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

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

十二月初七,臘八節的前一天,虛江縣西水鎮李佑家老宅。

李父闔目在牀上躺着,如此這般已經一日一夜了。一干人圍在牀前憂心忡忡,若不是呼吸還算平穩有力,衆人幾乎就以爲他要從正六品直接升格爲正三品了,當然這個三品只能刻在墓碑上。

朱欽差唉聲嘆氣,在揚州封誥,李佑是主角,在虛江縣老家封誥,李父是主角,他這樣昏睡不醒,封誥儀式沒法進行了。要是李父有個三長兩短,他也不好去見李佑。

張知縣唉聲嘆氣,都傳言是他一聲“李兄”將李父嚇到了,這真是六月飛霜。

西水李族老族長唉聲嘆氣,西水李族唯一上得了檯面的秀才李正唉聲嘆氣,李佑的兄長李佐也在唉聲嘆氣,李母朱氏則暗抹眼淚。

虛江名醫張珍大夫被叫過來診斷,皺眉道:“此乃閉魂之症也。魂魄受了意外之驚便與世間斷了聯繫。”

“有法子診治麼?”朱氏急切的問道。

“可以叫魂,喊一些老先生熟悉的話作爲引子。”

在場人身份中,也只有李佐合適叫喊。他便上前,在父親牀頭前大呼小叫起來,可惜仍未有效。

秀才李正有了主意,對張知縣恭恭敬敬的作揖道:“叫醒曾叔爺,還得勞煩老父臺出馬,如此如此便可。”

張知縣苦笑幾聲,便上前幾步,拿出上公堂的架勢,在李父耳邊大喝道:“李柏!今日追比,你偷奸耍滑未能破案,左右拿下重責二十,逐出衙門,永不再用!”

聽到被逐出衙門,李父猛然虎目圓睜,口中急叫:“大老爺饒過,小的願戴罪立功!”

見他醒來,張知縣這顆心算是放下了,撫須笑道:“李…老先生!縣衙裡可真容不下你了!”

次日臘八,過了節日到了初九這天,是李家正式受誥的日子。

消息已經傳了出去,惹來無數看熱鬧的民衆,方圓十里內幾乎萬人空巷。觀者如堵、人潮似海,整個西水鎮房頂全被塞滿了人。冬閒時候在家閒着也是閒着…

虛江縣也算是科舉大縣,官員出過不少,誥封也有很多,本不稀奇。 但是像西水鎮李家這樣,專門有天使欽差駕到頒誥,並且誥封大活人爲六品的,就沒有過了。

最令百姓感興趣的是,據縣誌記載,李家是本縣第一個被朝廷賜予金書鐵券的家族,這種傳說中的“免死金牌”必欲目睹之而後快。

其實這個“免死金牌”是賜給李佑本人的,李佑死了後,便由世襲三品指揮使的兒孫繼承下去,和別人沒關係,所以不該出現在此時的虛江縣。

不過李大人爲了誇耀鄉里,便委託朱欽差將金書鐵券捎帶回家中,在家鄉人面前展示。他知道,對於被評書演義薰陶普通百姓而言,肯定不明白六品兵馬使是什麼東西,但“免死金牌”、“一字並肩王”這些玩意知名度很高,吸引力很大。

再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種無上光榮的時刻,李大人因爲骸骨在皇帝手裡,必須堅守崗位不能回家。因而把自己的金書鐵券捎回去,也算略略彌補了部分遺憾。

虛江縣第一世家盧家、虛江縣首富曹家,以及蘇州府的趙家、賀家,還有洞庭鉅商宋家皆都派人前來觀禮,他們與李佑交情夠分量,這種時候自然要來捧場。

李家正廳門窗雖然被砸了,沒來得及修理好,但勉強裱糊起來也可以湊合,只是廳中擺設全都變了樣子。裡間置一高案,放置詔書,下首置一矮案,放置燃香。

其實整個儀式時間不長。良辰吉時,在彩亭鼓樂的伴送下,朱欽差乘輿直入李家,李父出大門相迎,李母朱氏則候於門內。

誥輿入門到堂前,朱欽差手捧誥書進入正廳,將誥書置於誥案。在贊禮官的高呼聲中,李家全家對誥案五拜三叩首。

隨即,朱欽差又捧起誥書,立於上位宣誥。宣完後李家山呼萬歲,正式受誥。前來觀禮的紳宦大戶紛紛上前賀喜。第一階段到此告一段落。

此後便進入了萬衆矚目的第二階段,詣宗祠告祭祖先。比起第一階段,這纔是最榮耀的階段,相當於狀元遊街誇官一般。

李父激動地滿臉通紅,換上了正六品冠服,手捧誥書,緩緩走出了家門。他的身後是長子李佐,手捧着金書鐵券。

李氏族人傾巢出動,圍聚在門外,看到誥書和金書鐵券出來,齊齊歡呼,響徹雲霄,這是他們全族的驕傲。有了這些東西,西水李氏壯大發展便有了最堅定的主心骨。

按着事先選定好的路線,李父和李佐在族人的簇擁下,繞鎮一週,滿足了看熱鬧百姓的眼福。原來“免死金牌”的模樣像是個鐵瓦片…

進入宗祠,焚香祭祖。李氏全族數十男丁在祠內外列好位置,齊齊四拜,李父破天荒的與族長並列首位。全族唯一的秀才公李正在這裡充當了祭文和贊禮角色。

告祭完祖先,今日的儀式纔算結束。至於後續的換墓碑、建牌坊等事宜,不急於今日一時。

卻說從今日起,整個虛江縣傳起一句話,生子當如李二郎!數月之內,這句話便擴散到了整個江南,遠至江右、福建也常有耳聞。

不過在江南閨閣圈子中,這句話以訛傳訛變成了“生兒要做錦衣衛,嫁人當嫁李探花!”

李佑家的熱鬧,遠沒有結束,受誥只是個開始。

當夜老族長摸黑上門,“有個事情告訴你。我族所有的田地,除你家和李正家之外,共計三百二十五畝,全都交給你了。”

李父十分猶疑,“這個...只怕傳出去只道是我侵奪族產。”

老族長吹鬍子瞪眼道:“誰敢說侵奪族產?分明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家富貴發達了就忘了親族嗎!”

蘇州賦稅之重,天下第一,平民百姓將田土託付到官紳名下便可以逃稅,這叫做投獻。投獻後只需以佃戶名義繳納地租若干而已,總比賦稅輕。

李佑家如今顯然要世代簪纓了,便意味着世代免稅,乃是絕好的投獻對象。所以老族長才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李父雖然擔心被人指點霸佔族產,但被老族長纏的沒法子,甚至拿出族譜相逼,只好勉爲其難的收下了這三百多畝地。

次日一大早,李佑家幾十年的鄰居孫老爹領着兒子孫及上門拜訪。

提起這個兒子,孫老爹就一肚子氣。這個兒子與隔壁李佑從小是玩伴,關係不是別人可以比的,當年李佑開始嶄頭露角時,無人可用幾次提挈他。但他死活拉不開面子給李佑當手下。

如今眼見李佑一飛沖天,而這個兒子還在混日子,氣死人也。當初如果他緊隨了李佑,如今不知要沾多少光,說不定都混出品級了。

“李兄,李老爺!看在幾十年交情份上,有兩件事情求到你。”孫老爺道,“第一個,我家有個店鋪,你收了罷!”

李父雖然有時狠毒,但也講究兔子不吃窩邊草,對孫老爹這個要求,婉拒道:“怎能平白佔你家的產業,此事休要再提!”

“你若不要,便是瞧不起老鄰居,我就一把火燒了它!最少要收走六成股子!”孫老爹糾纏不休道。

同理,有官身做生意可以免稅…

李父又問道:“第二件是什麼?”

孫老爹拍了垂頭喪氣的孫及一巴掌,“我將兒子賣給你家爲奴,一分銀子不要,看在老鄰居面子上,叫他在李佑那裡當差去行麼?”

李父無語,盡力謝絕,但倒是答應寫信將孫及送到李佑那裡。

抱有老族長和孫老爹這樣心思的遠不是最後一個,十二月初十這日上門求見李父的各色人物絡繹不絕。主題就是免費送田地、送店鋪...

李父當衙役的時候,巧取豪奪的黑事沒少做,不然何以白手起家掙下了幾十畝上好良田和一家客店的家業?但當時的他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也會有被人強塞各種產業,收禮收到手軟的苦惱。

之前他辛辛苦苦一輩子,不過掙下了宅院一間,店鋪一座,良田幾十畝。而今天短短一日內,名下就增加了店鋪十間,良田千畝,這是一種什麼速度?

想至此,李父有點後悔,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年輕時還不如安於清貧,在十里八鄉賺一個好名聲,熬到今日苦盡甘來即可。

一輩子敗壞名聲賺來的那份家產,還不如今日的十分之一多,而且今天收了這麼多,還能換來聲聲讚美,簡直名利雙收。當初真是何苦來哉!

現在看來,只要他願意,收攏上萬畝地和百十家店面似乎都是很簡單隨便的事情,而且在鄉里還會博得一個照顧鄉鄰的好名聲。

奴僕更不用擔心,現在他家門外簡直快成了人市。各種窮苦人從四面八方聞風而至,排滿了門口巷子裡,童年少年青年男女一應俱全,全是自願賣身爲奴求得蔭庇的。

因爲當李家奴僕後,至少不用服徭役、不用交賦稅、不用應付官差了,還肯定有口飯吃。

這世道真是…李父隱隱約約觸摸到了以前從未體會過的境界,原來這就是鄉宦士紳上層人物的感覺!自己當捕頭時,在小民百姓面前的威風,僅是井底之蛙而已!

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198章 有緣人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四百三十二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24章 東風吹戰鼓擂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25章 事事有蹊蹺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五百五十五章 敗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
四百一十九章 砰砰砰砰砰砰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198章 有緣人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第163章 才子落水記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四百三十二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見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24章 東風吹戰鼓擂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第25章 事事有蹊蹺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五百二十二章 準備就緒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五百六十六章 這裡面有機會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二百六十六章 樹不靜而風不止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五百五十五章 敗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