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武兼行治國道

隨着這個聲音,郭成大步跨出門來,隨即便看見了門前衆人,臉色由紅轉白,又從白轉青,竟是在那裡愣住了。趙佶他是在回到東京城後就見過的,而高俅他也不陌生,畢竟打過交道,可是,這一個天子一個宰相突然跑到這裡來幹什麼,難道還要查崗麼?

他這邊剛想行禮下拜,趙佶便連忙趕着笑道:“郭帥這裡果然是門禁森嚴,我剛剛和高相公想要進去看看,誰知道憑着政事堂璽印還是被人攔了下來。怎麼,莫非裡頭正在幹什麼隱秘事麼?”

郭成着實不知道該稱呼什麼是好,猶豫了老半晌,他方纔勉強蹦出了一句話:“我只是尋思着京城人多,主要是爲了防止別人窺探,想不到這些小崽子誰都敢攔!”他狠狠瞪了那些衛士一眼,心中叫苦不迭。

萬一趙佶看見裡頭那些人在做什麼,不會直接罷了他的職吧?

趙佶遂不再多問,揹着手便頭一個走進了門,而見郭成顧左右而言他,高俅心下也詫異了,連忙跟在趙佶後面,誰知順着青石小路才進了那個大院子,他便聽到了一陣琅琅的讀書聲,待到近前一看,他差點沒笑出聲來。原來,那些年輕軍官的臉上或多或少地全都多了些墨跡,個個都在那裡垂頭喪氣地讀着書。

“這是怎麼回事?”趙佶強忍着笑容,指着那些人對郭成問道,“難不成這就是今天的課程?”

郭成知道躲不過去,臉上自然是懊惱十分:“前幾日樞密院一個副承旨來給他們講行軍佈陣,結果被一個不知好歹的傢伙搶白了幾句,然後我便問他們兵法,誰知竟有一多半是不識字的。我一時惱火上來,便命他們十三天之內把孫子兵法十三篇背出來,每天背一篇。臉上一個圓圈的便是少背了一篇,現如今只有寥寥幾個人背了出來。”

“哈哈哈哈!”趙佶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倒不是因爲郭成此舉有什麼違例之處,只是覺得這個已經過了五十歲的沙場老將還有幾分小孩子的脾氣。大宋武將中。除了那些家庭條件較好的世家子弟,其他的莫說讀書,便是識字也是稀罕事。不過,這些人雖然不懂什麼兵法以及行軍佈陣地必須之道,上陣卻極爲勇猛。當然,這樣的情況也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只憑一個勇字。這些軍官很可能永遠都只能當下級軍官,莫說做到一方大將,便是求一箇中級軍官都不可得。

郭成見一旁的高俅也只是在笑,心中不由愈發惴惴然。”我當年也是在軍營之中和那些個參議學了認字,然後囫圇看了些兵書,卻也爲此耽誤了一段時間,當然想讓他們年輕的時候能夠懂得多一點,莫要搗我當年的覆轍。”

高俅笑夠了,便搖搖頭道:“郭帥此舉雖然急功近利了一些,倒也沒什麼不對。只是。這人人臉上一堆墨圈未免不像話。你看。其中有些人臉上還有刺字,你再弄上去這麼一堆墨圈,看上去着實怪異得很。”他略微頓了一頓。又疑惑地問道,“這三十個人當中,不識字的真有那麼多麼?”

“着實不少!”郭成見天子只是在那裡看一幫子讀書地軍官,並沒有怪責自己的意思,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連忙解釋道,“我都一一問過,除了姚家那個小子和其他五六個人之外,有的認識百八十個字,有的則是一個大字都不認識。最後我才知道。因爲這一次講武堂是第一批,各軍之中都是以軍功評議,所以送過來的無不是戰場軍功赫赫的年輕軍官,但是大多投軍很早,要說認字讀書根本就沒幾個會的。”

原來竟是這麼一回事!

高俅和趙佶對視一眼,心中不無嗟嘆。爲了防止徇私舞弊,如今評議軍功都用的是責任制,所以幾乎杜絕了冒領軍功的可能。而那些軍中世家子弟雖然起點高,但是。真的論起戰場表現來,有地時候也很難及得上那些平民出身地軍官,再加上這些人往日都受過正統訓練,往後幾批再來參加軍官講武堂也不打緊,這也就爲這批人騰出了位置。

“郭帥,你今日讓我大開眼界!”趙佶悄悄地從旁邊轉了一圈回來,臉上的笑意漸漸斂了。”讀不讀書和戰場上的表現並不相干,但是,之前評議軍功地時候,那些識文斷字的總歸比純粹的大老粗佔了便宜,這樣未免有些不公道。此番回去之後,我定然在這上頭好好下功夫,一視同仁,決不是一句空話而已!”

郭成聞言大喜,幾乎想要立刻拜謝,好容易才按捺住了心頭這股衝動。不過,他還是立刻命人打來了水,命這羣軍官一一洗臉,最後方纔領趙佶一一看過這些人的房間,還有那一張長長的課程表。這其中,不少軍官都覺得這一行人有些奇怪,而見過趙佶的姚平仲鍾達幾人卻倒吸一口涼氣,心中的驚訝就別提了。天子官家居然有這麼好的興致,居然親自來巡視軍官講武堂?

而王恩只是瞥了孫子王敏中一眼,便緊跟在趙佶後頭。只是十幾天的工夫,王敏中已經瘦了一圈,但是精神卻看上去不錯,他自然沒有什麼不放心的←只是對郭成地舉動有些擔心,剛剛那些還能夠解釋爲胡鬧,但是,先頭衛士把拿着政事堂璽印的人擋在外頭,這便有些過分了。

一圈看下來,雖然沒有看到想象中熱火朝天演武的場面,但是,趙佶還是比較滿意,臨出門時,他突然轉過頭對郭成笑道:“你也無需有什麼顧慮,萬事開頭難,如今講武堂纔剛剛開始,你能夠處處爲他們着想,足可見立身持正,至於剛纔的事,我也不會放在心上。東京城乃是龍蛇混雜之地,小心些也沒有什麼不對。好生去做,只要你能夠始終保持公心,將來這軍官講武堂,遲早都會變成武人的太學!”

一番話不但說得王恩和郭成一愣一愣,就連旁邊的高俅也是大吃一驚。武人的太學,這一句話自然是非同小可,須知太學從漢朝開始,一直都是天下士子心目中的最高殿堂,哪怕是不能出仕,只要在太學中轉過一圈出來,在外頭也能受到相當的崇敬。而現如今趙佶居然說能夠把軍官講武堂變成武人地太學,無疑是說,可以組建一所軍校,而這又是什麼概念?

回去的路上,趙佶見高俅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不由笑道:“伯章可是擔心,朕給一羣武官許了一張這麼大的餅,會引起御史的議論紛紛?”

高俅一個激靈驚醒過來,連忙點了點頭:“不錯,每逢有武臣因功勞入朝,必然會成爲御史的衆矢之的,而現如今聖上如果要做這樣一件大事,則必然也會遭受到他們的攻擊←們的存心雖好,卻有可能讓民間輿論有所改變,這樣一來,恐怕對於朝局是沒有好處的。更何況,如今的情勢……”

“正因爲如今的情勢,朕纔不得不痛下決心。”趙佶收起了笑臉,一字一句地道,“如今我國看似穩定,其實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外勢的干擾。西北就算大勝,也需動用大量錢糧安撫。倘若不能在軍事上蓋過遼金兩國,誰敢斷言未來如何?朕並不是說一定要文武並重,但是,如今武事遠遠不夠。不說別的,前些日子滬州又有一羣西南夷鬧得沸沸揚揚,朝廷益州路派出了三營七千五百人軍士,結果幾乎一觸即潰,最後還是用夷人土軍方纔剋制住了。天下那麼多禁軍,倘若只有西軍能用,那於國又有什麼稗益?”

這一通話說得入木三分,高俅也不得不承認很有道理。然而,整軍不比梳理一個樞密院,要做的工作不計其數。再說,當年只是動一個樞密院便惹得上面下面雞飛狗跳,更不用說動整個軍伍了。單單看如今河北整軍的結果,便是裁汰下來各式軍卒七萬五千人,要是延升到各地,立刻就是一個更大的數目。而這就意味着,原本就不算很寬鬆的大宋財政又會受到空前的壓力,除非遼國眼下便送來一大批錢——當然,這隻能在心裡想想。

思量再三,他卻不好在趙佶頭上潑涼水,隨即開口建議道:“聖上之前不是曾經說過,要讓軍中宿將也給樞密院各層官員講講武事麼?借用這個機會,可以趁機把講武堂的架構再擴大一些,然後廢棄軍官講武堂這個名字,而直接便用講武堂,而對象不一定便是軍官,而可以是那些對武事感興趣的文官。等到時機成熟,便把講武堂改成講武院,然後對外招收學生。今後若是開武科,名額從這裡取三成,這樣應該會有些效用。”

這幾乎是套用了蔡京當初的興學計劃,但是,武學和一般的學堂不同,官員的重視程度較低,而這樣一條路子無疑比單單從軍要理想。只要能夠真正推行下去,無疑便是又一條出路。

“伯章,你比朕狡猾!”

聽到這句評語,高俅微微一笑,心頭卻有些得意。若是不狡猾,自己能夠在這些年一直左右逢源春風得意麼?

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9章 春花秋月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6章 狹路相逢第5章 暗潮洶涌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8章 舊話重提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8章 商人重利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章 大遼密諜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9章 爭分奪秒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11章 賓客盈門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7章 王府密謀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5章 柔情蜜意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2章 幕後盟友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36章 慘淡收場第23章 明爭暗鬥第23章 人才基礎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18章 舊話重提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3章 狹路相逢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
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9章 春花秋月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4章 遼主天祚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6章 狹路相逢第5章 暗潮洶涌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4章 遼主天祚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8章 舊話重提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8章 商人重利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章 大遼密諜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9章 爭分奪秒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11章 賓客盈門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7章 王府密謀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8章 擊掌爲誓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5章 柔情蜜意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2章 金蟬脫殼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2章 幕後盟友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36章 慘淡收場第23章 明爭暗鬥第23章 人才基礎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18章 舊話重提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3章 狹路相逢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