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

一如往日地進了殿前司,和幾個同僚打了招呼,童貫便徑直來到了自己的房間。郭成雖然在名義上是殿前都指揮使,但是,由於其還身兼了提舉講武堂這樣的職分,所以,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殿前司禁軍上。能被各地禁軍選拔上來的軍官雖然都是軍功赫赫,但同樣都是性格桀驁之人,要鎮住這些傢伙,如今京城中也就只有郭成一人能夠辦到了。正因爲如此,童貫雖說是暫代殿前都虞候,事實上卻連郭成的事務也攬去了一半。

好在他做事謹慎,又不在同僚面前擺架子,十幾天的殿前都虞候當下來,竟是大多數人都說他的好。在軍中廝混了這麼些年,說什麼能夠讓那些軍官喜笑顏開,他已經是很有心得了。

今兒個下午,他就在裁汰禁軍的時候用了些手段,賞多罰少,結果不僅底下的軍士說好,就連幾個殿前司的同僚也同樣稱讚連連。他比不得姚麟王恩的資歷戰功,若是貿然學他們那一套,只怕是轉眼便會掉下來。但是,一味和稀泥也同樣不是辦法,畢竟,宮中那位天子官家可不是耳聾眼瞎之輩。

在幾個小吏的幫助下處理完了公文,童貫便起身稍稍舒展了一下身子,卻不肯伸懶腰。雖說如今蒙天子寵信,官職也一再得到了提升,但是,他的出身始終不免遭到別人詬病,所以在小節上就不願意被人挑到了錯處。

“童帥。”一個小吏突然拿起一份公文湊了過去,“請看看這個,上頭說城東那邊的酒肆中老是有人在議論朝政,不少謠言便是從那邊傳出來的,是不是要派人去瞧瞧?”

維持治安原本是開封府的勾當,但隨着趙佶登基,原本只有尊榮而實權不大的殿前司漸漸掌握了越來越大的權力,在很多職權方面甚至和開封府有了重疊。而童貫不過是暫代殿前都虞候,並沒有資格讓人稱一個帥字。但底下的人爲了逢迎哪裡管這麼多。就是童貫本人,也無意去修改這個聽起來很舒服的稱呼。

“這些都是以訛傳訛,指不定是有人構陷,大張旗鼓地去反而不好。這樣,派兩個人過去看看也就行了,若有事再報回來。”

等到一羣小吏離開,童貫便漸漸皺起了眉頭。謠言便猶如無根之木最是難查,這些天開封府和殿前司拿到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若要一一治罪卻難爲煞了人,所以也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蔡攸對他暗示過這是高俅做地,但他卻根本不相信——憑他見識過的高俅手段,絕對不會做出這樣愚蠢的事,只怕是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讓大家這麼想。這樣說來,蔡攸不免就是最可疑的人。

想把他童貫當作槍使,門都沒有!

這一日下午,他照例進宮奏事,把一干公務例行奏了一遍之後。不料趙佶突然劈頭蓋臉地問道:“朕聽說你新買了一座宅子?”

童貫愕然擡頭。見天子官家的眼神中閃動着一種奇怪的光芒,慌忙答道:“聖上容稟,那宅子不是臣買的。而是有人送地。臣一時鬼迷心竅,便收了下來……”

趙佶這才微微一笑,隨即擺手示意道:“朕不過是隨便問問,你不用如此緊張。你剛剛暫代殿前都虞候之職,便收了一座宅院,難道不怕御史彈劾你手長?”

童貫細細品評着趙佶的語氣,覺着天子官家並非是準備追究此事,心中頓時大定。略略一思忖,他便裝作尷尬地答道:“聖上,臣當時離京至西北出任監軍。事出倉促,只在京城花了五百貫買了一座小院子,這將近十年下來已經是不成樣子。此番剛剛回京,小蔡學士便登門造訪,言說這宅子實在太寒酸,便大方地贈了一座宅院給臣,並道明不過兩千貫,讓臣以後再償還。想着小蔡學士的身份必定沒有什麼要讓臣去做的,臣就答應了。誰知後來聖上擡愛……小蔡學士的房契卻是那幾日後方纔送來的。”

趙佶若有所思地眉頭一挑,隨即便搖了搖頭:“你需得記住自己如今的身份,不再是宮中內侍,也不是監軍,凡事更得三思而後行。那宅院就算了,改日朕再賜你一座就是了!”

“臣拜謝聖上!”這一次童貫是真的大喜過望,慌忙伏地拜謝。天子欽賜宅邸固然是了不起的榮耀,等閒卻落不到普通人的頭上,更何況他還是內侍出身?而他這番誠惶誠恐地神情看在趙佶眼中,自然是十萬分滿意。

等到童貫拜辭離去,趙佶地面色就漸漸陰沉了下來。高俅不走還好,這一走之後,他登時看清了朝廷中的景況,以前只道蔡京是能臣,但確實會攬權,如今看來,那何止會攬權而已!若不是他這個天子還算勤勉,豈不是這朝堂就完全被把持住了?

還有蔡攸!

趙佶一瞬間沉下了臉,重重陰霾之中隱藏着深深的怒色。他承認自己對於蔡攸確實有幾分偏愛,一來是因爲當年地情分,二來是因爲其人機靈多智,又不像那些大臣一樣一味迂腐不知道變通。但是,蔡攸卻有一個唯一的缺點——手太長了!

“聖上,小蔡學士求見!”

聞聽蔡攸求見,趙佶的面上頓時浮現出了一絲嘲諷,轉瞬又收斂得無影無蹤,點頭示意道:“讓他進來。”

蔡攸最近也極其小心,伴君如伴虎,他先前也曾經被冷落過幾回,如今這段時日求見十次至少被拒五次,因此聽得趙佶宣見,他登時神情一振,進殿行過禮後便把準備已久的說辭奉了上來——邀天子官家出宮散心。

換作往常,只怕趙佶會毫不猶豫地答應此事,但這一次他卻露出了躊躇的表情。”如今朝堂多事,朕也實在沒有賞玩風景的心情。居安,你大約不知道,可是有人造膝密陳,說外頭那些關於元長的謠言都是真的。你是元長的兒子,你倒說說,你爹可曾擅權作威作福?”

蔡攸萬萬沒有想到趙佶會突然丟下來這樣一句話,一時被砸得愣在當場。好半晌他才反應了過來,連忙跪下頓首道:“聖上,父親從來都是對聖上忠心耿耿,處事亦不失公道,兼且所有朝廷政令都是請示聖上然後施行,斷然沒有擅權的地方。外間謠言不過是小人所爲,怎可取信?”

面上雖然驚慌失措,但他地心裡卻沒有那麼緊張。天子官家單單隻挑了他父親一個人出來做法,顯而易見是心有定計。否則,徵詢他這個當兒子的幹什麼?

“唉,百姓只知道人云亦云,所謂忠奸卻不是那麼好分的!”趙佶感慨了一句,隨即便搖搖頭道,“元長已經老了,我記得你還有三個弟弟,是也不是?”

“是,臣是有三個弟弟。”蔡攸中規中矩地答了一句,心中卻很有些驚疑不定。他向來瞧不起那三個弟弟,只是如今聽趙佶的語氣,似乎有施恩整個蔡家的意思,這樣一來,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他們?老三蔡絛可是早就虎視眈眈了,要是這樣,還不如……“聖上對我蔡氏一門已經是隆寵,父親固然是銘感五內,就是臣也覺得擔待不起。父親雖然漸漸年邁體虛,但臣還在壯年,自當爲聖上效力。至於臣那三個弟弟已經都有蔭補,不敢再奢求聖上加恩。”

“好!”趙佶貌似讚賞地點了點頭,“朕正準備效仿神宗皇帝再改官制,如今謀置宣和殿學士,屬意於你。今日聽你這麼一說,足可見公心可嘉,朕意甚慰。”

宣和殿學士!

蔡攸聞言只感到一顆心都提了起來,大宋歷來學士最尊,而一般說起來,殿學士總是高過閣學士一籌。他能夠在這個年齡成爲龍圖閣學士就已經是越級拔擢,倘若再得宣和殿學士,豈不是意味着進入都堂已經不再是夢想?

見蔡攸連連頓首謝恩,趙佶又拋下了另一句舉重若輕的話:“你如今已經官至高品,倘若再和元長住在一起,未免有些干礙。朕覺着保康門外有一座宅子不錯,便賜給你作爲府邸,到時擇一個好日子,你就搬過去吧!”

“臣叩謝聖上!”一日之間得到了這許多好處,蔡攸自然喜不自勝,僅有的一點疑惑也不由丟到了九霄雲外。一直以來,他盼望的就是羽翼豐滿的這一天,如今看來,這一天終於到了。遲早有一天,他這個小蔡學士前面地小字一定會去掉,他也一定有被人稱作蔡相公的那一天!

很快,蔡攸獲欽賜府邸的事便在京城傳開了,大多數人自然都在議論着蔡家的榮寵,只有寥寥數人品出了其中滋味。正如何執中暗中品評的那樣——“朝堂又得多事”——這一次的施恩之舉,卻不是表面這般和諧輕巧的。

而高俅在得知此信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哈哈大笑,看來,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只不過此事和他無關,他樂得看一場好戲。)

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王府密謀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4章 爾虞我詐第6章 高府夜話第26章 禁宮火起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7章 蔡王府獄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0章 定立新君第6章 重操舊業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23章 人才基礎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3章 元符皇后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29章 大名豪賈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6章 朝會風波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8章 初識童貫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5章 動身回國第8章 往事成灰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6章 忠心見疑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
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王府密謀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4章 爾虞我詐第6章 高府夜話第26章 禁宮火起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37章 蔡王府獄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0章 定立新君第6章 重操舊業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23章 人才基礎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14章 除夕紀事第13章 元符皇后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29章 大名豪賈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6章 朝會風波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11章 分而化之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8章 初識童貫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5章 動身回國第8章 往事成灰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11章 賓客盈門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16章 各顯神通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4章 公主府彗星突見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6章 忠心見疑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