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

自弘治二年黃河大決堤,河南受災的百萬流民遷往東北,而弘治朝的大治黃河亦正式拉開了序幕。

雖然人定勝天的理論是沒有錯,但後世現代化社會破壞環境都要遭受代價,而今人爲地強迫黃河爲運河服務其實是在挑戰大自然。

黃河和京杭大運河其實兩個矛盾體,黃河需要奔流到東海的那份順暢,但偏偏被人爲地要求分出水源爲京杭大運河“輸水”。

儘管大明朝廷早已經看到兩者間的矛盾,但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亦是隻能選擇優先於京杭大運河。

一旦哪天黃河不給運河輸水,那麼運河便會直接停擺,南北的水路自然無法航行,往來的商品自然無法流通。

受到影響最大的是漕糧,特別七月是今天夏糧北上的黃金期,無法通航便會造成大量的漕糧停滯不前。

其次南方運來的貨物自然無法北上,這很容易會造成北京城的物資緊張,甚至會推高北京城的商品的價格。

正是如此,雖然朝廷有着很強的治河決心,但並不打算讓運河停擺,所以將黃河改道的時間選在雨水最充沛的夏季。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黃河終究是一頭難以馴服的巨獸,根本沒有進入治河總督衙門設計的新河道奔流,而是我行我素般地從新路徑奔赴東海。

儘管治河總督衙門有備用方案,但京杭大運河想要借水還需要一些時日,導致漕糧在山東段徹底阻塞。

現在山東的蝗災剛剛擴大到北直隸,而運河偏偏在這個時候無法通行,無疑給人一種陰謀的味道。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不利的因素,由於現在棉花的效益太高,所以北直隸今年種植棉花的百姓高於往年,糧食的產量自然進一步下滑。

“難道真的只是巧合?”

在看到京城米價飛漲的時候,王越最先嗅到一絲陰謀的味道,但着手調查河道設計圖並沒有看出貓膩,不由得困惑起來了。

雖然他所掌控的都察院在這些年一直不停地打擊違規官員,但天下的官員基本上沒有不貪的,致使他從不敢放鬆。

不說能夠遭人爲干預的治河,哪怕蝗災這種自然災害未必不能被人提前知悉和加以利用,所以現在京城米價暴漲很可能是人家蓄謀已久的陰謀。

終究而言,京城米價的利潤太大了,而他謫居安陸四年期間深知底層百姓的不易,所以並不想眼睜睜看着百姓吃高價米。

“爺爺,你找我?”王煜從外面大步走進簽押房,顯得意氣風發般地道。

雖然上次在王府街巷被偷襲,自己差點險死當場,但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心理陰謀,仍舊選擇走在修檢廳的第一線。

王越雖然心裡對這個孫子十分滿意,但還是板着臉道:“在都察院這裡沒有爺孫,注意你的身份!”

“卑職拜見王閣老!”王煜默默地翻了一個白眼,而後規規矩矩地見禮道。

王越聽着這個稱呼又不甚滿足,但還是將剛剛從工部得到的河道新圖道:“這是河道新圖,我懷疑河道總督衙門有人動了手腳,你即刻帶你的手前去調查河堤是否存在貓膩!”

“卑職領命!”王煜深知事情非同小可,當即上前接過河道圖道。

王越看着跟自己年輕時越來越像的孫子,亦是認真地叮囑道:“你是我的孫兒,又得皇帝賞識,到了地方免不得被人處處恭惟!只是河道恐有貓膩,此行你務必要多加提防!”

“爺爺,您放一百個心好了!現在國子監那邊都時常請我過去傳授偵察經驗,哪怕他們的靠山是朝堂中人,那亦不能大過皇帝和您,孫兒亦有能力應付一切!”王煜知道地方的勢力沒有朝堂大佬的支持很難成氣候,顯得十分自信地道。

王越看着越來越自信的孫子,知道接下來恐怕真是年輕人的時代,便是輕輕擺手讓自己孫兒離開。

駕!

王煜是雷厲風行的性子,在接到都察院的最高指示後,當即便帶領他隸屬的都察院修查廳人員騎馬南下。

都察院此次是秘密行動,所以在京城並沒有掀起一絲波瀾。

原以爲京城的米價會繼續上漲,但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米價竟然沒有動靜,似乎已經到了一個極限般。

不過在這個時候,朝廷亦沒有過多關注京城米價的上漲,而是正在集中精力進行除蝗。

“什麼,滅殺蝗蟲還有獎勵?”

“蝗蟲能殺嗎?不會觸怒上蒼吧?”

“你這是迂腐!麻雀吃糧都知道要打,怎麼蝗蟲就不能打了?”

……

由於大明朝廷已經敲定除蝗的計劃,朝廷除了出臺相關的獎勵政策外,則是發動整個北直隸的人員進行捕殺蝗蟲。

雖然宋朝嘗試過捕殺蝗蟲,但那一次其實談不上成功。

而今大明將會動用更多的資源,一旦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那麼將會給華夏的滅蝗事業指明方向。

儘管存在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殘留,但底層的百姓深知自己的米缸更重要,故而並沒有誰真正蛋疼反對這個決策。

正是如此,朝廷的政令已經下放到官府,除了出臺除蝗獎勵條例,亦頒佈相應的考覈制度,促使各級衙門都在組織百姓滅殺蝗蟲。

弘治四年,歷史再度出現了一些偏差,一場浩浩蕩蕩的人類和蝗蟲的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紫禁城,奉天殿。

這一座屹立在紫禁城中央的大殿,偏偏還擁有一個高大的臺基,令這一座大殿透着無上皇權的壓迫感。

坐在大殿之上的朱祐樘召見了朝鮮的使者,自然已經提前知悉使者的來意:“朕在前年見朝鮮王尚值壯年,而今竟能病重不起,此事令朕匪夷所思,亦是心有不安。朝鮮乃大明的東籬,朝鮮王爲朕的賢王,今朕疑朝鮮國恐有詐。要麼是庸醫害人,要麼朝鮮王身側有惡人,朕遣一御醫一良臣隨你前往漢城查明真相,世子歸國一事查明再議!”

“陛下,朝鮮國內無……!”朝鮮使者聽到這個說法頓時像吃了一百隻蒼蠅般,但還是硬着頭皮期待大明皇帝改變想法。

卻是不等對方說完,站在旁邊的尹直當即進行呵斥道:“大膽!陛下如此安排,乃是爲朝鮮王及其國之安着想!你敢阻撓,你是不忠朝鮮王,還是你就是朝鮮王身側惡人?

“外臣冤枉,外臣一心事主,外臣領旨謝恩!”朝鮮使者面對大明皇帝表現出來的善意和大明重臣的指責,只好硬着頭皮表示感謝道。雖然他們找的這個藉口很合適,但奈何眼前的大明皇帝更有智慧。

畢竟大明朝廷派遣太醫和官員前去漢城,人家是以爲救治朝鮮國王爲由,這個舉動算是宗主國對外藩的重視。

當然,如果他們證明朝鮮王確實是病了,而且朝鮮王身邊並沒有奸臣,那麼大明皇帝應該沒有理由再阻止他們接回世子了。

朱祐樘已經打定主意收拾朝鮮,卻是假意扭頭望向尹直道:“尹閣老,事不宜遲,你即刻物色合適的御醫和官員隨使者前往漢城查明真相!”

“臣領旨!”尹直是針對朝鮮的知情人,亦是不動聲色地回禮道。

面對朝鮮使者任命朝鮮官員出任濟州牧的請求,大明朝廷自然是打了回去。

在朝鮮方面敢於對大明城動兵的時候,那麼便已經註定朝鮮丟失濟州島,而今徐世英早已經將濟州島的行政權收歸大明城。

正是如此,朝鮮使者並沒能如願地帶回他們的世子,卻是隻能帶着大明的太醫和官員返回漢城,同時還得讓朝鮮國王裝病。

七月中旬,滅殺蝗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每日都有大量的蝗蟲被滅殺。

雖然這種蝗蟲不能吃,但卻是餵養鴨子的最好食物,而朝廷還特意從外地購買大量的鴨子來京低價出售,甚至近期禁止殺鴨。

只是貪婪纔是人類的本性,而華夏從來都不缺少趁火打劫的奸商。

正當大家以爲京城的米價消停的時候,通州糧倉起火的消息突然傳來,令京城的米價再度出現了暴漲。

通州糧倉是大明最大的儲備糧,不僅是面對各種災情的最大底氣,而且還是京城百姓和邊軍的最大依仗,甚至關乎着國運。

不過真正知曉實情的人,大概不會被這種消息所影響。

通州城的糧倉有着完善的防火體系,哪怕再大的火災亦不可能將所有糧倉燒燬,但一些事情往往有一個噱頭即可。

其實通州糧倉的糧食再多,那亦是主要用於養軍,加上這些年北邊的戰事頻頻,所以大家都認爲存糧恐怕不足了。

正是如此,京城的米價從最初的二十文錢,一舉漲到了六十文錢,由於得知很多米鋪告罄,致使漲價還在持續。

事情自然傳到了皇宮,而東廠新廠督覃從貴被召見。

朱祐樘正在釣魚亭邊上垂釣,卻是頭亦不回地詢問:“查清楚了嗎?”

“回稟陛下,奴婢已經查清,此次是襄城侯李瑾在幕後策劃!”覃從貴現在掌控最強的情報網,顯得一本正經地彙報道。

劉瑾聽到這個名字,卻是暗暗地嚥了咽吐沫。

名字同樣是“瑾”,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隨着浮標下沉,魚杆被用力地提了起來,一尾漂亮的卿魚被帶出了湖面。雖然卿魚很猛,但繃直的魚線韌性更強。

朱祐樘看到被釣起的魚兒,心情顯得不錯地點了點頭。

他其實知道京城的關係錯綜複雜,更是跟後世一般,這幫閒得蛋疼的權貴總是締結着各種各樣的圈子。

他們一起聯合放高利貸,一起聯合炒高京城的宅子,一起謀取這世間最厚的利潤。

只是金融業被自己整頓,而炒房更是受制於奢靡稅,所以讓他們謀取龐大利潤的空間是越來越小。

現在他們大概是看到米價有利可圖,所以提前大量購入米糧,而後利用災情和運河阻塞進行炒作米價謀利。

“陛下,現在的米價確實高得離譜,是不是要緝拿襄城侯呢?”劉瑾目送着覃從貴離開,卻是好奇地詢問道。

朱祐樘端起美人送來的茶杯,望着西邊的夕陽智珠在握地道:“自然是要推波助瀾!你即刻通知韋眷行動起來,幫着一起將米價炒高!”

“啊?”劉瑾聽到這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祐樘瞥見劉瑾的震驚表情,顯得沒好氣地道:“你是不是已經忘記,朕其實才是擁有糧食最多的人!”

他所說的糧食並不是指通州糧倉的儲備糧,而是這些年屬於他名下的資產。

他擁有皇莊足足二萬八千頃,又一手打造了皇家織布廠和皇家布行,還經營皇家鎖店、皇家肥皂店等優質資產。

只是跟那些喜歡囤積金銀資源的權貴不同,他彷彿天生對金銀無感,而是選擇囤積那些白花花的米糧。

由於韋謄這些年的經營得當,而今他手裡的米糧是越積越多,卻是已經足夠用於支持一場針對朝鮮的戰事。

“陛下,米價太高恐怕不……不太好吧!”劉瑾擔心朱祐樘會成爲千夫所指的暴君,顯得小心翼翼地勸道。

朱祐樘看着魚餌已經穿好,便是拋下魚竿道:“按朕的意思去辦,即刻讓名下的米店全部停售!朕要十日後,京城的米價比之前高十倍!”

劉瑾聽到這個驚人的決定,卻是暗暗捏了一把汗。只是朱祐樘既然提出如此要求,卻是隻能前去操辦,只能寄望韋眷能夠讓皇帝迷途知返。

“陛下,奴婢自認聰慧,但亦不明白您這是何欲意爲?”韓幼英收拾剛剛喝光的茶杯,卻是虛心求孝道。

朱祐樘看着又有了動靜的浮標,顯得十分冷靜地道:“現在時機已到,你等着看一場好戲即可!”

在說話間,浮標突然間下沉,但朱祐樘已經恰到好處地提了起來,又是一尾極漂亮的鯽魚被魚線帶出了水面。

自重生以來,朱祐樘可謂是步步爲謀。而今時機已經來到,這將是他登基以來的最重要的一個大動作,亦將是華夏振興的關鍵。 

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27章 刺駕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72章 餘波4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6章 太子入宮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調整通知!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28章 真兇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70章 餘波2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56章 京山風波3
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27章 刺駕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72章 餘波4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6章 太子入宮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調整通知!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28章 真兇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70章 餘波2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56章 京山風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