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

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

安陸,結屋山岩下。

時至金秋九月,稻穀已經熟了。

一個俊郎高大的老頭正彎着腰爭分奪秒地收割稻穀,割稻的手法顯得十分利落,毅然像是一個勤勞的老農夫。

只是這個老頭的雙手雖然滿是老繭,亦是穿着一套尋常的灰色布衣,但皮膚白皙,身上透着幾分讀書人的儒雅。

即便是體驗農夫勞作的艱難,但割稻能有如此表現,亦是不多見,更體現出這個老漢的不同凡響。

另一邊,同樣是一個老頭子。

這個老漢的臉比黃土地還要滄桑還要深沉,常年風吹雨打的皮膚早已經失去光潤,只是割稻的手法簡直讓人無法捕捉到他完整的一套動作。

“時間到了,爺爺你輸了!”

站在田梗上的華服少年王煜看到手中的香已經燃盡,再看着兩人的戰果,當即對自己的爺爺宣佈勝負道。

王越知道自己遷居的這一帶很貧窮,但一直都沒有太深的概念,而今看到這些村民終於意識到他們生活的不易,只是十分困惑地詢問道:“張里正,爲何他們會缺鹽這麼厲害呢?”

自己當年帶着弟兄在北邊浴血奮戰抵禦外敵入侵,結果國內的百姓仍舊無法過上平穩的日子,反而處處要遭受官員的盤剝。

王越經張里正這般提醒,發現圍過來的數十名村民的臉色確實不對勁,特別有幾個已經出現大脖子病,可謂是觸目驚人。

“王公,他……他們都是缺鹽了!”張里正原本只是想說胡老漢,但瞥見圍觀的人羣,便是苦澀地說道。

王煜看着張里正煞費其事地比着三根手指,再看着手裡的蜜餞,便十分疑惑地道:“張里正,四百文錢一斤鹽亦不算貴吧?我的蜜餞!”

自己當時確實是“作詩怨望”,但並非是怨恨陛下,而是這朝堂的酒囊飯袋,那幫只懂得瞎指揮還包庇罪人的高官們。

王越的臉色剛毅,捻袖潑墨揮毫在奏疏寫下了這個名字。

“沒事!”王煜知道自己爺爺是一個有賭品的人,當即重新燃起一炷香,然後宣佈比試重新開始。

一些村民被王越這麼觀察,想到自己現在家裡的窘境,不由得紛紛羞愧地低下了頭,看着腳下這片自己生長的黃土地。

只是話音未落,結果遭到自己爺爺一道凌厲的目光,嚇得他直接將嘴裡的果核吞進了肚子裡。

重新開始比試沒多久,原本一路領選的胡大牛突然想要直起腰,結果整個人一頭栽進腳下的泥地裡。

這份奏疏原本打算用於自陳疏,向陛下自辯“作詩怨望”一罪,但現在先帝都已經駕崩了,留着這份空白奏疏亦是沒有什麼作用了。

“王公子,這四百文夠我們買多少糧食、吃多少個肉包子了?且不說咱們沒有現在手裡沒錢,哪怕有錢亦是捨不得,都是買一些便宜的鹽布反覆使用,但一塊鹽布上面能多少鹽呢?”張里正眼睛複雜地望着這個貴公子,便苦澀地解釋道。

“你脖子都這麼粗了,幹活還像頭牛,你這次算是命大了!”張里正看到胡老漢已經沒事,當即沒好氣地告誡道。

王越是知道民間疾苦的人,當即便板起臉道:“太祖開中法讓利於民,鹽價一引才二貫,淮鹽一引亦不過二貫五錢,而如今淮鹽到了安陸竟然賣到了四百文一斤,當真是該殺!”

王越終究是這一帶的名人,而今來到胡軍幫忙收割稻穀,亦是吸引不少村民過來,甚至張里正都是聞訊而來。

圓月高懸於空,這裡的貧窮似乎無人知曉。

王越擡頭看到對方的稻穀數量確實越過自己一截,卻是激發好勝心道:“咱們再來,老夫偏不信贏不得你了!”

只是奈何,這朝堂淨是一幫酒囊飯袋。

“王公,一斤四百文錢如此天價,哪怕放到京城亦讓人心疼,怕只有你們當官的才能天天吃得起了吧!”張里正想到那個沒天理的鹽價,亦是忍不住進行假設道。

至於兵部尚書的位置,自己確實認爲比餘子俊更有軍事才能,但這個禍分明就是一幫朝臣廷推餘子俊的結果,怎麼又能讓陛下來背?

終究是百口莫辯,朝堂的高官給自己扣下這一頂莫須有的帽子,卻是要將自己逐離由他們所掌握的朝堂。

“他們都是一丘之貉!州衙裡的老爺有錢孝敬,哪怕吏員都有人送鹽,這高價鹽苦的只有咱們這些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張里正想到州衙的情況,顯得十分無奈地道。

王越得知了其中的緣由,擡頭看着一個個因爲無法食鹽而低頭羞愧的百姓,心裡卻宛如刀割一般。

結果呢?鎮守大同的許寧因輕敵冒進被韃子大敗,那幫人知道是他們換防惹的禍,而許寧更不是領軍之才,竟然跟科道一起瞞下此次兵敗。

卻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看到自己統率的大同軍屢建軍功,突然廷議將自己從大同調到延綏,而由延緩的總兵官許寧調到大同鎮守。

“備陳安陸鹽事疏!”

他出身於農家,由於從小做事專注和頭腦靈活,故而很順利便考取功名,成爲了大明王朝的一名官員。

他們確實病了——窮病。

“咱們安陸吃的是淮鹽,只是此地離揚州幾千裡,所以鹽價比其他地方要貴些,但亦能勉強還能負擔得起。只是這些年的鹽價被一個來自山西的商人壟斷,一斤鹽日常的要價便已經是四百文了!”張里正比出三個手指頭,顯得滿腹委屈地道。

這個意外,當即嚇得周圍的人尖叫連連。

雖然村莊已經沉沉睡去,但整個天地都被潔淨的月光輕輕地撫摸着心靈,安撫叫聲充斥着悲涼的秋蟲。

不得不承認,新天子弘治帝並不像傳聞中性情溫和,起碼《即位詔》中透着一種深謀遠慮。

“要不咱們勸一勸吧?”胡軍扭頭望向這個新交的朋友,顯得爲難地提議道。

經過白天的事情,他決定向新天子弘治帝講述這底層百姓生活的不易,亦算是對《即位詔》中提及鹽弊的響應。

儘管受到官場的排擠,一度遭到都御史彈劾,但最終還是熬到大同巡撫,然後在韃靼入侵的戰事中嶄露頭角。

“來便來!別的比不上,但這幹農活,我胡大牛是十里八鄉的第一把好手!”胡大牛有着自己的要捍衛的東西,便爽快地接下這個來自大人物的挑戰道。

王越原本猜測是胡大牛得了病,而今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便好奇地打聽道:“張里正,這終究是怎麼回事?”

若是有得選擇,他當真想要將這些官商通通抓起來,然後將他們推到斷頭臺上挨個砍下腦袋。

王越想到白天的一幕,轉輾難以入眠,最後忍不住來到了窗外的書桌前,然後拿出僅剩的一份空白奏疏。

由於自己並沒有官場資源,所以並不能以庶吉士的身份進入翰林院,而是被吏部外派地方出任監察御史一職。

胡老漢在樹蔭中醒過來,看着周圍關切的臉孔,最後對救治自己的張里正道:“老了,身體已經不如當年了!”

由於自己秉行不結黨的理念,故而並沒有加入任何一個文官集團的陣營,而是勤勤懇懇地替陛下鎮守邊關,最終因戰功被封爲“威寧伯”。

王煜意識到自己剛剛說錯了話,便體恤民意地道:“京城的官收入五花八門的,自然是吃得起的,只是鹽價如此之高,你們這裡的衙門不管一管嗎?”

“罪臣王越謹奏:鹽價貴如金,安陸如此,大府可知,一處如此,他處可知……大臣持祿而外爲諛,小臣畏罪而面爲順,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天下之治與不治,民物之安與不安決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勝戰慄恐懼之至,爲此具本親齎,謹具奏聞。”

洋洋灑灑幾百字,王越秉承心中那一份爲民請命的心願,這份奏疏可謂是一氣呵成。

次日清晨,王煜剛推開房門便見到站在房門前的爺爺,當看到爺爺鄭重地遞過來奏疏,便帶着奏疏即刻拍馬前往安陸州城。

感謝打賞的讀者:復牌2000幣,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500幣,書友20181107124212127(500幣),小萌新不萌500幣,小大王大小100幣,讀者1492374237967572992(100幣)。

(本章完)

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2章 何以治國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43章 收網行動5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調整通知!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231章 皇帝大婚調整通知!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2章 何以治國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126章 箭來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
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2章 何以治國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43章 收網行動5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調整通知!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231章 皇帝大婚調整通知!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2章 何以治國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126章 箭來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