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

正式接任了職位之後,高俅沒來得及鬆口氣就投入了紛繁的政務之中。大宋朝廷時常有除官而未任職的情況,而這種事情於成都府上發生的最多,所以,與其說是知州預政事,還不如說是通判長吏掌管所有公事。當然,對於高俅這樣掌管四路軍政的帥臣而言,一呼百諾才應該是真實情況。

當初大宋設通判的初衷便是爲了監查知府,但自哲宗年間之後,通判的權力便漸漸得到了遏制。元佑元年,朝廷下詔,倘若知州是兼軍政的帥臣,其將下公事不許通判同管。元符元年,朝廷又再次下詔,但凡通判和幕職官,必須在長官廳議事,並在都廳籤書文檄。這樣一來,通判也就儼然成了知州的屬官,不復往日分庭抗禮的勢頭。

由於成都府乃是大府,因此除了兩員通判之外,尚有大量幕職官和諸曹官,因此,當高俅首次將所有人召集起來的時候,着實爲那濟濟一堂的人頭而嚇了一跳。放眼望去,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比他年長,因此他這個新任帥臣站在這裡,心中很有幾分沉甸甸的感覺。

照例一通大同小異的講話之後,高俅便遣散了這些人。他並不是沒有下馬威的打算,只是想到甫一上任便來這麼一招反而會打草驚蛇,他纔沒有輕舉妄動。見過自己的屬官之後,他便把三個幕僚全都叫到了自己的書房。

“你們看看這個!”

高俅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大堆文書,臉上再也沒了剛纔的和顏悅色。“巴蜀看似膏腴之地,其中的利益大多被豪族所佔,百姓卻每每陷於饑荒,朝廷的常平倉幾乎每年都要將官米損值於民。光是這上頭所書的種種,牽涉到的恐怕就一網打盡了這裡的大多數官員,還要包括那些貪得無厭的豪族!”

由於不清楚情況,三人不敢答高俅地話,一目十行地匆匆掃完了這些文書,他們才彼此交換了一個眼色。從對方的眼睛中。他們全都看到了一絲憂懼和駭然,不過比他們快這十幾二十天的工夫,高俅就能得到這麼多實證,這消息也未免太靈通了吧?

“高帥,和河北京東一帶一樣,四川的世家大族多半是官宦世家,所以很容易有不法之事,再加上離開京城路途遙遠。其中種種更是積弊難除,律法無力。”率先開口的照例是老成持重的吳廣元,他一邊說一邊揣摩着高俅的用意,突然擡頭問道。”我只想請問高帥一句話,您此來真的是想要一掃西南麼?”

聽到吳廣元問得如此直接,金堅和焦恩仲同感駭然,不約而同地朝高俅望去。卻見高俅雖然皺眉,卻並未露出十分不悅地神情,他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高俅確實被這一針見血的問題問得有些惱火,但是。他更明白其中的好意,所以沉默片刻便苦笑道:“我哪裡有那麼大的胃口。”

若是能夠給他十年二十年,那麼,他當然可以用破而後立地方法,而前提必須是朝廷必須不遺餘力地支持自己。可是現實卻是,他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撲在西南這一塊上,而朝廷上的壓力在積聚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即使趙佶再信任自己。恐怕也不得不從善如流。

“你們放心,我並不是想要和本地豪族鬥一個頭破血流。”他先是給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才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用意。“雖然不能動根本,但是,從表面上減輕一些積弊給百姓帶來的負擔還是可行的。更何況,”

說到這裡,他頓時有些猶豫,雖然覺得這三個幕僚都是有才之輩。但他們全都是蔡京推薦的,如今尚且無影地事能擺在檯面上說麼?

“高帥能夠慮到這一點,實在是西南百姓之福!”吳廣元裝作沒有聽出高俅的遲疑,躬身行了一禮,“既然如此,此事便好辦了。趁着那些巴蜀世家大族設法想要和大人攀交情的時候,大人可以拋一些東西出去,就說是有人告的狀。這些人無不是積年的老狐狸,一定會有所覺悟的。”

出了書房。金堅和焦恩仲卻拖住了吳廣元,死活將其拉到了府宅中一個僻靜的房間。對於剛纔的那些話,他們實在是有太多疑惑了。足足一刻鐘之後,三人方纔精神奕奕地走了出來,臉上地陰霾一掃而空。

四川地處西南,向來便是富庶之地,所以儘管夷民極多,豪族卻也不少,甚至有自先秦之時便在此地居住的。所以,儘管馬幫聲勢浩大武fT三但比起那些深藏不露的世家大族個,已們的勢力其實並不佔優。

因此,胡憲明在得知孫子和馬幫的陳克慍發生了衝突之後並不以爲意,只是從家裡又調派了數十名護衛前去渝州。然而,當他聽到了從官府傳來的消息時,卻禁不住失手摔了一個珍貴的官窯茶盞。居然有人把狀紙遞到了高俅面前,他不得不衡量此事地分量。

同一個消息也傳入了其他各家的主事者耳中,在大驚失色之餘,他們無不想到了互通消息。在胡憲明的牽頭下,幾個平日很少出門的老傢伙難得聚在了一起品茗,臉上卻不見任何悠閒的神色。

“這位高帥究竟是想幹什麼?”其中一個老者很是輕蔑地冷哼一聲,重重放下了手中的茶盞。“這巴蜀之地我們世代居住了數百年,他一個初來乍到的外人就想指手畫腳拿我們開刀,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秦老若是真的夠膽,就到那位高帥跟前去說這種話吧!”接過話茬的是城南洛家馬行地老闆,他平素最看不慣秦老頭的綺老賣老,此時立刻趁機狠狠刺了一句。“我們是到這裡商量事情的,不是來發牢騷的。人家是堂堂四路安撫大使,手握軍權,又得聖上信任,就是真的把我們一鍋端了,最多也不過事後倒黴,我們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螞蚱,別這麼針鋒相對!”發覺苗頭不對,胡憲明立刻站出來作和事佬。他安撫了秦老頭之後,又徐徐說道,“大家也不要太過妄自菲薄,如今的情形也遠未到那麼糟的地步,我們只是應該搞清楚,這位高帥的意圖是什麼?要知道,他當初能夠在京城那麼複雜的局勢下審時度勢助聖上一舉定乾坤,會是一個莽莽撞撞的人麼?”

此話一出,其他人的議論聲立時停住了,在一片寂靜的氣氛下,人人都在冥思苦想對策。若是能夠不和朝廷對着幹,誰願意貿貿然出頭。對於他們來說,捨棄一點蠅頭小利不過小意思。

“各位不知道是否聽說過巴蜀大亂的傳聞?”

一個突兀的聲音打破了沉寂,說話的是一個三十來歲的青年,但是,能夠以這等年齡躋身於一羣長者之中,自然卻無人敢小覷他的話。此時,他不閃不避地對視着衆人的眼睛,神情鄭重地道:“敝府的商隊州剛從南邊回來,經過瀘州的時候便聽說了這個傳聞,甚至還說得有板有眼的。”

“巴蜀有天兆,天授曰隆興。”

胡憲明終於想到了這句自己曾經嗤之以鼻的所謂讖語,面色陡地大變。要知道,這樣一句讖語已經不僅僅是毀謗朝廷官員那種層面了,這根本就是直指改朝換代!他這邊廂心亂如麻,那邊廂座上其他人也紛紛坐不住了。即便他們先前再不相信這種荒誕之詞,但一旦有人起了頭,自然是人人驚懼。

“巴蜀已經很久沒有亂事了,怎麼會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讖語……不對!”胡憲明轉過了身子,雙手猛地一拍,一記響亮的聲音立刻震懾全場。”高帥肯定知道了這背後的文章,所以纔會敲打敲打我們!”

“什麼?”

“這……怎麼可能!”

“他纔剛剛入川,怎麼會……”

一個個聲音到了最後全都變得悄無聲息,在座的全是消息靈通人士,很快便聯想到了高俅和大隊人馬分道揚鑣,以至於綿州知州迎接時撲了一個空這件事情上。很快,州剛那個把話題引到了讖語上的年輕人又開口說道:“胡兄的話很有道理,既然是有讖語便必定有主使,我們甚至可以假設,會不會有人蓄意將讖語往我們身上引?我們是有巨大的財勢不錯,但是,一頂更大的帽子壓下來。”

雖然他隱去了後半句,但在座的全都是積年的人精,哪裡還會不明白接下來的話。當下胡憲明便一力出言道:“既然如此,明天我親自去邀請高帥,各位若是有意的不妨和我同去。總而言之,只要表現出我們的誠意,我想高帥不會故意爲難我們的。”

“好!大家就同去!”

一個應聲之後,其他的人紛紛點頭答應。在面對着相同恐懼的時候,這些往日眼高於頂的大人物全都聯合了起來。對於他們來說,個人的面子和家族的利益比起來自然是無足輕重的。一旦家族失去了在巴蜀的所有利益,他們個人還哪裡有存身之道?

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19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0章 東坡之約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25章 花中澄心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37章 晴天霹靂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7章 風雲突變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24章 弄虛作假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9章 微服出遊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5章 殿中論財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6章 朝會風波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章 生不逢時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37章 蔡王府獄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7章 王府密謀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
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19章 禍水東引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0章 東坡之約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25章 花中澄心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10章 校場炫技威武揚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5章 樑上君子何處來第37章 晴天霹靂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7章 風雲突變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24章 弄虛作假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9章 微服出遊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5章 殿中論財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6章 朝會風波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章 生不逢時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37章 蔡王府獄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7章 王府密謀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5章 王府大變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