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營地

清漪園是皇家園林,十分寬廣,按理說,石玉曉和楊綠芝遇到的機率挺小的,但兩人三天遇到五回,每次相遇都伴隨着激烈的爭執。

謝知意看到氣呼呼又來找她抱怨的石玉曉,已經不知道說什麼好,也不想說什麼了,這三天,該說的都說了,該勸的也勸了。

可石玉曉就似一頭倔驢般,不聽勸,還振振有詞,她已懶得再多費脣舌。

雖說在大虞後宮,她需要找幫手,但石玉曉暴露出來的缺點,顯然做不了助力,反而還會拖累她。

那麼就這樣相處,不能再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喝口茶水,消消氣吧。”謝知意將茶杯放在她手邊。

石玉曉端起杯子,狠狠地抿了幾口茶水,“謝姐姐,你說另外兩國的公主什麼時候才能來呀?”

“應該就這幾日吧。”謝知意拈了一顆松子仁放進嘴裡,神色悠然。

也就清閒這幾天,等人到齊了,宮裡就該派人來教禮儀規矩了。

“希望她們好相處一些,至少別像楊綠芝那樣,長得醜,性子還壞。”石玉曉嘟喃地說道。

“外貌乃天生,不可強求,性子嘛,或許只是你們相處的方式不對,未曾深入瞭解,又怎知她全無可取之處?”謝知意語氣平和地道。

石玉曉撇了撇嘴,臉上寫滿了不以爲然的情緒,但礙於謝知意的面子,將反駁的話語嚥了回去,只是那緊鎖的眉頭和惱怒的眼神,依舊透露出她的憤懣與不滿。

這天下午,越國使節團抵達京都,越國溫宜公主汪惜巧,住進了清漪園,但她隨即就召了太醫來診脈。

聞訊,原本還等她過來拜訪的謝知意,便打發穀雨帶着一份禮物,過去問候。

小半個時辰後,穀雨回來了,手裡拿着一張藍底繪團梅的帖子,“公主,這是溫宜公主回給您的帖子,她說初來乍到,身子有些不爽利,先行休息兩日,待精神好些了,再親自過來拜訪您。”

謝知意接過帖子,展開一看,汪惜巧的字跡娟秀而小巧,字裡行間透着一股溫婉之氣,正如其名,給人以柔和之感。

“看來是個謹慎知禮之人。”謝知意合上帖子,擱在茶几上。

汪惜巧對謝知意的評價,恰好也是謹慎知禮這四個字。

四個和親公主暫居清漪園,除了石玉曉與楊綠芝偶爾因瑣事見面爭執,其餘時間,她們各自居於院中,互不相擾,倒也相安無事。

下午,韓使臣進園子裡來,拜見謝知意,“殿下,陛下已恩准,明日可去槐序營。”

槐序營是大虞皇帝爲安置夏國和親公主帶來的隨從而設立,謝知意身爲最新一任的和親公主,得去慰問他們。

要知道這些隨從,在大虞繁衍生息已有數代,形成了不容小覷的勢力,是謝知意天然的盟友和助力。

次日,天氣陰沉,寒風凜冽,穀雨幫謝知意披上斗篷,“公主,好像要下雪了,不能改天再去嗎?”

“皇命不可違,陛下定下的日子,別說是下雪了,就是下刀子,我也得去。”謝知意苦笑道。

穀雨也知自家公主身不由己,只能將暖手爐塞給她,送她出門。

謝知意帶着侍女、內侍到儀門處時,韓使臣以及侍衛們已等候多時,看到她,忙行禮道:“公主殿下。”

謝知意輕輕擡手,示意衆人免禮,她的聲音溫和而堅定:“諸位辛苦了,我們即刻啓程吧。”

言罷,她踏上了早已備好的馬車,馬車外壁掛着厚重的簾幕,以抵禦這刺骨的寒風。

車內鋪陳着柔軟的墊子,還燃着一爐淡淡的香薰,謝知意解下斗篷,在炕椅上坐下。

槐序營位於京城東郊,離城十五里。

距離雖然不遠,但在這樣的天氣裡,一行人還是花費了不少時間才抵達。

營門外,一隊士兵們列隊站立,見到公主的馬車,紛紛挺直腰桿,神情肅穆而恭敬。

馬車緩緩停下,霜降扶謝知意下馬車。

身穿統領官服的壯漢,上前幾步,單膝跪地,高聲稟報道:“槐序營統領秦商,率槐序營全體營兵,恭迎公主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謝知意輕輕擡手,溫聲道:“秦統領免禮,諸位也請起。今日初訪槐序營,見諸位精神抖擻,本宮甚感欣慰。”

“公主殿下能蒞臨槐序營,實乃我等榮幸。請公主入營,末將已命人備好茶水,願爲殿下詳細介紹槐序營的情況。”秦商對謝知意的到來是歡迎的。

自五年前義順翁主病逝,槐序營就成了失去依傍的孤舟,亦成爲了旁人眼中可以利用的一把刀,謝知意的到來,讓他們有了可以效忠的主子,有了新希望。

“有勞秦統領。”謝知意隨秦商往營地深處走去。

營地內,幾排整齊的營房錯落有致,周圍是開闊的操練場,兵營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可見秦商能力不凡。

行至營中一處寬敞的議事廳,謝知意落了座,一個婦人領着僕婦進來奉茶。

婦人行禮道:“秦餘氏見過公主殿下,殿下萬福金安。”

“公主,這是末將的賤內。”秦商介紹道。

“是秦夫人啊,秦夫人不必多禮,有勞夫人親自奉茶。”謝知意微笑着,雙手虛扶,“夫人坐下說話。

“公主言重了,能侍奉公主,是妾身的福氣。”秦餘氏福了福,“謝公主賜座。”

茶香嫋嫋中,秦商說起槐序營的事,槐序營共有營兵三年,年齡是十六歲到三十五歲。

每三年,會從槐序村挑選身體健壯、武藝出衆的青年補充進來,以保持營兵的戰鬥力與活力。

謝知意邊聽邊點頭,讚許地道:“秦統領管理有方,槐序營能有今日之規模與風貌,實乃本宮之幸。”

秦商臉上露出一絲謙遜的笑容,“公主謬讚了,末將不過是盡忠職守。”

接着,秦商話鋒一轉,語氣中帶着幾分凝重:“公主殿下,朝中局勢變幻莫測,不少勢力對槐序營虎視眈眈,意圖將其納入麾下,公主要小心應對。”

“多謝秦統領提醒,我自會謹慎。雖初來乍到,我也知肩上的責任重大,槐序營是我的隨扈,我自當全力以赴,護佑你們。”謝知意神色鄭重地道。

秦商一連抿了好幾口茶水,才緩緩道:“公主殿下,七年前,寧嬪娘娘曾想解散槐序營。”

謝知意微微皺眉,“是大虞皇帝的意思?”

若是大虞皇帝的意思,她要保下槐序營,得費一番心思,畢竟皇權之下,任何力量都顯得渺小。

此時,屋外飄起了雪花,銀裝素裹之下,槐序營更顯莊嚴與肅穆。

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二章 柳蘭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十五章 王氏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八章 溫泉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一章 兄長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四章 竹馬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章 柳蘭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六章 地動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二章 柳蘭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九章 疏離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六章 刺殺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章 捶丸第一章 公主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一章 公主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七章 梳頭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三十章 晉封第一章 公主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二章 柳蘭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四章 送行第四章 竹馬第十章 捶丸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九章 翠縷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二十章 安和第五章 啓程第十二章 陳楚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二十章 安和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三十章 晉封第一章 公主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十四章 送行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章 捶丸第十章 捶丸第三章 討要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九章 翠縷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四章 送行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十八章 相交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三章 後宮
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二章 柳蘭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十五章 王氏第三十八章 炫耀第八章 溫泉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一章 兄長第十六章 地動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四章 竹馬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章 柳蘭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六章 地動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三章 學習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二章 柳蘭第三十一章 結盟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三十五章 翻臉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三十章 晉封第十九章 疏離第三十三章 後宮第六章 刺殺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章 捶丸第一章 公主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一章 公主第二十七章 後宮第七章 梳頭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三十章 晉封第一章 公主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二十一章 營地第二章 柳蘭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十四章 送行第四章 竹馬第十章 捶丸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九章 翠縷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八章 茶道第二十章 安和第五章 啓程第十二章 陳楚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十八章 相交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三十二章 朝堂第二十章 安和第十四章 送行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二十九章 爭吵第三十章 晉封第一章 公主第十九章 疏離第二十二章 問題第三十九章 封號第十四章 送行第四章 竹馬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五章 王氏第二十五章 獻禮第十章 捶丸第十章 捶丸第三章 討要第二十四章 宮中第九章 翠縷第十七章 慈真第十四章 送行第三十七章 失態第二十六章 沈家第十八章 相交第三十六章 貴儀第三十三章 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