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

李佑擡頭看到歸德長公主,暗罵一句自己,真是養成遇事就瞎琢磨的毛病了,現成的答案就在她嘴裡,哪裡用得着先費腦子

“品級不會變,依舊是正五品

。你可以放心,你是功勳之臣,五品是酬功之賞,朝廷不會將你降爲六品或者七品。”歸德千歲給李佑吃了定心丸。

李佑聞言大喜,從地方轉爲京官,叫做行取,即使品級不變也相當於升官了。五品京官在官場上,約莫可等同爲四品地方官。這樣一來,就沒有捨不得品級的後顧之憂了。

隨即李佑就有了新的疑惑,京師應該沒有正五品的科道官職。

按照國朝官職設置,京師的科道官裡在五六品這個品級很稀缺,而且在五品這一級別更是空白的。

李佑猜測大約是因爲六部中的主力業務官員郎中、員外郎大量聚集在這個品級,所以要與科道官互相錯開。

歸德長公主當然明白李佑的疑惑,“若有需要,品級從來不是問題,無非是名號問題。都察院有二品左右都御史,有三品左右副都御史,有四品左右僉都御史。那麼再往下可以臨時新設一個右副僉都御史,或者同右僉都御史,亦或叫署右僉都御史,定爲五品,有什麼難的?”

李佑簡直要被突如其來的幸福衝昏了。科道官絕大多數都是七品,高品級的寥寥無幾,如果直接可以晉位五品科道,雖然品級不變,但流品上升了一個大大的臺階,爲再次升遷打下了堅實厚重的基礎。

或許還有人不明白,科道官對於李佑的意義在哪裡。

國朝官場中,升遷並非百姓想象的那樣只需請客送禮拉關係就可以搞定,是有一整套明規則和潛規則的,根據無非是出身、資歷、人脈、年資等等基礎硬性條件。

條件不足,一輩子只能在一個層次裡打轉,熬年頭、拉關係都沒用。

簡單的說,如果不處在戰亂和異常時期,李佑沒有科舉出身,正常情況下頂天就是八品雜官。但他憑藉運氣、廷推資歷和人脈,在文官系統中得到了今日的地位,但再往後,升到四品知府也就封頂了。

四品以上的文官,雖沒有明文規定,但一般都是進士清流出身,尤其是京官更嚴格。現今的蘇鬆分守道王老頭出身監生只不過是個特例而已,但就是王老頭也具有貢元功名,再不值錢那也是個“元”,和狀元、會元、解元一樣的“元”,這才能使得朝廷略略對他放寬了限制。

如果李佑能找到機會套上科道銜頭,披上清流身份,那相當於打破了品級禁錮,之後對他而言,除了大學士、尚書、翰林這些位置,基本就沒有什麼限制了。甚至論起上升渠道,比那些入不了清流官的三甲進士還要稍微好些。

但問題在於,濁流要想不經科舉跨入清流,實在太難了。自從正統朝文官制度逐漸成熟後,成功者屈指可數。

即使是妖風最盛的成化朝,天子不經正常流轉,強行大肆封賞傳奉官時,直接封到六部和寺卿的很多,但他也沒法直接封科道官。

想到難點,李佑從興奮中冷靜下來,忍不住問道:“這能行麼?”

歸德長公主模棱兩可的答道:“我只是說有這個機會,並沒有說一定能行。但你與尚書、督撫一樣擁有廷推官資歷,這個條件很出衆,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所以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翻來覆去,還是沒有準話…李佑又在心裡分析了一下。

以千歲殿下的大氣個性,如果實在沒什麼機會,是不會在他面前空口白話賣人情的,只有小心眼多的人才會如此行事。

所以現在的情況應當是有一定把握,但又可能存在意外。既然有機會就好,有機會就好,李佑重新興奮起來。

歸德長公主提醒道:“時間過去不短了,你還不離開麼?再不走,宮門就要落鎖了。”

啊!李佑險些忘了這件事,一時間顧不得其它,拱拱手向長公主和林駙馬告辭,匆匆忙忙的疾步快行,向行宮大門衝去。

在宿衛親軍警惕的眼神中,李大人氣喘吁吁、險之又險的在落鎖前剎那間閃出宮門。立在宮門外面被晚風吹了幾口,才緩過氣來。

他的儀從已經從黃昏等到此時,連忙將大老爺接上轎子,起駕回同知分署。

坐在轎子中,李佑忽然清醒了。他在行宮與歸德千歲交談時,被突如其來的肥美誘餌所迷惑,導致自己神魂顛倒,沉醉而不能自拔。卻忘了打探最大的關鍵之點——朝廷爲什麼要設這個右副僉都御史?

此外,李佑又察覺到一處細節,歸德千歲說的是要設“右”副僉都御史,這個官名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都察院各級官銜,從二品都御史、三品副都御史到四品僉都御史,都是左右分設的。但左和右不是亂用,其中也有規矩。

以左爲尊,帶“左”字頭的可以視爲都察院堂上官,就像六部的那些坐堂尚書、侍郎,都察院的最高首領自然就是左都御史了。

“右”字頭各級都御史,則常常被用來作爲總督、巡撫這類外派差遣的名義官銜,象徵他的欽差身份,並標示他的本官品級,但並不真正在都察院上班。

譬如前鳳陽巡撫楊負楊大人,被尊稱爲撫臺,但他的實際官銜就是右都御史。只有在右都御史的名義下,纔有了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這些重要差遣。

如果要設右副僉都御史的話,只一個“右”字就可以透露出某些信息。不過方纔李大人只顧得激動,忽略了這點,沒有去追問。

回想起來後可以判斷出,右副僉都御史九成九也是個加銜,肯定還附帶有差遣。但這個至關重要的差遣內容,卻被歸德長公主漂沒了…

李佑想道,她八成是故意的罷,不然如此重要的情況豈能不說?

不過到底是個什麼差遣?因爲可能與自家前途有關,李大人心裡好奇的像是貓抓一般。

從千歲殿下問他願往京城還是留在揚州來看,此差遣多半是在京城的。又從“不見得好做”這句話看,此差遣是項很棘手的事情。

在京城很棘手的事情…李佑到此分析不下去了,因爲他沒有足夠的消息,他並不知道京城現在的狀況,所以也就無從得知有什麼棘手的事務。

天子大約要在揚州駐蹕四天,要尋空再找千歲殿下去問問詳情,即便問出來,大概也只能聽天由命罷。在京師設立一個正五品科道官相當矚目,李佑知道自己爭是爭不來的,只能看別人給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歸德長公主和李大人在親切閒聊時,在行宮主殿中,景和天子也正一臉倦容的與大伴段知恩閒談。

主要話題便是今日御舟上的種種。段公公怕天子看不清其中門道,所以主動前來講解。

“李佑的總體想法,是集中全力,攻其一點不及其餘,這被攻的一點,就是李編修了。大概因爲在隨駕大臣中,只有李登高宦海經驗淺薄,不像其他人老於世故。實際上,他確實也被李佑三番兩次的抓住了把柄,自討其辱也不能全怪李佑。”

“李佑的手法約莫有三段,先是虛張聲勢,震住別人不敢輕易說話。隨即又有預謀的步步轉移,說上幾句便換一個話頭,絕對不留給別人思索駁斥的時間,做到始終將話頭把持在自己手裡。最後搬出爲師長爭鳴的大義完美收尾。”

天子沒順着段公公的思路想,卻提出問題道:“李佑爲了非翰林不入內閣而不服氣,令我記起唐代卻是非歷州縣不擬臺省,爲何我朝不效仿之?祖宗定下非翰林不入內閣,導致翰林院清望無以復加,只在詞林輾轉便可之上青雲,是不是太過?沒有親民經驗,宰相又何以治政?”

段知恩奏對道:“本朝治政有六部,皆爲九卿堂官,所以內閣最大功用不在於治政,而是調和。除三鼎甲之外,每科翰林院錄取的庶吉士多則二十,少則十來個,都是儲相之選。必是滿朝矚目,內外交加之下可謂壓力重重。”

“能在這中壓力中殺出來的,纔是真宰相,殺不出來的,如同李登高今日這般被打擊到不堪造就,那就只是廢品了。祖宗便是以這般裁汰方法,選出合用人物啊。”

景和天子很有心得的點點頭,又道:“今日觀李佑此人,真乃卓爾不羣也。”

段知恩笑道:“本職連知府都不到的地方官,卻拿着朝廷大事侃侃而論,其心可知哪。”

“無非是想升遷高位而已。”景和天子不以爲意道。

有個小內監手持文書,向天子奏道:“皇爺,京城來報!”

景和天子接過文書,看了後向段知恩道:“母后已經開始了。”

話說李佑回到同知分署時,卻見莊師爺居然沒有睡下,還在等待着。便問道:“有何要務?”

莊師爺將今日邸報遞給李佑,“廟堂上有大變局,大人務必該看看。”

李佑皺眉展開邸報,在燭光下看了幾眼,登時心神俱震,果真是大變局!邸報上主要內容只有兩點:

一是慈聖皇太后重立司禮監!

二是慈聖皇太后意欲將勳貴納入廷臣會議中,在現有九卿的基礎上,增加幾個勳卿!

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第189章 通州一夜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202章 真不該來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二百三十三章 來求我就好說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四百六十三章 檢校僉都御使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結束後感謝大家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
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三百四十二章 我就敢休了你求給力第189章 通州一夜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202章 真不該來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二百三十三章 來求我就好說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四百六十三章 檢校僉都御使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語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第78章 可疑的值夜書吏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二百五十章 誰先沉不住氣誰倒黴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第111章 腳踩兩隻船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三百九十九章 府衙春天如此短暫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二百二十章 千歲殿下的弱點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四百四十三章 歡喜不歡喜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結束後感謝大家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二百二十三章 賢良正直李大人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五百五十九章 一定要見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