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

刑臺上,一具無頭屍體安靜地躺在上面,大量的鮮血從木板的縫隙處流了下去,很快便將地面染紅。

死了?

死了!

真的死了!

……

圍觀的衆人看到那顆滾落在地上的人頭,聞着空氣中瀰漫開來的血腥味,很多人仍舊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切。

何喬新並不是弘治朝被斬的第一位六部尚書,但期間出現極大的爭議,甚至京城主流輿論一度要求釋放。

只是《明》刊上市後,何喬新的名聲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卻是成爲了包括文人羣體在內的過街老鼠。

現在皇帝乾淨利落地斬殺何喬新,既強化了現在皇權的地位,亦改變京城輿論由文人主導的歷史。

北京城的天空出現了久違的春陽,金燦燦的陽光落在這座古城的每個角落。

“下一個又會是誰呢?”

禮部左侍郎丘濬等清流官員此時就在刑臺不遠處的酒樓上,特意請假前來這裡觀刑,在親眼看到何喬新被斬頭的時候,心裡涌起了一種莫名的害怕。

若是在其他朝代,哪怕皇帝不看在何喬新作爲刑部尚書的身份,亦會因爲京城的輿論而退縮,但偏偏遇上了這麼一位有手段的暴君。

從京城百姓的反應來看,何喬新不僅沒有能夠留下美名,而且身上還散發了臭味,真的已經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死亡不可怕的,可怕是他們死後還要遺臭萬年,簡直是殺人誅心。

西苑,養心殿。

這裡顯得十分的安靜,一縷縷檀香從銅爐中鑽出來飄散在空氣中,致使養心正殿瀰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越來越像一位帝王,腰板挺直地坐在御案前,正在認真地處理兩京十三省的政務。

雖然外面的冰雪已經消融,但他的心裡並沒有過於興奮,弘治四年仍舊面臨着諸多挑戰,特別最近自己右眼皮老在跳。

按說此次解決何喬新後,自己這位帝王的威望更上一層樓,滿朝的文武百官都將跟隨自己一起爲華夏開創新局面。

只是從興王府反饋回來的情況來看,很多人似乎不願意陪同自己披荊斬棘,而是希望換上一個跟他們共享太平之福的帝王。

這裡終究不是小說,並沒有那麼多的王霸之氣,不論是文官集團還是勳戚集團都在維護自身的利益。

即便自己在位已經三年多,自認做得還算十分出色,但眼前的情況仍舊不樂觀,甚至可以用外憂內患來形容。

內患自然是有人仍舊希望將自己換掉,只是朱棣靖難的方法自然無法使用,但自己今年年僅二十一歲,所以換掉自己的最好方法大概像正德那般意外落水才能實現了。

外憂則是元旦大朝會那一場風波,看似是一件家事,但本質上是外交。

畢竟阿勒楚喀部落名義上是大明的衛所,但實質是海西女真七大部落之一,僅僅只是名義上歸屬大明王朝。

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阿勒楚喀部落首領仍舊沒有前來山海關,而今大明亦得着手準備征討這個不聽話的部落。

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此次最好的做法是震懾整個海西女真,而野人女真的地盤纔是大明控制整個東海的最好選擇。

朱祐樘自然不會懼怕一個小小的阿勒楚喀部落,但阿勒楚喀部落的地理位置過於偏遠,而大明方面還得提防其他海西女真部落反水,故而亦是慎之又慎。

“陛下,最近您吃得少,這是臣妾給您熬的四君子湯,請您務必嘗一嘗!”常皇后帶着兩名漂亮的宮女款款前來,顯得十分賢慧地送湯道。

朱祐樘看到這位關心自己的皇后,亦是心裡一暖地道:“你們幾個輪着過來給朕送湯,所以正餐才吃得少些,但朕的身體還是跟以前一樣,你是知道的!”

“知道你厲害了!”常皇后已經不再是嬌羞的少女,卻是幽怨地瞪了一眼每每欺負到自己求饒的男人道。

兩名漂亮的宮女分工合作,很快一碗熱氣騰騰的濃湯已經呈送到朱祐樘面前。

朱祐樘一直以來是滋補湯不斷,只是最青睞始終是雞子甲魚湯,而這四君子湯的味道其實很一般。

只是作爲補氣第一方,自然還是值得一喝,由於湯里加了人蔘有提神的功效,故而同樣得到朱祐樘的喜愛。

“陛下,您心裡可有怨臣妾嗎?”常皇后看着認真吃自己熬製的君子湯,卻是突然認真地發問。

朱祐樘現在吃東西很慢,輕輕地品嚐一小口帶着人蔘味的濃湯:“皇后何此一問?”

咦?

正在這裡伺候皇帝的劉瑾聽到這番話,亦是疑惑地望向這位賢惠的皇后。

“臣妾侍奉陛下已是兩載有餘,然至今沒能替陛下誕下皇子!”常皇后低頭望向腹部被胸前的大太白山所擋,顯得十分愧疚地道。

朱祐樘知道這個女人是考慮自己利益纔會操心這個問題,便擡起頭認真地道:“不瞞皇后,朕心裡確實是有些着急,但怎麼可能怨你呢?何況,朕亦不是每晚都到交泰宮,不僅是你沒替朕誕下子嗣,她們幾個同樣不爭氣!”

按說,自己的女人已經夠多了,每個都是各有姿色,亦是能撩起自己的獸性。偏偏地,不管自己如何耕耘,她們的肚子始終都沒有動靜。

若不是有史爲證,他都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患上了不育不孕。

只是他亦是明白,大明皇帝除了普遍命短外,在子嗣傳承上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像後面的正德絕嗣,而活了六十歲的嘉靖其實僅留下隆慶一脈,而天啓同樣是絕嗣。

正是如此,他雖然心裡有些焦急,亦希望儘快解決國本的問題,但遠遠沒有到達怨天尤人的地步。

“陛下,臣妾請陛下廢掉臣妾皇后之位,臣親甘願降爲貴妃!”常皇后像是下了莫大的決心般,突然鄭重地下跪道。

啊?

劉瑾看到突然下跪的常皇后,不由得傻眼了。

朱祐樘同樣被常皇后的舉動嚇了一跳,當即嚴肅地放下湯碗道:“皇后,你這玩笑開大了!”“陛下,臣妾是認真的,請陛下廢掉臣妾皇后之位!”常有容擡頭迎着朱祐樘的目光,兩行淚已經滑過臉頰道。

朱祐樘看到常有容如此模樣,亦是心疼地道:“皇后,究竟發生什麼事了?你起來慢慢說,朕定會爲你作主!”

在這一刻,他想到了後宮的爭鬥,想到那位得到文官集團支持的妃子張玉嬌,甚至想到了親自將張玉嬌扶爲太子妃的周太皇太后。

只是今非昔比,誰都無法逼迫他廢后,亦沒有任何理由廢后。

“陛下,您可有聽聞京城的東方神算?”常有容卻是搖頭不肯起來,而後滿臉認真地拋出一個問題。

朱祐樘確實知曉此人,便輕輕地點頭:“那個扶乩的?朕倒是聽過此人,郭鏞前幾天還說此人算得特別準,所以有人還稱他爲東方神仙。”

扶乩,這是華夏民間信仰的一種占卜方法,又稱扶箕、擡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卜紫姑、架乩等等。

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被稱爲鸞生或乩身。

神明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在沙盤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神明的想法。信徒通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瞭解神靈的意思。

京城作爲這個時代最繁華之地,自然能夠吸引全國最頂尖的江湖術士前來,而常皇后所提的東方神算在今年名聲大噪。

一是他給萬安的扶乩是“小人反覆,當有丞相之量,可逢凶化吉!”,二是他給徐瓊的扶乩是“今年一木,明年一目,事在新舊之交!”

“幸得陛下隆恩,臣妾昨日歸省,跟父母相聚。然家父深信扶乩之禮,特意安排東方神算前來府中扶乩。臣妾一直心憂陛下子嗣之事,當時亦是心血來潮,便請其測陛下子嗣,結果,結果!”常皇后的俏臉流露着幾分悲傷,說到最後忍不住哽咽起來。

咦?

劉瑾何等聰明,當即意識到問題出在這扶乩的內容上。

朱祐樘出於對朝堂的理解,隱隱嗅到了陰謀的味道:“測出什麼了?”

“帝嗣劫,逢二後,張似秦,常從新!”常皇后咬了咬下脣,然後便將扶戰的結果說出來道。

朱祐樘的眉頭蹙起,顯得有所不解地道:“常從新?”

“陛下,奴婢昨天在軍營輪值,對此事亦是有所耳聞。按那位東方神算扶乩的說法,陛下以皇后爲後,便似新朝,不……不出一世。若是以張爲皇后的話,則……則是秦二世!”韓牛看到常皇后不斷掉淚不能言,便小心翼翼地幫着解惑道。

咕……

劉瑾暗暗地嚥了嚥唾沫,這分明是在斷言皇帝絕後,兩者的區分是現在絕後還是到下一代絕後。

朱祐樘即刻感受到自己被人針對了,當即板起臉來:“此等江湖術士竟敢妖言惑衆?來人,即將令刑部將人逮進大牢!”

這個人簡直是愚蠢至極,這種結果哪能公示出來。哪怕自己明知道他算的是真的,自己亦不可能相信,甚至還得將他直接處死。

一旦讓人以爲自己沒有子嗣,那麼孝忠的程度會大打折扣,因斷了子嗣而丟掉皇位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哪怕英明如武則天,最後其實還是敗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一幫政治投機分子在皇帝之前便做了選擇。

正是如此,這個東方神算是否能洞悉天機並不重要,這個江湖術士必須要承受自己的怒火。

“陛下,常大人昨日便將人送進刑部大牢關起來了!”韓牛猶豫了一下,當即小心地彙報道。

朱祐樘先是微微一愣,旋即明白常復恐怕亦是被氣得不輕:“江湖術士之言不可信!傳朕的旨意,着令東廠和錦衣衛禁止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誰敢多嘴多舌必嚴懲!”

由於一直沒有子嗣,他亦想到風水師這類行當,所以知道這位東方神算在京城的名氣很大。

這個“帝嗣劫,逢二後,張似秦,常從新”,簡直就是在削弱自己的聲望,所以要即刻將這個不利的結果進行壓制。

現在最佳的做法自然是防止事情繼續蔓延,甚至要想辦法清除這個事件帶來的不利影響,迫不得已甚至要解決東方神算。

“遵旨!”劉瑾感受到朱祐樘殺意,當即便鄭重地拱手道。

“陛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臣妾請陛下廢掉臣妾皇后之位,臣妾絕無怨言。誠蒙陛下的隆恩,臣妾亦想陛下能誕下子嗣!”常皇后昨日見識到東方神算的本領,卻是選擇相信地再度發出請求。

朱祐樘上前將常皇后扶起,顯得無比認真地表態:“皇后,別輕信江湖術士妖言惑衆,朕絕不廢后,亦會有子嗣!”

“陛下,臣妾擔不起這個罪責!”常皇后感受到朱祐樘對自己的維護,此時眼淚奪眶而出道。

朱祐樘伸手將常皇后臉頰上的眼淚抹掉,顯得十分認真地鼓勵:“咱們再努力努力,這種江湖術士的妖言遲早不攻自破!今晚朕到坤寧宮,只是你今晚得再努力一些,朕不僅要皇子,還要嫡長子!”

“嗯!”常皇后想到眼前男人的勇猛,便含淚地點了點頭。

朱祐樘目送被自己安撫住情緒離開的常皇后,看着這個窈窕的身影,知道今晚將是一場痛快淋漓的大戰。

只是現如今,卻是有一件棘手的事情要處理。

原本他對扶乩這種封建糟粕並不太相信,只是一些事情卻由不得不信。

雖然這個扶乩結果簡直可以砍頭,但這位東方神仙似乎真能窺得天機。若按着原來的歷史,自己立張玉嬌爲皇后,不正是“秦二世而亡”嗎?

儘管自己很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那位東方神算還真算了出來了,甚至自己這一世可能真要絕嗣。

在那麼一瞬間,他亦想要向命運屈服。按原來的歷史寵幸或獨寵那個女人,從而得到一個子嗣,但內心深處始終不願意進行妥協。

且不說張玉嬌跟文官集團和周太皇太后的關係太過於密切,將來後宮一旦被文官集團滲透得更厲害,那麼後面的皇帝都要警惕自身的安危了。

古往今來,皇宮什麼事情都會發生,皇后謀害皇帝爭奪權力亦是一個史實。

朱祐樘現在並不能確定自己是遇上了陰謀,還是真碰上了傳說中百年難得一遇的神算,當即做出決定道:“劉瑾,即刻將人轉移到都察院大牢,跟王越打一下招呼,朕要親自會一會這個東方神仙!”

“遵旨,奴婢這便進行安排!”劉瑾先是一愣,而後認真地領命道。

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70章 餘波2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2章 何以治國第127章 刺駕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27章 刺駕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6章 太子入宮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564章 五年後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
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70章 餘波2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2章 何以治國第127章 刺駕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27章 刺駕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6章 太子入宮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564章 五年後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