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

話說鄭居中在那裡忙着河北邊防諸事,京城這邊也同樣在忙着即將到來的正旦,外加議論即將到來的大理使團。高麗雖然年年派使節出使大宋,但是,由於高麗國王一直都領受着遼國三韓國公的封賜,因此,自然用不着大宋的冊封。而這一次,大理卻真真切切地再次提出了一個要求——請大宋予以冊封!

如今吐蕃分裂成了無數的小部落,因此,和唐朝時候的邊疆防禦態勢而言,大宋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北邊,對於西南夷一直用的都是羈縻的辦法。但是長久以來,西南雖然說不上有多少大戰事,但是小亂從來不斷。不過,由於和大理中間隔着一大堆部族,所以兩國自大宋立國起就從未正式交戰過。

自從高俅安撫四川之後,西南夷和漢人之間的關係雖然不能說是百分之百地改善,但好歹比之從前的仇視要稍好一些,而幾個任意屠殺西南夷的朝廷官員,也分別得到了相應的處置,而現如今在西南當官的官員,往往都能得到和記馬行的貼補,於是對於馬行大開綠燈。一段時間下來,漢夷之間的關係逐漸變成了互相依賴。而在巨大的金錢誘惑下,那些部族首領往往也能稍稍收斂,小的衝突雖然時有發生,但是大沖突卻比往年少多了。

這一次代陪同大理使節進京的除了高明清以及幾個大理要人並大理公主段潔若之外,還有烏蒙王羅斡←之所以會隨行,一方面是因爲如今烏蒙部是大理王段正嚴的堅實盟友,有必要藉着進京朝見的機會撈取一點好處,而另一方面則是爲了探望白玲,順便看看高俅還有些什麼宗旨。總而言之,有他這麼一攪和,段正嚴的特使便幾乎能和高明清分庭抗禮。

對於段氏的不斷崛起,要說大理高氏完全沒有壓制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面對三十七部的巨大壓力,以及大宋若有所無的暗示,高氏終於不敢輕舉妄動。而這種投鼠忌器的舉動也讓段正嚴獲得了不少發展空間。八年下來,他幾乎掌握了朝廷三分之一地大臣,並大理三分之一的國土,比之從前父親那種傀儡日子,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但是,面對經營了好幾代的高氏←的根基終究是比較淺※以,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只能採取向大宋要冊封的方式——儘管如今大宋的重心在北而不在南,但是,他並不需要實質性的出兵支持,只要有一個強勢的靠山,他有足夠地信心能夠繼續和高氏分庭抗禮。

而這一點,也在此次的使團配置中盡顯無遺′說是一個使團,但是,高氏和段氏的人涇渭分明。就連警衛也是兩撥。只在面對大宋官員的時候稍稍收斂一點,在內向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由於路途實在遙遠,因此幾頭自天竺而來的巨象只能讓人管着緩緩而行。而一羣主要的使團人員,則用最快的速度往京城趕去。

只是,即便如此,他們這次也未必趕得上正旦。不過,看在人家遠道而來的份上,大宋朝廷也不會怪罪就是。

在得到大理使團動身的消息以及四川廣東官府的呈報,同時又在朝廷和一幫大臣商議了一陣之後,高俅終於得到了早就應該到地東西段正嚴地親筆信′然這是當然的馬後炮,但是,段正嚴在信上的言語卻極爲婉轉。一方面介紹了大理目前地近況。一面又請求大宋加大貿易的力度,並承諾只要是大宋商人經大理往天竺等地做生意,只要是從他的地盤上經過,稅收一律減半。而對於這個承諾,高俅自然非常感興趣。

在如今這個時代,雖然大宋的航海技術遠遠比其他國家發達,海船也能夠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但是,有一點卻是確定的。那就是海上航路仍然有相當的不確定性。要找到一條安全的航路,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即使是大宋到高麗這樣的航線,每年在波濤中沉沒地海船仍舊可以佔到一個相當高的比例※以,要和天竺等南印度洋國家做生意,陸路無疑比海路更有優勢。而當年中原到西域再到歐洲的河西走廊,之所以會造成那麼一大塊繁華的區域,還不是因爲貿易?

貿易雖然不直接增加價值,卻是一個國家的財富之源,這真是一點沒錯。

正因爲如此,在使團還沒有到來之前,高俅便預先對政事堂的同僚提到了這一件事。若是換作從前,蔡京等人還不至於如此看重這些,但如今卻大不相同了。改革一次茶法,在每年進帳四百萬貫的情況下,要遭致無數人的罵聲:而同樣是抽稅,市舶司在民間的反應卻要好得多,其中高下一看便明※以,在高俅說出了這個提議後,收穫到地無疑是一片附和,這也讓高俅徹底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對於那些前來朝見的使團常常帶着一堆東西的做法,高俅很是欽佩。不是麼,人家哪裡是朝覲,分明是來做生意的,更可怕的是,和民間百姓把東西交易完之後,這些使團還能憑藉奉上的一系列貢物而得到其價值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賞賜。

而大宋每次出使外邦,帶上路的人一大批,但從未想到過藉此做生意。

可以說,這就是觀念上的差距了。

天朝大國,不是處處顯擺自己有錢和富裕,能夠用不值錢的玩意換回實實在在的銀子,那才叫作有本事!

現如今這個觀點雖說還沒有讓朝中上下那些官員完全認可,但是,和高俅走得比較近的幾個官員,尤其是趙佶這個皇帝,可以說是耳濡目染,幾乎無事不談錢。而這一天,趙佶把高俅帶到了還在建造的延福宮前,便在那裡感慨開了。

“人都說天子富有四海,凡事不用發愁,朕如今卻連造一座宮殿,花自己的錢,還要給御史彈劾,什麼叫做不在其位,不知其事,朕現在算是明白了!”

一通牢騷發完。趙佶見高俅在那裡偷偷發笑,不由奇怪地問道:

“伯章,你笑什麼?”

高俅是不得不笑,這裡趙佶在造宮殿,那裡還有兩個公主等着嫁進宮,在他看來,這種趨勢怎麼會不好笑?掐着手指頭算算,如今正好就缺了一位西夏公主。只不過,李乾順就算肯嫁一個公主過來,只怕是大宋朝廷也不會同意吧?

“聖上富有四海,拿自己的錢造宮殿自然不應當被人指摘的,只不過御史都習慣了,要是不勸諫這個,那麼興許還要有人說他們尸位素餐不是麼?”高俅收起了一臉笑意,一本正經地道,“只不過,聖上這樣修宮殿的樣子。準備修多久。二十年,三十年?臣不得不說實話,如今國庫不寬裕。聖上得自己掏錢,即便他日能夠北取燕雲西定沙州,只怕朝廷的錢更不夠用,所以,聖上修宮殿的速度只會更慢。”

“伯章!”趙佶終於氣急敗壞地叫了一聲,見高俅突然笑得前仰後合,他也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多少在朝廷議事時不能疏解出來的情緒,如今一下子全都發泄了出來。

好在內侍全都站得遠遠地,又沒有外人在場,因此誰都看不見這裡的情況。兩人也不用擔心有人透露出去說什麼閒話。等到情緒好容易平復下來之後,高俅這才說道:“說實話,我大宋宮室比起唐時長安的宮城來,遠遠算不上富麗堂皇,但是,在百姓眼中,無疑仍舊是華屋美室,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自太祖以來,方纔會對建宮室始終抱着謹慎的態度。聖上修延福宮,只要不動用官中國庫,臣可以表態,沒有其他意見。”

“不用你出錢,你自然沒有意見!”趙佶狠狠瞪了高俅一眼,整個人突然像癟了氣的氣球一樣,很有些無精打采,“朕就是在想,如今想要做的事情都一件件做到了,一旦天下太平,朕還能做什麼?那時還是親王的時候總想成爲天子,手掌天下大權,可以隨心所欲。如今一旦登上這個位子,卻始終戰戰兢兢不能恣意。唉,有地時候朕甚至要想,當初爭這個位子做什麼?”

要是面前換成別人,高俅一定會對這種欲蓋彌彰的說法不屑一顧,但是,面前的人是趙佶,情況就不一樣了←很明白,從本質上來說,趙佶的那些雄心壯志是被他一點點誘發,一點點刺激出來的,從內在來說,趙佶還是歷史上那個喜歡書畫,喜歡美女的道君皇帝。當頭腦裡那根弦還繃得很緊時,趙佶大約會集中心思理政事,但是,一旦這根弦放鬆了……

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他脫口而出道:“聖上,世上不是隻有一個西夏,只有一個遼國,極東極西極北極南,還有不計其數的國家,聖上何愁無事可做?再說了,以如今的局勢來說,要說天下太平至少還得幾十年吧?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讓子孫後代去操心,不正是聖上的豐功偉業嗎?”

趙佶盯着高俅看了半晌,突然搖頭苦笑道:“天下間就你能看出朕地意思,也就你狡猾!聽你地意思,朕這一生甭想消停!”

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0章 美人恩重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9章 遼使告哀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2章 捉襟見肘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章 相見時難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19章 動亂序曲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29章 狗急跳牆第1章 花魁雙姝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4章 緊鑼密鼓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0章 權臣能臣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6章 駕幸王府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8章 舊話重提第9章 微服出遊
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30章 美人恩重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9章 遼使告哀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19章 又見金盒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2章 捉襟見肘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章 相見時難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27章 百般籠絡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19章 動亂序曲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29章 狗急跳牆第1章 花魁雙姝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垂簾太后和影子皇帝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34章 玲瓏心肝人人有第4章 緊鑼密鼓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0章 權臣能臣第29章 成才府偶遇故人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6章 駕幸王府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8章 舊話重提第9章 微服出遊