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

聽完高明轉述的事情經過之後,高俅只覺心中一陣翻騰。幾年了,他終於接觸到了那個令漢人遭受無比屈辱的民族,只是他們還遠遠沒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如今的女真諸部,還不得不勉強忍受遼國的統治和契丹貴族的壓榨,要等到他們揭竿而起,至少還需要十幾年,但是,如今自己要做的卻是加速這個進程。滅遼者絕不能是女真的金國,而應該是華夏血脈的大宋!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於使得自己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

“這一次辛苦你了,這些天就好好休息吧。對了,那個叫做楊慕峰的少年怎麼沒有和你一起過來?”

高明無奈地一攤手道:“他在遼國看慣了那些契丹貴族的嘴臉,所以對當官的都有些看法,再說我還沒告訴他自己就是大宋高官的狗腿子!”他說着便狡黠地一笑道,“他就在麴院街的張家客棧裡頭住着,只要高相你發話,我就把人帶回來!”

高俅沒好氣地瞪了高明一眼,沉思片刻便搖了搖頭:“此事事關重大,我先需要和別人通個氣,然後還要進宮把事情始末交待分明,等到政事堂合議完再把人接過來也不遲。你也是的,把人安頓在哪裡不好,非要安排在麴院街那種青樓楚館最多的地方!”

“嘿嘿,那小子臉皮薄,讓他經歷一下世事也不壞!”高明打了個哈哈,一陣風似的溜了出去,臨走前還撂下了一句話,“總而言之,我辦事高相你就放心好了!”

既然得到了確切消息,高俅絲毫不敢怠慢。在腦海中把事情過了一遍就立刻吩咐下人備車,急急忙忙地趕到了嚴均的府邸。要知道,高明的樞密院腰牌當初就是嚴均給的。事情也是兩人在很早之前就商議過的,有了結果自然不能撇開了嚴均。

不同於高府地富麗堂皇,如今升了天章閣待制,籤書樞密院兩房的嚴均仍然是住的老宅,所有僕人加在一起也不到十人。乍一看去,幾乎沒有人會相信這是一位天子信臣地宅邸。不過,高俅心中卻清楚。只要一個西北戰事的契機,趙佶在加官進爵之外。絕對會另賜一座府宅。而此時,官位尚低的嚴均保持低翟舊是必要的。

他是嚴府的常客,因此,門房上的老家人一眼看到他便匆匆迎了上來。那一頭又有人去回報炙。不一會兒,嚴均便出來親自把人領到了書房,令家人泡了一壺好茶後便把閒雜人等都摒退了下去。

“去生女真領地的高明回來了。”高俅開門見山地說,“他這一次沒有白去,不但看到了女真和蕭海里叛軍大戰地情景。而且還見到了如今遼國敕封的生女真節度使完顏盈歌,另外還有他地兩個堂弟烏雅束和阿骨打。”

嚴均立刻變得嚴肅了下來,極爲關切地問道:“那女真戰力如何?”

“女真此次不過募兵千餘人,便完全擊潰了蕭海里麾下數千人馬,並一舉得到了蕭海里的首級。聽說他們把蕭海里的頭奉送給遼主之後,頗有些契丹貴族憂心忡忡,認爲女真人戰力不凡應該嚴加防範,還有人說應該以他們當初接待過蕭海里使節爲名問罪。不過。遼主耶律延禧卻剛愎自用得很,認爲堂堂大遼不需要在意區區女真,當然,這其中也有蕭奉先和蕭芷因從旁蠱惑的緣故。”說到最後,高俅不禁冷笑了一聲。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遼國連在旁窺伺地大敵都不注意,活該將來倒黴。

“從遼國境內那些商戶處得到的情報來看,女真人確實不可小覷,難怪你當初讓我出使的時候多加註意。”嚴均想到當日自己在大定府看到的情景,不禁若有所思地皺了皺眉頭,然後才問道,“高明既然見到了盈歌,可曾露了身份?”

“這正是我要和你商議的事。”高俅突然站了起來,來來回回踱了幾步,神色頗爲變幻不定。最後,他倏地停住了步子,轉身正對嚴均問道:“均達,我問你,你認爲在重定青唐之後,党項人是否會暗中慫恿羌人進行反撲?”

“那是肯定地。”

“所以我說,一旦定了青唐,絕不可止步不前,恰恰相反,應該更加增強前線的兵力,寧可把京城的禁軍抽調一部分過去。”高俅走近幾步,臉上現出了幾許憂容,“你掌樞密院河西房,應該知道李乾順在登上國主之位後,重用漢臣重定朝堂,正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漸漸走出了當年大敗失利的陰影。如今西夏固然是稱臣,但一旦他羽翼豐滿之後,還會繼續恭順下去麼?如果不能趁着西夏元氣未復的當口進行威懾,那麼之後再想動手就更加難了。”

嚴均被高俅東一句西一句說得頭暈目眩,此時略一猶豫便點點頭道:“話是沒錯,可我朝每每對西夏用兵,遼國必定會出面干涉,甚至不惜陳兵邊境作爲威嚇。以朝廷目前的光景,絕對無法支撐兩面用兵,萬一……”說到這裡,他突然想到了高俅的言下之意,頓時臉色大變,“你地意思,是讓女真人牽制住遼國?這……這太瘋狂了,他們哪裡有這麼大的能耐!”

“不試過又怎麼知道?”高俅這才露出了笑容,施施然地在嚴均對面落座,“遼國已經不是當年的遼國了,自從上一任遼主道宗耶律洪基之後,遼國國內的局勢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那些契丹貴族已經不是當年能夠縱馬沙場的勇將,而是專心於朝堂上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如今的遼主耶律延禧登基之後,由於當年舊恨大肆治罪耶律乙辛的家族故舊,而臣子們又利用這個機會剷除異己,所以說蕭海里的叛亂並不是一個個例,以後還會更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固然不假,但是,星星之火同樣可以燎原!”

嚴均終於悚然動容,這幾年來,他利用執掌北面房的機會,在遼國做了很多文章,包括所謂的耶律乙辛餘黨他也暗中派人接觸了不少,所以他當然知道,遼國的局勢遠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安定。只是,遠交近攻之策固然是古來有之,可若是真的讓女真人吃掉了整個遼國,那大宋便會又多了一個惡鄰。想到這一點,他的眉頭卻漸漸舒展了開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女真雖然在多年積怨下有反抗遼國的意願,卻一直忍着沒有動手,因爲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夠。但是,倘若我們能在背後幫他們一把,然後再想方設法地讓遼國對此生出警惕,讓他們現在就鬥起來,遼國便會無暇分心他顧!”

“沒錯,若是換作以前,準布敢侵遼邊境嗎?區區匪盜敢犯遼上京嗎?一個小小的契丹貴族敢劫乾州兵器庫,乃至於妄圖起兵反遼嗎?只看遼主不顧饑荒災害,四時捺鉢卻只是射獵遊玩,足可見他不是什麼明君。只看遼國朝廷上的那些臣子只知道一心謀利而罔顧民計民生,足可見民心可用。總而言之,眼下正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高俅口若懸河地說了這麼一通,自己也覺得口渴,連忙端起茶盞痛灌了一氣←很清楚,大宋的歷代君王沒有一個不希望開疆拓土的,沒有一個不想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只是,他們有的缺乏運氣,有的缺乏勇氣和膽略,真宗皇帝甚至在面對大勝時仍舊會定下澶淵之盟這樣的不平等條約,神宗皇帝五路攻夏卻因爲失期而功專一簣。

僅僅是由樞密院生硬地制定策略,全然將前線將士撇開在外,這種紙上談兵又怎會成功?後世的參謀好歹還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可大宋樞密院的那些文人全都是從之乎者也上提拔上來的,像嚴均這樣打過小仗的都找不出來幾個,更不用說經歷過大戰的將領了!

“我覺得可行,聖上那裡也應該會首肯這個計劃,但政事堂那一關未必好過。”嚴均不無謹慎地斷言道,“蔡相是希望借軍功而使地位穩固的,但是,這和單純的開疆拓土不同,他身爲尚書左僕射,若有變故便很可能要承擔全責,以他的心性,未必肯冒這樣的風險。而如今朝廷的財政還沒有完全寬鬆下來……”

“我當然不是說現在。”高俅見嚴均表示支持,臉色漸漸輕鬆了下來,“少則三年,多則五年八年,這終究是大宋的未來之計。但是,這一次在定青唐之後需要面對西夏和羌人的反撲卻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像當初一樣給西夏重挫,那麼,將來的路便要好走得多。對了,我差點忘了告訴你,我和元長公準備變嘉佑茶法。僅僅茶利這一塊,應該就能夠支應一下西北的用兵了。”

在聽高俅說完這另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之後,嚴均終於陷入了沉思。若財政收入中多了茶利這巨大的一塊,那麼,軍費那巨大的窟窿便能稍稍緩解一些←還年輕,又久在樞密院,當然嚮往能夠得到開疆拓土的榮耀。如今看來,那大約不是夢想……

第12章 幕後盟友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5章 措手不及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0章 師生之誼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章 大遼密諜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5章 球場驚變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40章 鴻鵠之志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2章 隱門弟子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40章 溘然長辭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5章 動身回國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8章 舊話重提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3章 元符皇后第6章 風雨欲來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2章 疑霧重重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6章 驚聞隱情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9章 微服出遊第4章 爾虞我詐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
第12章 幕後盟友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5章 措手不及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13章 不速之客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0章 師生之誼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章 大遼密諜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5章 球場驚變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40章 鴻鵠之志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2章 隱門弟子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40章 溘然長辭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5章 動身回國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8章 舊話重提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13章 元符皇后第6章 風雨欲來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2章 疑霧重重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6章 驚聞隱情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9章 微服出遊第4章 爾虞我詐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