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

趙承慶不由得冷哼一聲,卻是指着劉健的鼻子道:“既是替皇帝主宴,如何能屈而居左!本伯受辱不足齒,然爾敢辱陛下,乃逆臣也!”

既然是替陛下過來主宴,哪怕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武將,那亦要堂堂正正居中而坐。

此舉不僅是爲武將爭一口氣,更是爲了維護皇帝的臉面,憑什麼他們武將前來主宴卻只能居左而坐呢?

說一千,道一萬,這幫文臣可以瞧不起他們武將,但卻不容褻瀆皇權。哪怕他此次是侍宴而來,那亦應該居中而坐。

結果這個不知哪裡冒出來的三品官員竟然如此阻攔,且不說他的出發點是什麼,但必定對皇帝不忠。

其實他在南京早已經看清楚這些官員最醜陋的一面,當權的時候或許還要點臉面,在南京養老院全都是想要發揮餘熱想要撈錢的主。

這……

劉吉等人紛紛扭頭望向劉健,發現劉健的話確實不妥。

既然趙承慶代表皇帝過來主宴,焉能坐在左側,理應是居正而坐了,這是主宴者最應該坐的位置。

“榮恩宴歷來如此安排,我看你這是故意前來擾亂祖宗法度!”劉健深知想要壓制皇權唯有搬出祖宗之法,當即便靈活運用起來。

“別跟本伯扯這些舊賬,而今本伯奉皇命主宴,焉有不居中之理?”趙承慶早已經領教文臣扯犢子的本領,便不打算繼續命令道:“繼續搬,本伯看誰敢阻攔!”

“你敢?”禮部左侍郎劉健看到真要搬到中央,當即氣得上前要阻止。

趙承慶的臉色頓時一沉,對走過來想要阻止的劉健重重地揮出一拳,正好打在了劉健的鼻樑之上。

作爲有志於做出一番功績的武將,自然是要揚長避短,反正自己一打十不成問題,自然是要亮出自己的拳頭。

啊?

劉健萬萬沒有想到趙承慶敢動手,當即鼻血飆濺出來,整個人後仰倒飛出一丈遠,然後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這……

劉吉等重臣看到趙承慶一拳將劉健打倒,頓時不由面面相覷起來。

只是趙承慶固然魯莽,但劉健還真是白捱了揍,畢竟趙承慶的身份擺在這裡,居正而坐同樣合理。

王越一直是冷眼旁觀,而今看到故人之子有如此表現,亦是不由得刮目相看。

趙承慶雖然是武勳二代,但從小便跟隨趙輔在邊關歷練,加上打仗確實有很高的天賦,所以亦是難得的大明將才。

只是可惜,他的父親趙輔在朝中受到排擠,最後十年選擇了辭官歸隱,趙承慶繼爵直接被排擠到了南京。

上次在揚州倒是聽到喋喋不休的汪直提及趙承慶,從汪直的語氣對趙承慶頗爲欣賞,此次趙承慶被召回京城恐怕是汪直舉薦的結果。

趙承慶看着地上的劉健,顯得冷冷地命令道:“本伯奉命主宴,代表的是皇帝。你一個小小的三品官員竟敢上前阻攔,來人,即刻將他丟出去!”

“放開本官!放開本官!”劉健看到兩個孔武有力的親兵一把將他的衣領掀了起來,當即便憤怒地叫道。

只是這兩個親兵壓根不搭理,直接將劉健宛如拎小雞般將人提出去,按着趙承慶的吩咐將人丟出外面。

趙承慶坐到中央的位置上,望向在場的重臣淡淡地道:“本伯奉命主宴,誰還要在這場榮恩宴上生事的?”

“既然陛下要武靖伯主宴,武靖伯自然要居中而坐,我等沒有異議!”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不清楚朱祐樘的意圖,但亦是表示服從道。

且不說這位武靖伯手段強硬,他們亦是一直擁護皇帝的權威,而今皇帝想要將侍宴改爲主宴,他們自然選擇接受。

至於是該居左而坐,還是要主宴居中,這亦是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犯不着爲了這個事情而爭執。

趙承慶看到事情已經平息,這才淡淡地道:“既然如此,那就開始吧!這裡的事情結束後,本伯還得進宮覆命呢!”

只是無論如何,自己都要抓住這個前往遼東的機會,像自己父親那般大破建州女真,從而因功封侯。

宴會很快正式開始,只是居中而坐的趙承慶確實顯得礙眼。

生活在這個重文輕武的時代,天下人都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現在最耀眼的竟然是一位武將。

這種心理落差,終究還是會讓一些新科進士感到難受。

只是這個安排是來自於皇帝,哪怕他們真的有所不滿,且不說根本輪不到他們反對,他們亦不能反對。

王越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卻是知曉而今的皇帝早前聲稱要軍事強國並非虛言,而是一直在慢慢地推動這項國策。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他最佩服弘治的一點是:少說話多做事,總是能夠將自己說過的話貫徹始終。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文臣的地位還會進一步降低,但他卻彷彿看到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國。

美酒佳餚擺到案上,旁邊的樂聲奏響。

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雖然此次殿試的主考官是弘治,但在場的讀卷官亦是“功不可沒”,所以新科進士自然是要進行感恩。

其實這哪裡是要感恩,不過是找一個由頭,從而抱對方的大腿罷了。

在大明的官場中,座主與門生既是施恩與報恩的關係,同時又構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只是抱團的人多了,那麼這個羣體很容易變質。

劉吉是一個性情很隨和的人,面對新科進士的敬酒,亦是笑呵呵地接受下來。

只是十分可惜的是,雖然是有“恩”,但誰又敢在殿試跟皇帝爭學生,自然不可能因此而締結師生關係。

在幾個榮恩宴的禮儀結束後,便來到了自由活動的時間。

能夠考取進士功名都不是傻子,他們自然不會錯過這種表現自己的機會,便紛紛像孔雀開屏般,有人吟詩,有人作詞,亦有人秀書法,卻是想要博得大人物們的關注。

榜眼錢福確實是社牛,當場便作了一首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好詩!”

“此詩當廣而告之!”

“呵呵……此詩怕可以傳世矣!”

……

劉吉等官員看到錢福的詩作,頓時像是撿到寶貝般,當即對這位新科榜眼紛紛誇讚道。

錢福對自己的才情極爲自信,發現劉吉看自己的眼神頗爲深邃,頓時有一種自己即將飛黃騰達的感覺。

雖然坐在中央的趙承慶確實礙眼,但隨着酒量下肚,新科進士越來越放得開了。

大家重點的敬酒對象並不是內閣次輔劉吉,而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和吏部尚書李裕,前者是他們名義上的恩師,後者則是掌握他們命運的人。

儘管取得進士功名,壓根不需要爲“就業”擔心,只是哪怕最低的知縣,亦有着高低之分。一些偏遠的縣簡直就是人間地獄,而最好的去處自然是江南富庶的大縣。

不過亦有一件不太開心的事情,按說他們通過會試便能跟王越締結師生關係,但他們所有人的門生刺都遭到了拒絕。

“恩師,學生今日能高中榜眼,皆幸您會試錄取,在此懇請收下學生的門生刺!”靳貴出人意料地掏出一份門生刺,顯得十分誠懇地呈交道。

“對了,門生刺啊!”

“我怎麼沒想到在這裡送門生刺呢?”

“哎,真是豬腦袋,給姓靳的搶先了!”

……

在場的新科進士看到靳貴的這一個舉動,當即後知後覺地拍自己的額頭,心裡頓時懊悔自己爲何不攜帶門生刺前來。

在通過會試後,他們紛紛前往王越的府上遞上門生刺,想要跟王越正式結成被官場認可的師生關係。

只是這個事情出了意外,王越壓根不收門生刺。

現在王越出席在這裡,而他們已經成爲了新科進士,現在藉着這個公衆場合表明心意,王越定然會順水推舟收下他們的門生刺。

靳貴隱隱聽到後面懊悔的聲音,嘴角不由微微上揚。

他現在是堂堂的新科探花,這一張門生刺送到王越手裡,便是第一個投帖的門生,地位便能一舉超過前面的狀元劉存業和榜眼錢福。

論孝,他不及劉存業;論才情,他不及錢福;只是論到爲官之道,他自信可以碾壓前面這兩個白癡。

“呵呵……恭喜王總憲喜得良徒!”禮部尚書徐瓊見狀,便是道喜道。

王越深深地望了一眼跪在面前的靳貴,而後環視在場的新科進士及重臣道:“本官是大明的臣子,奉皇差主持會試審批試卷,優取劣汰矣,能通過皆因汝等多年求學所故,何來師生名分?因科試而締結師生,此乃官場之陋習也!”

此話一出,像是重重地打了所有詞臣的臉上般,甚至是帶着迴響。

自從大明實行科舉取士後,官員和考取功名的考生產生了命運的交集,得勢的官員可以順理成章地收下一大幫門生。

縣試,知縣跟考生締結師生關係。

府試,知府跟童生締結師生關係。

院試,一省提學跟生員締結師生關係。

鄉試,鄉試主考官跟新科舉人締結師生關係。

會試,這最有含金量自然是新科進士跟會試主考官締結師生關係。

……

正是這種師生關係,座主與門生既是施恩與報恩的關係,同時又構成利益共同體。最終的結果是老師在朝堂做賢臣,學生則在地方壓榨百姓向老師送冰儆、炭儆和別儆。

王越終究還是王砍頭,心裡始終裝的是華夏的百姓,而不是什麼朋黨。

雖然現在收下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做弟子,他在朝堂便有了一席之地,但最終還是抵住了這份誘惑。

更爲甚者,他的矛頭指向了這種自欺欺人的官場陋習,明明只是盡着自己職責批閱試卷,結果竟然有了師生的名分。

“恩師,飲水則思源,依木則思蔭;一冠、一組,安所非老師賜也!”靳貴沒想到仍會遭到拒絕,很快便按着一貫的說辭道。

王越卻是冷冷一笑,顯得義正辭嚴地道:“你們拜師無非是想要尋靠山!只是自古朝廷之害便是朋黨,本官已上疏於皇帝,請其懲治此等官場陋習!”

這……

劉吉等官員看到王越竟然如此抨擊朋黨,更是已經上疏向皇帝提議懲治科考師生,不由瞠目結舌起來。

如果這種攻擊出現在其他時候,王越肯定會被滿朝的官員直接噴死。

畢竟這種通過科試締結的師生關係,正是清流官員能夠抗衡皇權的重要保障,而詞臣更是這種關係的最大受益者。

不說是當權的詞臣們,哪怕地方的小小的知縣都會極力擁護這種締結師生關係的形式,焉有不痛恨王越之理?

所幸,現在朝堂給詞臣的土壤越來越少,反而是皇權越來越強,致使這個陋習還真有可能被整治。

只是任誰都沒有想不明白,明明已經是這種制度的最大得益者之一,能夠堂堂正正收下六百零三名進士官,但王越竟然想要推翻這個制度。

“真的……好剛啊!”

徐鴻等新科進士看到王越如此表態,雖然心裡難免有些失落,但望向王越的眼睛已經綻放出光芒。

“朝廷要是多幾個王越,豈有不興之理!”趙承慶從小便欽佩王越,而今看到王越直指官場陋習,不由得暗暗感慨道。

弘治二年的榮恩宴出現的變數實在太多,以至在許多年後,亦還有人津津樂道。

榮恩宴的第二天,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需要到鴻臚寺報到,進行爲期三天的“崗前培訓”,主要是學習朝會、筵席、祭祀等官場禮儀。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這一屆的進士還會立進士題名碑,將他們所有人的名字都刻在上面。

正當六百零一名新科進士進入鴻臚寺的時候,京城突然爆出一則重磅消息:都察院、戶部、刑部和順天府衙聯合行動,封查在京的所有當鋪、錢肆和錢莊。

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551章 海上歸客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120章 揚州夢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393章 妥協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71章 餘波3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307章 初雪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
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551章 海上歸客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120章 揚州夢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393章 妥協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71章 餘波3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307章 初雪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