,自己積累到足夠的財富和聲望,便是返回淮安準備享受自己美好的退休生活。

修建拙政園和每年納娶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亦算能夠告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卻不想突來了橫禍。

由於大明皇帝整頓金融,卻是將自己兒子葉榮添的累累罪行挖了出來,結果遭到大明皇帝的抄家。

原本抄家頂多損失一部分家財,但奈何來得過於突然,結果將自己這麼多年積攢的窯銀全都抄了出來。

正是因爲自己大額貪墨被抄了出來,事情便是藏不住了,自己更是涉及開封城北堤決堤的驚天大案中。

若是沒有兒子引誘朝廷抄家,自己現在大概仍舊過着神仙般的生活吧?

“其實我也算是……受害者吧!”漕運總督兼河運總督周鼐看着朝自己砸爛菜葉子的百姓,卻是喃喃自語地道。

他跟出身名門的葉淇不同,卻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寒門學子。只是在考取舉人後已經耗盡家資,隨後幾次會試失利,致使在京城已經負了債。

原本他亦是一心想要報效朝廷的有志青年,但奈何官場遠比自己所想要渾濁,沒有背景只能依靠金錢開道。

六年的知縣生涯讓他對朝廷徹底失望,加之身上一直揹負着京債,讓他最終不得不選擇做一個貪官。

一念至此,他不由扭頭望向駙馬都尉王錛。

或許自己走到這一步跟自己對權力的慾望脫不了干係,但最初的變化無疑正是這種京債,正是爲了償還京債而選擇做一個貪官。

斬!

隨着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當即揮下手中的屠刀。

只是有一個人例外,漕運總督兼河運總督周鼐的罪孽深重,而弘治朝崇尚嚴刑酷法,所以周鼐的量刑是凌遲。

除了凌遲之外,周鼐的人頭會保護,將會在新建的建州城頭懸掛。

“大明當興!”

圍觀的百姓看到眼前幾個蛆蟲被斬,看到當今聖上不遺餘力地清除朝弊,卻是知道弘治朝會變得越來越好。

紫禁城,奉天殿。

四品以上的官員站在殿中,而外面則是中下層官員,至於殿中正是越來越威嚴的當今聖上——弘治。

朱祐樘端坐在龍椅上,現在自己可以說是權勢滔天,足以睥睨一切。

“小王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身穿王服的周王朱同鑣第一次來到大殿上,顯得恭恭敬敬地跪禮道。

第一任周王朱橚是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四年就藩開封。由於他是明成祖朱棣的胞弟,在朱棣奪取天下後,祿米更是漲至二萬石。

從太祖時期開始,周王室的財富可謂是日益劇增。只是誰能想到,突如其來的一場大洪水,致使他們周王一脈的宗藩失去了封地。

現在的周王朱同鑣雖然僅僅被冊封兩年時間,但已經四十歲出頭,整個人顯得白白胖胖和唯唯諾諾的模樣。

隨着朱祐樘暴君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致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懼怕這位帝王。

朱祐樘按例詢問幾句,而後遞給郭鏞一個眼色。

郭鏞先是點了點頭,便是打開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九域之土,維汴宅中,風雨所交,舟車四達。蓋古帝子之神皋,冠蓋之華壤也……開封城北堤決堤,雉之內,悉變蛟宮,從未有慘於吾汴者也……今開封城已淹,故周王室宗人盡數遷往建州城,”

“謝陛下隆恩!”周王朱同鑣雖然不滿意,但亦是隻能硬着頭皮迴應道。

朱祐樘將周王安置在建州,這是出於多重考慮。

一個王府落在建州,即便自己突然間身死,今後的朝廷不可能不管不顧。另外周王府其實算是最富有的藩王,若將周王宗藩全部安置在建州,無疑能夠帶動地方經濟。

且不說自己需要徹底歸化建州,而且建州是自己向東的第一步,自然不能夠草草收場,而是要將經濟和政治都融入大明的體系中。

另外,華夏想要真正實現崛起,那麼就不能採取閉關鎖國的策略,更不能停滯不前,而是要繼續向東延伸。

大明之東不能到建州而止,亦不能僅僅只是亞洲之東,而是要想辦法成爲世界之東。

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8章 國喪和新君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572章 大結局(上)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308章 小驚喜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73章 餘波5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70章 餘波2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28章 真兇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
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8章 國喪和新君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572章 大結局(上)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308章 小驚喜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73章 餘波5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70章 餘波2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28章 真兇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