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啓程

謝知意輕垂眼簾,言語中藏着一絲憂慮:“此事本不願勞煩父王煩心,然則王后挪用之財物,日積月累,數額驚人,恐其日後更無所顧忌,累及王宮之序與安寧。”

“再者,那些皆是母后遺物,對女兒而言,既爲物質之財,更是心靈之慰,承載着對母后無盡的追思與懷念,難以割捨。故斗膽陳情,望父王能爲兒臣做主。”

國王聞言,微微頷首,沉思片刻,隨後鄭重道:“知意,你之憂慮,孤已知悉。這些年,孤對俞氏確有縱容之嫌,但今日之事,孤必嚴懲不貸。”

“父王,女兒即將遠赴大虞,路途遙遠,諸多準備自不待言,更需一心一意。”

謝知意言下之意,隱約帶有些許警示。國王凝視着她,眼中情緒複雜多變,“孤答允你,在你離宮前,必將王后之事妥善解決,免你掛念,影響行程。”

“你此去大虞,多帶財物以備不時之需。孤會讓俞氏加倍償還,併爲你籌備豐厚的嫁妝。”

謝知意麪色平靜,躬身行禮:“父王英明,女兒感激涕零。現需整理行裝,便先行告退。”言罷,便緩緩退出。

國王亦無意在謝知意麪前直接處置王后。謝知意全心投入到赴虞的準備中,對王后之事未多加關注。

十日之後,國王命人送來了二十六個大型木箱,皆需四人共擡。

謝知意親自監督侍女們逐一開箱,箱內滿載金銀財寶、珍貴藥材、華麗布帛,及各式精巧之物,琳琅滿目。

“公主,您看這。”芒種從箱子捧出一尊玉山子。

這尊玉山子通體晶瑩剔透,雕工細膩,山巒起伏間雲霧繚繞,彷彿有仙氣嫋嫋升起,山間還巧妙地鑲嵌着幾處小巧的亭臺樓閣,以及幾隻形態各異的靈獸,栩栩如生,令人歎爲觀止。

只是她記得這尊玉山子是父王四十歲壽辰時,右議政大人送的壽禮。

她父王還真捨得,居然把這尊玉山子拿出來,填補俞氏的虧空,由此可見,她父王對俞氏還真稱得上,情深意重。

謝知意冷哼一聲,她真爲她母后感到不值,“既已贈予,便歸屬我掌,妥善保管就是了。”

等芒種她們點算登記在冊後,謝知意發現,不只這尊玉山子,還有好多她父王私庫裡的珍貴之物。

“穀雨,速將這些珍寶搬離宮闈。”她擔心父王會後悔,找理由將東西收回去。

“是,公主。”穀雨立刻去安排。

接下去五晚,都有箱子秘密運出王宮,滿箱去,空箱回,謝知意還兌換了一萬兩大虞的銀票和三千兩大虞的金票,以備不時之需。

謝知意將這銀票和金票,分成七份,四大侍女一人帶五百兩銀票、五十兩金票,“都收好了,萬一在路上走散,或是遇到什麼意外,這些銀兩和金票便是你們應急的依靠。記住,無論發生何事,保命爲先,銀兩乃是身外之物,可再掙得。”

“公主,您對我們如此厚愛,奴婢們感激不盡,定當誓死追隨,保護公主周全。”侍女們眼眶微紅,跪下表忠心。

“都起來,想法子將銀票和金票藏好。”謝知意將兩千兩銀票塞進了,中空的六枝圓頭簪裡,五百兩金票則藏在中空的一對素金鐲內。

餘下的銀票和金票,謝知意分別交給了兩個心腹內侍李成福和陳進忠妥善保管。

轉瞬之間,謝知意赴大虞京都之日已至,由十五名官員、一百八十名侍衛、三十名侍女以及一百名雜役組成的使團,亦整齊待發。

這一日,天空湛藍如洗,晨曦微露,宮城內外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謝知意身着華貴的公主服飾,裙襬繡着繁複的金絲牡丹,頭飾璀璨奪目。

她緩緩下跪,“女兒拜別父王,此一去,便各分兩地,女兒就再也不能在父王膝下侍奉,幸得大哥不日將歸,稍慰女兒之心。願父王身體康健,大夏國泰民安。”

她刻意在羣臣前提及兄長歸期,意在防止國王反悔。

國王目光復雜地凝視着她,終是無奈地道:“來人,把王旨交給大公主。”

內侍將早已準備好的王旨,雙手奉上。

“此乃召令賾兒迴歸王城的聖諭,便由你親自攜此旨意前去交予兄長,如此,你二人亦可藉此機會一聚。”國王說道。

謝知意有點意外,沒想到他是這樣的安排,不過這樣挺好。

有了這道召回的王旨,她就更安心了,“女兒定當不負父王所託,親手將聖諭呈予兄長,並轉達父王深切的關懷與厚望。”

“殿下,時辰不早,還是讓大公主上馬車吧。”俞氏急切地想要謝知意這個眼中釘趕緊離開。

謝知意連眼角餘光都沒給俞氏,“父王多保重,女兒這就啓程。”

言罷,走向由八匹駿馬拉拽的銀頂鑲寶石頂馬車,站在馬車上,回首目光掃過衆臣,她看到了站在低階官員中的程諾,微微垂眸,轉身進了馬車。

隨着“恭送恪靖公主”的齊聲頌揚,馬車緩緩向前行駛。

程諾看着遠去的使團,眼中滿是不捨和擔憂。

馬車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塵土飛揚的官道盡頭,留下一串悠長的馬蹄聲。

車內,穀雨端着托盤進了內間,“公主,茶泡好了。”

謝知意端起托盤上的茶杯,輕抿了一口,那溫熱的茶水似乎能驅散些許離別的寒意。

捧着茶杯,目光深遠地透過稀疏的竹簾,看向車外,遠山如黛,雲霧繚繞,前路未知而漫長。

“穀雨,此去大虞,山高水遠,未知重重,你可有懼意?”謝知意放下茶杯,看着身旁這個自幼便跟隨自己的侍女。

穀雨搖了搖頭,堅定地說道:“只要有公主在,穀雨便無所畏懼。”

“有你在,我亦心安。”謝知意認真地說道。

主僕間的默契與信任,如同這杯中的茶水,雖淡卻悠長,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也足以抵禦即將到來的風雨與挑戰。

馬車緩緩行進在蜿蜒的山路上,車輪碾過落葉與石子的聲音,在靜謐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清晰,沿途的風景在不斷變換。

午時,使臣大人過來道:“公主,爲了在傍晚能趕到前面的小鎮,中午就不停下歇息了,還請公主在車上用膳。”

“我在車上用膳到是無妨,但大人們方便嗎?”謝知意的聲音溫婉中帶着幾分關切,她深知長途跋涉的辛勞。

使臣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敬意,連忙回答道:“公主宅心仁厚,下官感激不盡。車馬行囊中備有輕便的乾糧與清水,足以供大家在路上充飢解渴。再者,隊伍中有專門的馬車供下官輪流休息,公主不必過慮。”

“那就好。”謝知意沒再多言。

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三章 偶遇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八章 溫泉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十三章 偶遇第六章 刺殺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二章 陳楚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二章 陳楚第九章 翠縷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八章 溫泉第十六章 地動第九章 翠縷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二章 陳楚第七章 梳頭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四章 竹馬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章 捶丸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四章 送行第十八章 相交第五章 啓程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十四章 送行第六章 刺殺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五章 王氏第十九章 疏離第七章 梳頭第十二章 陳楚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章 柳蘭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十八章 相交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二章 柳蘭第七章 梳頭第十二章 陳楚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十四章 送行第九章 翠縷第五章 啓程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章 討要第四章 竹馬第九章 翠縷第三章 討要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三十章 晉封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三十章 晉封第六章 刺殺第十六章 地動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章 柳蘭第三章 討要第八章 溫泉
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三章 偶遇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八章 溫泉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十三章 偶遇第六章 刺殺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二章 陳楚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二章 陳楚第九章 翠縷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八章 溫泉第十六章 地動第九章 翠縷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二章 陳楚第七章 梳頭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四章 竹馬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章 捶丸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四章 送行第十八章 相交第五章 啓程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十四章 送行第六章 刺殺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五章 王氏第十九章 疏離第七章 梳頭第十二章 陳楚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章 柳蘭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十八章 相交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二章 柳蘭第七章 梳頭第十二章 陳楚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十四章 送行第九章 翠縷第五章 啓程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章 討要第四章 竹馬第九章 翠縷第三章 討要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三十章 晉封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三十章 晉封第六章 刺殺第十六章 地動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章 柳蘭第三章 討要第八章 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