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

直到菁兒退了出去,伊容方纔一臉促狹的笑意走上前來,眨了眨眼睛道:“我們可跟你約法三章,菁兒是來服侍你起居的,可不是給你放在房裡的。你要是胡亂碰了人家,到時候她嫁不出去,可得由你負責!”

“容姐姐!”白玲剛纔一直歪着頭在一旁看着,此時見高俅臉色有異,不由也笑嘻嘻地上前湊趣道,“剛纔他似乎動心了呢!”

“盡胡說八道!”高俅無可奈何地搖搖頭,突然伸手在兩女的臉頰上輕輕掐了一把,“我已經有你們三個了,哪有功夫再想別的?不過,這種事情,你們原本應該找一個男子的來服侍的。再說二十年契約,等到她期滿放出去了,哪裡還能嫁一個好人家?”

一句話說得三女無不掩口偷笑,最後還是英娘體貼地上前替高俅整了整衣服,然後方纔解釋道:“剛纔她們都是逗你的,這種貼身的事情,哪裡能用男人,自然是女子更加細心周到一些。你不讓我們做這些雜事,我們當然只能找一個妥當的人。她父母既然簽了契約,便早已默許了此事,你不必有什麼心思。”

伊容見狀也接口道:“如今是重男不重女,縱有天姿國色,如果沒有嫁妝,這些小人家的女兒卻是萬分難嫁的,往往都是送往官宦人家作使女,希望在契約期間能夠嫁個好人家,或乾脆被主人留在身邊。好了,我的大相公,家裡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只要忙大事就好!”

高俅愣了片刻,最後索性把此事丟在了腦後,詞鋒一轉道:“這些時日京城變故迭出。你們若是拜訪別家女眷,最好注意一些。別留下什麼話柄。另外,英娘你也抽空去看看澄心,小七一天到晚便在外頭廝混,也沒多少空去照顧他這個姐姐,你就多費心吧。”

福寧殿中。趙佶勉強依醫官之言用了一碗銀耳燕窩粥,隨即便再也沒了胃口。雖然有前線連續不斷地捷報,但是,他卻覺得心空落落的,彷彿丟了什麼東西。平時若有小病,鄭瑕或王錦兒總會有一人在身邊伺候,但是這一次,皇后被禁,兩女未得旨意誰都不敢來,他這福寧殿裡竟只有幾個內侍和宮人。他頭一次體會到這種深入骨髓的寂寞。

仰頭看着頂上地帷帳,他終於悠悠開口喚道:“曲風!”“小人在。”曲風應聲上前,屈下一條腿跪在榻前。輕聲問道,“聖上有什麼吩咐?”

趙佶卻沒有立刻說話,而是閉上眼睛沉吟了起來,良久。他才說道:“你尚有其他職司,爲何這些天留在福寧殿從不外出?”“小人承蒙聖上簡拔,凡事當以聖上爲重。宮中事務,還有幾位都知副都知管理,小人如今的第一要務便是讓聖上能夠儘快痊癒,自然應當留在駕前。”曲風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再者,聖上自有恙開始,小人便在身邊,此時此刻若是出去,難免有官員問長問短,屆時若有流言傳出,則小人罪莫大焉,因此更不敢造次。”

“你很聰明。”曲風左思右想也品不出這句話地滋味,最後乾脆沉默不語。趙佶病倒這半個月來,他沒有見過一個外人,就連高俅也不例外,更沒有往外送出半點消息。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一次的病似乎讓趙佶的性子發生了一些變化,甚至可以說,趙佶的疑心增長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既然如此,他若是還不知道收斂,那就白白在宮裡呆那麼多年了。”前幾日張康國對朕說,如今蔡京執政,朝中大權盡入其手,朝中百官但知有蔡京,不知有朕。他還說,高俅以次相之身,卻不能起到制衡蔡京地作用,是以蔡高合流,百官唯唯,長此以往,非社稷之福。朕且問你,你認爲他說的可是實情?”

曲風本能地打了個寒顫,然後便叩首道:“聖上,此乃國事,小人一介閹宦,不敢妄議。再者,小人素日得高相多番照應,若是此時偏幫高相,則聖上必定不信;若小人說高相的不是,則昧了自己的良心。聖上一向明察秋毫,對此必定有所判斷。”

“明察秋毫?朕若是真的明察秋毫就好了!”趙佶冷笑一聲,然後悠悠長嘆,無力地揮了揮手,“也罷,朕也不強人所難,此事並非你一個宦侍能夠說清楚的,你退下吧!”

曲風輕舒一口氣,剛想依言退下,便聽得頭頂又傳來了一句話。

“你讓人去傳朕口諭,給皇后宮中再補一批妥當的內侍宮人,先前的禁令取消。另外,再去傳旨給鄭貴妃和王德妃,就說此事和她們無關,讓她們不必憂懼。鄭貴妃尚有龍裔在身,讓她好好休息。還有,進喬才人爲美人,讓她來福寧殿侍寢,另外讓王德妃也一併過來!”

一連串的旨意讓曲風頗有些手忙腳亂,一樣一樣地記仔細之後,他又複述了一遍,隨即方纔退出了寢宮,招來幾個小黃門便把趙佶的意思吩咐了下去。

見幾個小黃門聽得面面相覷摸不着頭腦,他不由感到一陣不耐煩:

“聖上地旨意哪裡輪得到你們揣摩,一五一十地去傳旨就行了。另外,皇后宮中宮人內侍的事去稟報一聲郝都知,讓他酌情去辦!還愣着幹什麼,快去啊!”

直到一幫小黃門一溜煙似的跑開了,曲風方纔露出了一絲憂色。趙佶地旨意聽上去似乎滴水不漏,但其中卻有深深的玄機。王皇后的禁足令雖解,但是,有罪無罪卻還沒有定論,鄭貴妃王德妃也是一樣。仔細算起來,只有那個進封美人的喬氏算是因禍得福地,名義上是侍疾,一旦趙佶病好,封號再一次晉升也不是什麼難事。

後宮的那些處置很快便傳到了前朝,一瞬間的皺眉之後,蔡京立刻展顏笑道:“聖上此番處置,足可見病情已經有所好轉。這麼一來,那些亂七八糟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阮大猷也點頭附和道:“是啊,聖上既然龍體漸愈,於國於民便是莫大的好事!”

緊接着,什麼社稷之福,天下大幸之類的話便在都堂之中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彷彿如此一來,所有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似的。主座上的蔡京掃視着在座衆人,心中卻冷笑連連,看似鐵板一塊的政事堂,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打着異樣的心思。

“已經初露端倪?”

高俅頗有些不可思議地盯着面前的周鼎,情不自禁地追問了一句:

“事關重大,周大人有十分把握嗎?(更新最快http://wa p..c n)”

“下官仔細比對了五個人的口供,發覺關鍵之處一模一樣,所以覺得不會有錯。”周鼎的臉上露出了這些天少有的輕鬆和笑容,略略欠身回答道,“這些人當中,有皇后那邊的一個宮人和一個內侍,有誤闖淑寧殿的一個小黃門,還有兩個宣和殿起火時在場的內侍。總的來說,他們都是宮外有親人的人,而不約而同的,他們都在事前收到了家人的訊息,說是爲人脅迫,讓他們聽從他人的指令行事。”

“那你去查過他們的家人了嗎?”

“下官當即便命人去查過,結果,其中四人的家人都因爲各種原因離奇死亡,只在化人場找到了一個宮女的弟弟,雖然他活了下來,但已經瘋了。”想到當日開封府官差回報的情景,他忍不住打了個寒噤,“而那五個人最後透露,他們從來沒有看見過發指令者,得到的大多是一張普通的紙條,下官正在順着這條線往下查。”

高俅已經聽得心驚肉跳,可以說,倘若不是見機得快,恐怕這些人也同樣被滅口了。當然,更可能的是幕後指使的人沒有想到刑部會插手其間,所以棋差一着方纔露了破綻。然而,光靠這些,怎麼可能解開整件事情的謎團?

思來想去,他終於還是隱下阮大猷透露的錦帕事件。周鼎畢竟不是自己人,上一次之所以會這麼順利,多半是因爲發現蔡京和自己保持着相當的默契,既然如此,就沒必要讓他知道那麼多了。

晚間,高府又迎來了一個略有些鬼祟的客人。來者正是郝隨,他甫一坐定,連茶也來不及喝一口,先是將今日趙佶發佈的一系列旨意說了一遍,然後才提到上一次的任務。

“高相,若不是你吩咐,這些事情還真是不好查。我用了最妥當的人,暗自調查了將近十天,才查出了三個人。他們進宮的時間都不長,雖然沒有正式的隸屬,但是有人看見他們時常出入一位劉姓宮妃處,形跡相當可疑。而那位進宮不過數日便得了聖上恩寵,而後有旨意進封了郡君,我偷偷去看過,其容貌絕不遜色於鄭貴妃王德妃。”

聽完這一切,再聯想到周鼎先前所報,高俅隱隱察覺到,似乎有一條線把這些線索都串了起來,只是具體指向何處還不得而知。他瞥了一眼郝隨,隨即笑道:“這一次着實偏勞郝都知了,上一次我記得你提過很喜歡城外的三山園子,以後你儘可去住着。”

“多謝高相公!”郝隨聞言大喜,連忙躬身道謝。他這一生最愛錢財,那一處園子少說也值數千貫,不過一趟差事就得了這樣厚的禮,他自然是心滿意足。)

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33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13章 晴天霹靂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3章 明爭暗鬥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7章 球社之爭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2章 防微杜漸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6章 高府夜話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10章 謁見太后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16章 初次交鋒第16章 懲治惡奴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3章 夫妻夜話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2章 初入高門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8章 此消彼長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2章 捉襟見肘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2章 曾布回朝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19章 又見金盒第4章 緊鑼密鼓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
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33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13章 晴天霹靂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3章 明爭暗鬥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7章 球社之爭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2章 防微杜漸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5章 蘭心蕙質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6章 高府夜話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10章 謁見太后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16章 初次交鋒第16章 懲治惡奴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3章 夫妻夜話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2章 初入高門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8章 此消彼長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39章 隱瞞事實第12章 捉襟見肘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2章 曾布回朝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19章 又見金盒第4章 緊鑼密鼓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