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

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

“臣在!”戶科都給事中陳壽是一個矮小的中年男子,當即從隊伍中走到御道前面道。

朱祐樘打量着這個派系的狗腿子,當即沉聲質問道:“你因何要封駁朕的《即位恩》,給朕講明緣由?”

此話一出,大家當即面面相覷起來。

朱祐樘終究不是傳言中仁厚的太子,而是一個有着鋒芒的少年天子。李壽的封駁觸怒了這位少年天子,而今朱祐樘要在這場朝會深究封駁的緣由,註定是要掀起一場驚濤駭浪了。

時下鹽政其實出現極大的分歧,清流派一直以爲鹽政敗破是因泛發鹽引而起的,但陛下拋出的觀點則是官商勾結。

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戶科都給事中陳壽阻止陛下用鹽引代銀行賞即位恩,正是清流派在挑戰皇威。

奉天門廣場本就冷颯颯的,頓時只感到一陣寒意撲面而來。

“回稟陛下,臣從戶部得知:大明每年常例大小引不足二百萬引,先帝今年已濫發超過近百萬引之多,致使今鹽法敗破,地方多引而少鹽,恐毀大明鹽政基業。今陛下即位恩再濫發三十萬引,勢必讓大明鹽法不再通暢,臣以爲戶部言之在理,固臣行封駁之權!”陳壽似乎並不害怕朱祐樘興師問罪,而是有理有據地迴應道。

當然,這個事情可以說全都推給了戶部,。

徐溥先是驚得張大了嘴脣,而後瘋狂地給李嗣和葉淇使眼色。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

十三司的官員聽到一番話,卻是紛紛希冀地望向前面的鐵三角,此時此刻很想鼓動他們三個同進退,好將三個讓人夢寐以求的位置空出來。

此話一出,周圍的人當即便震驚了。

李嗣確實一直都是跟李敏同一戰線,哪怕在上一秒都是如此。只是現在聽到陛下如此貶低李敏,卻是要由自己代理戶部事務,心臟當即砰砰地劇烈跳動起來。

從侍郎到尚書,看似只有一小步,但邁過這一步便已經是非翰林官的天花板了,成爲人人敬仰的戶部尚書。

只能逼使陛下對泛賞鹽引的事情做出退讓,公開承認鹽政的病症是在濫發,這樣才能確保鹽政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十三司的官員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如果沒有經歷昨天的考試或許會相信這番鬼話,但現在對於這種說法已經是有所懷疑了。

劉忠猶豫了一下,突然目光堅定地道:“李尚書,停止加發鹽引並非解決鹽弊良方!按時下鹽引折色,宋時鹽稅一千二百貫,本朝折銀不過一百餘萬兩,竟不及宋時十一,國損利甚巨也!”

陳坤的小眼珠子一轉,便是跳出來挖苦道:“太祖確實是想輕賦於民,然官商勾結,民深受其命!宋朝鹽價一斤五十文,本朝京城之地便已經一斤三百文,今鹽政是國不得利而民受鹽困也!”

“朕那日便已經說過,先帝以爲鹽政罪非濫發,而是地方上的官商勾結!只是朕想不到堂堂的戶部尚書認知竟如此淺薄,你既負先帝恩澤,亦非朕之良臣!李尚書帶冠閒住,戶部諸事暫由戶部左侍郎李嗣代理!”朱祐樘看到內部已經鬆動,當即便將李敏直接拿下道。

李嗣和葉淇意識到這個少年天子並非糊塗君王,戶部尚書李敏則圓滑地道:“陛下,如今咱們論的是濫發鹽引一事,你怎麼論至宋朝乎?今本朝引多鹽少,此乃天下共知之事,還請停止濫發鹽引!”

“淺薄!本朝鹽政奉行輕賦於民,豈可與惡宋比肩!”李敏沒想到劉忠敢挑戰自己的權威,當即寒着臉反駁道。

朱祐樘的目光重新落在戶部官員身上,當即便淡淡地詢問道:“戶部?不知是哪位戶部官員這般認爲的,現在便站出來說一說吧!”

“你們二個給本官閉嘴!不說大明鹽政事涉極廣,爾等引用數據可信幾何,莫要在此胡言亂語!”葉淇看到戶部出了叛徒,當即便以勢壓人地道。

這……

由於這三位巨頭是同年好友關係,所以他們深知三個人是同一山頭,故而一直都是充滿着敬畏之情。

陳坤深知開弓沒有回頭箭,便針鋒相對地道:“下官在戶部履職十年有餘,所用的數據自是有文獻可查,倒是葉侍郎初來乍到,對鹽事不宜發表見解!”

別說他們的收入銳減,恐怕還要面臨人頭滾滾,畢竟他們很多官員都是通過鹽政體系撈錢的。

十三司的官員自然沒有這個膽,故而目光復雜地望向前面的三巨頭。

朱祐樘望向戶部這個鐵三角,當即寒着臉接連發問道:“北宋神宗時期鹽稅年收入多少貫?本朝鹽稅全部折銀幾何?京城現今一斤鹽多少文錢?你們今日便跟朕和滿朝文武說個清楚!”

不說濫發鹽引會侵害到他們的利害,一旦陛下真的對“官商勾結”下手,這其中的損傷確實太大了。

葉淇被這麼一通挖苦,頓時氣得面紅耳赤。

由於觸碰不到鹽政核心利益的緣故,很多官員並不清楚其中的玄機,更多還是站在這裡看個熱鬧。

只是經過陛下這般興師問罪,加之陛下對戶部官員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他們不由得考慮重新站隊的問題。

萬安和劉吉等高級官員頓時驚到了,這位看似人畜無害的少年天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堂堂的戶部尚書竟然直接拿下了。

“你少在朕面前耍小聰明,若別動不動便天下,天下乃朕之天下!大明鹽弊並非朝廷拿多了,若停止加發鹽引能讓鹽政暢通,朕和先帝都不會揪着鹽事不放!”朱祐樘決心要推動鹽政改革,故而不再含糊心意地道。

所謂的“帶冠閒住”,其實就是停職反省。

“臣等皆如此認爲,故請陛下收回成命!”戶部尚書李敏望了一眼李嗣和葉淇,當即站出來表態道。

李敏意識到朱祐樘根本不是什麼優柔寡斷之人,但還是硬着頭皮道:“陛下,若朝廷能停止濫發鹽引,臣保證鹽事暢通,百姓亦不會爲無鹽而困!”

李嗣和葉淇感受到了朱祐樘的決心,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十三司的官員看到劉忠和陳坤先後跳出來,心裡不由得蠢蠢欲動,這似乎真是一個不錯的政治投機良機。

李嗣和葉淇知道現在是要孤注一擲來拯救李敏了,當即便跪下來準備跟李敏同進退道:“陛下,今新老朝交替,戶部諸事離不開李尚書……”

戶部左侍郎李嗣面對態度堅定的朱祐樘,便將吐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在場的文武百官看到陛下並不打算退讓,頓時打起十二分精神,紛紛扭頭望向站在中央的戶部鐵三角。

“你們別逼朕將你們都撤了!即便你們三位不幹,朕手裡還有十三位能幹的戶部郎中,十三位郎中不幹,朕還有十三位戶部員外郎和二十六名戶部主事!”朱祐樘知道此刻不能退讓分毫,當即便打斷他們的話道。

戶部右侍郎葉淇好不容易爬到這一步,亦是選擇了沉默。若是戶部尚書李敏最終被罷官免職,按朱祐樘現在的用人章程,自己很可能趁機更進一步。

“陛下,李尚書老成謀國,乃大明不可多得的理財大家,還請收回成命!”徐溥看到前面兩個同科竟然退縮了,當即站出來求情地道。

朱祐樘看到站出來的徐溥,卻是當場宣佈道:“今朕始登大寶,本欲以鹽引普恩官民,然朝中戶部尚書令朕失望萬分,汝等竟還要替他求情,朕甚是心寒!即位恩一事無須再議,官不替君憂,故恩澤不允,退朝!”

此話一出,在場的官員頓時徹底傻眼了。

(本章完)

第308章 小驚喜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73章 餘波5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07章 初雪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127章 刺駕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章 何以治國調整通知!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
第308章 小驚喜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73章 餘波5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07章 初雪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127章 刺駕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章 何以治國調整通知!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