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

清晨的東京城很安靜,對於這個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不夜城來說,夜生活比白天具有更大的意義。即使是在日頭高起的時候,仍有不少徹夜狂歡的人正在矇頭大睡。除了要準備上朝的大臣以及起早做些小生意的人們,幾乎整個東京城都還在睡意朦朧之中。

如今的大朝依舊是初一十五各一次,而常朝是兩日一次。因此,卯時這種時刻,能夠起來的大多是各府僕役,蔡府的偏門處,便已經有僕役開始忙活了開來。作爲當朝首相,再加上年紀一大把的緣故,蔡京如今得到天子優容,可以延後一個時辰到政事堂辦公。當然,蔡京爲了表示勤政,硬是把這一個時辰減作了半個時辰。但畢竟是年紀大了,有時有心要多睡一會,卻輾轉反覆都睡不着。

這一天他也同樣很早就醒得炯炯的,外頭僕役的說話聲、腳步聲以及忙忙碌碌做事的聲音,一點一點地都傳到了他的耳中。前一天夜裡他並沒有讓任何一個姬妾陪寢,而是一個人獨自睡到了天明。對於養生之道,他比誰都要清楚,縱慾是年輕人該做的事情,他到了這個年紀,已經應該以保養身子爲重了。

一件件政務猶如走馬燈似的在腦中轉過,繼而他又想起了如今朝中的人事。即使是以他的心志,也忍不住發出了人事凋零的感慨。那些和他同年,甚至比他更年輕的人,已經很多都故去了,雖然他如今身體還算硬朗,但是誰知道哪一天步了別人的後塵?

有人說他黨羽遍天下,他從來都不承認。但是,從事實上來說,他確實早就把手伸向了各個地方。爲了更有效地推行政令,他不遺餘力地提拔年輕人,再把親信安插到各個重要位置。即使是在和張商英以及張康國先後鬧翻之後,他稍稍收斂了一些,改換了一些方法,但任用私人這一點依舊沒有改變。唯一的改變是,他用的人讓別人難以找到攻擊的藉口。

但如今,他想到的卻是兩個骨肉親人,一個是弟弟蔡卞,另一個則是女兒蔡蕊。

蔡卞自從崇寧星變去職之後。就再也沒有迴歸朝廷中樞,之所以如此,便是他暗中阻撓的緣故。想來也是好笑,爲了這份權柄,即使是親若骨肉的兄弟,也免不了生出嫌隙。可是,兄弟畢竟是兄弟,如今嚴均回朝安安穩穩坐上了樞密使的位子,雖說他和何執中在政事堂還能夠與高俅和阮大猷分庭抗禮,但若加上嚴均。聲勢未免矮了一截。

他雖然沒有和高俅對立地意思。但既然是政治,所謂的平衡就很重要,說來也是他失算。只以爲嚴均也是個有野心的人,卻沒有料到對方就安於樞密使的位子,而並不想在政事堂中佔有一席之地※以,他着實有必要將蔡卞調回來。

至於女兒蔡蕊的際遇,不得不說,這一樁他起先並不看好的婚姻,卻着實是佳偶天成。高傑一直在江南那地方呆着,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功勞卻紮紮實實地一樁樁一件件記在天子心中,單單是這些年華亭市舶司——如今應該算是上海市舶司的進益。便佔了稅收的很大比例。更何況,那一對雙生子着實令人喜愛,只可惜遠在江南沒法見上幾面,如今看來,還是把人調回來地好。

眼見天一點點亮了,蔡京便喚來使女,等到洗漱更衣完畢後,幾個兒子便紛紛前來問安,他一一打發之後。唯獨留下了長子蔡攸,把自己剛剛的所思所想都說了一遍。

蔡攸沒想到老爺子只是一宿便多了這許多考慮,不免在心中暗自思量了起來。叔父蔡卞是否回京,對於他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高傑怎麼也算是他的妹婿,再者官品及不上他,而且由於是經管經濟之事出身,很有可能在戶部落腳,於他也並無損害。

“爹爹考慮得周到,我自然沒有二話。”他一邊說一邊賠笑道,“高傑那裡也就算了,他是爹爹的女婿,再說在江南日子滋潤,也不會有什麼怨尤。而叔父那裡,我看爹爹應該親自寫一封信過去。叔父和嬸孃都是精細人,爹爹復相之後已經兩年多了,這其中並未帶挈於他,恐怕叔父心中早有疙瘩。再者,就是高相公那裡,最好也有個暗示,免得到時叔父上來了,大家反而不安定。”

蔡京剛剛倒未曾考慮得這麼深入,聽蔡攸這麼說,不禁眉頭一挑,讚許地點了點頭:“嗯,不錯,還是你想得周到。你如今正年輕,聖上又看重你,正好趁這個功夫往上再拔一拔,對了,上一次聖上讓緋兒進宮陪伴那些公主,後來怎麼樣了?”

所謂緋兒,指的就是蔡攸的長女蔡緋,如今已經九歲有餘,比高嘉還要大上那麼一丁點,由於是嫡出,平日在府中受盡寵愛。上一次趙佶把高嘉召入宮中小住幾日,便把蔡緋也同樣召了進去,蔡京記得昨日蔡緋已經回來,這纔有此一問。

蔡攸昨日也問了女兒,只是聽了她的一番話之後,知道她並未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心中不免失望:“緋兒雖說還算聰慧,但是和高家那位千金沒得比,回來之後還有些氣鼓鼓的,說是那些公主欺負她,反而都和高嘉玩得好。這孩子被我寵壞了,以後還得多多管束才行。”

蔡京聞言無話,沉默了半晌,他又問道:“聖上爲陳國公主擇定了姚平仲作爲駙馬地事,你應該聽說了。我朝對於宗室以及皇親都多有限制,而今聖上有意打破這個規矩,朝中大臣多有上奏反對地。你如今在聖上身邊的時間長,對此怎麼看?”

“聖上如今一門心思想着開疆拓土,爲萬世明君,未免看不到背後的風浪。”蔡攸搖了搖頭,想到日前趙佶對待那些奏疏地態度,“其實,我朝這些制度雖然防範嚴密,對國家還是有利的。聖上的銳精圖治是好事,但後世若是遇到平庸的天子……”他突然醒悟到自己已經有些僭越了,連忙止住了口,剛想用言語彌補時,卻見一旁的蔡京擺了擺手。

“歷來都是如此,聖明天子可以有力量駕馭羣臣,但是爲後世計,爲百世計,卻不得不制定一系列的規矩,甚至是不成文的規矩,便是有利於那些子子孫孫駕馭臣下。只是,聖上並非由儲君登上帝位,這些規矩之類的聖上從來不屑一顧,只看到其弊而沒有看到其利,未免有些過激了。”

身爲歷經三朝的老人,蔡京自然有資格這麼說。神宗、哲宗以及當今天子這三個人,性格是截然不同的,神宗是理想主義者,哲宗則是一個變幻莫測地人,而當今天子趙佶則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只要能夠用的,直接拿來就用。而對於羣臣的勸諫,則是能聽的就聽,不能聽的乾脆就置之不理。神宗皇帝當初在變法的時候不僅要面對朝廷臣子的反對,還要面對後宮一位太皇太后,一位皇太后的壓力,可以說是舉步維艱。而趙佶在人們已經習慣了變法的情況下推行一系列政令,自然是容易得多。

父子兩人又談論了一會,蔡京便喚來僕人擺上早點,又叫上蔡攸陪自己一起用。儘管是區區一頓早點,但桌上仍是琳琅滿目十幾個碟子,蔡京隨意揀喜歡地用了一些,最後又吃了一點酥璐,喝了幾口漿水,這一頓就算解決了。而蔡攸雖然只有八分飽,但一見父親起身,也連忙跟了上去。

他正想開口說些什麼,一個蔡府家人突然匆匆衝了進來,氣急敗壞地說道:“相爺,昨夜大相國寺進了賊,不僅偷走了不少香油錢,聽說就連夫人供奉在其中的一件供品也丟了!”

“什麼?”蔡京起初只是眉頭微微一皺,聽到後頭不由得勃然色變←家裡的供品丟了倒是小事,問題在於,大相國寺作爲天下第一寺,卻發生瞭如此竊盜案件,其影響不言而喻。想到那一日開封府審案時發生的風波,他突然感到腦際靈光一閃,轉而微笑了起來。

“不過是三兩個跳樑小醜罷了,交給開封府,不用去管它。至於夫人那裡,如實稟報就是了。對了,就說是我說的,別去給開封府施加壓力,開封府推官黃明最近已經夠忙了,用不着去添亂。”

對於炙的這個命令,那家人雖然摸不着頭腦,卻也不敢違逆,答應一聲便慌忙去了。而後面的蔡攸看不見父親臉色,心中不禁疑惑開了。這開封府竊盜案件連連,難不成有什麼玄機?

“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做好你自己該做的就好!”蔡京言簡意賅地吩咐了兒子一句,然後便舉步出了門,心中卻是另外的想法。

倘若堂堂皇城司連這點事情都查不到,那倒真正是怪事了。甚至,從潛意識來說,他真的希望提舉皇城司換一個人,至少換一個傾向於他的人。

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26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序章師恩深重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8章 風雲突變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0章 重拳出擊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8章 初識童貫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1章 花魁雙姝第38章 此消彼長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5章 動身回國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4章 弄虛作假第9章 人面獸心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
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26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序章師恩深重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8章 風雲突變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4章 大計初定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0章 重拳出擊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8章 初識童貫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1章 花魁雙姝第38章 此消彼長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5章 出奇兵火燒宗水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5章 動身回國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4章 弄虛作假第9章 人面獸心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