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耳光響亮-中

“從希爾內絲到多佛北面的馬蓋特角距離是40海里不到,從敦刻爾克過去則有將近50海里。敵艦隊的航速比我們快不少,他們只要1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那裡,我們要將近兩個小時。”客串着海峽分艦隊司令的蒙巴頓勳爵端詳着海圖,給自己的艦隊定下了航向,“轉向西北北,我們要儘快往北,攔住整個泰晤士三角洲區域往東逃竄的航道,徹底堵死‘羅恩伯爵’!”

往正西北方向是來不及的,等到自己到了馬蓋特角,敵人都跑了大半個小時了。

“司令官!收到多佛要塞和馬蓋特角要塞來電,敵艦在剛纔15分鐘裡短暫炮擊了兩處岸防要塞炮臺,但是因爲要塞沒有觀測到敵軍方位,所以無法實施反擊,目前還沒能偵測到敵軍戰艦具體座標。”

“這不可能!我們的巡邏機羣在幹什麼!就算敵艦沉默時轟炸機找不到對方,對方開火後總不至於還搜索不到蹤影吧。”

幸好空軍的人沒讓他等太久,幾分鐘後,又一封電報指示在馬蓋特角西北西9海里發現過敵艦炮口火光,大約20架當時處於目標空域的空軍轟炸機進行了盲射投彈,但是似乎沒有取得戰果。

“什麼?德國人是瘋了麼?膽子這麼大?我還怕他們要往偏北的航道加速逃跑呢,居然是和我們成直角衝過來?難道德國人那麼有自信?可以硬衝我們的艦隊封鎖?”

“各艦全速,保持航向。”

各艦全速,不是艦隊全速,艦隊全速是按照艦隊中最慢的船的極速來航行的,但是全艦全速的話,就意味着各自戰艦都按照自己的最大航速衝鋒,不再考慮艦隊的集結和隊形的完整。

1點20,德國人開炮後140分鐘,德國人收工後100分鐘。

“亞利桑那號”雷達在西北17海里外發現了敵艦蹤影,5分鐘後,散開突前搜索的平甲板驅逐艦也發現了敵艦——那些驅逐艦在5000碼的距離上,通過光學觀測發現的敵艦。

英國驅逐艦立刻發報了電報,在截獲對面軍艦的電波後,知道自己已經暴露了的德艦立刻副炮全開,對着英國驅逐艦猛掃過去。幾分鐘內,兩艘英軍驅逐艦就被密集的6寸炮幹掉了。

“敵艦是小角度衝刺的!德國人的艦尾炮無法發揮火力!好機會,立刻拉成戰列線全速衝鋒佔據t字橫頭優勢!”

從德國人的反擊炮火中,蒙巴頓勳爵用了不到兩分鐘就判斷出了當前的態勢,德國人是在全速從正西向正東衝鋒,如果自己的艦隊夠快的話,則可以擺成自北而南的戰列艦,發揮戰艦交戰的t字橫頭優勢——自己的艦隊72門主炮可以全部開火攻擊,但是敵人的8門主炮只有4門可以反擊。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

“快1點半了吧?我記得,空軍的人在多格爾沙洲丟b型磁雷的時候好像是8點半左右吧,5個小時的延時解鎖保險應該快了吧?”

“是的,現在是1點37分,時間早就過了。這批磁性水雷的定時保險是機械腐蝕式的,所以定時效果不會很精確,一般誤差在半小時內都是正常的——”

“那麼,我們開火吧。前主炮在主火控雷達指引下瞄準正前方敵艦,後主炮瞄準東南偏南方向敵艦隊尾部,獨立射擊。”

德國人的主炮開火了,英國人一開始還沒有辦法開火,但是經過簡單的測距側向之後,他們也很快開始還擊,時差不超過3分鐘。

“羅恩伯爵號”把航速飆到最高,當英國艦隊中的首艦“亞利桑那號”攔截到“羅恩伯爵號”正前方的時候,雙方的線列距離已經縮短到了9海里,18000碼,“亞利桑那號”繼續前衝,把主炮向偏後位置轉向,但是船頭指向卻絲毫不變,繼續向北駛去,爲後續的“內華達”和“俄克拉荷馬”讓出射擊位置。

“砰~砰~”幾聲巨響,位於線列後方的“德克薩斯號”和“阿肯色號”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裡遭受重創。水下防護最爲老舊的“阿肯色號”艦體中部幾乎是在第一瞬間就被直接高高擡出水面,然後又重重落了下去,很快就斷成兩截,沉入了馬蓋特角東北偏東的多格爾沙洲,水深僅有20米的沙洲不足以讓巨大的戰列艦完全沉下去,還留下兩根孤零零的籠型桅杆頂端露出在水面之上;“德克薩斯號”畢竟稍微新一點,也或許是因爲所處的位置水深稍微深一點,沉底水雷的位置距離也偏,打擊效果略差,但是船體龍骨仍然在水壓轟擊下發生了扭曲,數條船肋和左舷水線以下被撕開幾十平的巨口。

在這片沙洲上,5個小時前德國人佈下了數百枚磁性水雷,覆蓋了幾十平方海里的海域。“羅恩伯爵號”自己選定的返航航線正是在當時選定的雷區北側邊緣之外。

當5小時整定的定時保險解鎖後,事實上英軍艦隊只有衝在最先的“亞利桑那號”和“內華達號”衝出了雷區——當然,還有那些比“亞利桑那號”衝得更快的輕型搜索艦艇。至於後續主力艦隊,此刻正好在雷區當中。

“亞利桑那號”上的蒙巴頓勳爵完全無法理解發生了什麼。是德國人的炮擊麼?是的,德國人明顯是因爲射擊死角的問題,4座炮塔都在各自爲戰。可是,這種精確度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要知道,位於線列後方的那些戰列艦,距離“羅恩伯爵號”還有15海里左右的距離呢,畢竟戰列艦交戰的時候爲了安全起見,每艘己方主力戰艦都會拉開起碼一兩海里的間距,當“內華達號”正對“羅恩伯爵”的時候,後面的船離對方十幾海里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就是說,德國人的炮擊精度達到了在薄霧的黑夜之中,對着三萬碼外的目標5分鐘之內就能命中?難道德國人會進化?僅僅幾個月不見,水平就又突飛猛進了?那皇家海軍還打個毛啊!

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立刻彙報受損情況!讓‘德克薩斯號’等戰艦立刻彙報受損情況。”

“‘德克薩斯號’受到重創,‘阿肯色號’無反應,哦,不,是‘阿肯色號’已沉沒。”

秒殺!而且沒有彈藥庫爆炸之類的症狀發生!那就能是來自水下的襲擊了!這些船的水下防護很爛,幾乎是二戰時代的潛艇魚雷一兩發就可能幹掉,只要打的巧的話,所以是水雷還是魚雷目前還無法斷定。

加速還是停船?防潛需要加速,防水雷需要停船。蒙巴頓心念電轉——自己的前3條戰列艦已經從那條航道上開過了,這些戰艦走的是戰列線上更前方戰列艦的老路,如果是水雷的話,不可能現在才觸發的。

於是,他決定繼續保持全速。潛艇的速度只能用來伏擊,也許是德國人派了潛艇在這裡伏擊,以策應保護自己的主力戰列艦呢?

“繼續保持全速,輔助艦船準備反潛,戰列艦全力攻擊‘羅恩伯爵號’。”

艦隊沒能及時反應。

“什麼?繼續全速?”收到這條荒謬的亂命,“德克薩斯號”艦長几乎要氣出病來,他立刻讓戰艦發報勸阻蒙巴頓勳爵,但是在這個時間差內卻無法阻止艦隊的進一步混亂和損失。

這絕對是皇家海軍歷史上最慘烈的5分鐘,4條巡洋艦和9條驅逐艦在短短5分鐘內像爆米花出鍋一樣發生了此起彼伏的爆炸,戰列最末端的“懷俄明號”也被炸裂了船舷進水失速。

蒙巴頓發現自己錯了,錯得很離譜,此時,最先倖存下來的“德克薩斯號”艦長的電報才傳到他手中,讓他懊悔不已。

這裡是多格爾沙洲!這裡的水深,只有20米,這種地方,潛艇怎麼可能進的來!稍微有點海軍常識的英軍海軍將領,都該知道自己家門口這塊海域的基本海況的!如果不是自己倉促之間忙中出錯的話,又怎麼會忘了這一點呢!現在的情況,只可能是沉底雷了!那是在這片沙洲上德國人最喜歡用的武器啊!

全體立刻停船,但是損失已經太慘重了,前來攔截的艦隊,幾乎什麼都沒做成,有將近一般戰艦失去了戰鬥力。

可是德國人自己怎麼不會觸雷?難道,他們在今夜佈雷的時候預留了航道?蒙巴頓勳爵知道自己今天是絕對沒臉活着回去了,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拼死一搏的決定。‘亞利桑那號’徹底減速停船,三艘英國戰列艦以不到2海里的間距緊密堵死了德國戰列艦逃竄的方向。

這也是英軍14英寸主炮徹底幹掉德國人的機會,在遠距離上,14寸炮是威脅不到‘羅恩伯爵’的,既然德國人要搏命,那就陪你最後搏一把,相互有機會秒殺總比只能等別人秒殺要好,哪怕自己沉沒了,只要重創敵艦,讓敵方航速減慢沒法逃回赫爾戈蘭灣,天亮後空軍自然會收拾對方。

三艘英國戰列艦對着11000碼外的‘羅恩伯爵號’發起了全速齊射,在隊列後方奄奄一息的“阿肯色號”和龍骨已經受損的“德克薩斯號”也不甘示弱,拖着進水嚴重的船體不停開炮。尤其是“德克薩斯號”因爲龍骨首創嚴重,在主炮齊射的時候隨時都有艦體震斷或者散架的危險,但是那些水兵毫無畏懼,仍然像速射訓練時一樣。

“不要調整射程表了,也不要測距了,鎖死8000碼射程效力射,一旦觀測到命中後3分鐘內調節到5000碼。”蒙巴頓看到德國人毫不畏懼的衝鋒,大家的距離越來越近,顯然德國人是準備一場貼身肉搏了,按照現在的速度,德國人是剎不住的,雖然不知道他們具體距離有多遠,但是在左右方向射角定死的情況下盯着這個距離打得話,總有一刻德國人會衝到這個距離上的。

“轟~”‘俄克拉荷馬號’中部騰起一團大火,那是輪機艙連同整個煙囪被‘羅恩伯爵號’的穿甲彈連根端掉了,烈焰從這處巨口噴薄而出染紅了大海。2分鐘後,已經奄奄一息的‘懷俄明號’被德國人的3號和4號炮塔打出的16。5寸穿甲彈接連擊中——因爲船隻航向問題,在衝到極近距離之前,德國人的後炮塔因爲射擊死角的原因打不到正面的敵艦,只能攻擊敵艦隊列最後方、相對方向角最小的‘懷俄明號’。‘懷俄明號’是和一開始就被水雷秒殺的“阿肯色號”同級的那種最老式的12英寸主炮無畏艦,比“俾斯麥級”落後了三十多年,就算經過現代化改裝航速快了一點兒,但是火力和裝甲是生下來就定死了的,因此這種孱弱的戰列艦僅僅堅持了十幾分鍾,就徹底沉沒了。

蒙巴頓不爲所動,所有的英軍戰艦炮手也沒有絲毫畏懼之心,他們眼中只有那個不斷閃着八點炮口火光的鋼鐵怪獸。終於,英國人的戰術收到了回報。在‘羅恩伯爵號’衝到距離英軍前3艘戰列艦正西面八千碼位置時,受到了48發炮彈的集中攢射,在半徑500米的範圍上,一共落下了48發炮彈!平均每塊5000平方米的空間內都會散佈1發炮彈,“俾斯麥級”的甲板面積有9000平米,加上近距離彈道平直、迎風面大,實際有效中彈投影比甲板面積大得多。

數息之間,英國人就看見羅恩伯爵號的上層建築上連續閃過3朵火焰,還有一發沒爆炸的穿甲彈打在厚實的司令塔上後直接被彈開掉到海里,僅僅30秒後,德國戰艦又中彈兩枚,火焰更是無法抑制地熊熊燃燒起來。

打中了!在3分鐘裡,‘羅恩伯爵號’被連續擊中了10發以上的炮彈,英國人也不好過,‘德克薩斯’因爲龍骨和動力被之前的水雷炸壞了無法動彈,且是唯一處於‘羅恩伯爵’4座炮塔都可以打到的位置上,遭到了卓有效率的密集打擊,很快就步‘阿肯色’的後塵。

“射程縮短至5000碼,不,直接平射!開火!再開火!”隨着雙方進入平射距離,最後的攻擊已經沒有技術含量可言了,只要找準左右,就必定命中,雙方不需要通過高倍的光學測距儀都已經可以靠目測瞄準對方……

5分鐘後,當“亞利桑那號”的前方主炮塔底座和下方彈藥庫被近距離穿甲能力超過700mm的德軍主炮擊中,軍艦直接炸爲兩截爲止,“羅恩伯爵號”終於從英軍戰列艦隊的戰列線上橫穿而過,有如一個風帆戰艦時代的騎士一樣,像薩利海戰和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勝利者一樣,四面開花扎穿了對方的線列。

在通過最後8000碼距離的那10幾分鐘內,‘羅恩伯爵號’的舷側主裝甲帶和司令塔、炮塔防盾等部位一共被超過100發12~14英寸穿甲彈擊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在這種距離上市不用測距的,一輪炮彈打出去有一半以上命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英國人的努力換來的僅僅是‘羅恩伯爵號’副炮火力、通信電子設備和煙囪全毀,前主炮火力全失。

但是,這些炮彈1發都沒能擊穿“羅恩伯爵號”的司令塔和主裝甲帶。這場慘烈無比的海戰,僅僅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英國戰列艦連堅持到緊急前來的英軍轟炸機羣趕到現場都做不到,就被‘羅恩伯爵’秒殺大半,然後大模大樣從它們的戰列線當中穿過。

第三十五章 鼴鼠第七十六章 冬眠-下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八十八章 齊亞諾中招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四十五章 以守爲攻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章 你不知道碎甲彈保質期只有半年?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五十一章 報復轟炸第五十六章 英法總動員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五章 海峽衝刺-下第九十一章 夷平普利茅斯第二十七章 瓜分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四十三章 三路並進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九十三章 插曲-弩炮行動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三十章 內奸第五十六章 蘇聯之行(上)第四十八章 杜邦的後遺症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六十七章 血腥之路-上第五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十章 訛詐泥轟人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五十二章 炮擊倫敦第十一章 十字軍?新月軍?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四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十三章 劉湘的末日第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三十九章 秘密通往巴庫之路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三十二章 胡佛局長的掙扎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五十五章 昏迷的代價第十六章 先拯救誰第三十六章 坦克進化論第二十三章 狗尾續貂第二十七章 喧囂之夜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一百章 斬斷北海島鏈第三十三章 血火錦州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四章 從芝加哥到邁阿密第九十一章 探秘佩內明德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二十一章 五連發卡彎第五十一章 德國的復甦(上)第二十三章 投屍斷流第四十七章 叛逃第三十三章 音速殺蟲劑第三十九章 守株待兔-上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四十八章 泄密第二十二章 活火熔城第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十四章 有行走斯圖卡就有飛天火箭炮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十一章 突擊步槍打的就是資源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三十一章 正名-沙漠之狐(下)第六十五章 拉攏大多數第十九章 空降作戰第三章 重整旗鼓第七十八章 濃霧中的暗戰-上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七章 軍火貿易第二十章 高加索壓頂第六十五章 兩翼齊飛-下第二十四章 處決別爾津第十章 沒證據就是沒幹第三十八章 誰要馬耳他?第一章 卡宴還是哈利法克斯?第五十一章 報復轟炸第五十四章 松山死節洪督師-下第五章 騙術三重奏第十三章 蓋拉尼帶路第九十一章 探秘佩內明德第四十二章 南線風雲第五十章 結束西班牙內戰
第三十五章 鼴鼠第七十六章 冬眠-下第一章 目標-貝卡谷地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八十八章 齊亞諾中招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四十五章 以守爲攻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五十九章 留你一命第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章 你不知道碎甲彈保質期只有半年?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五十一章 報復轟炸第五十六章 英法總動員第四十九章 “現代”績效考覈-下第五章 海峽衝刺-下第九十一章 夷平普利茅斯第二十七章 瓜分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二章 利用大島浩第四十三章 三路並進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九十三章 插曲-弩炮行動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三十章 內奸第五十六章 蘇聯之行(上)第四十八章 杜邦的後遺症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六十七章 血腥之路-上第五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十章 訛詐泥轟人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第五十二章 炮擊倫敦第十一章 十字軍?新月軍?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四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四章 迷霧中的虎王第十三章 劉湘的末日第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三十九章 秘密通往巴庫之路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三十二章 胡佛局長的掙扎第二十五章 禿鷹軍團和U型潛艇第三十六章 應急之策-下第五十五章 昏迷的代價第十六章 先拯救誰第三十六章 坦克進化論第二十三章 狗尾續貂第二十七章 喧囂之夜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一百章 斬斷北海島鏈第三十三章 血火錦州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四章 從芝加哥到邁阿密第九十一章 探秘佩內明德第四十四章 南北並進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二十一章 五連發卡彎第五十一章 德國的復甦(上)第二十三章 投屍斷流第四十七章 叛逃第三十三章 音速殺蟲劑第三十九章 守株待兔-上第四章 儘管劃下道來第四十八章 泄密第二十二章 活火熔城第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十四章 有行走斯圖卡就有飛天火箭炮第五十八章 蘇聯之行(下)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十一章 突擊步槍打的就是資源第二章 絞肉機端倪第三十一章 正名-沙漠之狐(下)第六十五章 拉攏大多數第十九章 空降作戰第三章 重整旗鼓第七十八章 濃霧中的暗戰-上第五十三章 齊柏林的新飛艇第七章 軍火貿易第二十章 高加索壓頂第六十五章 兩翼齊飛-下第二十四章 處決別爾津第十章 沒證據就是沒幹第三十八章 誰要馬耳他?第一章 卡宴還是哈利法克斯?第五十一章 報復轟炸第五十四章 松山死節洪督師-下第五章 騙術三重奏第十三章 蓋拉尼帶路第九十一章 探秘佩內明德第四十二章 南線風雲第五十章 結束西班牙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