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落日餘暉,在離葛爾穆十五里的地方,遇到了大虞守將鄒昆率領的迎親團。
鄒昆一身銀色鎧甲,英姿颯爽,率領着整齊的隊伍急速而來,遠遠地便看見了夏國的車隊。
他忙下令軍隊停下,翻身下馬,帶着禮官,步行至謝知意的馬車前,依照大虞的禮儀,恭敬行禮道:“大虞鄒昆見過恪靖公主,公主萬安。”
謝知意在車內輕輕掀開窗簾,客氣地道:“有勞鄒將軍遠道相迎,多謝。”
鄒昆擡頭,目光透過窗簾的縫隙,隱約捕捉到車內女子美麗的輪廓,不禁暗贊傳聞非虛,恪靖公主果然氣質出衆,非同凡響。
“公主客氣了,能迎公主入虞,是鄒昆之榮幸。公主一路舟車勞頓,鄒昆已備好上好的休憩之所,請公主稍作休整,明日再啓程。”他微微一笑,語氣謙恭地道。
“有勞鄒將軍安排,一切就依將軍所言。”謝知意放下簾子。
謝賾和鄒昆是舊識,兩人客套了幾句後,就一起護送馬車往葛爾穆城裡去。
兩國長治久安,城鎮同樣繁華,鄒昆安排謝知意入住的宅子,是城中富商的別院。
謝知意步入院中,不禁微微頷首,這院子雖身處鬧市之中,卻自有一番幽靜與雅緻。
宅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花木扶疏,流水潺潺,頗值大虞江南園林之韻。
她對這處休憩之所頗爲滿意,目光落在領着一羣下人的婦人身上。
“李王氏見過恪靖公主,公主萬福。”婦人滿臉笑容地衝她行禮道。
謝知意雙手虛扶道:“王夫人不必多禮,請起。”
路上,謝賾已經告訴她,鄒昆的妻子留在大虞的京都,沒有陪他來葛爾穆。
而副將中,有一位姓李,這位李王氏想來就是他的妻子。
“公主一路舟車勞頓,妾身已命人備下熱水與換洗衣物,公主可先沐浴更衣,稍作休息。”李王氏邊說邊側身引領謝知意,往裡面走。
“有勞李夫人費心,這一路行來,確實有些疲憊。”謝知意微笑着,跟隨李王氏步入正廳。
正廳內,早已佈置得溫馨而雅緻,几案上擺放着幾盆清新的花卉,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
“公主客氣了,能爲公主效勞,是妾身的榮幸。”李王氏恭敬地回答,臉上始終掛着溫婉的笑容,“妾身不打擾公主歇息,先行告退。”
“穀雨,送王夫人出去。”謝知意吩咐道。
“王夫人請。”穀雨伸手一引。
“妾身告退。”李王氏隨穀雨退出正廳。
待李王氏的身影消失在門口,謝知意輕吁了口氣,“你們也退下吧。”
“是,公主。”下人們也退到了屋外。
謝知意這才進浴室,沐浴更衣。
浴室中,水汽氤氳,溫暖的水流滑過謝知意的肌膚,帶走了滿身的疲憊。
沐浴完畢,謝知意換上了一襲輕便的寢衣,頭髮隨意地披散在肩上,更添了幾分慵懶與柔美。
天色已暗,室內點着幾盞精緻的宮燈,明亮的光暈給整個房間添上了一抹柔和。
穀雨拿起外裳爲她穿上,霜降幫她重新挽了頭髮,寒露進來稟報道:“公主,王夫人帶人送來了晚膳。”
謝知意放下手中的執鏡,起身道:“出去用膳吧。”
餐桌上,各式佳餚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散發着誘人的香氣。
謝知意在主位上坐下,穀雨與寒露侍立一旁。
李王氏微笑着走上前來,福了一福:“公主,今日的菜色可還合心意?”
謝知意目光掃過桌上的每一道菜:“極好,有勞李夫人費心了。”
李王氏溫婉的笑道:“公主滿意便好,能爲公主準備膳食,是妾身的榮幸。”
“王夫人請坐。”謝知意淺笑道。
“多謝公主殿下賜座。”李王氏坐在了一旁設下的客座上,舉止間盡顯大家閨秀的風範。
用餐間,兩人偶爾交談幾句,氛圍溫馨而融洽。
餐後,李王氏提議道:“公主,今日夜色甚美,不如去花園中散步消食,如何?”
“有勞王夫人相陪。”謝知意欣然應允。
花園中,月光如水,灑在精心修剪的花木上,增添了幾分幽靜與雅緻。
偶爾有夜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謝知意是和親公主,在京都人生地不熟,進了皇宮怕也是兩眼一抹黑。
李王氏是個聰明人,也有意示好,藉着說園中移植的牡丹花,說起京都的人和事,“公主您看,據說這幾株牡丹是從皇宮御花園中精心挑選移植而來,是皇后娘娘最喜愛的花。”
已是八月,早就過了牡丹的花期,能看得也就幾片花葉,謝知意微微頷首,“來年四月,倒是能在宮裡賞牡丹了。”
李王氏輕笑道:“是啊,宮中的牡丹盛開之時,那景象真是美不勝收。公主屆時定能大飽眼福。說起來,皇后娘娘不僅愛花,更是一位賢良淑德之人,對宮中衆人皆十分和善,公主定能很快適應宮中生活。”
謝知意聞言,心中微微一動,附和她道:“王夫人所言極是,本宮對皇后娘娘也是仰慕已久,能有機會親自拜見,聆聽教誨,實乃幸事也。”
“宮裡貴妃娘娘也是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兒,與皇后娘娘各擅勝場,只是性情上略有不同。”李王氏話鋒一轉,巧妙地提到了另一位宮中重量級人物,貴妃娘娘。
謝知意眸光微閃,她早就從密報上,知道這位貴妃娘娘了,貴妃姓方,名允嫺,是新帝生母的孃家侄女,頗得聖寵。
但沒想到,她能在後宮,與皇后分庭抗禮,且讓李王氏這樣的朝臣家眷都願意主動提及,可見其手段與影響力亦不容小覷。
謝知意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貴妃娘娘姿容出衆,又出身顯赫,本宮雖未得見,卻早已聞其名,今日聽王夫人這麼說,想來,貴妃娘娘定是一位溫婉賢淑、才情兼備的女子。”
李王氏眼中露出一絲讚許,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又舒心,“說到出身顯赫,還是賢妃娘娘更爲顯赫,賢妃娘娘是太后娘娘的孃家侄女,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宮中的名聲也是極好的。”
謝知意輕輕撫了撫衣袖,面上笑容未減,卻暗自思量。
李王氏這番話,看似在誇讚皇后與貴妃、賢妃三位皆是出身名門,實則是在微妙地提醒她,後宮之中,關係錯綜複雜,每一股勢力都不容忽視。
她的這份好意,謝知意感受到了,在離開葛爾穆之前,送了一份貴重的禮物給李王氏,以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