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

其實彭閣老想解決呂家這件事,再簡單不過了,只要與盧閣老說起此事,盧閣老自然會叫李佑放人,至此便圓滿結束。這點無關緊要的小事,自然是互相給面子。

不過彭閣老被某小人三番五次刺激,這次貌似要不走尋常路,將事情複雜化,那後果就難料了。

早上起了牀,李佑尚還沉浸在淡淡的喜悅中,對管家李四吩咐了幾句,給馬姨娘那裡再加派婢女。

又隨意用過早膳,李大人待要出門上衙,卻見程家的大舅哥程鈺在門房裡候着。李佑奇道:“你不入堂上,怎麼在這裡候着?叫外人看去,只道我對親戚失禮。”

程鈺行禮道:“恰好走到這裡,見你要出門,便不必登堂入室的煩擾了,只在這裡說幾句話也便利。”

“到底有何事?昨日才見過,今日卻又早早的來尋我。”

程大舅哥便答道:“昨夜與賤內閒談,得知呂家暗中與朝中彭閣老有交情,時常引以爲援。生怕誤了賢弟,所以今早匆匆前來告知,”

怎的與彭閣老扯上了關係?李佑頗感意外,他確實沒有料到呂家的靠山居然是死對頭彭閣老。又問道:“你們昨日不見提,此時與我說是何道理?”

“昨日確實不曉得,即便有所猜測又哪裡做得了準,凡是精明商人,誰肯隨意招搖底細,自家親戚都未必清楚。直到昨夜,我那娘子才吐露了實情,我也沒料到她居然知曉內情。”

李佑忽然體會到,北方尤其是京城的鉅商大賈與南方不同之處,那就是處事低調謹慎,不喜張揚。

想想揚州鹽商的風氣,都是競相攀比、豪奢炫耀、行止招搖的,那金百萬有了他李佑這個女婿,幾乎恨不得讓整個江左都知道。再看看京城大商家,堪稱謹小慎微。底牌都是藏着掖着,連親家之間都不輕易展露底細。兩者相較,行爲上差異太明顯了。

原來如此。李佑自己也是南人,在京城居住時間加起來也就半年多,對這方面一直沒有直觀感觸,今天才算略略明白了。

出現這種狀況,絕對不是因爲京城鉅商不如揚州鹽商銀子多,即使相差若干。那也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畢竟京師乃天子腳下。是臥虎藏龍之地,又容易受60xs影響,商場也沾染了官場習氣。不由得大商家不小心行事。

如程家前幾年,還不算招搖出風頭,只頂撞了權貴。結果轉眼之間就抄家充軍。拿着自家靠山胡亂招搖的,除非靠山是沒人能廢的皇帝,否則只怕出頭的櫞子必然先爛。

又想起程老丈藏着李佑這女婿不爲外人知道,一方面是恥於女兒爲妾;另一方面,未嘗不是他吃一塹長一智,想留着在關鍵時刻當底牌。

不過這程呂氏很有意思…李佑不禁對程大舅哥投向同情的目光。那程呂氏真不是省油燈,關於呂家的底細,昨日白天她閉口不言,直到昨日晚間才相告。顯然是故意爲之。有這樣的妻子,以後說不定還會出什麼妖蛾子。

因爲與程鈺談話,李大人走的稍晚,到衙門時間也遲了。待他乘輦進入衚衕並快到衙門口時,透過小窗向外看到有三五人徘徊,心裡倒是感到稀罕。

這條衚衕是一頭無去路的死衚衕,自從原錦衣衛南北鎮撫司衙署和詔獄廢置不用。平時沒什麼人影。自從他這新衙門開張,纔有了些動靜,外人今天倒是第一次見。

李大人進了門,又轉入院中,在堂上坐定。便有先已到達的崔師爺進來稟報道:“東主!今日早時,有各兵馬司移交來的案件八件!”

李佑忽的明白。爲何有人在衙門外徘徊了。原來是有官司落到他這裡,那麼自然有相關各色人等聞風而來,只怕以後還會更多。

崔師爺正要進一步稟報細情,卻聽到東主問道:“都是哪些兵馬司移送過來的?”

這纔是東主真正關心的方面哪,崔師爺若有所悟,連忙答道:“除了中城、南城之外三處都有。”

又是這兩家…李大人微微頜首,示意崔師爺繼續說。

“案件有毆傷、搶奪、通姦三種,都是各巡城御史審理過的,相關人犯連帶供詞、判詞都呈送到此,只待東主複覈。”

李佑考慮片刻,京城之大,怎麼可能只有這幾個案子,大約是微不足道的小案情經巡城御史審理過後,由五城兵馬司自行處理了。只有處刑稍大的,原先需要移送刑部的案子,這次便選了幾個先送到自己這裡。

衙門新開,一切正是立規矩的時候,別人未必沒有藉此試探的意思,這叫投石問路。想至此李大人問道:“沒有人命、強盜等重案麼?”

“沒有。”崔師爺道。在國朝律法中,人命、強盜皆爲重案,故李大人有此一問。

如此李佑便做出吩咐,“今後凡有人命、強盜案件,審過之後都移送刑部。至於人命、強盜之下的,如今日這般案子,由本院複覈完畢,但只向刑部呈報申詳,人犯、詞狀都留於本院,最終由本院奏請天子後執刑。”

崔師爺對法司很熟悉,一聽便明白了。東主的意思是,將這提督五城御史衙門變爲京城人命、強盜之外案件的終審終決衙門。

原來制度是五城察院(御史外派所在稱察院)移交刑部,刑部向天子奏請,現在變成五城移交總院(李大人節制五城察院,故而稱總院),總院告知刑部備案,並直接向天子奏請。

其實李大人吩咐的以申詳公文呈報刑部估計只是保留一個形式,與刑部留幾分過得去的門面功夫,不至於被攻擊妄改成法。

三法司裡,負責複覈的大理寺如今最弱勢,幾乎快成了橡皮圖章。而都察院與刑部之間,各有分工,各有所長,但論起在朝廷中的勢力,顯然還是都察院更強勢。

李佑的總院雖然比刑部品級低,但好歹他有檢校右僉都御使的官銜,是都察院裡比較高級的外差,使用關防,具有半個欽差屬性。所以在官場規矩裡,也勉強具備與刑部重新磨合一下司法權限劃分的資格,不至於被人視爲狂妄自大。

將公事交代完,李佑又想起了呂尚志之事。

將此人抓進衙門重打後拘押,一方面是要拿他立威揚名,開張祭旗,順便找回臉面,不然任由如此一個小卒子在他李大人面前張牙舞爪,不報復回來簡直就是笑柄。還要警示那些潛在的還敢打程小娘子主意的人,昨日有呂尚志,明日沒準就會有張尚志王尚志之流。

另一方面,如果確如他所猜測,其中有呂家內部互相傾軋的因素,那麼李大人像是聞到了血的鯊魚。對於有志在本時空創建票號基業的李佑而言,呂家的賬局頗有可以用之處,明目張膽的侵吞它幾乎不可能,但可以借雞生蛋,讓它充當原始積累的墊腳磚。

只是到底如何利用這次機會,怎麼去插手呂家內訌,李佑尚未籌劃周詳,還在思考之中,故而呂尚志也只能先關着了。

而且李佑還有一層考慮,那就是以靜制動,扣着呂尚志不放,藉此觀察各方動向,尋找可趁之機。

此後一連數日,提督五城衙門每天都將收到的案子寫個申詳,送與刑部相關清吏司。至於詞狀、人犯,都留下自己消化了,並不移交給刑部,除非是夠了重案標準的。

這在刑部十三司中引起了很大的非議,若照此下去,刑部對京城刑名幾乎要是去控制權,李佑表面按規矩送來了申詳,其實根本就是做表面文章虛應制度!他們各司有什麼不同意見,發文回去,那李佑會聽嗎?

要知道,刑部屬官在京師的話語權和油水就靠這些了,人命、強盜等重案數量纔有多少?

面對部中的沸沸揚揚不滿輿情,刑部尚書荀大人也很爲難。

他本人志在廟堂,不在意這些具體刑名庶務,朝中這些脫離了低級趣味的高官大佬中,只怕也沒人將京城的雞毛蒜皮當要務。至於收入,荀尚書作爲九卿之一,自有各地的冰敬和炭敬,不靠刑案。

但荀尚書不能不考慮屬下的怨念和情緒。如果李佑是對頭那邊的,事情反而簡單了,直接上本去彈劾李佑就是。可是李佑勉強算是同黨這邊,又是盧閣老的門人,去彈劾李佑只怕要惹外人看笑話。

還是要找個機會,與盧閣老、楊閣老談談,然後再與李佑談談,荀尚書想道。

十月初六,是三六九朝會之日。

承天門外有東西向御道一條,兩端各有一門,西端的名曰“長安右門”,東端的名曰“長安左門”。百官入宮上朝,必先從這兩門入皇城,然後才能進宮。

長安右門比長安左門略微知名,有個原因就是在長安右門外設有登聞鼓,是天下百姓伸冤的最後希望。

十月初六這天清晨,朝參官從各自宅院冒着寒氣出來,漸漸匯聚向長安右門與長安左門。兩門各自有值守官員拿着名錄,朝參官便在此簽到,沒有簽註名錄的,等於沒來。

一時間長安右門下面熙熙攘攘,官員們彼此打招呼之聲不絕於耳,正在此刻,忽然有沉悶的鼓聲響起,打擾到了朝參官員們的寒暄。

過去在這種時候從未聽到過鼓聲,衆人齊齊一愣,隨即有人料到,這是旁邊的登聞鼓響了!

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五百五十五章 敗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88章 離鄉進京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三百章 還是做官好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六百零二章 爭論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
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三百七十六章 一錯再錯的時間差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五百五十五章 敗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五百零二章 登聞鼓響了六百三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188章 離鄉進京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三百章 還是做官好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189章 通州一夜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脅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五百三十二章 穩定壓倒一切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187章 痛着並快樂着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六百零二章 爭論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