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禁宮火起

望着弟弟遠去的背影,高俅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欣慰之色。他如今的宗旨就是不養閒人懶漢,之所以讓高僳和那羣孤兒廝混在一起也正是因爲如此,畢竟,誰能擔保這些人之中不能出幾個朝廷官員呢?

良久,他才轉頭看向自娛自樂的燕青,沉聲問道:“小七,前些時日我一直沒時間理會你那邊的事情,唐門那一頭你處置的怎麼樣了?都大半年過去了,實在不行,就只有……”

“高大哥,我還以爲你把那檔子事情忘了呢!”燕青不滿地撇撇嘴,這才拍拍手站了起來,“要說讀書科舉我是比不過人家,不過要說這種暗地裡的勾當,我可是天生就會。除了唐鬆奇,我已經把其他人都放了。”

“什麼?”高俅大吃一驚,臉色隨即鐵青一片。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直不曾過問,而眼前這個小子居然先斬後奏做出了這麼大的決定。“你知道自己都幹了什麼?”

“高大哥,我知道你無非就是想控制唐門,在西南有所建樹,不是麼?”燕青夷然不懼地面對着高俅的犀利目光,仍然是那副不慌不忙的口吻。“我問過雷大叔和秦二叔他們,唐門在西南擁有頗大的勢力,其中唐鬆奇這一脈的影響力更是舉足輕重,其門人屬下佔據了唐門所有弟子的近三成,而且和大理國有相當密切的聯繫,但要真的說起兵謀反,他們卻是不敢的。唐鬆奇雖然卑劣無恥,但卻是個識時務的人,這一次我讓他的嫡系弟子帶回去了他的親筆書信,以此爲要挾,待到高大哥真要去西南時再把他這個地頭蛇帶上,想必就能……”

“你怎麼知道我有去西南的打算?”高俅越聽越驚,最後竟不由坐了下來。好嘛,自己一直拿弟弟看待的少年居然有這種見識。自己這個當義兄的是不是該買塊豆腐撞死?

“當然是師傅說的!”燕青當然不知道自己這句話把高俅氣了個倒仰,反而更是興致勃勃地道,“唐鬆奇透露過,大理國雖然地處西南邊陲,國中富饒卻不遜於我大宋,且一直有交好地打算,只是我朝上下都有顧慮。若是大哥到西南能讓大理來歸,那……”

“這又是誰教你的?”高俅眼睛一白。沒好氣地問道,其實,他不問也知道答案。能和燕青說這些的,也就只有那兩個傢伙。

“元朔先生啊,我那天孝敬他一罈子上好美酒,他趁着酒興教訓我時說了這些。”燕青理直氣壯地分辯道,一副無辜的表情。“大哥,我可是以你的名義和那個唐鬆奇約定好了,若是大哥你真的去西南爲官,那麼我就以自己的名義入股唐門控制的馬行生意。”

高俅此時再也難以抑制心頭地情緒。霍地站了起來。來來回回踱了幾步。對於宋朝來說,西南始終是一塊雞肋之地,所謂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就是如此。但是,相比雄踞北方的頑敵——遼國和西夏,西南作爲整個國家的大後方,其實很有現實價值。其一就在於馬匹,儘管由於茶馬互市的關係,大宋從遼國和西夏輸入了大批戰馬,但一旦兩國開戰或是禁令一出,這些馬匹供應就肯定會全都斷絕,所以未雨綢繆是最好的選擇。其二就在於和西南諸國的陸路貿易,如果運氣好。說不定從中還能大賺一票。

“小七,此事從今天起就全部交給你了!”

“高大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就是換作我親自主事也不見得能有如此效果。”高俅不自覺地伸手去撫摸燕青的頭,發覺少年已經幾乎長得和自己一樣高,這才苦笑一聲改爲了拍肩膀,“這些暗地裡的事情我暫時找不到別人幫忙,就只能靠你多擔待了。雷煥爲人冷靜沉着。對西南地情況又熟悉,有事你不妨多問問他。當然,如果真地有必要,你可以在我之前先走一趟蜀地。”

“謝謝高大哥!”燕青畢竟還是個孩子,此時不由樂得一蹦三尺高,好一陣子才平靜了下來,“你放心,朝堂上的事情我幫不上忙,但這種事情我一定能料理妥當!”

二蔡二惇去其二之後,朝中格局也漸漸安定了下來。由於韓忠彥和曾布在政事堂的地位基本確定,再加上韓忠彥身材高大而曾布長得矮小,坊間不免以兩人作爲取笑,龜鶴宰相地名聲便漸漸傳了出去。

就在人人以爲朝局會平穩過渡的當口,多日未曾進宮的蔡王趙似終於一改常態地入宮拜謁向太后和新君,末了又到聖瑞宮拜見自己的母親朱太妃。

儘管已經是五月時節,但聖瑞宮中卻瀰漫着一股陰森森的味道。由於朱太妃的病一直不見好,且脾氣越發暴躁,因此內侍宮婢無不是小心翼翼,唯恐觸怒了她。趙似一路進來,所有的下人除了行禮拜見再無二話,讓這位往日入禁中如入無人之境的親王大爲憤慨。

“母親。”

“十二郎,過來,讓我看看你。”朱太妃示意兩個貼身宮女掀起簾帳,將兒子放了進來。待趙似坐定之後,她情不自禁地伸出了手,最後卻無力地放了下來。

趙似原本憋着一肚子火,見自己的母親面龐消瘦臉色蒼白,不由把想說的話都吞了進去。“娘,您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那些御醫是幹什麼地,就算我做不成皇帝,至少您還是皇太妃,他們居然敢如此怠慢?人情冷暖竟至於如此?”

“別說了!娘這是心病,和那些御醫無干!”朱太妃狠狠地瞪了旁邊的幾個心腹一眼,見他們慌忙低頭,臉色方纔好看了一些,“娘遲早都是要去的,現在擔心的就只有你。唉,你這副藏不住話的脾氣什麼時候才能改改,如今大局已定,你縱使埋怨一千句一萬句也於事無補,反而會給自己帶來災禍,你究竟明不明白!”

“我不明白!”趙似猛地甩脫了母親的手,惡狠狠地道,“他趙佶不過是一個沒孃的宗室,憑什麼就能夠身登大寶?論親疏血緣,我是先帝同父同母的弟弟;論嫡長,他趙佶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憑什麼皇太后一力讓他繼承大位……”

“你給我住口!”朱太妃拼盡全力地怒吼道,隨即難以抑制地劇烈咳嗽了起來。趙似見狀大驚失色,連忙趨前扶住了母親。

“你剛纔問他憑什麼,憑的就是慈德宮皇太后地威權!”朱太妃盯着兒子,一字一句地說道,“誰能想到,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皇太后居然會力壓宰輔立趙佶爲嗣?誰能想到,平時權傾朝野的章惇章子厚竟會孤立無援?誰能想到,你那個一向對爲娘我言聽計從的哥哥竟會沒有留下遺詔!”連珠炮似的問得趙似啞口無言之後,她方纔疲憊地靠在了兒子的肩膀上,“事已成定局,再作掙扎也無關大局,你沒看見蔡卞和安惇都已經遭貶了麼?蔡卞在福寧殿議事時好歹還附和過皇太后,最後卻仍然在朝臣的彈劾中罷職,你還品不出其中滋味麼?”

渾渾噩噩出了聖瑞宮之後,趙似只有一種仰天嚎叫的衝動。可這是禁宮,他是親王,就是再衝動也不可能這麼做。突然,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嫵媚身影,原本就火燒火燎的心頓時灼熱了起來,既然已經遭受了重挫,那就在女人身上討回來吧!他一閃身直接進了那間殿侍的房間,不多久,裡頭便傳來了女人的驚叫,隨即又變成了陣陣嬌喘和呻吟。

內侍金明萬萬沒有想到,趙似堂堂一個親王竟會做出這樣下流無恥的事情。耳聽房中琴孃的討饒聲,再想想平日這個乾姐姐待自己的百般好處,他也不知從哪裡來的勇氣,直接從袖中掏出了火摺子,想要點燃房椽,奈何屢次嘗試都失敗了。氣急敗壞之下,他乾脆點着了窗子,頃刻之間,火光熊熊,一股濃煙登時瀰漫了開來。

“起火啦!”

“聖瑞宮偏殿起火啦,快來救火!”

“好端端的怎麼會失火?”

濃煙滾滾之下,無數人紛紛跑來,滅火的滅火呼救的呼救。等到趙佶匆匆趕到時,火勢早已得到了控制,但入目仍舊是焦黑一片。好在這裡離聖瑞宮主殿遙遠,這纔沒有殃及更多。可即便如此,眼前這副觸目驚心的景象也令他大爲震怒。

“宮中火禁向來森嚴,怎麼會突然起火?”

由於樑從政去修山陵,因此郝隨這個都知理所當然地隨侍新君左右。此時此刻,他連忙趨前低聲答道:“聖上,此事緣於有人放火。那個膽大妄爲的內侍已經抓住,乃是聖瑞宮中新進的私身,並無職司。”

“放火?”旁邊的高俅眉頭一挑,心頭平添疑惑,“真的是聖瑞宮中人?”

“此人自己也承認了,決計沒錯。”

“宮中居然出了這樣無法無天的傢伙,視國法宮規若無物,實在可惡!”一陣脾氣發泄過後,趙佶很快考慮到了事情關鍵,逐漸平靜了下來。“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宣韓忠彥曾布入宮,伯章,你陪朕去見皇太后。”)

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章 計議將來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6章 浴血苦戰第8章 商人重利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2章 計議將來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9章 又見金盒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2章 得寸進尺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7章 略施薄懲第32章 所謂江湖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7章 王府密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8章 擊掌爲誓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章 初入高門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2章 計議將來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2章 曾布回朝第11章 分而化之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3章 人才基礎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1章 夜市遇險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6章 駕幸王府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5章 柔情蜜意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章 尋人有果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3章 無雙絕藝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
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章 計議將來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6章 浴血苦戰第8章 商人重利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2章 計議將來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9章 又見金盒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2章 得寸進尺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7章 略施薄懲第32章 所謂江湖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7章 王府密謀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8章 擊掌爲誓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章 初入高門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2章 計議將來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2章 曾布回朝第11章 分而化之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4章 通風報信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3章 人才基礎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1章 夜市遇險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6章 駕幸王府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5章 柔情蜜意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章 尋人有果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3章 無雙絕藝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