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春花秋月

紹聖三年的春天無聲無息地來臨了,在這數月中,朝堂上的波瀾愈發洶涌,甚至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感覺。先是門下侍郎安燾罷知河南府,安燾與章惇乃布衣之交,但同爲執政後因各種政事而有隙,安燾最終不敵章惇,被貶離了朝廷中樞。而後,樞使韓忠彥罷知真定府,曾布雖和韓忠彥立場並不相同,但出於平衡的目的,向來和韓忠彥親善,在趙煦面前也沒少爲他說話,可章惇終究還是尋了幾個邊事處置的錯處將忠彥貶斥於外,至此,朝中大臣無不噤若寒蟬。

而後宮諸嬪妃往慈德宮朝見之時,也發生了一件大事。身懷有孕的劉婕妤恃寵而驕,見孟皇后座椅上有硃髹金飾,於是暗示自己的侍從也爲自己換了同樣規制的座椅。這就惱了其他不得寵的嬪妃,謁見向太后之後,衆人迴歸己座,誰知竟有人撤了她的座,劉婕妤坐了一個空,這一摔立刻導致她腹痛不止,待到御醫趕到之後,情勢已經無可挽回。

後宮爭寵到了這種份上,趙煦自然是勃然大怒。畢竟,儘管劉婕妤擅自挪用皇后座椅屬於違制,但對有孕嬪妃做這種事情更令他無法容忍。在反覆徹查無果之後,趙煦只得遷怒於當時在場的七位嬪妃,貶秩的貶秩罰俸的罰俸,孟皇后更是受了一番聲色俱厲的訓斥,竟連爭辯都有所不能。直到此時,趙煦方纔後悔自己當日命澄心墮胎的舉動,可如今早已時過境遷,縱使追悔莫及也毫無作用了。

宮中這些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通過伊容和趙佶傳到了高俅耳中,儘管劉婕妤流產的事情並非他的手筆,但是他確實準備好了後招,只是還沒等到用上就出了這件事。然而,經此一事,孟皇后幾乎等於已經被打入了冷宮,廢后之舉估計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眼看曾布好不容易取得的優勢正逐漸被章惇一步步地扳轉過來,他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隱約記得這位孟皇后之後因爲巫術饜鎮之事導致被廢,而且牽連了後宮無數內侍宮女。既然廢后不可避免,爲了不要株連更廣,他只得暗示曾布上書廢后。

曾布深以爲然,在得知章惇也在準備相同的奏摺之後,他搶先一步上書進言,以孟皇后不賢善妒的罪名奏請廢后。這一道奏摺一出,朝野頓時一片譁然,後宮先前發生的事人盡皆知,所有朝臣都心知肚明地等待着有人出頭,但是,第一個進言的人不是章惇而是曾布,這不由得令人萬分驚訝。被人搶去了先機,章惇在暴跳如雷之外也只得立刻上書,其黨羽自然附和無數。時值朝中正人日少,除了後宮向太后多有嗟嘆之外,竟少有人敢爲孟皇后這位國母說話,幾位仗義直言的御史甚至沒等到結果就被貶出了京城。

紹聖三年四月初九,哲宗趙煦以皇后孟氏善妒不賢,馭下無方等罪名,下詔廢后。以仁宗廢郭後之例,賜孟氏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衝真,廢居瑤華宮。未幾,趙煦又下詔進封婕妤劉珂爲婉儀,至此,人人皆知皇帝屬意這位才藝皆備容顏絕麗的嬪妃。

由於曾布率先進言的緣故,再加上韓忠彥已經去職,因此曾布隆寵一時更盛。而另一個上書廢后的功臣章惇卻辭了進封,反而大力推薦蔡京,在這種情況下,趙煦便以蔡京爲翰林學士承旨,勉強也算兩頭得利。

見曾布由於廢后之事在朝堂上再度站穩了腳跟,高俅心下稍定,之後幾乎日日不離端王府。現在看來,趙佶將來要想順利即位,除了向太后這一頭一定要牢牢抓住之外,另外還一定要找朝中大臣作爲強援。自己和趙佶之前雙雙得罪了章惇,因此就惟有抓住曾布作爲靠山了。畢竟,屆時定立新君時,即便向太后再強勢,也絕對需要朝中大臣的支持,曾布自然是最好的對象。當然,至於趙佶登基之後還是否要用這個借新政進身,而後又只專心致志於權位的宰相,那就要看朝堂上的情形了。

爲了掩人耳目,高俅又假託他人名義在汴京之中開設了一個平民私塾,學費極其低廉,貧困的可以費用全免,甚至連孤兒也照收不誤,因此短短三天時間就收了兩百名學生,把那座臨時用來當學堂的數十間大瓦房佔得滿滿的。當然,這裡的塾師教的仍是四書五經,要知道,哲宗皇帝可沒有乃父乃祖的氣量,一旦被人蔘一本教授邪說,誰也吃罪不起。然而,約摸一個月後,那些表現比較突出的孤兒總會在學堂中消失,這也絲毫沒有引起其他學生的疑心。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平平淡淡地過去,春去秋來日升日落,沒有人注意到汴京一角發生的變化,百姓只知道這裡出了一個有名的朱大善人,願意用開辦義塾讓孩童讀書,至於其他的,他們用不着關心,也根本懶得去關心。總而言之,有人願意負蝶們娃子的讀書錢,那就什麼都夠了。

在朱太妃的百般求懇下,趙煦終於點頭爲趙似遴選老師,並晉封其爲簡王。然而,趙似的頑劣汴京上下無人不知,聽聞要教授他功課,那些受召的飽學大儒紛紛推託,而不少聲名顯赫的儒林又因黨爭入罪而不便相召,最後因朱太妃進言,趙煦只得令蔡京蔡卞兄弟權充教授,這才暫解困窘。儘管如此,趙似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蔡氏兄弟卻惟有搖頭而已。

不同於趙似的少人問津,趙佶的名頭卻愈發響亮,無論詩詞歌賦抑或是琴棋書畫,這位十大王的交遊廣闊就連民間也都是好評如潮,就不用說士林學子了。高俅卻知道歷史上的徽宗皇帝就是因爲沉迷於風花雪月而廢了朝政,哪裡再敢重蹈歷史覆轍,因此藉着手下管事在各地做生意的機會,他找到了不少籍籍無名而又有真材實學的人,揀了幾個懂得經濟之道的年輕人收入府中,又把幾個孤兒和自己的弟弟高傑一併薦入王府作爲伴讀,好歹也讓趙佶逐漸接觸了民間疾苦。

而高俅卻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有了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在前,新舊之爭的經驗教訓在後,高俅根本不敢再奢談變法。哲宗趙煦看不見現在重新施行青苗法免役法的嚴重後果,他卻能夠看到。治大國如烹小鮮,一味的下猛藥只會更加病入膏肓,他不想再重蹈神宗用王安石變法的覆轍了。因此,在選擇對趙佶灌輸的各種治國理念上,他每次都是深思熟慮並和宗漢等人反覆論證之後才說出來,並竭力引導趙佶自己思考。

這一年年底,西夏再次兵犯延州,年幼的夏主乾順與其母梁氏親自督戰,於金明砦與宋軍展開激戰。最後,因爲糧草耗盡,城破之時宋軍人人死戰,金明守軍二千八百人只有五人逃脫,其餘全部殉難。夏人仍沒有罷休之意,將一封給大宋君臣的信函系在宋人脖子上將人放回了延州,上頭極盡顛倒黑白之能事。呂惠卿將此事上報樞密院,曾布等人卻刻意隱瞞而不讓哲宗趙煦知曉,甚至不許呂惠卿叩闋奏事。

當高俅輾轉從曾布那裡得知此事之後,回到端王府後,他再也難掩面上怒色。西夏爲禍西北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可樞密院那些大老爺們又何嘗在乎過前方將士的生死,足足兩千八百人,就這麼被輕飄飄地按了下來,甚至連上達天聽的機會也沒有,世事之道何其可悲!

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6章 慘淡收場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0章 遂寧郡王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4章 御前蹴鞠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30章 巧舌如簧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3章 路遇貴人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7章 殺伐決斷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7章 百般籠絡第9章 爭分奪秒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4章 爾虞我詐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5章 三喜臨門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9章 禍水東引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3章 元符皇后第2章 相見時難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40章 塵埃落定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序章師恩深重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
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6章 慘淡收場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0章 遂寧郡王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5章 三喜臨門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4章 御前蹴鞠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30章 巧舌如簧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3章 路遇貴人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7章 殺伐決斷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7章 百般籠絡第9章 爭分奪秒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4章 爾虞我詐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5章 三喜臨門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9章 禍水東引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3章 元符皇后第2章 相見時難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40章 塵埃落定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序章師恩深重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