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

何執中被劉正夫的話說得眉頭大皺,他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但是,朝堂這麼大,劉正夫既然不是蔡京這一邊的人,前一次出手又將高俅狠狠得罪了一通,他還能靠向哪一邊?正疑惑間,只聽劉正夫又說話了。

“伯通兄,不瞞你說,直到今日,我對蔡相公當日不用我也沒有多少怨尤之心。”劉正夫微微笑道,“自從蔡相公執掌政事堂以來,以趨奉得以進階的人不計其數,然而,最終這些人卻無一不是和蔡相公鬧翻而收場。遠的有張康國趙挺之之輩,近的有張商英劉逵等人。要說他們完全無才無德,卻也是未必。然而,論才他們遠遠及不上蔡相公,論德未必就是羣臣之冠,所以,即便聖上想用人別具一格,也不能讓他們長長久久地在朝堂,這是自然而然的。我自忖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平日爲官亦不求聞達顯貴,如今也已經知足了。”

何執中對劉正夫其人知之甚深,哪裡不知道這只不過是虛言。天下官員數以萬計,其中有幾個敢說真的沒有上進之心?倘若朝廷要調你進京高升,你真的願意呆在一個小縣城作一輩子縣令?劉正夫其人別的倒還好,只是性格吝嗇,尤其重一個錢字,這麼多年官當下來,其府邸之中藏有不少奇珍異寶,也不見得遜色於蔡京。

當着對方的面,他也不好將心中思緒表露出來,只是淡淡地問道:

“德初,你既然說了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麼話但請直言,無需如此拐彎抹角。你我交情一場,即便你真的說了什麼有干礙的話,我也不會告知別認,元長公的耳報神也沒有那麼厲害。”

劉正夫當下也不好再顧左右而言他,輕咳了一聲便問道:“伯通兄,你出任尚書左丞也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可曾想再進一步?”

何執中聞言一愣,但心中亦活動了起來。人總是得隴望蜀的,即便是他也不例外。這些年蔡高兩人罷住了尚書左右僕射之位,而留下來的便只有副相的位子,要說沒有想頭是不可能的。以前他是沒有能力和高俅爭,但是,如今既然他已經跟着蔡京和高俅鬧翻了,那個位子便不再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

“德初。你的意思是……”

劉正夫見說動了何執中,心中登時大喜,連忙又添了一把火:“論資歷,伯通兄你不在蔡相公之下;論才具,舉朝也難以找到幾個可以和你並肩地人;論德行,那些兩面三刀之輩又怎能及得上你?原本若是高伯章辭相,這個位子怎麼都應該是你的,但是,鄭居中橫空出世,卻是何公你最大的對手。”

他一下子把伯通兄兩個字改成了何兄。臉上神情亦隨之一正:“鄭居中何許人也←中進士的時候已經人到中年,又是靠着攀附後宮鄭貴妃,得了一個外戚的便利。方纔一步步從起居郎一直升遷到中書舍人以及館閣學士之職,論資歷淺薄不說,才幹也不過中人之資,聖上如今任用他,不過是權宜之計。否則,若是他以外戚之身成爲宰相,又置天下苦讀的士大夫於何地?所以,伯通兄你理當有所作爲,儘快將尚書右僕射之職拿到!”

“這又哪裡是說拿下就能拿下的?”何執中自忖已經老邁,也想在致仕之前過一回真正宰相的癮。但是,別看尚書左丞和宰相只差那麼一步,但是這一步卻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跨過去。想到自己從神宗年間開始爲官,到老來卻一直被幾個年輕之輩壓在頭上動彈不得,他便不由一陣嘆息。”高伯章地辭呈,可是到如今還未準呢。”

“何公,高伯章的辭呈至今未準方纔是最重要的,至於什麼鄭居中之輩反而不是你最大的障礙。”劉正夫突然壓低了聲音,用微不可聞的聲音道。”何公久在都堂,想必應該知道,高伯章那幾位宅中人,可是和鄭貴妃王貴妃相交莫逆,還有高伯章那位千金,一直都在宮中走動,哪怕是如今居於聖瑞宮的孟後,對於這個小丫頭也是頗爲寵愛的。”

這是什麼意思?

何執中聞言愣了一愣,心中隱隱約約有了一點奇怪的感覺。這鄭貴妃王貴妃的事已經不是什麼奇聞了,劉正夫知道也不奇怪。但是,他偏偏在最後還加上一個高嘉在宮中受寵的消息,究竟是什麼原因?

陡地,他眼睛大亮,臉上也隨之露出了一縷紅色,竟忍不住站了起來。鄭居中之所以能夠進入政事堂,是因爲他不過是鄭貴妃地族兄,沒有嫡系地關係,所以趙佶方纔能用一句話搪塞了羣臣的勸諫。畢竟,確實不可能因爲宮裡有一位鄭貴妃,就堵住了鄭氏一族出仕的路子。但是,倘若是嫡系血脈,情況就不同了。

見何執中起身來來回回踱着步子,劉正夫知道今天地勸說說到了何執中心坎裡′說響鼓不用重錘,但是,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他也想順勢功德圓滿:“聖上如今春秋鼎盛,再加上已經立有太子,膝下更有諸多皇子,眼下一個個也都大了。論年紀,高伯章那位千金和太子殿下以及嘉王年齡相仿,所以……”

大宋雖然竭力遏制外戚,但是,在皇帝駕崩之後,太后臨朝主政的卻不在少數′然沒有外戚專權,可這樣一位太后的權勢仍然是無法小覷的。房中的兩人無疑都不希望高俅家裡出一個皇后,所以,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可是,那位殿下可是剛剛十歲出頭……”

“那又怎樣?”劉正夫冷笑一聲,眼睛也眯了起來,“十歲出頭自然不能成婚,但是,這種風聲卻是大家會相信的。再加上聖上對於高嘉的寵愛很多人都看在眼裡,要說不是把她當作未來的媳婦,誰會相信,誰能相信?”

何執中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兩人不約而同地岔開了話題。又扯了一陣閒話後,何執中便親自將劉正夫送了出去,等到迴轉來之後卻換了另一幅面孔。招來一個心腹家人之後,他便神情鄭重地吩咐道:“你帶幾個可靠的人,去劉家附近打聽一下,這些天有什麼人常常出入劉府,記住,要暗地打聽,絕對不能露出馬腳。”

等到那家人領命離去,他才皺起了眉頭。劉正夫的主意雖然好,但是,以他對此人地瞭解來看,這樣的主意絕對不會出自他的手筆※以說,劉正夫的背後必定有人在出謀劃策。可是,昔日和劉正夫交好的劉遣如今不在京城,除此之外,還會有誰能夠有這樣的資格,給劉正夫出了這樣陰損的主意?

何執中一心求進不假,但是,他更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甚至心中有數,哪怕這一次和蔡京的攻勢能夠將高俅拉下馬,也可能只是一時之功,不可能徹底絕了對方的仕途。而即便是高俅那位千金嫁給了嘉王,有損地不過是高俅子嗣的前程,而對於高俅本人決不會有什麼損傷。

韓琦的兒子韓嘉彥當年還曾經尚主,而韓忠彥也不是曾經出任尚書左僕射?什麼外戚不能重用,什麼與宗室聯姻便會有損仕途,那也得看聯姻的是什麼人←已經爲了蔡京搭進去了一半,倘若真的全部搭進去,那他就太愚蠢了!

想到這裡,他立即坐到書桌前寫了一封信,嚴嚴實實地封口之後又找來另一個可靠的家人,鄭而重之地囑咐其將信送到城外高俅的莊子,並讓其找上其他一些僕人,夜晚出府,然後找個客棧宿一夜,第二日再出城去,以達到故佈疑陣的效果。

如此一番作爲之後,他方纔想到自己還沒用過晚飯,那種飢腸轆轆的感覺鬧騰得頗爲難受。只是既然已經餓過了頭,想到養生之道,他只是命令廚下煮一些紅棗,並熬了一鍋子粥送過來。用這些將肚子填了個半飽之後,他正想早些歇息,誰料外頭又有家人敲門。

“老爺,蔡三少爺求見!”

蔡家的老三?

何執中心中哀嘆一聲,卻知道蔡京如今正栽培這個老三處理文書,並有意讓其進入朝堂爲官,因此只得吩咐傳見。等到蔡絛笑吟吟地進來行了禮,他便點了點頭:“賢侄這麼晚前來,莫非是元長相公有什麼吩咐?”

蔡絛此時滿臉笑意全消,低頭長長嘆了一口氣,猶豫許久方纔說道:“何伯父,今次並不是爹爹有事讓我來見,只是我有一件事鬱結在心中不得不說,卻又不敢貿然告知爹爹,所以只能前來求教何伯父!”

求教?何執中心中暗自叫苦,蔡京的四個兒子沒有一個是讀書的材料,而除了老大蔡攸之外,這個老三亦是滿肚子心機,這一點他心中有數得很。蔡絛這麼晚來見,若說沒有大事,那纔是見了鬼呢!

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9章 風波再起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6章 浴血苦戰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5章 太后歸政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4章 爾虞我詐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7章 國之大計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章 不老神翁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5章 殿中論財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章 不老神翁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8章 橫生波折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6章 初次交鋒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7章 王府密謀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37章 國之大計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3章 人才基礎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1章 奇妙遇合
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9章 風波再起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4章 負荊請罪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6章 浴血苦戰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5章 太后歸政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4章 爾虞我詐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7章 國之大計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章 不老神翁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5章 殿中論財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5章 元旦大朝第3章 不老神翁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8章 橫生波折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5章 祝融災肆虐禁中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32章 隱門弟子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6章 初次交鋒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7章 王府密謀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37章 國之大計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3章 人才基礎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1章 奇妙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