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57、消失的證據(八)

天色轉眼大亮,江瞳去羅逸晨帶她光顧過的早餐鋪吃了早餐,等她啓程踏上奔向單位的出租時,羅逸晨還是沒有消息。坐在車裡,江瞳有些心急了,正在考慮要不要給羅逸晨發個信息詢問情況,手機屏幕就提前閃出了一串座機號碼。

來電人是單軼,他告訴江瞳,昨天送檢的材料檢驗結果已經出來,寧繼仁死時,手裡攥着的兇器上有一些不規則劃痕,經鑑定符合人甲用力摳劃所致;另外,在出事警務車內檢測出了乙醚成分。

江瞳聽完電話,心裡大致有數,剛結束跟單軼的通話,杜宇的電話又來,杜宇告訴她,說:寧繼仁指甲上未檢驗出除寧繼仁以外的DNA,章永信的心血中檢測出了乙醚成分,並且在章永信氣管、食管的提檢容物中檢測到了相同的食物及胃酸成分。杜宇說,專案組已經根據目前已知的線索,派人去醫院找車禍時與章永信同在車上的縣法醫問話了,與此同時,他們還根據一些外圍情況的調查結果,把寧繼仁的保姆也傳喚至局裡問話。

一連接了兩個電話,車子也把江瞳送達了目的地。江瞳下車以後,直向市局專案會議室,推門進去,會議室裡就坐着專案組主辦人員、陸鄭宇,以及在丘平縣時與江瞳有過一面之緣的那個,疑是紀檢委來人的無名氏。

江瞳進門入座,會議現場所有人並沒有停止在她來前的案件討論,站在會議桌盡頭的輝哥繼續介紹他們奮戰一天一宿的調查進展:“我們的人今天一早去到裡院裡對丘平縣法醫郎程平做了二次調查,對方聲稱出事車輛是由章永信從市裡開來,他在上車以前他一直都在現場勘查,並沒有離開過。會前核實了,車子確實是市局配給緝毒隊的警務車,另外也確認有人證支持郎程平在現場勘查期間一直在場。”

“現場檢測出乙醚,難道不可能是車內用具的殘留物麼?乙醚是用來製作染料和橡膠的化學制劑,不是麼?”陸鄭宇說。

“是,但章永信開走的那輛警務車不是新車了,而且警用車輛不能隨意添置更換車內用品,這一點說不通,乙醚是做工業製品溶劑使用的,而且本身極易揮發,如果成品製品,基本在製作的流水線上就已經揮發的差不多了。”輝哥表示異議。

“要導致人體出現昏迷及嘔吐症狀的一定要吸入大量的乙醚,車內某一兩個用具的殘留乙醚顯然達不到劑量,而章永信和縣法醫都被檢驗出乙醚中毒,前者還因乙醚麻醉窒息死亡,所以能造成這種結果的,只可能是有人蓄意向失事車輛內投入了乙醚。”江瞳補充。

“可是那麼高濃度的乙醚在車裡,兩個人上車的時候,爲什麼誰都沒有察覺呢?”無名士提問。

“唯一一種可能,乙醚在車內是逐漸揮發的。”丁洋說,話音剛落,會議門又被人從外面推開,這次來人是單軼,他一冒頭,丁洋就衝他招了招手,讓他進來,說,“單軼,你來的正是時候,關於車禍現場的

細節還需要你進行一下補充。”

“嗯,剛好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單軼點頭,直接走到會議室最前方,將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連上了投影,開始介紹,說,“車拖到修理廠以後,車體全部被拆開,在車內空調的空氣循環管道里,我們檢測出了很高濃度的乙醚殘留無,另外我們對四扇車門也進行了檢測,門上的車窗在車禍發生時,全部處於鎖閉狀態,所以我們有理由推測,是有人在章永信和郎程平上車以前,在他們所乘坐的警務車進氣口裡注入了大量乙醚。”

“一定要是在章永信兩人上車前麼?目前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他們上車前並沒有人靠近過警務車。”輝哥問。

“不太可能是提前注入的吧,乙醚的沸點很低,並且具有強烈的揮發性,如果不是上車之前注入,不太可能導致車裡面的人中毒吧?”陸鄭宇說。

“不光如此,乙醚還容易引起爆炸呢。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提前將乙醚灌入出事車輛,等着車裡人打開車內空氣循環系統,最終中毒失事也不是完全不行。”說到這裡,葉俞插嘴進來,說。

所有人沉默,大家都在考慮,如果兇手真是提前向警務車的空氣循環管道里注入乙醚,那麼應該何時,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乙醚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呢,只有探尋到這個規律,纔有可能鎖定兇手,進而摸出證件案子的始作俑者。

“我覺得現在的關鍵問題不應該在於乙醚是怎麼放入車內進氣管道吧,是不是應該先分析出往警務車裡灌乙醚的人作案動機是什麼?是爲了毀滅證物?還是爲了謀殺辦案人員?如果是毀滅證物,是不是有點大題小做,如果是謀殺辦案人員,那麼章永信掌握了什麼令兇手或者兇手背後集團所忌憚的信息?”問甜甜發語。

這話一語點醒夢中人,會場其他人都覺得在理。這時,單軼嘗試說出自己對案情的推理,說:“裝有證物的箱子存在明顯人爲破壞的痕跡,從這個角度來看,兇手的目標應該是爲了毀滅證物,但是乙醚的作用的對象又是人,並且最終對處於車廂內的兩個人,造成了一死一傷,難道對方的目標是雙向,一方面爲了毀滅證物,一方面爲了殺人滅口。這兩件案子的始作俑者,應該是不希望箱子裡的東西,以及章永信任一其一完整的落入警方控制?”

“那照這個思路,目前嫌疑最大的人,還是郎程平,換句話說,也就是郎程平在整個案子的交代過程中,有很大可能性說了謊?”陸鄭宇說。

“我個人認爲,從目前掌握的證據情況而言,郎程平確實嫌疑很大,同坐在一輛車裡,車內乙醚濃度相同的情況下,章永信因爲乙醚中毒昏迷,而郎程平竟然還能存有一定意識撲到駕駛位試圖控制車輛,最後還能打開車門逃生。”無名氏說。

話題說到這裡,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移到了江瞳身上。而此時的江瞳卻是一臉神思,她

說:“其實我更好奇的是,章永信爲什麼要在上車以後鎖閉所有車窗。”

“晚上冷吧。”單軼憑感覺回答。

“不至於,現在正屬於秋高氣爽的時節,氣溫、風速以及空氣質量都是比較宜人,即使是半夜,也不至於把車窗調爲全封閉狀態,我們後半夜趕去丘平縣的時候,就是全程開窗自然通風的。”丁洋提出反對。

“所以呢?”陸鄭宇問。

“所以我認爲,章永信在這起案件中雖然是受害者,但他本身也脫不開謀殺嫌疑。”江瞳回答。

“這太匪夷所思了吧,一個人,費盡心思設計這麼大一個圈套,就是爲了謀殺自己?”陸鄭宇難以置信。

“這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江瞳說着,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投影儀前,讓單軼爲她調出了章永信屍檢的細目照片,說,“其實我也是在剛剛纔想明白的。”江瞳說着指着一張大概是死者頭顱傷口細目照的相片,“死者全身上下除了燒傷,最主要的傷就是頭部這塊與擋風玻璃相撞形成的傷口,雖然屍體已經焦化的很嚴重,但依然可以看到,傷口存在非常明顯的生活反映,也就是說,至少在死者前額撞上擋風玻璃的時候,他還沒有死亡。”

“乙醚濃度逐漸升高造成人昏迷致死是需要一定反應時間的,在處於昏迷的時候發生車禍,頭部形成的傷口存在生活反應不是很正常麼,而且死者的口鼻擦拭不也沾有灰燼麼?”單軼說道。

“沒錯,可還有一個關鍵,郎程平是坐在後座的位置上,但是在車禍發生的時候卻能撲到前座試圖控制車輛之後,輕易打開車門逃生,我記得現場勘查通過各種痕跡測算過車禍當時的車速很快,那麼也就是說,車門很可能並沒有鎖閉。”江瞳說,“我在對章永信進行屍檢的時候,發現了他的左手肘關節和腕關節錯位性骨折,他的食指關節也有輕微骨折,大家可以看一下,死者手肘正向彎曲、手腕後翻,對比車內結構,正好是符合車門上中控鎖的位置,如果是一個在駕車狀態下進入深度昏迷的人,手怎麼會出現這樣的姿勢,據我所知,開車的人一般會撤離方向盤的都是右手。”

“確實如此。”丁洋肯定,說,“所以你的意思是說章永信在車禍發生時,是有意識的,他故意不作爲,促成這場車禍發生?”

“我認爲是這樣。在氣候宜人的天氣裡,鎖閉車窗打開車內空氣循環系統,在意識還足以自控的情況下,放棄控制車輛,而選擇去解開車鎖,並且在車門鎖解開以後,沒有逃生,這一系列舉動,本身就不符合常理。”江瞳說。

“也有可能是死者的無奈之舉呢?章永信的屍檢報告裡,在他的氣管和食管內發現了成分相同的異物,也就是說他在死亡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嘔吐症狀,而且嘔吐物還造成了他的窒息,報告裡他確實也出現了窒息症狀,這些不都是乙醚深度中毒的標誌麼?”問甜甜表示疑惑。

(本章完)

正文_118、連環謎案(九)正文_136、遠光燈下的罪惡(八)正文_85、剝皮惡魔(四)正文_83、剝皮惡魔(二)正文_14、消失的網友(三)正文_102、紅衣男孩(六)正文_42、全民目擊(八)正文_71、致命的冷漠(十一)正文_142、本來面目(一)正文_26、可以重生的女友(二)正文_37、全民目擊(三)正文_53、消失的證據(四)正文_129、遠光燈下的罪惡(一)正文_97、紅衣男孩(一)正文_59、消失的證據(十)正文_90、剝皮惡魔(九)正文_41、全民目擊(七)正文_137、遠光燈下的罪惡(九)正文_142、本來面目(一)正文_23、消失的網友(十二)正文_113、連環迷案(四)正文_57、消失的證據(八)正文_105、紅衣男孩(九)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73、無屍公案(二)正文_36、全名目擊(二)正文_148、本來面目(七)正文_76、無屍公案(五)正文_116、連環迷案(七)正文_51、消失的證據(二)正文_26、可以重生的女友(二)正文_2、意外死亡的病人(二)正文_18、消失的網友(七)正文_8、意外死亡的病人(八)正文_44、全民目擊(十)正文_76、無屍公案(五)正文_38、全民目擊(四)正文_17、消失的網友(六)正文_52、消失的證據(三)正文_48、全民目擊(十四)正文_37、全民目擊(三)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121、連環謎案(十二)正文_17、消失的網友(六)正文_101、紅衣男孩(五)正文_89、剝皮惡魔(八)正文_35、全民目擊(一)正文_49、全民目擊(十五)正文_107、紅衣男孩(十一)正文_33、可以重生的女友(九)正文_104、紅衣男孩(八)正文_105、紅衣男孩(九)正文_132、遠光燈下的罪惡(四)正文_41、全民目擊(七)正文_10、意外死亡的病人(十)正文_45、全民目擊(十一)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34、可以重生的女友(十)正文_102、紅衣男孩(六)正文_114、連環迷案(五)正文_89、剝皮惡魔(八)正文_21、消失的網友(十)正文_130、遠光燈下的罪惡(二)正文_123、連環迷案(十四)正文_14、消失的網友(三)正文_148、本來面目(七)正文_101、紅衣男孩(五)正文_22、消失的網友(十一)正文_129、遠光燈下的罪惡(一)正文_89、剝皮惡魔(八)正文_43、全民目擊(九)正文_139、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一)正文_133、遠光燈下的罪惡(五)正文_114、連環迷案(五)正文_148、本來面目(七)正文_32、可以重生的女友(八)正文_95、剝皮惡魔(十四)正文_22、消失的網友(十一)正文_21、消失的網友(十)正文_19、消失的網友(八)正文_96、剝皮惡魔(十五)正文_109、紅衣男孩(十三)正文_49、全民目擊(十五)正文_98、紅衣男孩(二)正文_116、連環迷案(七)正文_63、致命的冷漠(三)正文_38、全民目擊(四)正文_83、剝皮惡魔(二)正文_45、全民目擊(十一)正文_101、紅衣男孩(五)正文_90、剝皮惡魔(九)正文_86、剝皮惡魔(五)正文_68、致命的冷漠(八)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79、無屍公案(八)正文_43、全民目擊(九)正文_132、遠光燈下的罪惡(四)正文_131、遠光燈下的罪惡(三)正文_107、紅衣男孩(十一)正文_132、遠光燈下的罪惡(四)
正文_118、連環謎案(九)正文_136、遠光燈下的罪惡(八)正文_85、剝皮惡魔(四)正文_83、剝皮惡魔(二)正文_14、消失的網友(三)正文_102、紅衣男孩(六)正文_42、全民目擊(八)正文_71、致命的冷漠(十一)正文_142、本來面目(一)正文_26、可以重生的女友(二)正文_37、全民目擊(三)正文_53、消失的證據(四)正文_129、遠光燈下的罪惡(一)正文_97、紅衣男孩(一)正文_59、消失的證據(十)正文_90、剝皮惡魔(九)正文_41、全民目擊(七)正文_137、遠光燈下的罪惡(九)正文_142、本來面目(一)正文_23、消失的網友(十二)正文_113、連環迷案(四)正文_57、消失的證據(八)正文_105、紅衣男孩(九)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73、無屍公案(二)正文_36、全名目擊(二)正文_148、本來面目(七)正文_76、無屍公案(五)正文_116、連環迷案(七)正文_51、消失的證據(二)正文_26、可以重生的女友(二)正文_2、意外死亡的病人(二)正文_18、消失的網友(七)正文_8、意外死亡的病人(八)正文_44、全民目擊(十)正文_76、無屍公案(五)正文_38、全民目擊(四)正文_17、消失的網友(六)正文_52、消失的證據(三)正文_48、全民目擊(十四)正文_37、全民目擊(三)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121、連環謎案(十二)正文_17、消失的網友(六)正文_101、紅衣男孩(五)正文_89、剝皮惡魔(八)正文_35、全民目擊(一)正文_49、全民目擊(十五)正文_107、紅衣男孩(十一)正文_33、可以重生的女友(九)正文_104、紅衣男孩(八)正文_105、紅衣男孩(九)正文_132、遠光燈下的罪惡(四)正文_41、全民目擊(七)正文_10、意外死亡的病人(十)正文_45、全民目擊(十一)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34、可以重生的女友(十)正文_102、紅衣男孩(六)正文_114、連環迷案(五)正文_89、剝皮惡魔(八)正文_21、消失的網友(十)正文_130、遠光燈下的罪惡(二)正文_123、連環迷案(十四)正文_14、消失的網友(三)正文_148、本來面目(七)正文_101、紅衣男孩(五)正文_22、消失的網友(十一)正文_129、遠光燈下的罪惡(一)正文_89、剝皮惡魔(八)正文_43、全民目擊(九)正文_139、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一)正文_133、遠光燈下的罪惡(五)正文_114、連環迷案(五)正文_148、本來面目(七)正文_32、可以重生的女友(八)正文_95、剝皮惡魔(十四)正文_22、消失的網友(十一)正文_21、消失的網友(十)正文_19、消失的網友(八)正文_96、剝皮惡魔(十五)正文_109、紅衣男孩(十三)正文_49、全民目擊(十五)正文_98、紅衣男孩(二)正文_116、連環迷案(七)正文_63、致命的冷漠(三)正文_38、全民目擊(四)正文_83、剝皮惡魔(二)正文_45、全民目擊(十一)正文_101、紅衣男孩(五)正文_90、剝皮惡魔(九)正文_86、剝皮惡魔(五)正文_68、致命的冷漠(八)正文_140、遠光燈下的罪惡(十二)正文_79、無屍公案(八)正文_43、全民目擊(九)正文_132、遠光燈下的罪惡(四)正文_131、遠光燈下的罪惡(三)正文_107、紅衣男孩(十一)正文_132、遠光燈下的罪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