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九章 困守待援

雙方一番虛與委蛇的客套之後,便各自歸了本陣。

李世民領人壓在谷口,掩護身後的人建築防禦之事,始畢可汗自然看見,可他這次又不是奔着取李世民小命來的,既然已經達成戰略意圖,將李唐軍困入了死谷之中,接下來便是守株待兔、圍點打援了。

隨即,也就聽得突厥軍中牛角聲四起,突厥士兵迅速分出兩隊,一隊依舊嚴陣以待,另外一隊卻是就地搭建起了帳篷宿營。

突厥善畜牛羊,帳篷多用牛羊皮製成,以木枝作骨,搭建起來極爲方便,很快就在死谷外面距離三裡之處建起了一圈營帳,型如彎月把谷口完全罩住。

而李唐軍這邊,因爲走得倉促,軍中自然不曾備有什麼工具和大木,無奈之下只得用鮮卑人世代相傳的土辦法來築臨時的關牆,便是以槍矛爲骨,殺馬取血合泥,混合石料以夯土法建築。

但說李世民領軍於谷口阻敵的同時,大軍一撤入谷內,作爲副帥的柴紹便命人分作幾批;一批入谷探查水源出路;一批擇地安營紮寨;一批安置戰馬繳獲;一批看守降軍俘虜;還有一批則跟隨統軍李壽尋料建築關城。

統軍李壽也是關隴李氏族人,論輩分算是李世民堂兄,當然也是鮮卑族出身,如今已經四十餘歲年紀,作戰經驗自然豐富。

得到命令之後,他一面分派人手前去尋土取石,一面來到谷口最窄出勘察地形,不過很快他便棄了寬不過三十餘步的最窄處,反倒是後退百步另擇了一地,此地倒是較爲寬闊,左右開間怕是足足五十餘步。

對於如此選擇,李壽也不敢獨斷專行,指着山谷兩邊與柴紹解釋道:“柴駙馬且看,那最窄處雖然省料少工,可兩側山壁皆爲浮土,若是一時阻敵倒也還好,就怕日久難抵火燒、斧鑿和衝撞。”

而後又指着身邊兩側的山壁道:“而此地兩側山崖,皆爲岩石,自然堅固耐久,在此地築牆方爲上策!”

柴紹雖然也是年少,但氣度自非常人,聽罷忙也道:“統軍只管放手施爲便是!”

這統軍一職類似軍務總管,軍中諸多雜事皆歸其調遣,李壽能身居此位,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旋即命人取來數百杆槍矛,取掉槍頭後一根根打入土中作骨,以弓弦綁紮延長,迅速就搭起了一個架子來,而後命人取代大塊石頭填入架中,再讓人尋來老弱病殘的戰馬,當場宰殺後取血混合粘土,便用此種調合粘土填入石縫當中夯實,然後便是如此一層石料、一層粘土迅速夯填,也不過用了兩個時辰,便宰殺了百多頭戰馬,鑄起了一座快有四尺高度的土牆來。

到了此時,也才見得李壽命人拿來一杆長槍,在齊胸位置用力往填築夯土的石縫裡一插,見槍頭僅僅入得寸許,也才滿意點頭,命人停止宰殺戰馬,轉而取水合泥,繼續加高作業。

至日暮時,外面的突厥大軍紮營完畢,谷內的關城也初具規模,待得領軍對峙的李世民率軍轉回時,便瞧見了一座已經築有一丈多高,城門、飛角和望樓俱全,頗具雛形的夯土城牆。

只是這城牆從外面看着還好,待他穿門而過是一瞧,也才發現城牆的厚度根本不足二尺,只是比一般富貴人家的花園圍牆厚上少許而已,用來攔截盜匪、蟊賊倒也還行,但恐怕扛不住大軍攻城。

不過瞧李壽已經命人在城前牆後燃起火堆,更取來大量石料和粘土,看樣子還要連夜施工加厚加寬,李世民倒也放心讓他施爲。

入得谷後,早有人把軍帳搭好,李世民一入大帳便命人傳召議事,不一刻衆人聚集,他便迅速用三言兩語把與始畢可汗見面之事說了,這也纔來問劉文靜道:“先生,如今我軍自陷絕境,接下來如何是好?”

劉文靜倒也淡定異常,淡然道:“一個字,等!雁門有陳叔達坐鎮,可保萬無一失,至於解圍……或許當真要主公親至。”

聽聞解圍要李淵親至之語,李世民不由苦笑,當初他爹忽悠始畢可汗之事,他可是親眼觀摩全程,想來始畢可汗對李淵的恨,就算不至於寢骨剝皮、抽筋食肉,可老爹當真敢來的話,不脫上一層油皮怕是難跑啊!

倒是劉文靜見狀笑道:“二郎勿憂!可汗此行,恐怕入關是假,另有所圖是真。若真想入關圖謀天下,直接絞殺我軍再挾持二郎扣關豈不簡單?如今纔是七月,想來突厥也未夏收,所以可汗此來恐怕是以劫掠爲主,困住我等只爲虛張聲勢,若某所料不差,三日之內,其必有分兵之舉!”

聽得如此分析,李世民倒也放心許多,畢竟突厥往年南下劫掠,時間多選擇夏收之後,從無今次這般夏初便聚兵南下之舉,所以始畢可汗口口聲聲說是要找李淵理論,恐怕還真是藉機尋釁滋事。

不過隨後李世民卻又想到一事,便問道:“此外,世民擔心三胡兒(李元吉小名)莽撞,萬一胡亂行事……”

對此,柴紹倒是接口道:“二郎,方纔我命人去谷中查找水源探尋出路,倒也探得一條山中小徑,雖然走不得大軍馬匹,命幾個人翻過這紫荊山去雁門和晉陽報信倒也不難!”

劉文靜便也點頭道:“嗯!陳叔達或許壓不住三郎,不過彥弘兄(溫大雅)該有辦法鉗制與他,此外這等緊急軍情必然要報晉陽,恐今次唯有主公親自出馬才成,三郎再是莽撞,應該是分得清輕重緩急的。”

聽得此言,李世民也才放下心來,與衆人商討起困守事宜。

這李唐軍今次雖然是輕騎追擊,每人不過攜帶了三日的乾糧,可被殲滅的劉武周部卻是糧秣齊備,此外李唐軍本身就擁馬六千餘匹,加上繳獲的劉武周部兩千餘匹,也是一筆不小的肉食儲備。

另外就是打箭谷中雖然僅有一條溪流,且水流量也不大,不足用作全軍人馬飲水,不過既有溪流便定有地下水,只需花上幾日時間打出水井,便可解了飲水之危,如此算起來,若是光用糧秣維持每日必須,軍中存糧最多堅持一月,可若是按照鮮卑人習俗,每日殺馬來食的話,軍中糧秣加上馬匹,至少可供全軍食用半年,只不過到時騎兵全做了步卒,恐怕未必能逃過了突厥追殺。

當然,堅守半年吃幹抹淨這種事,李世民想都不用去想,就算他家老爺子再磨蹭,一月之內必定引兵來救,而谷外的始畢可汗看樣子也不是來找李家死戰到底不死不休的,到時只要老爺子再次發動“三寸不爛之舌”的神技,好好的給他忽悠爽了,最多也就是送些財貨、美女,便給打發回草原了。

開完軍議,李世民這才得以卸甲休息,待他換過便服正要入寢之時,卻是無意間擡頭望了一眼天邊新月,不由苦笑着暗道:“鳳娘若是知我又陷險境……卻會如何看我?”

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四百二五章 將開春闈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四百二五章 將開春闈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三百三九章 別來無恙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四百九四章 火力溢出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五百八十章 初步掌控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二百九十章 摧城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三百章 壓寨夫人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四章 難民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十七章 土崩瓦解第四百章 白刃衝鋒第六百六一章 政俠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二百九一章 輕取奢卑城第六百十九章 困守待援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七百二三章 鬧事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十六章 決死之策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二百五一章 軍閥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三百八五章 大魚入網第六百十二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二百七十章 助人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七百零三章 外交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五百四二章 抗凍救災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
第六百五三章 宇文蓮生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四百二五章 將開春闈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三百五九章 計劃不足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四百二五章 將開春闈第二百五九章 諸城第三百三九章 別來無恙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六百八三章 窮鬼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四百九四章 火力溢出第四百七七章 難下江南第五百八十章 初步掌控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二百九十章 摧城第八十四章 流血不流淚第三百章 壓寨夫人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七百四三章 督學第四章 難民第六百三五章 整合規劃第二百七四章 招募第二百六十章 破城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六十九章 開拔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十一章 一念之間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五百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十七章 土崩瓦解第四百章 白刃衝鋒第六百六一章 政俠第一百零三章 整訓第四百八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二百八八章 再赴遼東第四百七九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一百四八章 改選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二百九一章 輕取奢卑城第六百十九章 困守待援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七百二三章 鬧事第六百四六章 高瞻遠矚第六百七七章 逼婚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一百二一章 刀耕火種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第一百五六章 意外第十六章 決死之策第四十三章 規劃第三百二七章 誓師出征第三百八八章 錦上添花第五百四九章 果然如此第二百五一章 軍閥第四百三四章 挖角背叛第三百八五章 大魚入網第六百十二章 雁門關前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一百八七章 意外第二百七十章 助人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四百五七章 援軍已至第七百零三章 外交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五百四二章 抗凍救災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六百十六章 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