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

就在張康國面聖之後的次日,御史中丞石豫果然在朝堂奏對時彈劾張康國,言辭異常激烈。然而,在早有定計趙佶看來,無疑驗證了張康國之前的話,畢竟,人盡皆知石豫屬於蔡黨,此時跳出來彈劾,無非是爲了一己之私而並非爲國爲民。

於是,趙佶當堂怒斥石豫,而後未久,又下詔黜知滁州。如此雷霆處置,頓時讓原本準備繼續彈劾張康國的蔡黨中人勃然色變,就連蔡京本人也有措手不及的感覺。不過一月之內,先是長子見罪,而後又是御史中丞石豫去職,倘若再這樣發展下去,恐怕他的相位都不會牢靠。在這種情況下,他愈發難以自安。

事情發展到這樣的地步,高俅不得不暗暗佩服張康國的反客爲主。

能夠把御史中丞彈劾自己的不利局面徹底扭轉,又敏銳地抓住了趙佶的猜忌心理,可以說,張康國審時度勢的功夫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不過,若是此人認爲已經完全博得了天子官家的信任,那就錯了。須知張康國進位至今並未有什麼大政績,若只是單單想靠權術得以再進一步,那只是癡心妄想。不過必須承認,張康國此次的反擊絕妙非常,自己絕對可以利用。

想想也真是諷刺,西北戰局瞬息萬變,遼國和女真的戰事同樣是如火如荼,而自己這邊的大後方卻仍舊陷於黨爭中無法自拔。怪不得人道是有宋一代困於積弱,朝廷士大夫動不動就互相攻擊,從政見之爭到意氣之爭再到權力之爭。根本就是對內鬥樂此不疲。哪怕是靖康之變後也仍舊不思進取,難怪後世如此鄙薄。

搖頭嘆息之時←頗感心中無奈,隨即命家人前去溫酒。幾口溫熱的酒下肚。藉着酒意←突然想到了老辛的一闋名詞,頓時意興大發。信手展開一幅宣紙,用鎮紙鎮了四角。提筆蘸了濃墨便奮筆疾書了起來。須臾,一幅墨跡淋漓地字便一蹴而就。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地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怔怔地看着紙上狂草,他不由覺得心頭涌起了一股難言的情緒。老辛這首《破陣子》豪情萬丈地外表之內,卻蘊藏着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涼←雖然看似功成名就。動輒卻是危若累卵之局,可是,這些都無所謂。倘若苦心經營地好局卻仍然會落得一個金兵南下。山河支離破碎,那才叫一招算錯滿盤皆輸。

正當他滿腦子胡思亂想地時候,書房大門冷不防被人推了開來。出現在眼前的是滿臉驚慌地高豐景。

“相……相爺。外頭……外頭……”

“什麼事如此慌張?”高俅惱火地擡起了頭,見高豐景一幅沒出息的樣子更是臉色一沉,“我不是早有吩咐。我在書房地時候,若來客沒有要事,就先讓夫人接待不就行了?”

“怎麼,朕也算是沒什麼要緊的客人麼?”

隨着這句戲語。趙佶笑吟吟地跨進了門檻。只見他一身便服,大病初癒的臉上仍然有些蒼白,但精神奕奕之處卻和先前無異。

“聖上!”高俅只覺心頭巨震,愣了好一會方纔擱下筆,慌忙上前下拜行禮′然知道這幾日趙佶必會單獨召見,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料到,這天子官家竟會在這個時候微服駕臨。要知道,趙佶已經很久沒有顯露出如此親密的行跡了。

“好了,朕這是微服,若是你仍舊擺出朝堂上那幅宰輔地模樣,朕可受不了!”笑語了一句後,趙佶便緩步踱到書桌前,見上頭一幅字墨跡淋漓,顯然是剛剛書就,不由來了興致,細看之下立刻撫掌讚歎。

“想不到伯章竟然能夠爲此佳詞!”趙佶眼睛大亮,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一陣更是頻頻點頭。”朕當初只知道你的楷書行書造詣不凡,想不到如今竟連草書也寫得如此飄逸。只不過這醉意之道仍舊落了下乘,否則若是再深入幾分心境,那就真的是足以名揚天下的珍品了!”

在趙佶品評的時候,高俅便朝身後的高豐景丟了個眼色。見其人退出書房掩上大門,他又向旁邊地曲風投過了一個徵詢的眼神,得到了一個肯定的點頭後方才鬆了一口氣。見趙佶讚不絕口,他只得在心中苦笑一聲,但這話卻是不得不說地。

“聖上謬讚了,臣剛纔只是覺得心中有些鬱悶,喝了一點酒後便有了興頭,意之所至,不過聊作抒發心境而已!”

趙佶精通書畫詩詞,至於品評更是不凡,此時反覆念着那詞句,竟有一種奇異的感覺←轉頭直視着高俅的眼睛,許久才悠悠嘆道:“朕似乎已經很久沒有和伯章品評書畫了!”

高俅聞言一愣,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好一會才附和着嘆息了一聲,卻乾脆不說話了。

“朕自一介親王登基爲君,先天上已經有所不足,所以不得不倚靠能臣,卻沒有想到別人卻會錯了意。”突然發出了這麼一句感慨後,趙佶便開口問道,“伯章,御史中丞之位如今空缺,他們提出了好幾個人選,朕都不甚滿意,你可有什麼建議麼?”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高俅卻沒有太多地猶豫,只是略一沉吟便坦然直陳道:“以臣看來,給事中侯蒙可當此重任。”

“侯蒙?”趙佶低聲重複着這個名字,立刻想起了曾經看到過的一份奏疏,洋洋灑數千言,處處露出忠直←知道高俅和侯蒙毫無交情可言,此時着實感到欣慰。”唔,此人不偏不倚,確實是御史中丞的最好人選。”

高俅卻仍然加了一句:“這只是臣的一己之見,聖上不若聽聽別人的意見再作決斷。須知御史中丞統管御史臺,乃是言官的最高職位,非有上佳的品行才能不足以服衆,聖上仍需謹慎。”

“你薦的人,朕信得過!”

此話入耳,高俅立刻深深吸了一口氣,君王的信任往往看似牢不可破,其實卻如堅固的冰層一般,只需烈日照耀便會消融無蹤。這幾個月來的心思沉重,其實只是爲了這一句話而已。來不及多想,他便深深一揖道:“聖上的信任,臣感激不盡!”

還不等高俅彎腰,趙佶卻親自扶起了他,目光中頗有意味深長。

“伯章,朕在病中的這些時日,聽了很多,也看了很多,所以不免有些糊塗。但是,惟有一點,朕看得相當清楚。朕任用官員,往往重才能而輕品行,於是往往爲小人所趁。如今看來,你在宰執之位多年,至少從未爲了攬權而排擠他人,朕便嘉許你這一點!”

看來趙佶是真的動了疑心!腦海中閃過這個念頭之後,高俅頗有些不得滋味,但是,無論蔡京還是張康國,既然挑起了事端便要擔負責任,這一點和自己毫無關係。然而,不知怎的,一句話卻突然脫口而出。

“聖上,恕臣直言,我朝向來有明例,宰輔不得推薦臺諫,但是,自從熙豐年間開始,御史臺和諫官便幾乎成了宰執的傳聲筒,成了攻擊同僚的工具。長此以往,則太祖皇帝當初置臺諫的初衷便完全沒有了。”

趙佶臉色數變,最後微微點了點頭:“伯章確實是謀國之言,忠直這兩個字又何難分辨?掌管地方時,官員能夠政績卓著好評不斷,但是,一入中樞,往往卻趨炎附勢爲人走狗!就是彈劾,也喜歡抓着風就是雨,尋着由頭胡亂參奏,偏偏朕還不能因言治罪,往往鬧得朝堂烏煙瘴氣,這一點,朕的確無法容忍!不過,朕必須承認,當初爲了穩定朝局,讓政令順暢,朕確實在有些地方做錯了!”

比起明清的那些皇帝,大宋皇帝往往要虛懷若谷的多,向臣下坦陳錯誤也不是什麼奇事,但即便如此,高俅仍然覺得心中狂跳。因爲,趙佶的言下之意,無疑是說當初不應該促成蔡高兩家的聯姻!

見高俅沉默地站在那裡,趙佶不由覺得一陣感慨,隨口又問道:

“伯章,你對張康國這個人怎麼看?”

“聖上如果要聽實話,臣不得不說,他就是聖上剛剛提到那類人的典型。”這是高俅早就預料到的問題,因此沒有感到半分驚訝。”張賓老提舉兩浙路常平時,推行役法,豪猾之輩無不畏服,之後發倉救荒時,又救下江南百姓萬口,因此,在兩浙路一帶,張賓老口碑極好。”

他略微頓了一頓,口氣突然嚴厲了一些:“然而,張賓老自崇寧元年入京爲吏部、左司員外郎,起居郎:二年,爲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三年,進承旨,拜尚書左丞;升遷之速足以讓人側目。這其中,聖上知其詞章出衆加以簡拔固然是一點,但蔡元長的極力推薦又何嘗不是他晉升的另一大原因?不管怎麼說,臣對其爲人不敢芶同。”

聽完高俅的話,趙佶便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不是那種毫無主見的天子,於人於事都有自己的判斷,可是這一次,他卻着實猶豫了。

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5章 三喜臨門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序章師恩深重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30章 師生之誼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2章 得寸進尺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0章 權臣能臣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18章 御前交鋒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2章 大遼密諜第3章 不老神翁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球社之爭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0章 權臣能臣第11章 宗氏元朔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
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1章 反目成仇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5章 三喜臨門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序章師恩深重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30章 師生之誼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7章 國之大計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2章 得寸進尺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30章 權臣能臣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18章 御前交鋒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2章 大遼密諜第3章 不老神翁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球社之爭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0章 權臣能臣第11章 宗氏元朔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