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柳蘭

內侍見兩位公主聯袂而至,大聲向內通報,“大公主到、二公主到。”

聽到通報聲,樓內瞬間安靜了下來,官員及官眷們紛紛起立,目光都不約而同地看向門口,對兩位公主行注目禮。

姐妹倆都面帶微笑,在侍女的引領下,往她們的位置走去。

“大姐、二姐。”三公主、四公主和二王子恭敬地喚道。

謝知意與謝知恩輕輕頷首,以示迴應。

樂聲悠揚,賓客們已陸續到場,樓裡越發的熱鬧。

大約過了一刻鐘,夏國的國王、王后以及幾位朝中重臣,陪着大虞使臣進來了。

“恭迎殿下,恭迎王后娘娘,恭迎遠道而來的使臣大人!”殿內衆人齊聲行禮,聲音洪亮。

“諸位免禮,賜座。”國王請使臣們坐下後,才落座,以示對宗主國的尊重。

宴會上,自是歌舞昇平,觥籌交錯間,恭維之詞不絕於耳。

酒至半酣,菜過數巡,謝知意見謝知恩悄然起身離去,便知她是爲換舞衣而去。

她擡眼望向王后,只見王后正笑語盈盈地與旁側貴婦交談,而她的心腹嬤嬤卻不知去向,料想是去勸阻謝知恩了。

正如她所預料,直至宴會落幕,謝知恩都未曾再現。

謝知意回到寢宮,沐浴更衣,就上牀歇息了。

次日,陽光透過精緻的窗櫺灑在寢宮內,金色的光輝爲室內的一切鑲上了溫暖的邊。

謝知意醒來坐起,揚聲喚道:“穀雨。”

穀雨和霜降聞聲,領着一羣宮女魚貫而入,手中捧着洗漱用品和華麗的衣裳,靜靜地侍立在一旁,等待她的吩咐。

“公主,昨夜安寢可好?”穀雨笑盈盈地問道。

“甚好。”謝知意微微一笑,目光掃過宮女手中的衣裳,落在藕粉色繡蘭花之服上,“此衣甚佳。”

穀雨領着宮女們伺候謝知意梳洗,霜降將她烏黑的長髮梳理成繁複而精緻的髮髻,點綴上珍珠與寶石,映襯得謝知意本就清麗脫俗的面容更添了幾分高貴與典雅。

謝知意換好衣裙,在桌邊坐下,“傳膳吧。”

她正享用早膳之際,一侍女悄然步入。她躬身行禮後,悄然靠近她的身側,於她耳畔低語數句。

謝知意眼中閃過一抹哀傷,有母親護着的孩子是幸福的,俞氏再狠毒,再如何算計,對唯一的女兒謝知恩卻是真心疼愛。

若她母后還在,她何須在這深宮之中步步爲營,處處謹慎?

可現實是殘酷的,她的母后早已離世,留下她和兄長在這風雲變幻的深宮之中掙扎求存。

謝知意輕輕吸了口氣,將心底的哀思壓下,恢復了一貫的冷靜與淡然,“我知曉了,你退下吧。”

侍女應聲退下,穀雨和霜降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擔憂。

她們跟隨謝知意多年,自然知道她心中的苦楚,但也只能默默在旁支持,無法爲她分擔更多。

謝知意安靜地用完膳,接過宮女奉上的茶盞,漱了口,拿帕子按了按脣角,拿起扇子,起身走到窗邊。

看着那片柳蘭,謝知意目光變得堅定,“穀雨,去把櫃子裡那個五彩漆盒拿來,我需要去面見父王。”

漆盒裡裝着的簪子,乃是父王母后情深意濃之時,父王贈予母后的信物。

她不願坐以待斃,任由俞氏擺佈,將她推向貢女的命運。

必須借紫玉柳蘭簪,喚醒父王心中那段塵封的記憶,讓他憶起與母后的舊情,從而保全自身。

穀雨應了一聲,急忙轉身去取那五彩漆盒。

謝知意看着她的背影,脣角微彎,在這深宮之中,她雖然失去了母后,但還有這些忠心耿耿的宮女陪伴在身旁,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不一會兒,穀雨便捧着那五彩漆盒走了回來。

謝知意接過漆盒,打開來,裡面是一支用紫玉,雕成柳蘭形狀的簪子,晶瑩剔透。

她拿起那支簪子,簪身涼潤,輕輕撫摸着那柳蘭的花瓣,小聲低語道:“母后,女兒定當全力以赴。”

將簪子收入盒中,蓋上盒子,謝知意出了寢宮,往康寧殿去。

到了康寧殿外,她被內侍給攔下了,“大公主,請稍等,王后娘娘離開後,殿下就召大人們來商議大事。”

謝知意眼眸微動,俞氏爲了送走她,還真是迫不及待呀。

“多謝大人告知,那我便在此處等候。”謝知意行了半禮,謝了他提點之情。

“大公主,不如去側殿邊飲茶邊等。”內侍提議道。

“好。”謝知意頷首微笑,隨着內侍前往側殿。

她在側殿坐等了近半個時辰,內侍纔來請她進正殿。

殿內,國王坐在坐在御座上,一臉威嚴,看到謝知意進來,皺了下眉。

“女兒見過父王,恭請父王安康。”謝知意行禮道。

“不必多禮,知意,你來得正好,父王有話欲與你言。”國王強展笑顏,言中帶澀。

謝知意知道他要說什麼,但她不能容其輕易道出,一旦出口,即成定局,大夏國中,君言難更。

“父王,女兒手中有件舊物,欲歸還於父王。”謝知意說着,就將漆盒雙手奉上。

國王看着漆盒,“此爲何物?”

謝知意走到御座前,將五彩漆盒打開,露出那支紫玉柳蘭簪子。

國王看着那支簪子,神情微變,“這簪子……”

“是父王送給母后的簪子,母后一直視若珍寶。”謝知意輕聲說道。

國王取出簪子,輕輕的撫過,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彷彿穿越了時光的長河,回到了那段與王后共度的青蔥歲月。

他緩緩開口,聲音裡帶着不易察覺的溫柔與懷念:“這簪子,乃是我在登基那年,特意命能工巧匠爲你母后打造的。”

謝知意擡眸一瞥,隨即垂首,眸中寒意盡斂。

國王細述與先王后的往昔,終而長嘆,將簪子歸置漆盒,目光復轉至謝知意,添了幾分慈愛與無奈,“知意,這簪子是你母后留給你的,你、你可是有什麼話想說?”

“父王,我想請您把這支簪子,送給大哥未來的妻子,就當是婆婆留給媳婦的遺愛。”謝知意聞絃歌而知雅意,隨即更改措辭。

她既已註定爲貢女,和親大虞,那她必須讓兄長從芒崖城歸來,王位非兄長莫屬。

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十章 捶丸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十九章 疏離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九章 疏離第十五章 王氏第三章 討要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八章 溫泉第三章 討要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十二章 陳楚第五章 啓程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十五章 王氏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章 捶丸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八章 溫泉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七章 慈真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章 柳蘭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一章 公主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十六章 地動第二章 柳蘭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八章 溫泉第十二章 陳楚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十九章 疏離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章 討要第六章 刺殺第四章 竹馬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十六章 地動第十二章 陳楚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十二章 陳楚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一章 公主第七章 梳頭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十三章 偶遇第九章 翠縷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九章 翠縷第五章 啓程
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十章 捶丸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十九章 疏離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九章 疏離第十五章 王氏第三章 討要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八章 溫泉第三章 討要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十二章 陳楚第五章 啓程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十五章 王氏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十章 捶丸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八章 溫泉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七章 慈真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章 柳蘭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一章 公主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十六章 地動第二章 柳蘭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八章 溫泉第十二章 陳楚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十九章 疏離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章 討要第六章 刺殺第四章 竹馬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十六章 地動第十二章 陳楚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十二章 陳楚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一章 公主第七章 梳頭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十三章 偶遇第九章 翠縷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九章 翠縷第五章 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