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

葉夢得和蔡攸只是匆匆一會就立刻離開了京城,此番進京,算起來除了面見天子之外,他只見了三個人——蔡京、何執中、蔡攸,其餘的大臣他都沒有去登門拜訪。不是爲了別的,正是爲了避嫌。

他進京的時候是定州知州,加定州路安撫使,而離京的時候卻又小升一級,因爲,在朝堂合議之後,定州升格爲次府,天子賜郡名中山,從此之後,定州便是中山府,而他的知定州也變成了知中山府。這對於旁人來說很難跨過的一道坎,在他這裡卻只是輕輕鬆鬆一躍而過。而聯想到天子的即刻召見,不少人都在心中認爲,這位以博學多才,文采風流著稱的年輕官員,定然是前途無量。

蔡京沒有從葉夢得那裡討到主意,又不想輕易請辭避位,忖度這兩日身體好些,他乾脆便日日前去政事堂理事,想借此打消那些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懷疑。然而,流言一起又哪裡是那麼容易消解的←在大內禁中都堂的連連露面非但沒有打消那些議論,反而讓流言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蔡相公是在強撐着呢,這又是何苦,已經是風燭殘年了,回去好好養老不行麼?”

“咳,人老了,未免貪戀權位而不去……”

“我前兩日在都堂看到蔡相公的時候,發覺這段時日他老了十歲不止。終究是勞心勞力,如今下頭又不是沒人代替,聖上還下了三日一治事的恩旨,他偏偏還要強撐着過來,這又是何苦!”

“大權在握何等風光,蔡相公那人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向來便是如此!”

這樣的閒言碎語自然不會在蔡京面前露出口風,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阮大猷第一個聽說。然後便是政事堂其他人,到了最後,就連何執中看蔡京的目光也帶了幾分憂心。內憂外患,有一個深悉蔡京秉性的蔡攸在暗處一點一滴地佈置,即便蔡京有再大的本事,現如今恐怕也難以發揮了,更何況,天子官家……

蔡京嘴上不說。心裡何嘗不明白這些。天子的隆寵天下人固然都能看到,可他還是看出了其中的提防之意,換作別地臣子,只怕是早就坐不住了。可是,他不是別人,他是蔡京!

張商英、張康國、劉逵、趙挺之……哪一個不想憑藉天子的寵信將他拉下去,哪一個不想讓他蔡京從此之後永不得翻身,可是結果如何,他蔡京還不是屹立不倒,反倒是那些人如今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就是高俅也同樣……

高俅!

這個名字突然劃過腦際時←猛地感到一陣心悸。除了那一次老三蔡絛前去拜訪高俅之外←已經很久沒有注意這個名字了,縱使有,那也只是在聽到別的名字時附帶提起。比如說天子似乎有意撮合高嘉和劉琦,再比如說鄭貴妃王貴妃賞賜了不少東西給高家內眷——然而,他已經很久沒有聽說高俅有什麼舉動,而這對於高俅來說,未免太不正常了!

他和高俅共事多年,雖然不能說是對這個同僚廖若指掌,但自忖能夠摸透對方的七分習性。高俅決不是那種受到打擊就會一蹶不振的人,更不會因爲辭相就真的任事不管逍遙度日,這從他至今仍舊住在京城就能夠看得出來。可是,自己爲什麼會忘了這些?

想到這些時日自己在病中只顧盯着兒子蔡攸。只顧盯着朝中輿論,蔡京冷不丁打了個寒噤←是聰明絕頂的人,以往之所以沒看到這些,不過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地緣故,如今一想到這個關鍵,他眼前的迷霧自然而然地一層層散開了,而出現在眼前的真相令他不寒而慄。

怪不得何執中屢屢暗示,怪不得葉夢得亦勸他辭相自保!原來,事情竟然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

他怔怔地出神。渾然沒有注意到手中的墨汁大片大片地滴了下來,將下頭的紙浸染了一大片。旁邊的何執中覺得不對勁,擡頭一看便道了一聲不好,急忙上前將蔡京面前的奏摺全部挪開了去,然後方纔低聲開口喚道:“元長公,元長公?”

蔡京這才恍然醒覺了過來,見是何執中滿面焦慮地站在身前,再看看手中的筆,頓時無奈地長嘆了一聲。好在他此時並非在作批覆,污的也只是尋常紙張,因此並沒有什麼大礙,但這卻在別人心中結下了一個疙瘩。不遠處地幾個書吏探頭探腦張望了一陣,便悄無聲息地溜出去議論了起來。

“伯通,我終於明白了,只嘆如今已經來不及了!”

何執中被蔡京這一句沒頭沒腦地感慨說得一愣,半晌方纔品出其中滋味,知道蔡京亦是明白了過來。然而,時至今日,即使是他也不得不認爲,終究還是晚了←不是不想提點蔡京,畢竟多年同僚加上密友的交情放在那裡,只是,天子官家賜第的前事還在,爲了自己和兒孫,他只能稍稍提出一些暗示,不敢另外多事。

此時阮大猷正好不在,幾個書吏也正在外頭,他說話便少了些顧忌:“元長公,恕我直言,此事已經到了如今地地步,要想挽回只怕不易。居安……到底是居安還年輕,名利心太重,否則倒還有可爲之處。不然,也只有你家老三當日的法子。”

何執中的言下之意和簡單,要麼蔡京出面和蔡攸和解,即使不能芥蒂盡去,但至少也可以化解一二;要麼蔡京去和高俅講和,把之前的過節都揭過去。然而,就連何執中自己也認爲這兩條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箭已經離弦,哪裡還有收回的機會。而若是事情真的出自天子官家之命,就更沒有挽回的機會了。

蔡京又深深嘆了一口氣,之後便再也沒有說話。

黃昏時分,天上突然飄下了星星點點的雪花。入冬之後,東京城已經下了好幾場大雪,如今已經過了正月卻又下了雪,頓時讓街上的行人少了大半。蔡京和何執中並肩走出都堂,不約而同地擡頭看了看灰濛濛地天空。那沉沉壓下來的天幕,不正是和他們的心情差不多麼?

同樣是下雪天。高府之中卻是格外熱鬧,阮大猷、鄭居中、嚴均和侯蒙的先後到來,讓這座前些時候有些冷落的門庭突然又熱鬧了起來,而高傑李綱等年輕官員亦擠了濟濟一堂,因爲,這一天正是高府太公高敦復地七十大壽。

古語有云,七十而古稀,對於半輩子受窮的高太公而言。這十幾年的日子自然是異常舒心的。先是有了錢,然後兒子又大權在握,當初在朱雀街爲了生計而苦苦掙扎地時候,哪裡能夠想到如今的風光?雖說因爲高俅辭相而耿耿於懷,但看到有這麼多朝廷大員上門賀壽,他亦是極爲欣喜。

父以子貴,這句話用在高敦復身上絕對不假。對於出了宰相的門庭而言,朝廷的封贈向來是極其慷慨地,高敦復得賜官職不論,就連早已去世的高俅曾祖母、祖母和母親也得到了國太夫人的封贈。那座原先極其不起眼的小墳頭如今已經是另找風水寶地安葬。可以說是滿門榮寵。

而此刻高敦復七十大壽,比當日六十大壽更熱鬧幾分。

高俅親自奉酒上壽,高敦復固然是眉開眼笑。周圍的一羣高官同樣是笑吟吟的。中華向來重孝道,家有雙老必定晨昏定省,若有疾則子當親自侍奉,而做壽之類的除非實在家貧,則更是不可怠慢。此時見高太公滿滿飲了一杯,嚴均便笑道:“老太公老當益壯,這七十大壽一過,今後便是年年上壽,再過幾年,指不定就連重孫也有了。”

除了一些更年輕的官員。在如今的朝廷重臣之中,嚴均是最最年輕的,如今不過三十八歲,因此這番話自他口中說出來,立刻引來了陣陣附和。而高敦復亦難掩面上喜色,見到底下三個孫子都各自規規矩矩坐着,而高嘉正眨巴着眼睛朝自己這邊看,心中更是感慨萬分。

“多承嚴樞相吉言了。若是按照我地本意,如今這年歲已經知足了。萬不敢再有什麼奢求。但現在看來,爲了抱上重別重別女,我還得多活上兩年纔是!”

高敦復這麼一說,高俅免不了上前趨奉幾句,見老父滿面紅光精神矍鑠,他亦感到心中寬慰,趁着別家幾個小地上前祝壽,他便悄悄往旁邊退開了去。

真是快啊,轉眼已經是政和元年,算算時間幾乎要二十個年頭了。

從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到如今兩鬢微斑的中年人,他幾乎是看遍了世事,早已不是當年年輕氣盛地樣子了!若是自己到了蔡京那個年齡,可會甘心放權隱居山野或是遊歷天下?

“伯章!”

聽到身後傳來的這個聲音,高俅轉頭過去,見是嚴均,不覺莞爾一笑:“想必是裡頭太熱鬧,你這個喜好清靜的人坐不住了!”

嚴均卻並沒有回答,而是上前一步看着天上紛紛揚揚落下的雪花,語帶雙關地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雪一下,只怕天就要更冷了!”

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章 計議將來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31章 寶物無雙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章 尋人有果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章 穿越時空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0章 權臣能臣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13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5章 仇人相見第38章 痛苦抉擇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14章 通風報信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4章 百日抓週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4章 小王駙馬第7章 王府密謀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34章 危機重重第33章 大行善舉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28章 民不聊生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
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章 計議將來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31章 寶物無雙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章 尋人有果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章 穿越時空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8章 御前交鋒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0章 權臣能臣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13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5章 仇人相見第38章 痛苦抉擇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14章 通風報信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4章 百日抓週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4章 小王駙馬第7章 王府密謀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34章 危機重重第33章 大行善舉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28章 民不聊生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