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

西苑,養心殿。

朱祐樘召見戶部右侍郎吳裕,聽取京城今日的米價情況,臉色不由得沉重起來,甚至隱隱有幾分暴怒。

“依陛下的吩咐,臣已經將各個藉機哄擡米價的米行商號記錄在案!”

吳裕雖然出身富裕之家,但心裡一直有着憫民的情懷,而今更是一個光榮的帝黨,顯得殺氣騰騰般彙報導。

原以爲皇家米行屯積這麼多米,那幫權貴應該收手了,結果他們竟然膽敢調集更多的資金來買空皇家米行。

現在失去皇家米的制約,他們紛紛露出了貪婪的本性,竟然將京城的米價直接推到天上,搞得京城百姓不得不吃高價米。

朱祐樘輕敲着龍椅的把子,卻是認爲時機還沒有成熟:“你繼續秘密清查,務必要將所有不法之商調查清楚!”

“臣領旨!”吳裕知道皇帝做事有着遠比常人的穩重,當即規規矩矩地行禮道。

朱祐樘知道米糧事情還得想辦法解決,便認真地叮囑:“現在時間亦差不多了,你今日便跟韋眷接洽一下吧!”

“臣領旨!”吳裕心裡一陣暗喜,又是規規矩矩地行禮道。

朱祐樘端起劉瑾送來的茶盞,對這個得力干將拋出一個問題道:“吳卿,李尚書離開之時,對你極爲推崇,認爲你的才能不在他之下!若是此事做成,你亦算是大功一件,不知你是想在戶部左侍郎的位置上呆一呆,還是現在便想到地方擔任總督歷練呢?”

對有功之臣,他並不會吝嗇賞賜。只是侍郎到尚書的升遷之路被自己斬斷,現在六部侍郎想要到達六部尚書,仍舊還得出任地方總督進行過渡。

只有能夠在地方幹出實績的總督,纔有機會返回京城出任六部尚書,或者下一站亦可能到南京養老院。

“誠蒙陛下厚愛,臣感激涕零!然今朝廷有奸佞深藏,京師又有興王當立之妖言,興王府聚者日增。臣懇求陛下將臣留在朝中,臣雖智短,然忠心可照日月。而今天下日盛,唯君父無恙,華夏方興萬世!”吳裕知道地方總督離六部尚書一步之遙,但還是表明心跡地道。

雖然他並不認爲那幫陰謀家是這位雄才大略帝王的對手,但那些人終究存在,而自己離開必定不得安心。

何況地方總督和戶部左侍郎是有利亦有弊,若是自己步子邁得太快的話,其實不見得是一件大好事。

現在留在戶部左侍郎的位置上,既可以積攢自己的資歷,亦可以加深自己理財方面的能力,最重要是離這位英明的帝王更近。

咦?

剛剛送茶退下的劉瑾不由得打量一眼這個微胖的戶部侍郎,這應該是一個忠臣。

朱祐樘感受到吳裕的忠心,便喝一口茶淡淡道:“那些人掀不起風浪!只是你留京亦好,而今戶部新幣推行需要你這種人才,那便先在戶部左侍郎的位置呆一兩年吧!只要你能夠好好幹,朕不會虧待於你!”

“臣定不負陛下所望!”吳裕知道眼前的帝王賞罰分明,再度鄭重地表態道。

朱祐樘將吳裕打發離開,最終還是將目光落在剛剛內閣擬定的聖旨上,便抓起玉璽在上面親自用印:“即刻送到刑部吧!”

他知道這道聖旨意味着即將血流成河,而自己暴君的名頭似乎真要坐實了。

朱祐樘最早的計劃確實是搶親截胡,將蔣妡娶到皇宮裡面,不僅可以阻止氣運之子出現,而且還可以讓氣運之子叫自己爸爸。

爲了防止蔣家接受興王的聘禮,他最初的打算是調查蔣家的罪行,從而威脅蔣家站到自己這一邊。

只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在神盾營成立初期,他當時心血來潮前往軍營檢閱,結果在校場上遭到刺駕。

當初得益於宋澄順藤摸瓜,最終查到果勇營指揮使林國棟的頭上,但林國棟並沒有開口,成爲一起懸案。

朱祐樘知道林國棟是棋子,而幕後之人或許有刺殺自己的意圖,但更大的可能還是想要阻止自己壯大實力。

雖然林國棟當年始終沒有開口供出幕後主使,但自己一直都沒有放棄調查。特別在暗地裡,秘密成立了一個未結案件調查部門,哪怕懷恩被毒殺在北鎮撫司的案子都在其中。

原本林國棟行刺的案子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但時間可以還原一些真相,而一些案子亦可能在某個瞬間迎刃而解。

覃從貴的東廠顯得能力更加出衆,在徹查蔣家的時候,卻是發現蔣斌跟林國棟同屬果勇營的高級將領,而將斌當年竟然參與了刺駕。

朱祐樘可以容忍一點小奸小惡,但對這種刺駕行爲卻是根本不能容忍。

在興王下聘當日,自己哪可能遏制不住無權無勢的長公主,甚至早已經準備拿長公主的幾個兒子進行威脅。

只是在得知蔣家的罪行後,他最終選擇放棄了第一套方案。

既然蔣家選擇站在興王那裡,本身又是反帝聯盟的核心成員,那麼自己又有什麼理由心慈手軟呢?

正是如此,在這種機緣巧合之下,只能採用第二套方案來處理這個事情,選擇將那一位家家皆淨的卵子抹除。

紫禁城,清寧宮。

興王大婚,這是一件十分振奮人心的消息。

邵太妃已經申請出宮前往興王府,雖然太妃離宮很是敏感,但今日是自己兒子的大喜之日,確實有理由出宮一趟。

周太皇太后今日的心情很好,只是自己的身份擺在這裡,即便她再如何支持興王,亦不方便前往興王府。

“待到婚事結束,便讓他們夫婦進來給太皇太后問安!”

邵太妃自然知道請不動這位太皇太后,但亦是努力替自己兒子拉攏周太皇太后道。

現在朱祐樘跟周太皇太后決裂,只要他們這邊對周太皇太后保持足夠的孝順,周太皇太后必定會支持最聽話的孫子。

“出事了!”

正當邵太妃準備離開,結果一個太監急匆匆進來道。

周太皇太后的眼睛閃過一抹不喜,顯得十分鎮定地端起茶盞:“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啓稟太皇太后,宮外剛剛傳來消息:孫府被都察院和刑部的人封了,花轎都出不來!”太監意識到自己莽撞了,便嚥着口水小心翼翼地道。

周太皇太后停下送到嘴邊的茶盞,當即瞪起眼睛怒斥道:“朱祐樘瘋了不成?”

這……

在場的宮人面面相覷,周太皇太后連皇帝的名諱都喊了出來。

“皇帝因何如此?興王……興王跟蔣家的婚約在先,他……他這樣做不怕天下人嘲笑嗎?”邵太妃亦是慌了神,同樣震驚地道。

“聽聞是蔣家家主當年協助林國棟行刺陛下,案子已經被刑部、都察院和順天府聯手查出來了!”太監苦澀地將事情的緣由說了出來。

其實起初他亦覺得皇帝是瘋掉了,但得知事情的緣由後,卻是知曉這一切都是蔣家咎其自取。犯什麼案不好,竟然是行刺皇帝的株九族之罪。

邵太妃知道案子一旦坐實,不僅是蔣家直接遭殃,而且她兒子同樣受到負面影響,當即向周太皇太后求助道:“太皇太后,現在如何是好?”

“你不是說蔣家是良善之家嗎?”周太皇太后沒想到自己站出來支持的婚約竟然成了笑話,對邵太妃亦是責怪道。雖然不比皇帝選後,但興王妃的位置同樣十分吸引人,整個北直隸的適婚女子可以說是隨便挑選。

整整大半年的時間,邵太妃一直在反覆對比,結果十萬裡挑一竟然還能挑出參與行刺當今皇帝的蔣家。

“我……”邵太妃哪裡知道蔣家藏着如此大惡不赦之惡,頓時亦是語塞道。

周太皇太后知道自己隱忍了數年,結果站出來支持的是一個阿斗,頓時亦是原形畢露地吐出一個字:“滾!”

雖然她早已經看穿邵太妃的那點小心思,卻是想要通過孝順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但奈何自己壓根不需要這些東西。

真正能夠打動自己的是興王能夠取代朱祐樘,但奈何自己完全高估了興王,那次“搶親成功”更可能是朱祐樘壓根不認真參與。

邵太妃嚇得臉色慘白,只能灰溜溜地離開,卻是不明白明明大好的形勢爲何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蔣府,簡直是喜悲兩重天。

剛剛還是一場喜慶無比的送女出嫁的場景,只是隨着都察院等人員封鎖這裡,這裡頓時是如喪考妣。

蔣斌幾乎都已經忘記了這個不法之事,而今突然被幾位大人物揭開,卻是知曉自己終究逃不過一場大清算。

“我們願意嫁女,還請恕過我們啊!”

“我們選擇皇帝,我們蔣家真的知錯了!”

“我們的女人任皇帝挑選,還請饒命啊!”

……

剛剛還在稱家主英明的蔣氏族人,而今看到大禍臨頭,此刻心裡卻是恨死了蔣斌,同時紛紛改變態度道。

或許應證那句話,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

他們如果讓蔣妡進入後宮,哪怕得到皇帝的一絲寵幸,亦可能讓他們蔣氏免掉此劫。只是偏偏地,他們竟然放棄蔣妡成爲帝嬪的機會,而是追逐起興王妃。

現在倒是跟興王立下了婚約,但這個代價是他們蔣氏九族被株連,由他們蔣氏幾百人的性命爲這個錯誤買單。

“鎮遼伯,求求你!我真的知道錯了,我願意將女兒送入宮,還請你請陛下放過我們蔣氏一族吧!”

蔣斆想到自己的小命還是其他兒女的性命,頓時無比的懊悔,當即跪着哀求曾經向他們釋放善意的鐵象山道。

宋澄等人扭頭望向鐵象山,卻是知道鐵象山在皇帝心裡有一定的分量。

鐵象山仍舊還坐在馬上,望着這個曾經讓自己感到高不可攀的蔣府門口道:“本伯確實是匹夫出身,不像你們蔣家子弟從小能夠讀書,亦習得兵法。只是本伯即便出身卑微,亦懂得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的道理!今日不是皇帝要滅你們蔣家,而是你們蔣家咎由自取。今後誰敢動皇帝分毫,我鐵象山縱是粉身碎骨,亦要屠絕他全家、全族!”

說到最後,渾身散出一股濃濃的殺機。

其實很多人都以爲自己是因爲從底層將士到封爵才忠於皇帝,但殊不知自己從小便有忠君之心,更是第一次見到皇帝便決定效死。

這些年讓他感受最深的是皇帝對他們將士的重視,不僅給他們好的待遇,亦是給他們世間最好的武器。

他能夠建功立業,固然是他們捍不畏死的結果,但其實離不開皇帝的支持,更離不開皇帝的雄才大略。

雖然蔣家的祖上確實關愛過他鐵家祖上,但他鐵家亦是用性命償還,而今蔣家犯的是謀反之罪,自己別說替他們求情,而今恨不得親手屠門。

這……

蔣斆渾身打了一個冷戰,卻是無比害怕地望着眼前的殺神。

刑部尚書劉忠騎馬出現,亦是展開明黃的聖旨宣讀蔣家的罪行道:“奉陛下旨意,經刑部、都察院和順天府一同查實,蔣斌在林國棟行刺皇帝事件中,證實其協助林國棟行不法事……今處蔣斌凌遲,株連九族,欽此!”

隨着這道聖旨宣讀完畢,接着便執行抄家株九族。

這裡跟蔣斌有關的所有人員不能再出來,而蔣妡雖然即將出嫁成爲興王妃,但她終究還是蔣斌的親侄女。

嗚……

蔣妡這一刻不需要捏自己的大腿肉,終於隨心所欲地在花轎中哭了出來。

作孽啊!

蔣母跌坐在地上,亦是痛恨自己的選擇,宛如潑婦那般捶胸頓足起來。

在當初面臨選擇的時候,她亦是支持興王的一員。

到了這一刻,她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愚蠢。興王的名聲再好,那亦僅僅是親王,而皇帝的名聲再差,但人家是高高在上的天子。

現在倒好,他們自作聰明地接受了興王的聘禮,結果代價是他們蔣氏全族被滅,連同女兒都要被斬。

一時間,蔣宅裡面的男男女女宛如遇上末日般,卻是啼哭起來,導致讓不明真相的人錯認爲蔣家鬧鬼了。

王府街,興王府。

最先傳到這裡的其實是長公主府的壞消息,畢竟離得最近,而長公主府的周忠被錦衣衛給抓走了。

長公主雖然感受到皇權的恐怖,但還是抱着最後一絲希望前來求助興王道:“興王救我,還請救救我的兒子周忠!”

這……

襄城侯李瑾等人已經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卻是面面相覷起來。

若是其他罪名或許還有迴旋的餘地,但周景公然想要謀害朝廷命官,又是違抗朝廷的政令在先,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

當初皇帝沒有大開殺戒,確實是給長公主留了情面,亦算得上是一名仁君。只是長公主趟了這一趟渾水,現在皇帝想要舊事重提,誰又能攔得住呢?

若是真要怪,亦是隻能怪這位長公主不該招惹皇帝,從而給自己兒子招來了殺頭大禍。

“此事得從長計議!”

“不錯,遇大事需靜氣!”

“此事不宜興王出面,咱們要不待拜堂結束再議!”

……

襄城侯李瑾等人自然不會將心裡話說出來,而是紛紛打起太極道。

只是該來終究還是來了,一個剛剛從蔣家那邊回來的護衛道:“興王殿下,蔣家被查抄了!因蔣斌參與當年林國棟的刺駕,皇帝下旨株連九族!”

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126章 箭來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249章 水落石出
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126章 箭來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第249章 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