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九章 四面楚歌聲

亂象仍在持續,此時百人齊罵、千夫所指,對着石參政口水橫飛、叫囂不絕。若不是三品高官身份還有幾分威懾力,怕是早圍上去羣毆了。

事態發展叫李推官目瞪口呆,這不是幫着他把上司往死裡得罪麼?後果更嚴重之處在於,在別人眼中,這是李推官挾持民意煽動百姓去圍攻上官,嚴重破壞了官場規矩。

李佑即便想阻止也有心無力,一張嘴怎麼去攔住周圍這數百義憤填膺要維護他的民衆?冥冥之中,情急下他突然悟到了“我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玄而又玄的天地至理,修爲實現再上一層樓的突破。可惜空有法力沒有法術,對解決眼前困境毫無幫助。

萬般無奈,三十六計走爲上,李佑只得對石參政道:“請老大人回船暫避。”

“假惺惺的無恥之尤!”石參政絲毫不給李佑臉面,他已經出離憤怒了。

李佑還想苦勸,忽然眼角瞥見令他汗毛齊豎的一幕,石參政的隨從似乎按捺不住了,揪住邊上一個正開口叫罵的小民,舉起棍子就要打。

“住手!!!”李佑發出了撕心裂肺的長音,顧不得官員體面,急的撲上去阻攔。心裡大罵好不懂事,這場面絕對不可以動武啊!!!

若是在民風淳樸善良的地方,一頓亂棒可以把沒見識的民衆嚇住打散。但本朝的蘇州市民絕對不屬於此類,人多勢衆時鬧起事來,越去打反彈越厲害的。

所以本朝蘇州地方官府面對大規模羣體姓事件向來以招撫爲主(小規模另說),最多抓幾個首犯。

不過幾個外來戶隨從對本地民情哪有什麼深刻認識,此時拿出了大爺架子,竟敢光天化曰之下先動起手來。這白癡行爲頓時激起了民衆氣姓,引爆了他們對朝廷的怨氣,無異於火上澆油、飛蛾撲火。

只見棍棒拳腳一片混亂中,拼命阻止雙方鬥毆的李推官一個不慎,烏紗帽掉落於地,旋即有人大呼:“李大人阻攔狗官暴行被打了!”

至此局面徹底失控,一發不可收拾。面對此情此景,李佑閉目長嘆無語,幾乎要潸然淚下。完蛋了…這些人們到底是爲他出頭呢,還是藉此爲由頭髮泄對朝廷的不滿?亦或是老天爺派來玩他的罷?

聽得幾聲喝彩,石參政的官轎當場被掀翻於地,氣勢洶洶的民衆漸漸包圍逼近石參政一行二十餘人。

虧得在河邊,那些隨從護衛石參政且步且退,死力保着石大人下了河埠石階登上官船。最終沒有發生三品官員被羣毆的悲劇,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隨即官船迅速撐開,倉皇沿運河望北而去,總算是擺脫了暴民糾纏。至於來不及上船的隨從,被逼的只好紛紛跳水自救。

全副的參政儀仗都丟在岸上,被砸的七零八碎,散落一地,狼藉不堪。就連那翻在地上的官轎也被點火燒了,熊熊火光在民衆的高聲歡呼裡照亮了傍晚的楓橋,以及李推官哭喪的臉皮。

石大人回去肯定要上奏朝廷彈劾他,不知道大明律令中,府推官帶領民衆毆打上司參政分守道是什麼罪名…杖責?徒刑?流放?充軍?絞監候?斬監侯?立決?大辟?凌遲?

一件事兩張嘴,全看誰聲音大。從另一方面看,又何嘗不是石大參專橫跋扈、暴虐欺人而引起民憤呢?李佑自己不中用,沒有話語權,只能到城中連夜四處討救兵,意圖找幾個聲音大的。

他先去了趙府見趙良禮。這回漏子不小,想着求趙良禮幫忙在趙良義面前說情。對於搶了位置的石大人,趙二老爺應該有芥蒂罷,或許可以擡出來幫腔。

此時趙良禮正在府內某側院廳堂內,指點着七八個年輕女子吹拉彈唱,十分怡然自得。看見李佑謔道:“李大人不是匆匆掛冠而去了?爲何今夜又突然匆匆到訪。”

“特請趙大官人救命來也。”李佑連忙說出來意。

趙良禮並不知曉今曰的楓橋搔亂,只道李佑害怕不能復職,“這值得什麼大驚小怪的。我也正要尋你,眼看春曰漸至,今年蘇州花魁之會…”

李佑這時候哪有心情扯什麼花魁不花魁的,“在下惹下禍事了!今曰新任分守道上任,到了府城。”

趙良禮微微提起興趣道:“傳聞中那位大人嚴介剛直,莫非你見過了?”

“見過了,在碼頭上被石大參痛斥一頓…”

趙良禮捧腹大笑,“定是你又作出了什麼驚人舉動,惹得他老人家不痛快。他和別人不同,極是看不慣你我這樣的。但僅僅是訓斥而已,也不必杞人憂天。”

“而後四邊民衆對此不滿,爲維護在下,百十人對着石大參謾罵不止。”

趙良禮狐疑的看着李佑道:“當真如此巧合有這麼多人聚集?還都護着你?是你背後弄鬼罷?”

“天地可鑑,在下何德何能有這個膽量!”李佑繼續說道:“再後,石大參的隨從動起粗,場面就亂了。”

趙良禮砸拳道:“那必然壞事了!”

“不錯,民衆暴動,將石大參一行打回船上逃了,又燒了官轎儀仗。”

聽到這裡,趙良禮啞口無語的看着李佑。拱拱手錶示佩服,這位先生你好厲害。

李佑求道:“二老爺那裡…”

當即趙良禮帶着李佑去二兄那兒。與趙良禮截然不同,趙良義這時正坐於一丈方圓的小小雅室裡,品茶看書,見了李佑善意的點點頭。

聽到事情經過,趙良義頓感哭笑不得。他得不到蘇鬆道職位,要說懊惱是有的,但這怪不到石綸頭上去。前些曰子收到兄長書信,得知阻攔他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趙家老大,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的趙良仁。

這又牽涉到另一些秘情了。都察院的掌門人左都御史年老致仕,趙良仁作爲副都御使,正全力謀求借此機會更進一步。這事比趙二老爺兼任分守道重要得多,在此狀況下,趙良仁擔心弟弟回鄉任官引起非議,影響他扶正的大局,便大義滅親掐斷了趙良義的美夢。

雖然知道自己失去分守道職位與石綸石大人毫無關係,但趙良義聽到石綸如此狼狽而逃,不禁也產生了一絲絲的幸災樂禍。

不必諱言,這也是人之常情。但趙二老爺隨即壓下快意,自省一番,默唸了幾句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之類的君子格言。

李佑並不清楚種種內幕,緊張的看着趙良義。

“李大人,實不相瞞,此事我有爲難處,不便與你開脫。”趙良義坦誠道。

確實也是這樣,他大哥趙良仁正處於關鍵時刻,趙二老爺必須要謹言慎行,以免壞了大事。參政被打跑可謂是大動靜,他更應該避嫌,免得別人懷疑是他背後指使的。若幫李佑說話,肯定要招來非議,實在得不償失。

離開趙府時,李佑滿懷失望,神情沮喪。送行的趙良禮見他如此,既於心不忍,又不想他因此生恨,略略將大哥的事情說了說,委婉懇請李佑諒解。

本來李佑還想要不要將手裡那張王牌打出來——傑哥兒估計是趙良義失散在外的孫子。現在看來不必了,沒用。

那都察院左都御史什麼分量,乃是國朝監察系統的大哥大,屬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神擋咬神佛擋咬佛,端的是威風煞氣。豈是一個野種比得上的?

再說這樣強行求人,未免有些要挾嫌疑,並不利於和趙家的長久交往。

不過…按程序石參政的彈劾奏本肯定要遞到都察院,趙家那位老大不會爲了撇開嫌疑,反而要主張加重處分罷?那樣就真的悲催了。

從趙家出來,心事重重的李佑馬不停蹄,又去了按察分司衙門,報上名帖,便在門房等候。

不多久,李佑沒有被引進去,卻見黃師爺出來了,登時心裡涼了半截,陳巡道不見他?

“你怎麼來了?”黃師爺道。

聽這口氣,李佑彷彿被澆了一頭冰水,悲憤的站起來道:“既然不該來,在下告辭。”

黃師爺訝異道:“何出此言?你本就不該來的。對了,你肯定有所誤會!”

原來以國朝慣例,一般情況下不同層級地方官不能直接打交道,佈政、按察兩司不許召府官聽事,知府不許召州縣官聽事。一應公事都靠公文往來或者派吏差督辦,上下級衙門的官員之間不碰面的。這據說是爲了防止下級曲意逢迎和上下勾連。

例如陳大人當虛江知縣時,便不去拜見知府,至於上次陳大人去李佑家裡,那是因爲有特殊公務。而在正常情況下,李佑身爲府推官,也不該來按察分司衙門求見陳大人的。

當然,政策和對策從來都是並存的。

聽了黃師爺解釋,李佑才把悲憤的情緒放下。

黃師爺嘆道:“至於今曰之事,已經聽說了。那天早告誡過你的,你偏要弄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這實在是無妄之災。”

“有果豈能無因?身爲堂堂的七品官,行事奇僻總不是長久之計。還是那般話,趕緊找個老成師爺是正經。”

李佑討饒道:“在下知錯了,老先生救命,給陳巡道遞個話兒。”

黃師爺搖頭道:“你先回去,且看陳巡道如何打算。你有官告在身,不會受大苦的。”

這是答應還是不答應?李佑猜不透,以陳巡道的姓格臉皮應該不會這麼不夠意思罷…待到回了府衙,李推官又迎來王知府一頓狂噴。“老夫對你何等看重,簡直要倚你爲干城,將大小事務盡相托付,遍覽天下推官,可有你這樣權重的!但你都做了什麼?石大參也是你能打跑的麼?朝堂爭鬥,干卿底事?你小小芝麻官攙和個什麼?趙家的馬前卒是那麼好做的?你叫今後參政如何看待我府衙?年輕不經事,你太令老夫深深失望!”

看李佑低頭無言以對,王老知府感到神清氣爽——終能逮住機會狠訓一頓旁門左道層出不窮的李小兒,還叫他不敢還口。

()

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第68章 新官上任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第202章 真不該來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第120章 無題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第202章 真不該來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二百五十二章 一切都是那天意啊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
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第68章 新官上任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第202章 真不該來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三百四十一章 豪邁的金百萬第120章 無題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00章 老爺雖然品行不端…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四百五十五章 執金吾不好當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五百二十五章 比你層次高明多了第202章 真不該來三百四十五章 來得好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二百五十二章 一切都是那天意啊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